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乱君心,盛世嫡妃覆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媚乱君心,盛世嫡妃覆天下-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淳于慕鑫这才什么都不再说了,只是忧心忡忡的吩咐了一些事情下去。
  折腾了一天,傍晚的时候,宫里派来了两辆大马车,一辆车拉人,另外一辆车拉东西,浩浩荡荡的进了宫,而此刻,宫里正在准备新皇登基,太监,宫女都是行色匆匆的。
  慕青打开帘幔,望着那宏伟的永定门,忍不住勾了勾唇,她终究还是进了宫,新皇登基的准确日期早就传了出去,早在姬宸煜定下的第二日,全国各地的衙门口更是张贴了皇榜,所以,关于这位新皇的事也是被传得天下尽知。
  而此刻,靖边县的一处茶楼里也正聚集着一群人天南地北的侃着,其中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男子突然说道,“新皇登基,我东晋可真是普天同庆!”
  “是在,太好了,新皇终于要登基了,这新政策也要实行了吧!”,这时,邻桌的一个老者欣慰的说道,“说起来,还是我们靖边的人福分大,怕是大多数人都见过这位新皇呢!”

  第237章:民心所向

  那老者一说,众人全都簇拥了上来,好奇的问道,“新皇就是之前的煜王,虽然是在东街的那个新修的煜王府,可是那里是谁都可以看到的,老大爷你真见过?那新皇模样如何?是不是真的如传闻中一样,身高九尺,威武不凡?”
  听着那人一股脑儿的问完之后,那老者缓缓的捋了捋胡须,摇了摇头道,“身高九尺,那还是人吗?老朽记得这位新皇身形修长,面容英俊,瘦削干练,一看就是深藏不露之人!”
  “可是不对呀,之前那秀才不是说这皇榜上只说了新皇登基,并没有说册立皇后啊,之前有传言说那新皇之前所娶的那个侧妃是前淳于丞相的女儿呢,这可是卖 国罪家的人,这可是不能做皇后的,怕是妃子都不行呢,那这新皇要选哪国公主还是大臣的女儿为皇后啊?”,更有人大声提出了疑问。
  “你们还不知道吧,据说这新皇做煜王时在我们靖边所娶的侧妃,可是现在西北大名鼎鼎的青姑娘呢!”,那老者又捋了捋胡子缓声说道。
  “青姑娘?难道就是那段家生意的幕后东家青姑娘?”,先前疑惑的中年模样的男人赶紧问道。
  那老者点了点头道,“的确就是那位青姑娘!”
  “原来是那这几年我们西北的富户,段家的青姑娘啊,听说咱们这西北现在的各大城里可都是有一半的生意都是这段家的呢,而且这段家做生意还真是什么都好,不是那黑心肝的商人,若是这青姑娘做了咱们东晋的新皇后,那可真是咱们百姓之福,比那什么北越国的公主做我们的皇后好太多了!”,那年轻人兴奋道。
  那老者一顿,问道,“小伙子你是都城来的人?这除了都城人知道这样重大的传言外,这靖边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可是不知道这样消息的!”
  闻言,那年轻人赶紧说道,“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生正好想着行万里路从都城回来,所以,也的确是听到了一些传言,而咱们当今的皇上能避免战乱,和北越国谈和,自然是有条件的,这条件是娶北越的公主也是很正常的啊,只是还听说到如今咱们的朝廷能够提出让百姓三年不交赋税来休养生息,可是这青姑娘将所有财务献上,并且每年都将生意所得如数上交朝廷养兵扩充国库,才能让咱们百姓得以喘息,这样的大义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魄力呢?”
  老者捋了捋胡须道,“年轻人你说的倒是很对,若是这位煜王侧妃真的可以成为咱们东晋国的皇后,那也真是百姓之福!”
  会儿人群中有位中年男子低声说道,“你们可别乱说,你们还不知道吧,朝着大臣都反对这位侧王妃做皇后!”
  那中年男子一说,那年轻人赶紧抓住他问道,“为什么?这段家的青姑娘可谓是德才兼备,为何不能母仪天下?”
  他这样说完后,其它人也都是满脸疑惑的看着书生,而书生也是有些为难,看了看周围的人,这才低声说道,“你们怎么都忘了,这之前可是说过这煜王的侧王妃可是前通 敌 卖 国而全家灭门的丞相淳于奕的女儿淳于慕青呢,这可是真的呢,小生一个亲戚就在皇宫里当值,是他亲口跟我说的,说是朝中大臣都说这侧王妃是前罪相的女儿,本该是打入天牢,怎么还能为妃呢,你们想想,这淳于府当年可是证据确凿,被先皇亲自下旨灭九族的罪臣,这淳于慕青和淳于慕鑫当年是逃跑了,就算现在改名字了,那也是逃犯啊,如今朝廷不杀她就不错了,怎么还能让她一罪臣之女做皇后呢,若真的当了皇后,生的儿子做了太子,日后这就是皇上,那成什么了?”
  “这之前的煜王侧妃是淳于府逃出来的女儿逃犯,前些日子倒是听说过,可是侧王妃不是最后还是帮了现在的皇上,帮了我们东晋国,这不也算是将功折罪了吗?”,又有人提出了疑问。
  “所以啊,就算她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朝廷,就算当初是嫁给了煜王,也只是个侧妃,不是嫡妃!你们想想,若是朝廷能接受她的话,就凭她可以让朝廷三年不收赋税的本事,哪里能只是一个侧妃?这侧妃就是端倪所在呢!”,那中年汉子神秘的扬了扬眉道。
  众人见那中年汉子如此一说,大家就都沉默了,那老者却是突然说道,“这是前丞相府的女儿又如何,咱们百姓,管他谁做皇帝,咱们看的是谁能让百姓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如今大家都在,老朽也就不瞒着大家了,老朽是当年在淳于丞相府大公子的夫人夏氏的老仆,大家都知道当年朝廷说是一生为了我们东晋国兢兢业业的丞相一家是通 敌 卖 国的罪臣,却不知道那根本就是冤枉的,那淳于丞相可是一心为国,咱们都城的百姓很多都知道的,怎么会突然做这样的事呢!”
  说话间,那老者的神情更加的激动,那脸上的胡子都撅了起来。
  “原来您还是淳于府大公子夫人的仆人啊,当初可是听说淳于府的大公子可是风度翩翩,才绝天下,只可惜最后也就做个侍郎的官位,是因为那些皇子无法比过他故意打压他呢,这可是真的?”,那中年汉子赶紧上前攀了近乎道。
  “那可不是真的么,当年受丞相府和大公子恩慧的人在这都城的穷苦百姓可不少呢,这恩情,咱们这些人虽然在丞相府出事的时候不敢说什么,可心里还是不相信的,那淳于丞相肯定是被冤枉的,今日老朽是出来游玩经过此地,想不到竟然听闻了如此骇人的消息,老朽这就赶紧回去,让那些还未报恩的人一起联名上书请愿,求新皇为淳于丞相府平反昭雪,立丞相府的女儿青姑娘为皇后!”,那老汉越说越激动,最后狠劲的用那拐杖捶了捶地,转身就走了。
  “之前以为这淳于丞相府是被歼人所害都是传说,原来竟然是真的,这位老者敢这样说,而且那青姑娘的为人大家也是知道的,想必这事还真是另有隐情呢!”,那书生突然说着,赶紧追了上去,“老先生,小生不才,愿意为你执笔请命,求新皇重新调查当年丞相府之事,还丞相府清白,立青姑娘为后!”
  而两人原本就没有走远,那书生说话时更是恭敬的鞠了一躬,声音不大不小,让人群中所有人都听到了,所以,几乎是立即的,一位老妇人站了出来说道,“去年煜王和朝廷在西北大战的时候,咱们为了躲避战乱逃来靖边,结果还一路上不少同乡都生病了,刚到靖边城外时,也是那位青姑娘让人施粥施药收留了咱们不说,还承诺愿意以后留在靖边的就留下,愿意回到家乡的就给盘缠与粮食,而且回去后家里艰难的,还给安排事儿做,老身原本当日也是想跟着一起返乡的,可是苦于老身原本就没有什么亲人,念着赶了那么远的路,也就留了下来,而那青姑娘的人也是给足了粮食,还介绍了一份谋生的活儿做,这份大恩,老身一直铭记心中,一直没有机会报答!如今也是时候报答秦姑娘的时候了,乡亲们,咱们也联名上书请命如何?不会写字的就按手印,一定要上达天听,让新皇听到咱们百姓的心声,还淳于丞相府一个清白!”
  那老妇人说完,在场的人全都响应,这会儿更有人拿出了随身的纸张与笔墨,会写名字的写名字,不会写名字的也就按个手印,慢慢的,人越来越多。
  而这整个西北大到知府,小到县衙里老爷,那可真正儿的绝对算是姬宸煜当初的私臣了,所以,如今听说这件事之后,赶紧带着人出去查看,一见那聚集在一起的乌泱泱的一群人,全都群情激昂,衙差赶走了一批,又有一批前来,最后那县衙老爷只得故作无奈的叹气道,“不过是一些一时头脑发热的百姓,哪里就那么容易上达天听,只要不闹出大乱子来也就罢了!”
  从那之后,县衙也就不管,百姓请愿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不过短短的数日,竟然是整个西北就有一半城池的百姓签名画押,其它人都没有任何人出面,反而是以段意为首的各个生意人私下里趁机将人组织了起来,将请愿书收了上来。
  百姓请愿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先是西北,再也就是整个东晋了,其它地方的人可能对这位青姑娘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是知道因为她的全力支持,才让皇上有了三年百姓不交赋税的政策后,便也真的认为能够这样做的人,当年的淳于丞相府又怎么会是通 敌 卖 国的大罪,怕是其中真的有什么天大的冤情了,一瞬间,倒是让整个东晋的民心秤都偏了起来……

  第238章:歇了心思

  都城的丞相府里,窦相看着手中的飞鸽传书,神色喜忧参半。
  “爹爹,你在想什么呢!”,窦澜依端着托盘,带着身边的丫鬟一进来便看见自己的父亲站在哪里发呆,下意识的说道。
  闻言,窦相这才回过神来,也只是淡淡的叹了一口气,把信纸放在了桌面上,丝毫不介意自己的女儿看到。
  而窦澜依也没有拘谨,是真的看了,而看完后,竟然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连忙目光熠熠的看着自己的父亲,赶紧问道,“皇上真的决定了登基之日册封皇后,帝后同享登基大典?那淳于慕青是不是皇后?”
  窦相却是淡淡的摇了摇头道,“只是说确定了帝后同享大典,但却并未提及立谁为后之事!”
  窦澜依一怔,疑惑道,“怎么可能?皇上只有一位侧妃,这突然决定了帝后同典,不是她会是谁?”
  窦相却是低声道,“你一闺阁女子,不要妄议朝政!”
  若是以往,窦澜依一定不会再追问下去的,可是这一次,她犹豫了一下,想到自己脑海中的想法,还是委屈的低声说道,“女儿不是妄议朝政,女儿只是关心他而已,爹爹,皇上是咱们家的恩人,难道你不希望他能有一个合适的女子成为一国之母,希望那样的罪臣之女以后母仪天下吗?”
  闻言,窦相犹豫了一下,只得叹气说道,“你的心思,为父怎么会不懂,只是这个事,为父还是要提醒你,把你那心思给我彻底灭了,不只是朝中不少大臣反对,就是老夫自己也是亲自去试探过的,皇上虽然明说,可是言语间听得出来,哪怕是所有人都反对也无法阻挡皇上要立那女子为后的意思,现在众人都因为那女子的身份,所以朝中大臣才借此多持反对态度,以老夫来看,怕是淳于家当年的案子很快便会有新的情况了,平反昭雪也不过是帝王一句话的事而已!”
  “那怎么可能?那可是通 敌 卖 国的大罪?”,窦澜依瞬间便不乐意的大声说了起来,哪里还有往日的安静闲适的形象。
  “你这是做什么?让你歇了那心思,这可都是为你好,别忘了,她可是陪着煜王走到今天的女人!”,窦相蹙眉说道。
  “那又如何?”,窦澜依的脸色有些刷白,“我窦家难道不是为了他煜王险些赔上窦氏一族的所有人的命吗?”
  “你懂什么,那女子可是普通的女人,现如今,她是这母仪天下的皇后最好人选……”,窦相若有所思的说道,“那些朝中之人反对,只是因为没有看清现实,不知道那女子背后的势力罢了,可老夫我却是略有所闻,其它任何人,恐怕都是做不了这东晋新皇的皇后!”
  “爹爹,您的意思是,现在朝中的老臣全都不支持那女人做皇后?”,窦澜依听出其中的玄机,可惜她却未真正听到他父亲想表达的真正意思,只是抓住了那么一点,赶紧问道。
  “你最好是给我安分点!”,这下,窦相却是冷了声厉喝道。
  窦澜依却是皱眉委屈道,“难道爹爹就这样认为你的女儿不如那个女人?”
  闻言,窦相正准备再次训斥这个不知道轻重的女儿两句时,门外这会儿有官家来报道,“老爷,谢侍卫回来了!”
  “去西北这么快就回来了?你让他在前厅等候!”,窦相回身说道,“谢军是从西北回来的,如今我要去处理公事,你给我记住刚才的话,老老实实的在府中待着,为父只有安排!”
  窦澜依并不想真的惹了自家父亲生气,也就赶紧点了点头。
  而窦相去了前堂,就见那谢侍卫并非如一般侍卫长得一副五大三粗的模样,反而是一副俊朗少年模样,此刻正眉头紧锁的站在哪里,一见窦相出来,赶紧上前行礼。
  “起身吧,这一趟去可顺利?”,窦相赶紧将他扶了起来。
  “一切都顺利,只是在回来的时候,属下听说了一件事情!”,谢军低声说道,“属下从靖边一路回都城,见到从靖边开始,最后到整个西北,许多百姓正打算上书请愿,请求新皇登基之后册立那位煜王侧妃,被他们成为段家青姑娘的人为皇后!”
  窦相一怔,低声道,“确有此事?”
  谢军点了点头,问道,“大人可知朝廷是否已经收到了各地送来的奏折?”
  窦相只是摇了摇头道,“这事怕不只是西北这么简单,否则,只是关于立后之事,百姓怎会有这样的反应,怕是有行为之了!”
  “属下也是这么认为的,老爷猜得不错!”,谢军赶紧说道,“如今不止西北,连距离都城最近的几个城池已经传言开了,百姓们群情激奋,全都要上书请愿,大人,属下认为这次的事不简单,我们是否要去查一下!”
  窦相心中一动,抬眸问道,“怎么个不简单?”
  谢军幽幽一笑,“老爷可真的认为那人在民间有这么大的人气?如此得民心,老爷是没有见过那个场面,大街上黑压压的一群人,生意也不做了,有的连孩子都不管了,就是为了签个名,按个手印,那是何等的民心所向?此刻,现在,卑职的眼前还是那样的一副情景,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何况,那那女子也无非是在西北以段家的名义把生意做得大了些,那也只是一个富商而已,现在如此,怕是有人故意煽动甚至是利用了百姓,这事老爷得管管啊!”
  闻言,窦相微微的犹豫之后,立刻决定道,“本来本相已经决定写奏折支持皇上的决定,如今听了你带回来的消息,更是坚定了上奏的信心!”
  谢军又道,“大人,光是奏折不行,现在朝中都以老爷和狐偃大人为尊,而那狐偃大人又是最反对的,属下相信只要老爷……”,谢军上前,低声在窦相的耳边说了,只见窦相不断的点头。**
  此刻,永乐宫中,姬宸煜笑意吟吟的看着眼前仍旧一身素服的小女人为了他,都是亲自操持着忙忙这里,再吩咐哪里,脸上一片满足。
  “你进宫来住着,这宫里也热闹一些,也省得我因为想见你了还得可劲儿的忙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