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啊,”那位陈家婶子也是一个爽快直接的人,“我们的饭菜自己做就可以了,但是这米粮蔬菜还是需要你们家提供的。我们也不需要太好的,能吃饱就行。你看,这也要到中午了,大伙们一大早就赶过来了,也该准备午饭了!”
“好的,好的,没有问题,刚刚我才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这你们要在哪里做饭呢?”景曜问这话的时候其实很不好意思,人家帮你建房子做工,还自己做饭,结果你连做饭的地方都没给人家准备。
“景曜啊,这个就不要担心了!”杨大婶指了指半山腰那边的小水潭,“刚刚我已经领着陈家婶子他们去看过了,他们已经开始在那边搭帐篷,做饭也在那边!”
“啊?搭帐篷?”景曜有点奇怪。
“对啊,不搭帐篷人家这么多人住哪里?”
原来还是要住在这里的啊,景曜点点头,要是这些人真的都还住在城里,每天来回到这里来做工,这在路上花掉的时间估计要和做工的时间差不多了。
陈家婶子笑了笑:“估计小夫郎还不太清楚我们的情况。我们这队人都是家里遭了灾的流民,早就没了家,逃荒到了你们这县城遇到了好心的县令大人和县令夫人,他们把我们这些人组成一队,哪里有需要做工的就到哪里去。男人们去做工了,夫郎女人还有一些老人孩子就跟在后面,所有常用的东西都会自己带上,吃住的地方也就是临时找地方搭建一个,方便省事,又不会让主人家为难。”
哦,这个方法倒是不错,也省的那些老人孩子没有人照顾。县令大人还是很有办法的嘛!
“原先我们听说官家要把我们卖到人家去做家奴,不少人都考虑逃亡了,倒是县令大人给了我们这些人一条活路。听说,现在外面不少县城都在效仿县令大人,只要没有犯罪的流民都可以自由的选择去做工。干一份活拿一份钱,大家对现在的生活也非常满足,只等到攒够了钱就回家!”
杨大婶已经开始抹眼睛:“陈家婶子,你们也不容易啊!”
“是啊!不过能够活下来,现在有吃有喝有钱拿,我们也知足了!”陈家婶子感慨了一下,突然又想到了正题,“哎,小夫郎,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还得回去做饭!”
景曜脸一红,居然和人家闲扯了半天,一点米粮还没给人家。
杨大婶也跟着开口:“对了,景曜啊,你可别忘了村里来帮忙的那些人饭还是要管的,你大伯让我找几个人帮忙烧饭,我们已经问十六他们家借了厨房,米粮也得给我们一份啊!”
景曜连连点头,领着两个夫郎到杨老太爷原先家里去拿。幸好杨大伯昨天就已经帮他把那些租子收回来了,拿回来的那些米粮直接放到了原先杨老太爷家中的地窖里。收上来的租子虽然不多,但估计吃到新房建成还是没有问题的。
杨大婶到了地窖,看到那些米粮,也没客气,拿了两袋小米,两袋粗玉米粒,一袋荞麦粉,看到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咸鱼咸鸡也提走了一些。出了地窖,景曜又给了他半袋大米和早先就准备好的猪肉、两条鱼,还有一大筐的青菜、韭菜。这些都是阿恒和小云一大早上就收拾好的。杨大婶直接叫了另外三个夫郎过来,直接把东西就搬走了。
陈家婶子也领了人过来拿东西,只是几人搬的都是粗玉米粒,搬了两袋,又拿了些青菜韭菜就准备走。
景曜一看赶忙将人拦下来,将剩下的青菜韭菜都给了他们,另外同样的半袋大米、猪肉和鱼一样没差,最后,还让其中两人去地窖又拿了一袋粗玉米粒两袋小米和一袋荞麦粉,剩下的咸鱼咸肉也让他们全部拿走,比起杨大婶他们拿走的只多不少。
“小夫郎,你这……”做了那么多人家,比景曜家有钱的多的是,但还真没有遇上像景曜这么给他们准备米粮的。一般人家给点小米和粗玉米粒就差不多了。
“米粮是三天的分量,青菜那些每天会给你们准备,另外每天也会给你们准备一些肉类,你们人多,我准备的也不足,要是有缺的直接跟我讲!”景曜也不太清楚这些人到底一天要吃掉多少,生怕人家不够吃的,
陈家婶子也是个实在人,看景曜这样,也明白这是一个不知道行情的:“小夫郎,我们这次来做工的劳力总共是二十五个人,每人一天二斤的粮食算下来,一天也就五十斤左右,你这给我的加起来起码有三百斤,早超过了三天的分量!”
“啊?不是还有你们和那些老人和孩子吗?”景曜刚刚还特地默数了一下,加上那些老人孩子起码有四五十的人吧。
陈家婶子笑了起来,对景曜是越看越喜欢,小夫郎模样好,心肠更好!
“我们除了会帮忙做饭的几个人,其他人和老人孩子都是不给口粮的!”
景曜汗,这个他还真的不是很清楚。不过,他也没想过在吃的这个上面苛刻人家的老人和孩子:“陈家婶子,这个我是真的不知道,但是,在我们家做工,就不用如此了。我们家里也是孩子老人多,若是让家中的长辈知道了我不给老人孩子吃的,肯定会挨训!你们看着办就行!”
陈家婶子点点头,跟着他过来的几个人也听到了景曜的话,抬着东西回去时候都是喜气洋洋。做工遇上了好主人家,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啊!
景曜不知道的是,他在小水潭那边的劳工的眼中,早已经成了大善人一个,不但人长得漂亮,心地更是良善的很。这也直接导致景曜被人关注的越来越多,连杨老太爷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偷偷摸摸看他孙子的人可不少啊,偏偏迟钝如景曜什么都没有感觉到。
景曜现在每天的心思都花在了新家的建造上,其他的事情一律没有上心。所以,那天送人过来之后就和师弟一起去后山打猎的县令夫人江平到底是什么时候回去的,他也不太清楚,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发现家中多了十几只兔子和野鸡,还有一头百斤左右小野猪,倒也让他省了不少的肉钱。
另一个离开的是杨鸿彦,这位倒卖贩子终于在家里挨不住了,被杨九婶和杨青青每天几次上门催促之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杨家村,去帮婚期越来越近的杨青青去置办嫁妆。可惜,他来和景曜告别的时候,景曜只回了一句早去早回,就被人叫走去忙房子的事情了,让杨鸿彦真的是胸闷气短。
景曜原本定的是在一个月左右建好新房,那个时候已经要进入腊月,再晚的话,他们可就要挨不住了。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的出手大方,那些请来的劳工都非常的卖力,以至于二十天左右,房子已经盖的差不多了。后期再花个五六天整理整理,这新家就能够落成了。
不过,谁也没用算到,原先的二十天都是晴天,到了这个时候突然开始下雨了,偏偏雨中还夹着小雪,加上寒风一吹,刺骨的寒冷,冬天居然提前到了。
第28章 传染严重的伤风
这冬天提前到来,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倒下了一大片。
有了第一个伤风感冒的人,这病毒就好像裂变一般,瞬间蔓延,被传染到的人不用一天时间就直接倒下了。这当中以老人和孩子尤其严重,年轻人虽然传染的速度慢一点,却也没有几个能躲过去的。
景曜这两天几乎是忙晕了头,他就是少数还没有被传染的人之一。而家里杨老太爷和三个小娃从翻建新房起就住在了杨老太爷原先的房子里,那里也是一个偏僻的地方,加上景曜怕三个小娃添加麻烦,就让杨老太爷关着他们,没怎么让出门,所以他们倒也没有中标。只是一直跟着他前后忙碌的阿恒和小云两个人双双倒了下来,还发起了高烧。
其他人家的情况只会比他们家还差,而小水潭那边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那边人本来就住的密集,一个伤风发热感染一片,那些个大男人也受不住了。结果就是景曜家的房子至今还有一些没有完成。
杨家村原本是没有大夫的,要是有人生病什么的,要直接拉到城里的医馆去。可是现在这么多人,也没有办法全部都拉过去啊!
杨大伯这两天几乎天天冒着雨夹雪往城里赶,回来的时候都是带着半车的药材,然后再分给村里的各家各户。
“景曜啊,小水潭那边的情况我看不太好啊!刚刚我送药过去的时候,一个老人家已经不行了,还有好几个小娃烧得都有点迷糊了。我已经跟村里人说过了,家里面能够住人,就先腾出一两间屋子,先让这些人住进去,等这阵子时间过了再做打算!”杨大伯给景曜送完药也没有直接离开。
景曜和阿恒小云他们现在已经搬进了新房,住的只是前院的两间,阿恒和小风一间,他单独一间,家里原先的东西堆在了一间屋子里,其他除了厨房间都还空着。
景曜听杨大伯这么一说,也知道他的意思,立刻点头,“我们家空屋不少,爷爷他们暂时也不会搬回来,只是东西不多,要是那些人愿意,可以先搬进来!”
“那就好!”杨大伯拍了拍身上的积雪,现在外面已经开始下起了小雪,也难怪杨大伯会着急,那小水潭那里搭得都是一些帐篷,无法挡风御寒,要真让这些人在他们村子里出了事情,他这个里正大人也难做!
“你们家都是夫郎,我会注意,不会让你们难做的!”杨大伯倒是明白的很,临走的时候,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对了,我今天进城看见城内贴了通缉令,据说还是全国在抓的,好像是夏天干旱那个时期领头叛乱的那几个逃出来之后,这次居然害死了那个平叛他们的将军。可怜那个将军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
“啊?这个的确是挺可惜的!”景曜点点头,随口附和,对于不认识的人,其实他也没太多的同情心。
“是啊!这些天要是村里来了什么陌生人,你可要注意啊!村子里的其他人家我不担心,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出不了什么事情,倒是你们家偏了一点,可要小心,有什么事情赶紧找我。要是来不及就去十六家找人帮忙,回头我也会去到十六家说一声的,杨老太爷那边你也去讲一声!”
景曜有点汗,杨大伯你也太谨慎了吧!
“大伯,我知道了!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外面这么冷,你又淋湿了,回头可别也倒下了,杨家村还要靠你拯救哪!”
杨大伯笑了笑,只说自己可比年轻人还有结实,没那么简单倒下。
当天,景曜新房空着的几间就搬进了一些人,领头的还是景曜比较熟悉的,正是那位管伙食的陈家婶子。其他的是几个比景曜稍年长一些的夫郎,还有几个老人和孩子。
等他们一住进来,景曜就先烧了一大锅的热水,让那些人先喝了热水暖身子,又将杨大伯买回来的药材熬上。陈家婶子是这些人当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标的,所以,景曜在忙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起打下手。收拾屋子的事情就让那几个勉强还能起得来的夫郎们去做了。
等喂了那些人喝过开水,景曜就开始做饭,板栗小米粥,熬到最后软软糯糯的,做了二三十个玉米饼子,又炒了点大白菜,还是特地多放了一点猪油,炒得香喷喷的,让人闻着就能胃口大开。让陈家婶子帮忙去喂病人,景曜自己收拾了一些给杨老太爷他们送过去。这几天杨老太爷他们的饭菜都是景曜这边做好之后直接送过去的。
一直被关在家里的三个小娃早就已经闷的够呛。偏偏杨老太爷一刻都不准他们离开,就连景曜也是一直叮嘱他们,外面很危险。三个小娃现在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等待景曜过来。
“景曜大哥,景曜大哥,小翳,景曜大哥来了!”
景曜老远的就听到了小风兴奋的声音,一听就知道这孩子闷成了什么样。
景翳和景明也第一时间跑到了门口,看着景曜冒雪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走过来。
“大哥!”
“大哥!”
“景曜大哥,你终于来了!外面下雪了,景曜大哥,你看到了吗?”
景曜一听小风的话,立刻笑了起来,从路边的积雪上,抓了一把,捏成了三个小雪球,走到门口的时候,递给三个翘首企盼的三个小娃。
“好凉啊!”景翳的小手都不知道怎么放了,叫着冷,手中的雪球却没舍得放下。另外两个小娃,虽然没有说话,只是那表情也和景翳差不多。
景曜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积雪,进屋就看见杨老太爷正坐在桌子旁边,笑眯眯的看着三个小娃玩雪球,“爷爷!”
“小曜啊,快到火盆这边来烤烤火,别冻着了!”
杨老太爷家里只有一个老人和三个小娃,所以早早的就点起了火盆,这火盆里的柴火还是虎子家送过来的。景曜他们家的那些柴火早在先前建房的时候就用的差不多了。景曜还等着天晴之后去山上砍些回来。
就着火盆烘了烘手,景曜的身上也暖和了起来。
那边杨老太爷已经将粥菜和玉米饼子全部收拾好放到桌上了。三个小娃手中的雪球已经化成了水,杨老太爷给了一块抹布让他们全部擦了手上的水,坐上了桌子准备吃饭。景曜的饭菜也是带到这边来和杨老太爷他们一起吃的,自己吃的时候也顺便照顾几个小娃。
三个小娃用的都是小碗,景曜给他们三个人没人都装了一小碗小米粥,夹了些菜,又给了一块特地做的小小的玉米饼子,再每人塞了一个木勺子,让他们自己挖着吃。忙完三个小娃,景曜和杨老太爷才开始吃自己的。
景曜家的餐桌上也没有什么规矩,所以一边吃一边聊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景曜就和杨老太爷说起了那个通缉令的事情,杨老太爷也没有特别关注。倒是景曜说那些小水潭的人被杨大伯安排到了村子里的各家,他们的房子里也有几个人已经住下了,杨老太爷倒是来了一些兴致。
“杨家老大倒是一个有心的人,这个事情做的在理!既然有人住在我们家里,小曜你也不要亏待了人家!”
景曜点头:“我知道的!可惜那些人感冒的厉害,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杨大伯每天都去城里拿药材回来给我们,怎么就没有人好起来呢?”
杨老太爷想了想:“明天你跟杨家老大讲讲,还是先拉一个病者去城里找大夫看看吧,或许是用的药材一直都是错误的!生病这事情只会越拖越糟糕!”
“啊?对哦,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带一个病者去看看呢,当初就觉得生病的人太多了,送到城里去麻烦,这才让杨大伯一个人进城去买药材!我明天就跟杨大伯去说说。要是能够有大夫愿意到我们这边来帮忙看看那些病人就好了!”
“医者,我朝本就稀缺。各人的目标都想着金榜题名入朝为官,能够潜心其他东西的实属少数。偏偏医者的数量不但少,真正的名医还多是留在那些富贵人家为上位者服务,不为名利所诱惑的实在太少了!”杨老太爷感慨万千,“爷爷我年轻的时候也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心只想着钻读圣人言论,以为学会了这些一朝高中就能够名扬天下造福百姓。实属偏见至极。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名扬天下又如何,都是一些虚名,还不如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做一些实事。小曜你的心态就非常的好!”
“哈哈……”景曜的尴尬的笑了笑,“其实我的目的更加简单,就是想要让自己的生活简单方便一些,最好富裕一些。谁说我不想做官的,只是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绝对没有可能成为像先前那些闻名天下的夫郎的人,所以干脆就放弃了!但是,我可把希望都放在了景翳和景明的身上了!哦,还有小风!”
听到景曜提到他们的名字,三个小娃都抬头看着他。
景曜朝他们微微一笑:“所以你们三个都给我好好加油,考个状元回来,让大哥我也风光风光!”
“景曜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