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香门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香门第-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在府中时。
    明云歌行事处处小事,透着股寒酸劲。
    不过进了几个月宫,最终寻了门好夫婿。出手便这般大方了。那锭银子可足足是乳娘半年的俸禄。
    看孩子不过走个过场。
    按理说洗三该好好办上一办的。
    可这孩子总归是妾生子,而且开国候府的门楣这几年日渐凋零。因出了云歌倒是热闹了一阵,可云歌即己嫁到了承元王府,也便显少有人再来巴结开国候府了。所以冷冷清清的,便是连个恭喜的都没有。
    明林氏倒不觉得如何,总归不是自己生的孩子。
    想到四夫人……
    云歌心中轻轻一叹。
    又和明林氏闲话了片刻,明卓下朝回府。知道云歌来了,自是一脸慈父的将云歌唤到身前,先是问了她在承元王府过的如何。承元王夫妇可有为难她。云歌自是报喜不报忧。说这些时,她心里其实有些发酸。
    想起上一世她回娘家,母亲拉着她的手一个劲的问着,那时她是个什么话都藏不住的性子。便像只小家雀似的将什么都和母亲说了,母说摸着她的头一脸欣慰,嘴上不忘笑她没羞。她那时只觉得女儿和爹娘撒娇是天经地义的……什么羞不羞的。
    直到此时她才明白,不是哪个父母都会那般待儿女的……
    明卓问了云歌在承元王府可好。云歌点头说一切都好。渐渐的,明卓便把话题引到了别处。
    云歌静静听着,唇角的笑意却一点点消散。

  ☆、093。偶遇

093。偶遇
    “父亲倒也不是对现在的差事不满,只是为父这性子,委实不喜这般婆妈……”似乎也察觉自己这话说的不够圆满,明卓补充道。
    “这事女儿无法,不过父亲放心,女儿会寻机会与世子说的。”云歌最终道。明卓一脸高兴,丝毫没有察觉出云歌心情的变化。热情的留云歌在候府用饭。云歌借故王府还有索事,明卓便点头,叮嘱云歌好生服侍公婆。
    云歌自是点头。
    回去的路上,小玉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很是忐忑的望向云歌……她便是年纪还小,也知道自家姑娘心情不好。
    什么候府?什么父亲?见了面只随意问了几句。那幅漫不经心的样子,便是连她都看的分明。可随后说什么升迁的事,却说的那般细致。
    这叫什么事?
    他便不知道这事于自家姑娘来说简直难如登天,便是姑娘和世子举案齐眉……这朝廷任免之事,也不是世子一句话便能达成的,那得打点多少人啊……
    连她一个小丫头都知道这事难办。那开国候却说的这般轻飘……便是连小玉都为云歌不屑,竟然有这样的亲人。
    云歌一直在恍惚……明卓如何对她她并不在意,左右心都碎了,也没什么好伤的了。她在想前世的亲人。
    自从成了明云歌。她便告诉自己前世与她再无干系。
    她从不敢想她的突然离世对父亲母亲和疼爱她的祖母来说。是怎样的打击。她现在己是明云歌,便是再挂念,也毫无办法。
    两年前。她的祖父离世,父亲丁忧守制。带着家人搬回了离锦阳三百里的老家……
    那之后,她再也探听不到一丝消息。
    这时马车走正好行到锦阳最热闹的一条街上,所以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云歌主仆能清楚的听到车外行人的言语声。
    有小贬叫卖的吆喝声,有逛小摊子有夫人丫鬟评头论足声。
    这样沾烟火气的动静平日里云歌会觉得吵,可此时这吵闹的声音听在云歌耳中,却如天籁。小玉掀了车帘去看路边的小摊位。看着年轻的妇人拿起摊子上的簪花替七八岁的小姑娘簪在发间,小姑娘便昂头对妇人笑笑……小玉不由得面带羡慕。
    以前她的母亲在时。待她虽不算亲厚,但逢年过节也是会像现在这样给她买个簪花的。云歌笑笑,喊了停车。
    “咱们下去逛逛再回王府。”
    小玉大声应着好。
    车夫将车赶到角落,两个护卫悄然跟在云歌身后。便是对她冷淡。诸葛翊也时刻注意着云歌的安危。吩咐但凡她出府,一定要带两个护卫在身边。
    云歌自不会拒绝。
    最近铺子的生意很好,她正与王相商量是否要招揽些会功夫的护院呢。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云歌都输在没有自己的势力上。
    前世上觉得没必要培植,觉得整个楚王府都是她的后盾。哪还需要自己暗中培养人手。
    今生是没能力埋养,产业被王相家的把持时,便是打赏个小厮婆子明云歌都要看王相家的脸色。好容易解决了那女人,将产业握在自己手里,还没等她计划好。又出了诸葛谨那档事,她又不得不进宫伴驾,紧接着便嫁进了承元王府。
    以至云歌根本没时间与王相商讨具体事宜。
    她想着得寻个机会去庄子与王相商量一番……
    云歌有陪嫁铺子的事诸葛翊是知道的。
    所以也没必要隐瞒承元王府的护卫。
    而且云歌隐约明白。这护卫该是忠于诸葛翊的……
    便是再不喜她,诸葛翊也不会将所有事都告诉承元王夫妇的。云歌不知自己为何这般笃定,但她隐约能看出承元王夫妇与诸葛翊之间似有事情隐瞒着她,相比之下,承元王妃是真的不喜她,而诸葛翊待她。似乎是矛盾的。
    不过云歌也不怕有铺子的事曝光。总归是自己的陪嫁,便是承元王府也没道理插手……
    云歌寻了间酒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落坐。扔给小玉一些零散银子让她自己去逛一逛。小玉想着摊子便在酒楼对面,接了银子兴高采烈的去了。
    两个护卫隐在暗处,安静的仿佛两坐雕像。
    云歌点了些茶点,就着微风慢慢品着。她以前难得出府,便是出府也都是急匆匆的。显少有这样悠闲的时候……
    承元王妃待她虽严厉,可云歌并未放在心上。
    她认为左右是不相干的人,便是自己的婆婆又如何,她即不喜她,她也没必要去热脸相迎。所以她努力安排好承元王妃交代之事,也许是看她尚算听话,这两天承元王妃对她的态度也好些了。
    其实说起来,云歌倒是喜欢承元王妃这样的性子。
    不喜便是不喜,她会摆脸色给她,会直接表明她对她的不喜……不管是奚落还是处罚,至少承元王妃坐的理直气壮。
    可明林氏却是个笑里藏刀的。
    她从来便没喜欢过明云歌,可十六年来,当着外人的面,对她从来是和颜悦色的,摆出一幅慈母的脸孔。私下里却对她诸多算计。
    胡思乱想间,街道上却突然一阵热闹。云歌正坐了二楼靠窗的位置,不由得挑眉去看。
    只见一队车马从街上鱼贯而过。当看到马车上悬挂的标记。云歌险些落泪……
    这时小玉手捧着各种小玩意,一脸献宝似的跑向云歌。“姑娘,这糖葫芦酸酸甜甜,小姐尝尝。”云歌的思绪被打断,赶忙拭净了眼角,侧身去看小玉。
    “我不喜酸,你吃吧。”小玉点点头,不客气的立在云歌身后,大口嚼着糖葫芦……云歌笑笑,思绪不由得又转向了那队车马。
    小玉一边嚼着糖葫芦一边道。
    “姑娘刚刚有没有看到那队马车……好气派啊。四匹马接的车便有二十几辆。奴婢听说这户人家姓夏,以前也是锦阳大户……而且……”说到这里,小玉靠近云歌,一脸献宝似的道。“而且听说这是先楚王妃的岳家……”
    云歌勉强笑笑。
    小玉便在一旁说着刚刚街上百姓的议论。什么夏家是因为先楚王妃死的蹊跷。所以上金殿告了楚王一状,最终全败而归,这才不得不举家迁出锦阳。
    有的说先楚王妃亡故后,楚王对夏家诸多照顾。夏家老爷仁义,想着既然女儿己亡,便不该过多授人恩惠,这才举家迁出。
    云歌静静听着,眼神平静。
    用了些点心,云歌抬头看看日头,己过了晌午,她该回承元王府了。
    遂喊了小二结帐。小二小跑着过来,告诉云歌己有人将银钱付了,云歌意外,小二抬手一指,指了云歌身后的一桌。云歌回身去看,便迎上一张大大的笑脸。
    “谨世子。”云歌惊诧的唤道。诸葛谨笑笑,起身走向云歌。此时己过了饭点,酒楼里不过三四桌客人,所以诸葛翊的出现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云歌更是不必说的。生的只是清秀,一身打扮也很是素雅。又坐了靠窗的偏僻位置。所以二人的出现丝毫未引起往来客人的注意。
    诸葛谨坐在云歌对面,先是上下打量云歌,随后一脸笑意的点头。
    “看来阿翊待你还不错。”
    云歌也笑,起身替诸葛翊斟了茶。刚刚小二说云歌的茶钱己有人付了时,两个护卫一脸戒备的上前,见来者竟然是世子谨,又齐齐后退一步,将身子隐在暗中。
    诸葛谨与诸葛翊关系好,这位谨世子是承元王府的常客。
    他们虽然有些好奇谨世子如何认识自家世子妃。可自知身份低微,当然不会傻的上前找事。诸葛谨心中也十分清楚,只当看不到二人……
    小玉则一脸好奇的看向诸葛谨。
    对诸葛翊,她只闻名,却从未见过其面。
    几个大丫鬟中,只有春桃见过……小玉回忆春桃是如何形容诸葛谨的……
    玉人似的,笑起来活像个菩萨坐下的童子。
    以前小玉还觉得一定是春桃在吹牛。便是再俊美,又能有自家姑爷好看……现在她相信了。倒也不是这谨世子相貌上高了自家姑爷,而是两人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自家姑爷好像永远是斯文有礼的。
    这位谨世子却有些玩世不恭。而且笑起来眼神坏坏的……小玉正打量着诸葛谨,冷不防怕诸葛谨抬头扫向小玉,小玉吓的一哆嗦,险些掉了手里的糖葫芦。
    “你哪找来的小姑娘?几岁了?六岁?七岁……”
    “世子不要乱说,小玉到了仲夏就九岁了。”虽然有些怕,可小玉受不了诸葛谨那一脸嫌弃的表情。诸葛谨贼笑……“你是不是缺丫鬟,用不用我送你几个。你放心,月钱我来付……”小玉气结。
    云歌无奈的笑了。
    这才像她认识的诸葛谨,满嘴胡言乱语外加插科打诨。“好了,你别欺负小玉了。你怎么在这里?”
    诸葛谨正颜。“我来用午饭啊。倒是你独自出门让我意外。阿翊呢?没陪你……”
    “他忙。我爹新得一子,今天是孩子三天,我回候府看了看。”

  ☆、094。来日……方长

094。来日……方长
    云歌一句话带过,诸葛谨是何人,猴精似的,虽然云歌只说了一句他忙。可诸葛谨的眼神却一闪。随后不动声色的将话题带到明卓喜得贵子之上。
    “候爷年过四旬竟然这般好运……我是不是该给候府送份大礼去?”他似真似假的问着云歌。“那倒不必了,孩子是姨娘所出。所以父亲很低调。”
    诸葛谨点点头。
    又捡起了些锦阳最近的趣事说给云歌听,直逗得云歌浅笑不断。一晃便过了一个时辰,云歌有些抱歉的起身。
    “我也该回去了。以后得闲了来府上看看……”
    “一定,我也有几日没见阿翊了。”诸葛谨笑着道。云歌招呼上小主下楼而去。
    两个护卫看了看诸葛谨,亦匆匆跟上云歌的步子……
    直到几人身影消失,诸葛翊瞬间敛了脸上的笑意。
    他问明云歌过的可好?诸葛翊待她可好?她毫不犹豫的回他一个‘好’字。好?怎么会好?成亲才不过几日,云歌却要自己出门。
    候府添子,喜三的日子诸葛翊却没有露面。
    想到此,诸葛谨握紧了拳。他就知道皇帝将明云歌嫁进承元王府不会那么简单。和云歌见面那日他回府终后去找爹娘,求爹爹去向皇帝相求,求皇帝收回成命。当时他父亲一声重叹。
    最终告诉他。如果是旁的姑娘,为了他,他会试试。
    便是皇帝不应。也不过是斥责一番。可如果是明云歌,他根本不必开这个口。
    他问原因。父亲只是叹息着道一切都是命。
    命吗?他不信……
    他派人守在承元王府外,只要明云歌出府,马上回他,所以才有了今日一见。她憔悴了,而且脸上的神情让他心疼。
    这样好的姑娘,阿翊为何辜负……
    诸葛谨觉得心很疼。
    回了王府。意外的,诸葛翊竟然在房中。看到云歌。只是挑了挑眉,然后继续半倚在榻上翻着手中的书信。
    云歌梳洗一番,捡了个离诸葛翊最远的角落坐了……
    “今天怎么没在书房处理公文?”因新婚,刑部给诸葛翊放了十日婚假。便是赋闲在家。每日里也有折子送进府中待批复。所以诸葛翊每日有大半时间消磨在书房。
    “怎么?不想看到我吗?”诸葛翊放下手中折子,挑眉问道。
    云歌讪笑。
    “说的哪里话,怎么会不想看到你。只是怕耽搁了时辰,以至你晚上得熬到很晚……”诸葛翊闻言,脸上笑意似乎深了些。
    “今早回候府怎么不叫上我一起?”话题一转,诸葛翊问道,云歌表情一僵,随后若无其事的笑笑。“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回去看一眼孩子。”
    “孩子如何?”
    “挺好的。白白胖胖,父亲给起了名字叫云逸。”对这新生的幼弟,云歌说不上喜欢。也不算讨厌。她压根没想像明林氏那般想着独占开国候府。如果开国候府有男丁承继,她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如果没有,她不会眼睁睁看着明林氏将一切把持在手中。
    现在候府后继有人,云歌倒觉得松了一口气。
    只是那孩子……真的能安稳长大吗?
    云歌有些担心。
    “很不错的名字,看来岳父对这孩子寄望颇高。”诸葛翊浅笑着道。那笑,委实让人觉得由脚暖到头顶。只是。云歌想到昨晚的红袖和绿绡……她的心无论如何也暖不起来。
    当晚,诸葛翊陪着云歌一同用晚膳。然后歇在了云歌房中。
    依旧是一张榻双人睡,中间隔的距离能再睡一个人。
    躺在榻上,云歌想着心事。
    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努力赚银子,铺子生意虽不错,可除了花消,每年不过余下千百两银子。虽然这些银子给了一般人家,足够三口之家嚼用几十年,可云歌不是一个人。庄子里还有几十口子等着吃饭。
    至于农庄的收益,一年旱一年涝的,实在难说,便是丰年,除了嚼用花消,也剩不下几个银子。云歌思来想去,觉得也许自己该去找乔子墨商量一下丹丸之事。
    或者开个药铺是不错的营生。
    诸葛翊亦没睡,他微侧着身,借着淡淡的月光望向云歌。本不算精致的五官,在月光下竟然显得异常的朦胧诱人。诸葛翊的呼吸不由得重了些。他想到因通房之事,自己那大起大落的心情。
    便是他愠了,明云歌似乎也全不知情。
    还摆出一脸茫然的表情,让他顿觉无力……可这女人自始至终似乎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也许,她并不觉得错吧。
    想到母亲对她的为难,诸葛翊拧了拧眉。
    他虽觉得母亲过矣,可更让他意外的是明云歌,她竟然默默承受了,而且没有丝毫一争的意图。这不是他所了解的明云歌,不是那个可以因时因地制宜的明云歌。
    所以他愠,他气。
    他为此昨夜故意宿在竹阁。可她竟然派了心腹丫鬟给他送被子。他真不知自己是不是该夸她贤惠。
    也许是他要求过矣。
    她还是个小孩子,便是心智比起旁的姑娘坚韧些,也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能这般应对母亲实属不易,他不该对她要求过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