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4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40-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泄槭舾校盟侵溃闹抻氪竺魍鲆蛔妫鱿嗔!   w wnbsp;。  。 c o m

    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日后澳洲与大明之间产生的冲突做提前准备,因为大明这片土地上的潜力,穿越众知道那是无穷无尽的,日后真的说不定能反超澳洲的一日。

    一旦大明崛起与老牌帝国澳洲所发生的矛盾是必然的,毕竟大明要扩张首先就得从周边开始,而目前来看,大明原本的藩属基本上已经在澳洲的控制之下,有些甚至已经被直接灭国。

    通过宣传澳洲参战的原因,让两国之间的民众心里留下血脉相连的感情,这是为了避免日后爆发冲突有个缓冲点埋下的一个伏笔。

    所以澳洲政府必须大力宣传政府为什么出兵,因为出兵给国内百姓的生活也会带来一定的变化,军事物资的供应首先要优先供应,这就给民用市场造成了一定断货甚至涨价。

    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影响,他们不会管你政府这次出战目的是什么,只会感觉你们这么做不对,所以让百姓们知道理解很重要。

    光让百姓理解其实还不行,还要让他们支持政府的作战,支持政府作出的决定,并且从心底的支持,这就需要宣传部门的人去好任务了。

    宣传部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国家最新的出台的很多政策需要他们宣传,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也需要他们去宣传,这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太多,所以宣布部门是政府的咽喉。

    对于澳洲为什么参战国家宣布制定了一个很重要的计划,就是通过讲述满清崛起的历史,以及努尔哈赤的所谓七大恨,一一讲述,在从他们为什么能入关,为啥能进一路南下说起。

    总之就是一个全方面的报导大明之所以会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内斗。以及东林党的人误国,这个宣传有人喜有人忧虑,一些移民澳洲的动林人士自然对此表示了不服。

    要是这个报道在大明恐怕会翻天,但是在澳洲人家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且人家还能找出各种理由来进行反驳,你不是说不管你们事情吗,人家就从不管你们之中进行分析一一分析。

    最后没有办法。这些人只好闭嘴不谈,毕竟人家出兵为了大明。他们这些人现在的身份不同了,有些人虽然对大明还有幻想,但是想要回去基本上不可能,沈犹龙不可能用他们。

    宣传部门大力报道,对多尔衮等满清贵族对大明百姓犯下罪孽做了一个详细报道,最后还对吴三桂等投降派做了一详细报道,从他们深受皇恩,到背叛以及头像获得荣华富贵。

    这个报道可谓发挥了后世狗仔精神,居然连人家有几个小妾这种事情都报道了出来。但不要紧,这些只不过是一种宣传吸引的手段罢了,毕竟太过单调的报道人家绝对不会喜欢,而且还有可能反感。

    宣传部部长,陶文静是北大新闻系毕业生,有着很丰富的新闻报道经验,所有的报道宣传都是由她和几个人做出来的。

    “这一次民众的反响很大。对已国家出兵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个人认为还可以继续加大宣传,在海外省的报道也可以同时跟进。”

    在政府各部门的部长碰面会上,陶文静说出了自己接下来的想法。

    毕竟在光在本土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最好还是能在海外省宣传一下,这样比较好。而且有利于募集资金。

    这个提议胡西静提的,海外省住的大明士绅富豪远远多于本土,这些人都是有一定的爱国之心的,澳洲出兵作战所需要的费用如果能够得到他们的一定赞助也是非常好的。

    小郭的建议不错,我个人表示同意,不过你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黄福大胖子表示了支持。

    毕竟宣传部门是激进派掌控。所以黄福对于自己的人提出的建议自然是举手赞成的,这一点从以往的经验就可以判断出来。

    “继续扩大宣传没有问题,不过我觉得宣传东林那段最好改一改或者直接过掉,你们应该知道海外省有很多前大明达官显贵,这里面东林人士也是非常多的,咱们没有必要去趟这样的浑水。”

    赵世杰一口气说完,这几日本土东林士绅的反应给了的启示,不能一味的去表示对他们的不屑,也需要尊重。

    从大的方略上来说,东林还是值得团结的对象,这是赵世杰与胡西静等人私底下交流时说的,东林人大多是以东南沿海一带的大商人代表,这些人现在很多在海外省,你想要他们出钱,你去说东林,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给自己不快吗。

    陶文静在赵世杰把话一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毕竟这不是什么难明白的事情,宣传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钱,军费必须有着落。

    宣传的出发点是为了钱,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扎世界的提议也算是正确的,陶文静没有反对,表示了同意。

    “从宣传的效果来说,其实还是不错的,近两天内有不少小伙跑来问想要不要招兵,还有人问要不要捐钱,我看在本土可以搞一搞你们觉得呢。”

    黄福最后做出了总结,问所有人的意见,毕竟让老百姓捐钱,其实这不是大家最初想要的。

    在本土宣传的目的主要是让百姓知道为什么出兵,毕竟他们手里的钱不多,也解决不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大家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也同样没有考虑。

    但是黄福既然提出了,也没有必要反对,可是做一做,毕竟也是一个好的出发点,募集的钱财虽然不多,但有一点是一点,至少也能代表这些国民对曾经的母国一点心意。

    会议最后确定了宣传的后续跟进,以及募捐所注意的事项。

    (。)

    :

第623章 给力的老郑家() 
福州沦陷,以及武夷山一代的主要产茶区落入到豪格手中后,郑家的主要盈利性产业也随之缩水,这种缩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形成,从今年初满清南下之后,郑家的生意就逐渐不好做了起来。

    因为对着南京朝廷的瓦解,原来的地盘陷入到满清手中后,很多的生意上往来的商人不是逃走了,要不就是死在了满清铁蹄之下,这种境况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便是,一些原本销往福建的货物,在经福建转卖到日本,这些东西全都成为了泡影。

    即使偶尔有商人运送过来,也因为战争的关系价格偏高,根本挣不到钱而最终放弃。

    郑家主要的收入依靠的是垄断日本的外贸,所以做的是独家买卖,而没了东西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钱也就挣不了。

    郑芝龙之所以答应转移其中主要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毕竟不转移的话,要不就是投靠满清,做他的东南王掌控福建,不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满清应该不会这么做,而且也不会同意,毕竟郑家这样的大军阀存在是对朝廷的威胁。

    而且还让其驻防福建那就更不可能了,所以最多也就是给其一个封号,或者说是其他的东西。

    看通了这一点的郑芝龙果断的选择了投靠澳洲人,前往安南发展,为此还将唐王一家老小送到了香港,以免带着这个家伙影响到自己的发展。

    要知道郑彩可是在安南发展的非常好,而且从种种迹象来看,郑彩已经成为了安南实力最强的军事力量存在,澳洲人为了支持他的发展也是下了血本,从本土调集教官前来培养。

    能够做到这样尽心尽力这说明郑彩在澳洲人心中地位很高,不过这不要紧,郑芝龙知道自己的实力,自己还有一个儿子与澳洲人关系较好,澳洲在怎样也不会轻易的对自己做出什么来。

    郑芝龙知道澳洲人不会对自己做什么,但是支持自己就未必会有那么尽心了。所以他将一部分调派到安南,另外一部分则是在福建缓慢撤退,一边与豪格纠缠一边收集物资调往安南。

    福州丢了对于他来说并不算什么,眼下泉州和金门等地才是他的重要地盘所在,这两地集中了他一半的人马和船舶物资都在这里,虽然在安南已经有了一块地盘,但是很多东西却是还没有运送过去。

    一来是时间上不足。二是那里还没有站稳脚跟,为了保证这几处地方的不被豪格占领。郑家军队有意收缩战线,在靠近内陆的地盘几乎都是以边打边撤退的姿态应付。

    这也是导致,豪格为什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拿下大半个福建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郑家自己放弃,如果郑家真的要死守,恐怕豪格没有半年时间根本打不下来。

    郑芝龙一生豪强,到老了这样被人追着打还属于头一次,所以他早就准备要给豪格来一次难忘的教训,让他知道郑家军也不是那么好惹的。毕竟郑家军有十万之众。

    此时泉州就集中了五万多人,这些人都是从各地撤退下来的,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为的就是在最后一战上给豪格一次重击。

    豪格的大军已经在追击到泉州,对于郑家他已经完全不放在了眼里,对于多尔衮的多次警告,他置之不理。认为老多就是年龄大了,根本不中用了,这个时候在做停歇那不是给敌人有了反扑的机会。

    为此豪格还上表示自己对福建控制的力度以及叙述郑家军毫无战斗力可言。

    他的自打已经蒙蔽了他的内心,此时却是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到了一场危机之中。

    老谋深算的多尔衮其实已经看出了郑芝龙的计谋,他这是利用豪格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决心,所以才不停的假意撤退。要是让对方计谋得逞恐怕豪格要损失惨重。

    只是目前这个家伙一点也不听号令,对于自己劝解一点都不听,这让他非常生气,一方面生气,一方面也希望豪格能经过这次的事件受到一定的压力,毕竟让他受到一些惩罚也是好的。

    郑芝龙为了这场战争已经提前做足了准备,武器弹药全都充足。甚至还在泉州城外挖出了壕沟应对,从这就可以看出来,泉州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他这是要利用泉州来和豪格进行一场战斗。

    泉州城的情况,豪格也不是不完全了解,而是了解的非常清楚,郑芝龙所作的一切他知道,毕竟失败了,可是要彻底离开福建或者说投降,这个时候不在这里做好反击怎么可以。

    但是光凭那些工事,豪格认为根本阻挡不住他的进军,毕竟他的军队已经攻下大半个福建,与郑家军有过接触,对他们也有所了解,自然知道一些原因。

    现在这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要是能行也不会败的这么快,据说唐王都已经早早离开了福建,更何况郑家军还会在这里死守。

    泉州城下,豪格让人送去招降,条件还是与以前一样,只要郑芝龙投降一切都好说,但是老郑直接回绝了他,说不可能。

    要是以前他还会在考虑一下,但是这一次不同,澳洲人正式宣布对满清宣战,要去与即将到来的多尔衮两白旗交战,这样的报道一出来,郑芝龙要是投降,估计以后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澳洲人既然帮助了两广,日后就一定会在帮助他们收复失地,这个时候投降,未来澳洲人首个攻打的就是自己,毕竟澳洲的实力放在那里,不是他们随便哪个人就可以比的。

    郑芝龙拒绝,这对豪格来说也是一件好事,继续打下去,虽然会生灵涂炭,但是对他来说等于回到朝廷又有了几分实力,这就是资本,自己只要能活捉郑芝龙,那绝对比阿济格攻打两广还要功劳大。

    毕竟两广现在可是有澳洲人帮助,他们未必能打的下来,这一点豪格是根本不看好阿济格的,所以在郑芝龙宣布不投降的时候,他立马发动了进攻。(。)

    :

第624章 战泉州() 
豪格没有给郑芝龙任何喘息的机会,既然不投降那就接受挑战,战争还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排26磅大炮就在泉州城不远处排开,对准了城墙,然后就是一轮炮轰,用炮攻城已经成为了满清军队的首选,这是伤亡最小的攻城办法,有时候炮一开,人家就把城门打开了,所以这个在豪格看来,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只是他忘记自己现在的遇到的对手是谁,现在的遇到是郑芝龙,郑芝龙号称东南王,可不是盖的,手底下光是有人有船,还有武器,尤其是澳洲武器一点也不比满清少。

    在知道火炮的威力之后,他就特别重视对火炮的进口和保存,尽量给自己的队伍武装一门火炮,这个在战场就是杀伤力最大的武器。

    即使骑兵碰到了也没辙,所以在满清的军队跑火发射完毕之后,老郑也下达了开炮的命令,于是双方就这么用火炮交手了起来,首先利用火炮进行一轮战。

    眼见对方也开始用火炮,豪格想出了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从侧面突进上去,只是等到他带着人前往才发现,侧面也同样挖起来壕沟,里面还灌满了水,马匹是根本过不去的,这次可谓是遇到难题。

    原本想要依靠搭建木桥,但是守卫的士兵发现了,立马开枪,弹雨就从身边擦肩而过,豪格意识到自己恐怕有点估错了郑芝龙的实力。

    能在福建存在这么长时间,如果只是依靠海上的实力恐怕很难做到,这里面必然还有在陆地上实力。

    这些郑家军的士兵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战了,这到是让豪格有些吃惊。

    一个不好的念头突然出现在他的脑里,这会不会就如多尔衮说,这是一个计谋,一路杀来都是郑芝龙算计好的,引自己孤军深入,最后来一次决战,看样子的确是这样。这次自己恐怕要吃大苦头了。

    不过豪格毕竟多年战场上的老手,这个时候即使知道是计谋也不会撤退,这关乎到了他的荣誉,同时也关乎到自己前面打下的那么大底盘也要拱手让人,这是他不能做到的。

    即使那里是郑家军让给自己的,但他也认为这必须是自己努力所得。

    一次失误就会导致整场战争上的失误,这一次豪格有点了这种感觉。

    他有些后悔没有听多尔衮的话。现在看来他是对的,虽然这场战争很难打。但是豪格已经决定了,一定要好好的打下泉州,让多尔衮看看他在一次错了。

    只是郑芝龙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老郑同学从各地集结五万多人就是为了给他一次沉重的教训,现在还能被你打败,这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自己的部队里可是也有澳洲教官。

    澳洲人亲自指导他们挖掘了现在的工事,以及布防。除非豪格弄拥有足够的火炮攻击,或者是郑芝龙这边出现什么变故,否则根本攻不下这座城池。

    按照澳洲的意思,泉州这座城市,日后要由澳洲代为接管,现在布防的这些工事完全就是按照自己日后在这里进行修筑的,为了支援郑家。澳洲特意出口了二十挺咖啡磨机枪,这东西可是好东西啊。

    遇到骑兵就是打杀器,豪格还没有真正见识过他的威力,上一次在南京城让他成功躲过了,现在他可躲不了。

    豪格继续发动进攻,想要利用人海战术来战胜对方。但是这个意图很快被郑家军识破,郑家军开动了素有绞肉机称呼的咖啡磨机枪,一旦开动,所有冲在前面的让人立马被打成了血肉模糊。

    一些人甚至已经不敢在向前冲刺,毕竟前面的人死的非常惨,这些冲在最前面的都是炮灰。

    他们都是前大明军,现在看到对方这么厉害的杀伤性武器。自然不敢在向前冲刺,所以只好撤退。

    豪格一方面无奈的看着人撤退,一方面又想不出什么办法解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