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食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妖怪食肆-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郎以为自己被看出了原型,吓的往后退了一步,然后偷偷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和屁股,确定耳朵和尾巴都没有乱跑,才松了一口气。
崔玄微的神情有些不对劲,他似乎陷入了某种幻觉中,根本没有看到四郎,自顾自地继续说:“人生于世间;难道仅仅是为了体验苦难吗”
因为崔玄微也从不在四郎面前摆架子,虽然两人身份地位不同,说不上至交,但还称得上是君子之交。
四郎自认和崔玄微关系还不错,这时候看他一个好好地贵公子这样颓唐,也不好一走了之,搜肠刮肚的想了想,四郎就说:“人生于世,当然不是为了体验苦难而来的。苦难会有,但是欢乐的时刻不也有吗?只是苦难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欢乐却被认为是短暂而肤浅的,总是转瞬即忘。然而,不论是痛苦和欢乐,本来都是不长久的,长久的只是人的记忆而已。再说了,人虽然弱小,但是可以通过修炼获得力量,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真正的解脱?”崔玄微拈起一片枯黄的草叶,轻轻笑了起来:“世上本来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解脱和真正的自由。每一次自以为是的解脱,其实都只是进入了另一副枷锁之中。”
这……崔公子你要不要这么犀利。于是四郎没有话讲了。
两个人沉默了片刻,四郎忽然想起自己还剩下一个面桃没送出去,就摸了出来,递给崔玄微:“给,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吃点甜食就会好一些。桃在古俗中又象征这驱邪之物,谐言“逃”,有帮人免灾的好兆头。吃了这个面桃子,就算你以后遇到了什么苦难,没准也可以逃脱一劫。”
崔玄微当然不信这种毫无根据的村野怪谈,貌似也没被那个吃甜食心情好的逗比理论安慰到,可他还是礼貌的接过面桃。
“蛮族打进来了!蛮族打进来了!”荆棘门外忽然乱纷纷跑过去一群人,各个惊慌失措的大声嚷嚷着。
“不可能?究竟是怎么回事?”吸完五石散后陷入颓废忧郁美青年状态的崔玄微闻言,也顾不上继续和四郎谈人生了。他大步上前,抓住一个在街上乱跑的行人询问。
那人正在惊慌失措中,就被崔公子玄铁一般的手抓住,只得战战兢兢的解释:宇文阀一向镇守西北边疆,抵御犬戎族。但是去年长陵之战中,威慑北狄多年的老阀主战死于落马桥边。听说新阀主宇文易接手之后,无法服众,宇文阀内部闹得很厉害。今春开始,养的兵肥马壮的犬戎族大举南侵,宇文阀因为内耗,兼之群龙无首,自然不敌……如今,如今犬戎已经攻破潼关了!
“朝廷呢?南方的朝廷能够打败宇文阀,难道奈何不了区区北狄吗?”店里饮宴的客人听到外面的动静,纷纷跑出来,一个矮胖的儒生焦急地问道。
“对啊,对啊。”许多人都附和他。既然宇文阀主能够克制住犬戎,那么打败他的南方军队也该有能力能驱逐这些蛮夷才对,怎么会让这些外族轻易就南下呢。
街上有个穿着白色麻衣,风尘仆仆的中年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听说南方朝廷是有天兵相助,才打败了宇文阀。可是这天兵要郑将军才能请到,如今郑将军已经班师回朝,驻守潼关的十万军队死守不敌,几乎全军覆没,听说犬戎这一役之后,坑杀了足足五万汉人啊!”讲话的人说完就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在残酷的战争和坑杀了数万人的外族面前,似乎城里的人瘟,旱灾以及大人之间的争权夺利反倒成了小事。
过了潼关之后几乎就是一马平川,各自为政的地方豪强能否抵御得了骑在马上的野蛮犬戎?饮宴的贵族们都大惊失色,半晌相顾无言,也顾不上清谈玄说了,都匆匆登上自家的马车离开。
“是巫族开始动手了。”陶二走到四郎身后,看着街上乱跑的人,低声说道。
四郎惊讶的回头:“犬戎是巫族的人?”
“犬戎是受到巫族控制,信奉巫教的民族。巫师在犬戎族中,有着高于王者的地位。先前见过的那个番僧你还记得吧?他就是北方诸夷共同的国师。”
“那他来中原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天下动乱,让巫族趁机火中取栗?”四郎有些不能接受这个推断,他前辈子是汉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所以对这种引外族入侵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手段尤其不能接受。可是仔细想一想,对于番僧这个巫族中人而言,信奉儒道释三家的中原人才是外族吧?所谓破而后立,不搅得天下大乱,巫族如何卷土重来?
似乎对四郎迅速的反应和大局观十分赞赏,二哥点点头解释道:“番僧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在中原之地引发战乱,引西域各族入关,弘扬其外道诸法。这一回巫族也学聪明了,知道天地气运归于人族。虽然人族的个体力量弱小,但是因为人数多,整体实力也不容小觑,所以打算借鉴圣人立教的方针,采取以人族治理人族的方式来暗度陈仓。巫族谋划多年,如今西北各族都受其控制,族人均为其虔诚信徒。而西域诸多皇族也都混有巫族血脉。”
四郎虽然没什么野心,但是到底是个男人,加上饕餮和部下商谈要事时,从来不会刻意避开他,所以四郎现在对于天下大势也有了个大概的认识。
从前年的汴京之乱开始,中原便进入四方割据的状态。大的势力主要有三股,支持北方老牌士族的宇文阀,受到巫族控制的南方朝廷,以及十分低调但是实力不容小觑,经略西北多年的陆阀。
这三方势力中,一开始是宇文阀最强大,又有崔卢等豪门支持。朝廷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许多维护正统的儒生支持,比如赵太守这种出身科举的城主也更倾向于朝廷。相比起来,身处西北贫瘠之地的陆阀是最弱小最不被人看好的一方。
之后,随着宇文阀和朝廷在中原一带多次交战,陆阀却偷偷统一了西北,因为和道门关系好,还派人平定了沦为魔域的豫州。
现在看来,犬戎南下,宇文阀一阕不振,南方朝廷一直就被巫族所控制,似乎陆阀成了人族最后的希望,是唯一一个能够收复中原河山的势力。难怪饕餮一早就决定要与陆阀和道门结盟了。
到第二日,山猪精和槐二又指挥着城中一些小怪物去各个路口分送面人。它们假托有味斋主人的名义,把面人掰开来,送给过路的行人吃。成百上千个面人很快就被分食殆尽。
又过了几日,大约是受到高人指点,军士们不再去城外掩埋尸体,而是干脆就地把尸体拖到河市里来焚烧。这几日城中连天的黑烟蔽日,城里再也看不到随处可见的饿殍,只是河市的地上多了许多黑色的人形灰堆,那是尸体被烧化后留下来的印记。
也不知是四郎做出来的面人起了作用,还是烧制尸体杜绝了人相食的惨事继续发生,江城里的人瘟真的被控制住了。
而此时,四郎已经坐进了两头青牛拉的漆彩小车,槐二最后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东西,驾车的山猪精大喝一声,马车便欢快得驶离了江城。
在马车背后,一夜之间出现在江城的有味斋又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河边那幢二层小楼寂寞的矗立在昏黄的夕阳中。彩欢门楼上的绸缎幽幽飘荡。像是有一阵若有若无的冷风,裹挟着河床里冒出来的丝丝缕缕黑气,在河市里呼啸打旋。风中隐约有鬼怪凄厉的嘶吼声和桀桀怪笑。
啪的一声,怪风把有味斋原本紧闭的大门吹开。黄十三娘将一把瓜子皮扔在地上,转身关紧了自家大门。
一队面目狰狞的壮汉举着木棍,从洄水堤岸边跑过,一脚把四郎扶起来的小小神龛踢倒在地。远处,龙王庙和送子娘娘庙全部被捣毁,庙里泥塑的神仙被饿得发狂的凡人用绳子勒住脖子拖出来游街。
“给雨水还是要绳子!”愤怒的人群一面踢打着神像,一面大声咆哮着。
江城的百姓都同时停下手里的事情,木然的注视着这些人,既不帮忙,也不阻止。
有几个和尚倒是站了出来,想要喝止这种暴行,却被陷入某种狂热状态的人群打翻在地。
然而,岸上的人并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背后,洄水里开裂的缝隙里忽然伸出许多黑色的手,一些干瘦的饿鬼偷偷从洄水的淤泥中钻了出来,然后这些饿鬼的身体崩裂开,变成无数的小飞虫。
江城的天空,忽然被一片发出嗡嗡鸣叫的黑云遮蔽住了。
“蝗……是蝗虫!”一个声音惊叫着。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崔玄微的那番话改编自汉代贾谊的言论: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小白文拙者写魏晋玄学就是作死,但是不写又体现不出乱世的时代精神。总之大家将就着看。


【山居小记】

☆、110·回煞鸡1

出了江城;快马往西北方向走上五天;就来到了太和山脉最南边的小盘山。太和一脉形成于上古时期;山峰绵亘起伏;横贯雍,豫;荆三州,西接巴山;南至洄水。江城外的钟山也属于其中的一列支脉。因此有十万大山之称。
主脉太和山占地方圆四百多公里。临济宗的山门就隐藏在那攀天触日的奇峰峻岭之中,千年来,都在山中弥漫的云雾里保持着作为神佛人间代理者的神秘莫测;高不可攀。
靠南的支脉大多起伏较为缓和;小盘山历来都是避暑胜地。荆州、扬州两地的世家大族多在山间圈地,修建家族的山庄;有的地方豪强甚至修起了古城堡似的宅院。
如今犬戎南下,南边旱灾过后接着是蝗灾,人间还有许多妖魔横行肆虐。
在这一片苦海中,临济宗地位更加超凡脱俗,大有凌驾于四分五裂的皇权和世家之上的势头。
因此,各地豪强或者一方大员,说是带着自己的家眷来避暑,其实是将家小放置在临济宗的势力范围内。这个举动隐隐有两个意思在其中:一是让家人远离中原战火,求个平安,二来,也未尝没有将家小留作人质,换取宗派支持的意思在里面。
因为同时是中原佛教的发祥地,太和山里藏着许多古刹幽观,隐士高人。
过了小盘山之后,越往北走,越是森林密布,遮天蔽日。属于临济宗势力范围之内的地带还有些人烟,但是越往西北去,就越深入十万大山之中,渐渐便都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了。山林中悬崖突兀,峭壁险峻。某些山谷终年湿润多雨,散落着许多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这些村子里住的可就未必都是人了。
白桥镇是进山的第一站,常常有山里的和尚出来采买东西,如今还多了许多讲官话的小厮仆妇。镇上的居民应该是对大山最为熟悉的人了,然而,若是你向他们打听山那边的事情,镇上的居民也纷纷摇头表示不知。
有的人说翻过太和山脉,便能到达昆仑仙山,也有的说山的那一边是凉州城,是西域诸国,也有的说山那边是一片蓝宝石般的海洋,海面上浮动着蓬莱仙境。然而,几乎没有商队会试图横越这十万大山。据说进了十万大山里的人,几乎没有活着出来的,不过,也可能是进了山的人真的找到了仙境,于是就不打算再回到人间了吧。
白桥镇毕竟只是小盘山山凹里的一个小镇,镇民是没有多少大见识的。
这一年的七月半,山风摇摆着白桥镇路旁的森森古木,山道两侧的鬼拍手发出哗啦哗啦的动静。
月亮高高挂在天上,好似一盏高悬的明灯,替那些夜行的生灵指明道路。白桥镇家家都门户紧闭,自然没发现在这异乎寻常皎洁明亮的月光中,远处官道上青烟弥漫,从烟雾中缓缓行来一辆青牛拉着的漆彩小车。
直到过去好几天,镇民们才发现,小盘山山路边那个摇摇晃晃的二层小客栈忽然被整葺一新,挂了个有味斋的牌匾开始营业。
店里的胡老板长得十分俊俏,手艺也很好,只是山里的居民住的很开。白桥镇上又有几家老字号,镇民并不太愿意走远路特意来盘山路旁的新店。再者说,这间荒郊野外的小客栈,以前就有过闹鬼的传闻,现在忽然不明不白搬来一户人家,生性谨慎保守的山民纷纷对有味斋投来疑惑的目光。
如今有味斋也只做那些来避暑的大户人家的生意,间或有些路过的行商歇脚。生意自然比不得在汴京或者江城那样的大地方。四郎刚好抓紧时间修炼道术。二哥也很满意没有太多凡人来打扰他和四郎的清净日子。
山中岁月容易过世上不觉已千年。好像昨天还是酷暑,如今一晃几个月就过去了。时序已经进入了初冬。
眼下天寒地冻,树脆易砍,加上昨日的下了一场大雪,松软的积雪便于爬犁拉木头,正是镇民上山伐木头的黄金季节。
今年秋天,南方蝗虫成灾,这些蝗虫就像是恶鬼一样,见什么吃什么,把曾经繁华的江城吃得人去城空——没办法,江城一直不落雨,蝗虫过后,庄家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好在有拈花寺的了圆大师带着一帮临济宗僧众力挽狂澜,才阻止了江城人瘟流行,重蹈了豫州的覆辙。此事之后,了圆大师便得了一个妙莲尊者的称号,临济宗的风头一时无两。
冉将军在这一过程表现的也颇为不凡,不知道他究竟得了哪位高人的指点。潼关之战的战报传到江城后,冉将军就公开与亲近南方朝廷的江城太守分道扬镳,愤然率领大军北上抗击犬戎。
之后江城城外的农民发生暴乱,经历了天灾的江城又遭受了镇压。
江城太守因为不作为被南方朝廷训斥,并且派人来接受了已算得上是十室九空的江城。太守便避到了小盘山下的白桥镇,成了清闲度日的赵员外。
江城的百姓也有进山的,也有往益州去的,更有些血性男儿北上参了军。
因为山里忽然多了许多人,加上山上的世家庄园和庙宇还在扩建,因此,今年白桥镇的建材市场对木料的需求量极大。
第一场雪才落下,老高就迫不及待的找了几个邻居,自己做把头,组成一支四人的爬犁队进山伐木。
昨日一场大雪把草和落叶盖住了。小盘山道口的那家二层小客栈门外站着一头拉爬犁的老黄牛。昏暗的店里点着油灯,两个炭盆燃着,里面烘着几个干黄干黄的桔子皮,于是,室内便浮动着暖融融的桔香。打算进山伐木的白桥镇镇民聚在一起,叫上一叠开花馒头,一碗热热的阳春面,吃的暖呼呼的好上山。
店里的掌柜不像个生意人,看那周身的气度,倒像个世家门阀里的小少爷。当然,村民们其实也没有真正见过门阀里货真价实的公子哥。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一种夸张的比方罢了。
老板的身形修长,但是被一席土布做的蓝衣裳包裹得稍嫌圆润。一顶雪狐做的皮帽子和白绒绒的围巾深藏起脸部,只露出一双灵动的眼睛,黑白分明的看着你的时候,叫人的心莫名就软成一团。
虽然掌柜长得像个金尊玉贵的小少爷,但是神情中并见不倨傲,脾气也比镇上地主家的儿子好多了。
尽管老板长相俊美得恰到好处,做生意又厚道,待人又和气,但是也没有多少村民因为这个就专程来照顾他的生意。又因为有味斋进进出出的全是些长相不俗的男女,忽然在灾荒年月里出现在荒郊野外的有味斋便免不了被人闲话了。
白桥镇上有许多人暗地里说这家客栈里有古怪。经常进山的镇民们虽然心里也暗暗猜测老板大约是山里的神仙变化来的,却都挺喜欢这个长得好,手艺更好的有味斋老板。山里人并不像平原上的人那么害怕妖怪。山里也有好妖怪也有坏妖怪,就像是世间有好人也有坏人一样。
客栈的厨房里,大蒸笼正在扑哧扑哧冒着白气。里面发出一种麦粉的甜香。四郎在面团里加了白糖,又撒了青红丝在上面。因为馒头是在老肥面里加入面粉制成的,所以揭开蒸笼后,馒头的顶上就好像是绽开了一朵朵鲜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