《玩转战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转战国-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右手平举,让所有人都看得到。

    “大家可知这是谁?”李仲辰的声音洪亮而浑厚,响彻整片恶鬼岭。

    没有人答话,所有人的目光变得热切。

    “他就是应人部落的大长老,此次驻守恶鬼岭的将领。就在一年前,他还带着应人部落在骚扰我巴国边境;就在几天前,他还向我巴军下战书,扬言要全歼我巴军,可是现在!“李仲辰突然顿了一下,然后一字一顿”他就在我的手上,他,死,了。“

    所有的人都变得激动起来,不管是新兵和老兵,不管是士兵还是将领,包括大司马程城,没人不为这样一场大胜而倍感激动。

    “我巴国,从不让别人欺负,在场的诸位,就是我巴国不让我别人欺负的保证!”

    李仲辰话音一落,顿时整个巴军就像变了样子一样,所有人的脸上都由激动变味了自豪或者说骄傲,李仲辰知道,他终于为巴军定下了基调,或者说定下了纲领,找到了军魂!

    “将士们,犯我巴国者”李仲辰用了平生最大的力气,吼出了这句话。

    “虽远必诛,虽强必诛。”大司马程城和李仲辰并没有事先交流过,但当李仲辰喊出这句话的时候,大司马get到了李仲辰的点,用他浑厚的嗓音接上了李仲辰的话。

    声音在恶鬼岭之中回荡。

    所有的将军,以冯超为代表,跟着高喊出“虽远必诛,虽强必诛”。紧接着,所有的将士,从探马王二,到新兵狗蛋,都用尽全身最大的力气喊了出来。

    “虽远必诛,虽强必诛”

    “虽远必诛,虽强必诛”

    “虽远必诛,虽强必诛”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响彻云霄,久久不绝。

    足足一炷香的功夫,有些士兵甚至于喊到缺氧。李仲辰见效果已经达到了,左手徐徐的压下,顿时整片恶鬼岭又恢复到了最初的沉寂。大司马练出来的兵,纪律方面没得挑。

    “诸位,此番全歼应人先头部队是寡人自继位以来,或者说巴军恢复最初的建制以来的第一次大胜,此番在场的所有将士,都应当受到封赏,但我巴国财粮刚刚恢复,寡人允诺,凡此时在场的士兵,免一年的赋税。”李仲辰深知物质鼓励的重要性,但此次一来还没到论功行赏的时候,不能贸然提高某些人的职位,二来还没到他手中确实钱粮短缺,没办法给物质奖励,所以只能开空头支票,毕竟现在赋税是很重的,免一年的赋税足够让士兵们欢呼雀跃的了。

    事实证明,李仲辰的做法十二万分的有效。

    “谢大王,愿为大王效死!“一时之间,所有士兵单膝跪地,纷纷向李仲辰表示中心。

    狗蛋宛如活在梦里,就凭这次战争的赏赐,等他回乡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想要把女儿嫁给他了,他倒是要看看还有谁嘲笑或者可怜他当兵的。

    ”诸位,此番虽然全歼了应人的先头部队,但后面还有很多大战要打,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希望大家尽快打扫战场,然后安营扎寨,各位将军各司其职,迅速休整自己带的军队,三日后,我均将开拔,直指敌人的老巢————义城。李仲辰深谙“激励——给好处——打一棒子”的套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

    “是,大王!“

    很快,在各位将军的带领之下,巴军迅速打扫战场,然后趁着傍晚的红日穿过恶鬼岭,在恶鬼岭的出口之处安营扎寨,开始了为期三日的休整与恢复。

    经此一役,李仲辰的巴军之中很多新兵见过了血,开始慢慢成为一个老兵,整个军队也好像有了魂魄,似乎完成了一种蜕变。

    李仲辰走在队伍后面,他的身后是一座坟,这是大长老的坟,坟里埋着大长老的躯干和头颅,一支箭矗立在坟头上,风中,箭杆轻轻地晃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五章 平原孤城() 
巴军休整的这三天,李仲辰却没有在休息。

    如果说前面的歼灭战靠的是智谋,那么即将到来的攻城战就比的是士兵的勇武了。但是,光是勇武还不不够的,还需要一些攻城的器械,李仲辰这两天结合自己的知识,叫来随军的工匠和大约百人的士兵,没日没夜的砍树,砍树,造攻城梯,造冲车,造浮桥,造投石车。

    但是李仲辰做的太早了,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情报的基础上的。

    大家印象中的城池可能是这个样子的————四面是青石浇筑的十米以上的高墙,围绕着高墙的是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城的四面没有任何道路,只靠放下来的吊桥进出,一遇到战事,那么吊桥就会关闭,任何人想要进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没错,江州,也就是巴国的首都的确是这个样子的,战国任何一个叫的上名的国家的都城也不会比描述的逊色多少,甚至还犹有过之。

    但是,李仲辰现在要打的是骆越的应人部落。说白了,就是个西南方的蛮夷部落。

    根据传回来的情报来看,应人的义城是这个样子的。

    义城首先就不是青石浇筑的城,应人部落没有那么多的钱粮或者说是科技去足够他建一座石头城。

    义城是一座土城,但是占地却也不小。城墙没有想象中的十米那么高,只有四五米左右,主要材料是土,混着一些砂石。义城也有四个门,却没有吊桥。四个门都是木质结构,没什么防护能力。箭楼是有的,可是带有金属箭头的弓箭不多,所以大约只训练了一千人左右的弓箭手。即使是楚国,也不会轻易把这种杀伤性的武器给应人,这也就导致了应人的先头部队没有什么远程的能力。

    义城四面有护城河,但因为没有吊桥,准确的说是四段水沟互不相连,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的水,为的是保护义城城门以外的城墙不受冲击。

    义城之中现在聚集了整个应人部落,共计有四万多人,除去老幼,算上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所以男性,大概还能勉强凑出一万人,其中真正的青壮年只有五千人左右。

    义城是坐落在平原上的,从恶鬼岭过来,就算是暂时上离开了丘陵地带,进入了平原地区。就在这片平原之上,坐落着骆越六大部落的六大城池,义城因为离巴国和楚国比较近,整体上城池的造型向中原方向倾斜。这才形成了现在独特的结构。其他部落的城池就更简陋,甚至算不上是一座城,只能算个聚集地。

    李仲辰收到这份情报的时候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高兴的是,义城比他想象之中要脆弱的多,相对而言,攻克的难度就要小的多,适合他这种萌新和刚刚有点起色的巴军来升级用。难过的是,因为准备的早,他的攻城梯准备了十米,现在知道只有四五米的城墙,所有的攻城梯都要重新再做,所以他休整的第一天都白费了。

    接下来的两天,李仲辰根据情报终于完成了攻城器械的制作,在这两天和随军工匠的交流之中,李仲辰的想法没少让工匠们拍案叫绝。李仲辰虽然知道盗用的可耻,但是一想到这个时代还没有这些东西,甚至他说的一些设计还从未出现,他就感到贼骄傲,贼自豪,你如果当时看到他,一定会觉得他——————贼”贱“。

    但不管怎么说,结果就是,李仲辰提出的一些想法被工匠们采用,然后用到了这次攻城器械的制作当中,尤其是投石车的改进,变相的提高了巴军的攻城能力。

    三天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就到了二十六号,一大早,李仲辰就带着巴军继续向南方行军而去。

    就在李仲辰大军开拔的时候,元罗正坐在凳子上怔怔的发呆。

    元罗的前面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是一个竹简,竹简上的字不多,只有区区的几行————’巴军已经通过恶鬼岭,目前正在恶鬼岭前整军,军容严整,未见大长老与二长老。‘

    元罗在发愣的时候,眼还是死死的盯着眼前的”未见“两个字,似乎要把这两个字映在眼上,他知道巴军通过恶鬼岭代表什么,他也知道”未见“这两个字大概率代表的是死亡。说实话,大长老和二长老的死活他不怎么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的五千士兵,这可是应人部落赖以生存的根本,没了这五千人,别说后面就要直面巴军,就算巴军不来,也有虎视眈眈的五大部落要吞了自己。但是大长老和二长老是队伍的将领,连将领都没回来,何况士兵呢!?

    就在元罗一个人暗自发愁的时候,正巧元圆进来了,元圆比几天前又胖了,这两天他一想到父亲听了自己的建议即将获得大胜,他就胃口大开,就连晚上房事也比平日里久了一些。

    他一进门,就看到了皱着眉头的元罗,心道“又到了我表现的时候了!”

    “爹,何事担忧啊,说出来儿子帮你参谋参谋。“元圆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硬往火山口上撞。

    元罗一见儿子来了,顿时想起那天就是元圆撺掇着让他派大长老去支援二长老,他现在几乎肯定巴军用了示弱的计策。他原本是心有疑虑的,正是因为元圆才下了决心。想到这里,他就气不打一处使,还没等元圆说第二句话,反手就是一个巴掌。

    ”你还参谋?!!!都是你的参谋。“(元罗这锅甩的好。)他拿起桌上的竹简,”啪“的摔在元圆的肥脸上,'你给我好好的看清楚。’

    ”爹,你竟然打我,你竟然打我,你从没打过我!“元圆边哭边捡起地上的竹简,一点点的看下去。

    ”什么,巴军通过了恶鬼岭!就凭他们的实力也能通过恶鬼岭?”元圆满脸的不可置信。

    元罗觉得现在他应该打死元圆,人丑就罢了,关键是脑子还蠢,这个时候还以为巴军软弱可欺。

    “你给我滚家中,没有我的允许,不许出门,你就给我拿着这份竹简看,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你再出来。”元罗真是恨铁不成钢。

    “爹,我。。。。。”元罗还想争辩。

    ’我什么我,我现在看到你就烦,你赶紧给我滚,卫兵,把元圆给我带回去,告诉她娘严加看管!‘元罗说着看也不看元圆一眼,便飞也似的走出屋子,他要马上去召集兵马,准备迎接巴军的到来。

    几个卫兵进来,拖着元圆走了出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六章 兵临城下() 
三日又三日。

    又经过了三天的长途行军,李仲辰终于带着巴军到达了义城,他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于是便下令全军在义城五里之外的树林中安营扎寨。李仲辰同时命大司马起草了一封战书,由巴军最好的弓箭手把他绑在了羽箭上,趁着夜色的掩护,进入义城三百米的范围之内,一箭射在了义城的城楼牌匾上。这就算是下了战书了。

    一夜之间过得很是安稳,天气很好,一丝风也没有,半个敌人也没有出现。

    李仲辰和大司马其实心中完全不担心应人会考虑夜袭什么的事。因为李仲辰知道,战争发展到现在的情况,应人得知了巴军的实力之后,一定会明白只有依托城池,才能有胜利的希望。只要应人的首领元罗不是太蠢,就一定不会放弃自己最重要的依仗,反而弃城来打没把握的仗。元罗当然不是蠢人,如果说最开始他是因为低估了巴军的战力才用了昏招,此时,知道巴军远比想象中强,他不可能再去冒险。

    所以元罗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去搞什么夜袭,他现在就是要守城,什么奇招都没有用。他心中明白,现在只有以正对正,一切奇招都是虚的,是真正考验军队硬实力的时候了。

    转眼之间,太阳从地平线缓缓的升起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天气一如既往的好。

    李仲辰今天醒的很早,眼见天还没亮,就翻身起来打坐。半个时辰的打坐之后,他觉得自己全身充满了力气。不知是不是山林之中的空气格外的新鲜,李仲辰出征以来的内息增长的很快,他觉得他现在离筑基中层的屏障已经不远了,只要一突破,他的武力就又要上升一个档次,或许立刻就能使出一箭三雕的技艺来。打坐结束之后,李仲辰又打了一套嫣儿教给他的导引之法,待他感到全身有些汗出,整个身体都暖烘烘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亮了前来。

    简单的洗了把脸,由卫兵为他穿上盔甲,戴上银盔,李仲辰又把纯钧剑挂在身侧,走出账外,翻身上马。

    大司马眼见李仲辰走出账外,立马迎了上去。他在此已经恭候多时了,只见他一抬手,传令兵立即会意,很快,整个巴军被集结了起来。

    “诸位,今日我军将要进行更加艰苦的战斗,前方就是敌人的老巢,大家有没有信心打赢这一仗!'’李仲辰骑在马上,对生前全副武装的巴军将士说道。

    ”必胜,必胜,必胜!“看来是昨晚上将军们有教过,李仲辰这么一问,立即得到了山呼海啸的回应。

    李仲辰感觉有点飘飘然,原来总是在电视上看大阅兵,穿越过来的之后当已经有几次这样的经历了,可是现在一听到士兵们的回应,还是觉得很爽。

    “好,军心可用,大司马,整顿军队,我们出发,目标义城!”李仲辰边说,边举起手中的纯钧剑,直指前方的义城。(这个造型非常的帅气,李仲辰稍稍多摆了一会。)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巴军就开赴到了义城八百米外,这是比较安全的距离,即使是站在城墙之上,弓箭也射不到巴军。

    ————————————————————————————————————————————————

    应人方面,元罗要比李仲辰起的早的多,或者说,元罗根本就睡不着。

    从昨夜得到战书,或者说从他得知李仲辰所率的巴军已经到了城外的时候,他的心中就片刻难安。他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一直在屋中来回的踱步,甚至一不小心还碰翻了桌上的茶杯。他来来回回的思考到底应当怎么应对李仲辰的巴军。虽然他应人部落还有接近一万人的大军,可是他心中知道自己的底子有多少。

    在得知李仲辰将要带领巴军来攻打应人的时候,应人部落的常备军只有区区的五千人,一听说李仲辰带了足足一万人,本着人多就是心安的原则,元罗强行征招了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所有青壮年凑足了一万人。所以,应人部落的军队其实也是新老夹杂的,就拿李仲辰消灭的先头部队来说,里面就有两千人左右的新兵。

    而现在,经过李仲辰这么一全歼,真正有战斗力的应人军队只剩下区区五千人,而且其中还有一半以上的新兵。如今又凑到一万人也是迫不得已,这是元罗在听闻李仲辰穿过恶鬼岭之后才着手征召的,满打满算才训练了不到五天,指望这些老幼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形成什么特别强的战斗力,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且最重要的是,从来没有人能够,或者说想要越过恶鬼岭来攻打义城,毕竟应人部落也不是什么有油水的地方,区区一个土城,不只是楚国看不上眼,就是李仲辰的便宜老爹都看不上。所以结果就是,元罗或者说应人军队,上到将领下到士兵,即使是老兵,也从来没有守城的经验。元罗现在已经快要挠破头皮,他在思考,生怕自己在城中的布置有什么缺漏。

    相对于元罗急得团团转,李仲辰就舒服多了。他当然也不会攻城,可是大司马程城会呀,能者多劳,李仲辰只要做到知人善用就可以了。在去年攻打楚国的战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