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小娘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户小娘子-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微笑不语。
  宋芸娘羞涩地笑了笑,继续低头干活。她和王姨娘一样,此刻也十分希望萧靖北能在身边。在这危机关头,家里没有一名壮年男子,只有几名妇孺,就好像缺少了主心骨一般,始终内心难以安定。只是萧靖北这几日防守任务更加重,几乎日日夜夜都在守城,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虽说就住在宋家,但和芸娘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少之又少,有时候竟只能用眼神打个招呼。
  宋芸娘看着这些大袋小袋的米面,不觉对昨晚送粮前来的许安慧充满了感激,她同李氏商量:“李婶婶,安慧姐帮了我们这么多忙,我们实在是无以为报。等会儿将这些粮食每样送一袋给隔壁的张婶婶吧。”
  李氏笑道:“这是你家,这些粮食也是你挣回来的,我们现在都是靠着你养活,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问我。”
  王姨娘掩嘴笑了笑,打趣道:“姐姐,芸娘这是向您这个婆婆请示呢!”
  李氏一愣,笑眯眯地看着芸娘,目光越发欣喜和慈爱。
  宋芸娘红了脸,便干脆将小米和面粉各提了两小袋去了隔壁,留下李氏和王姨娘在院子里抑制不住的笑。
  昨日傍晚,刚刚吃完晚饭后,萧靖北便匆匆忙忙去了城墙防守,他刚走不久,许安慧来到了宋家,身旁还带着一个士兵,拖着一辆板车,上面堆满了大包小包。
  宋芸娘见到她很是惊讶,“安慧姐,我听张婶婶说你不是带着两个孩子避到靖边城去了呀?”
  许安慧淡淡笑了笑,“我让我婆婆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官人留在这里,我怎么也要陪着他。”
  芸娘不语,只是敬佩地看着她。这些日子选择离开张家堡的大都是一些官员和富户的家眷,普通军户如宋芸娘家是没有条件和能力出堡的,只能认命地留在这里。只是,也有许多女子选择留下来陪着自己的丈夫。他们当中,地位最高的是钱夫人。芸娘听说,钱夫人送走了王远的女儿和四个小妾,自己则是留了下来。芸娘在敬佩她的同时,也期望王远大人以后能够收心,全心全意对钱夫人。
  许安慧一改往日的轻松笑意,面色凝重地说:“听我官人说,鞑子打过来只怕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你们这些日子千万小心,不要随便出堡。”
  此言一出,屋内众人都一改脸上的轻松喜悦之意,变得面色沉重,惶惶不安。
  宋芸娘给了李氏等人一个安定的眼神,宽慰他们道:“这些我们当然知道,好在萧大哥已经将他们家的柴米油盐都拿到了我们家,萧大哥之前备下了足够的柴,很可以支撑一段时日,其他的食材暂时也还齐全。”
  许安慧赞许地点点头,略略笑了笑,仍是面色沉重,“听说,这几日,堡里的那些个奸商们已经囤货自居,预备抬高物价了。”
  宋芸娘面色一沉,露出几分焦急之色,急道:“这可如何是好,早知道当时就不卖粮了。也不知道鞑子会不会围城,又会围多久?这么一大家子人,也不知道存粮够不够?”
  许安慧看着急得面红耳赤的芸娘,不由露出了几分轻松的笑意,“知道你着急,这不就给你雪中送炭来啦。”说罢,命那名士兵将板车上的几大袋东西取下来。
  宋芸娘和宋思年等人好奇的打量,只见是几大袋面粉、米粮,还有一些油、盐、酱油等各式调料,不觉又惊又喜,感激地看着许安慧。宋思年连声道:“这这这,这太厚重了,这可怎生使得?”
  许安慧笑道:“宋大叔,您别谢我,要谢就谢芸娘,这都是您的宝贝女儿挣回来的。”见宋思年、芸娘都不解地看着她,便继续道:“昨日,我家官人奉命去靖边城拖战备物资。我担心万一鞑子围城后家里的油盐等物不够,又听说张家堡里的奸商们正在准备抬高物价,为了以防万一,便让他顺便带一些回来。又想着,你们家虽然存粮比我们家多,但现在萧家四口人和柳大夫家两人都在你们家吃,只怕也是不够,便决定给你们也带一些。”
  宋芸娘感激地看着许安慧,谢道:“安慧姐,你想得真周到。这些多少钱,我马上给你。”说罢便要进房取钱。
  许安慧笑着拦住她,“急什么?我还没有说完呢!我想着你前些日子托我舅母卖的面脂只怕已经卖了一些,便干脆替你做了主,让我官人先去舅母处取你卖面脂挣的钱,再用这些钱买米粮油盐。想不到,你的面脂卖得挺好,已经卖了一大半,挣了六两多银子。我家官人便照着我开的单子给你们家也各买了一些粮食物资,却是将银子用了个精光,一钱都没有留。芸娘,你不会怪我自作主张吧?”
  “怎么会?安慧姐,我感激你都来不及呢。你想的可真周全,你若直接将银子给我,在张家堡哪能买到这么多的东西。安慧姐,你真是我们家的大福星。”芸娘笑吟吟都拉着许安慧的手,又是好一番感激。突然想到一事,她急急问道:“安慧姐,我们当日说过,卖面脂挣的银子你也有一份,还有你舅母,也应该分一些,怎么都给了我了?”
  许安慧大度地笑道:“傻丫头,这些面脂都是你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我没有出过一点力,怎好意思分你的钱?至于我舅母那儿,不是还有一些面脂没有卖完吗?剩下的面脂卖的钱,我们再商量下如何分一些给我舅母,算是感谢她的酬劳,你看如何?”
  宋芸娘自然是千肯万肯,她连连点头,道:“何止分一些给你舅母,就是你也要多分些才行。”
  许安慧自是不肯,“你这丫头,别老跟我提钱啊钱的。这几年你不知送了我多少面脂,若按五百文一盒的话,我也不知欠你多少钱了。我们之间,何必算得那么清楚。”
  宋芸娘抿着嘴笑,心里却暗中打定主意,若许安慧不收银两,她便想办法给她和她两个孩子准备些他们用得上的礼物,总不好老是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无私帮助,
  当时,李氏等人见宋芸娘还有这样挣钱的本事,不禁都又惊又喜,好似捡到了宝。宋思年看到李氏他们喜出望外的样子,忍不住心底暗哼一声,越发觉得芸娘许配给他们家实在是有些委屈。
  昨日因缺少了萧靖北这个壮劳动力,宋芸娘等人忙活了大半夜,也没有将堆在院子里的米粮油盐收拾完,今日早上,便继续在院子里忙活。看到这满满几大袋米面,宋芸娘的心里也一片安定,真真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几个人正忙得不亦乐乎之时,突然听到堡里的城楼上传来了急促的钟声和锣鼓声。宋芸娘大惊失色,她知道这是示警的声音,说明张家堡有了警情。李氏和王姨娘毕竟刚刚来到军堡,不懂这鸣钟敲锣的含义,他们呆呆看着宋芸娘,疑惑满面。却见荀哥儿已经箭一般地冲了出去,他看到远方天空狼烟四起,失控地大喊:“狼烟!是鞑子,鞑子真的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张家堡的应战

  张家堡的大多数官员此时都站在城头,面色凝重,眼睛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鞑子骑兵。城墙下,所有的士兵已经排好了整齐的队伍,全副武装,时刻准备投入战斗。
  这些日子,张家堡的兵员虽然增加了不少,还吸收了一些流民,但真正能够作战之人只有四五百。看着黑压压扑来的鞑子军队,只怕有数万人,若无外援的话,无疑是以卵击石。可是,目前宣府镇的大量兵力都被调到定边城与鞑子的大部队作战,其他的军堡虽有守兵,但也是人人自危,严守以待。大敌当前,自身都难保,只怕难以顾及到这小小的张家堡。好在张家堡的城墙刚刚经过了包砖加固,很是坚固,鞑子倒也不能很轻易的攻下。
  众官员站在高高的垛墙后面,从瞭望洞里看到步伐整齐,士气高昂的鞑子军队向这边疾驰。阵阵马蹄声如急切的鼓点,又如沉闷的滚雷,带起漫天的尘土,好似为这来势汹汹的鞑子军队鼓舞助阵,尘土远扬越高,越来越近,似乎要将小小的张家堡吞没在其中。
  看到这样阵势骇人的鞑子军队,一些胆小的官员们面色变得惨白,嘴唇也开始抑制不住的颤抖,有的甚至双腿一软,几乎快要瘫软在城墙上。
  此时,鞑子的先遣部队已经先到了城下,他们很是狡猾,堪堪停留在火炮和弓箭的射程之外,便勒住了马蹄。他们大概只有数百人,带队的小头目看到城门前的军户和流民,神色兴奋,如猛兽发现了美食,立刻派一支十几人的队伍策马飞驰过来,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些哭爹喊娘的军户和流民们劫持了去。
  守城的士兵们默默看着发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这一幕,却无法挽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鞑子驱赶着挤在一起。他们看得到这些军户们脸上惊恐的表情,感受得到他们无助的心情,却只能毫无作为地躲在高高的垛墙之后。这些人有的是他们的街坊邻居,有的是一起劳作过的兄弟,有的甚至就是亲人……众将士肃立在城墙上,手紧紧按住自己随身的兵器,目眦尽裂,怒火中烧,心情十分沮丧和沉重。
  鞑子先遣部队带队的小头目又派出一只小队沿着张家堡的城墙策马跑了一圈,视察张家堡的规模和地形,了解了基本情况后,他命令队伍原地待命,自己带着一小队人马向着已在不远处停下来的大部队奔去。
  短暂的僵持时间,已经足够王远他们排兵布阵。每一个垛口处,都蹲伏了两名弓箭手。弓箭手们已经搭好了弓箭,凝神静气,随时准备将弦上的利箭射向进犯的鞑子。久未启用过的火炮也装上了炮弹,炮口对向了远处的鞑子。
  似乎过了很久,也似乎就在瞬间,鞑子先遣部队的小头目已经回到了张家堡的城门之前。看样子,他刚刚向鞑子的首领报告了张家堡的情况,似乎他们并未将这小小的军堡放在眼里。
  此时,这个小头目命令十几个鞑子将刚刚抓到的军户和流民们用绳子捆起来圈在一起,推推搡搡地到了城门前,王远等人正在疑惑,却听这些平民里面,响起了不太纯正的汉语:“里面的人听着,不要放箭!我们是伟大的阿鲁克王子率领的不可战胜的大军。实话告诉你们,我们阿鲁克王子志不在你们这样的小堡,而是在你们身后的卫城,甚至是府城。我们王子说了,只要你们弃堡投降,献出你们的物质,让我们顺利过去,我们就不杀你们。”
  听了这番话,城墙上的众官员面色各异。有胆小者如刘青山等人,自然是存了侥幸之心,期望投降保得一命,他们频频向王远示意,希望他能够有所心动。一些忠勇之士则怒目圆瞪,牙关紧咬,手紧紧握住刀柄,恨不得立即抽出大刀与鞑子拼命。
  严炳担心地看着王远不断变幻的表情,忍不住道:“大人,鞑子狡诈,不可信——”
  王远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刚刚坚定了决心。他赞同地看了严炳一眼,沉声道:“弓箭手何在,鞑子这般呱噪,你们还不让他闭嘴?”
  负责城门驻守的余百户看了看左右为难的弓箭手们,插言道:“大人,这鞑子实在是太狡猾,他们躲在平民之后,弓箭手们不太好射啊。”
  王远怒道:“蠢货,他们到了鞑子手里,早就只剩死路一条。与其让他们死在鞑子手里,还不如我们自己来了解他们。”他的目光在一圈弓箭手中扫视了一遍,问道:“萧小旗——”
  话音刚落,一枝利箭嗖的一声从一处垛口飞了出去,穿过两个被俘军户头部中间的空隙,直射那名鞑子的咽喉。他本来仍在宣讲,话音却“嘎”地一声停在喉头,不可置信地瞪圆了眼睛,发出咯咯的声音,随后砰地一声倒了下去。
  此举震惊了躲在军户们身后的鞑子,他们叽里呱啦地叫着,气愤地手起刀落,砍掉了挡在身前军户们的头颅。这种愚蠢的行为却越发暴露了自己,一时间,城墙上弓箭如雨,齐齐射向城下的鞑子,转眼间,城下已经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首,有鞑子的,也有刚刚关在城堡之外的军户和流民。
  张家堡的反击激起了鞑子的怒火,他们的队伍出现了少许的嘈杂和波动,随后,立即安静下来。
  半个时辰之后,王远等人惊讶的发现,鞑子的队伍开始了整齐的移动,他们由方块变成了长条的直线,如潮水般变换着队形,到最后却是将张家堡围了起来。随后,他们并未开始攻城,而是就地驻扎,安下了营帐,燃起了篝火,似乎做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已有官员擦了擦额上的冷汗,颤抖着问:“鞑子……鞑子这是要做什么?”
  王远冷冷瞥了他一眼,语气沉重:“做什么?鞑子只怕要和咱们死磕到底,咱们就等着一场血战吧!”话音刚落,一些胆小的官员立刻面如死灰,双腿不住的发抖。王远看到他们,便一阵气闷。
  他又看向一直站在旁边的严炳,问道:“严大人,所有的士兵是否已经集合完毕?”
  严炳的脸色倒是十分镇定,他沉声道:“大人,除了已经守在城墙上的一百名士兵,堡内还有正规士兵四百五十人,已经全部集合完毕,正在等候大人的调遣。”
  王远快步走下城墙,立在一排排整齐站立着的士兵的面前。他们都是张家堡的精英,大多二十岁左右,身材高大魁梧,平时在严炳的训练下,都是翘勇善战的精兵。此刻,虽然鞑子的大军即将到来,但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紧张和恐惧,而是充满了斗志。王远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信心倍增。
  “众位将士听令——”王远挺直腰杆,大喝了一声,严炳等武将都端正地立在他面前,等候他的命令。
  王远昂首挺胸,大声道:“众位将士,鞑子已经包围了我们张家堡。朝廷养兵千日,今天到了我们为国效力的日子。往大了说,是为了国家,为了大义;往小了说,就是为了自己的爹娘,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弟兄们,大家务必要众志成城,誓死守住张家堡!”
  此言一出,众将士斗士昂扬,他们神情激动,齐声高呼:“属下誓与张家堡共存亡!”
  王远满意地大喝了一声:“好!”便迅速发号施令:“余百户,你和你手下的两位总旗带领一百名士兵负责城门的防守。刘百户,你负责西城墙。孙百户,你负责北城墙。东城墙靠着山,鞑子不易靠近,不用太多人防守,蒋百户,你派你手下的一个总旗去防守东城墙,另一个总旗负责南城墙。”
  这一套排兵布局之前已经商定,并且演练过几次。此时,各队人马从容不迫地沿着环城马道奔赴自己的责任区域,沿着张家堡城墙布下了严密的防守。
  士兵们各自就位后,此刻,城墙下只剩下了严炳、刘青山等官员和他们各自的家丁。这些家丁虽然也是从张家堡以及附近的一些军堡或村庄里招募的,他们大多数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甚至比一些士兵更为骁勇、更加具有战斗力,但他们只属于各个官员的私人财产,只听令于自己的主人。
  王远静静看了看剩下的诸位官员,语带恳求:“诸位,今日已到了张家堡的生死存亡之刻,我恳请各位不要藏私,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守城之战中。城在诸位在,城亡大家一起亡!”
  刘青山等人还在面带犹豫之色,严炳已朗声道:“大人,我们身为梁国将士,坚守城堡,使我们的本分,我愿将我所有的家丁和仆人派到城门驻守。大人,属下建言,这样的生死存亡关头,堡内只要能够战斗的都要齐齐上阵。不但我们各家的家丁要加入守城,其他男女老幼也要发动起来。”
  “好!”王远拍了拍严炳的肩膀,“严大人说得好!”他看了看其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