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富贵锦-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甘氏决定从明日起。没事就多带两个儿子去秋枫园,先巴结讨好宁氏再说。
    对于知琴生了女儿一事。文氏并没有甘氏所想像的那样伤心难过。
    相反,她隐隐很高兴。
    若知琴真的生了儿子,那她就得将孩子抱过来养在膝下,每日面对知琴生的孩子。那又是另样的精神折磨。
    穆文礼与知琴二人真的很失望。
    因之前知琴求穆文礼将她抬为姨娘,他不敢找文氏说,私底下去找了汪氏。
    汪氏当时就说。若知琴生了儿子,立马抬为姨娘。若生女儿,那就以后再说吧。
    穆文礼回来之后,就将这番话如实告诉了知琴。
    知琴日思夜盼,谁料到盼来一个丫头,升姨娘无望了。
    “三爷,都怨奴婢不争气,没能为您生位小少爷,对不起!”知琴眼泪汪汪的看着穆文仁,语气柔弱的像羽毛一样轻飘飘的。
    穆文礼看着襁褓中的女儿那样粉嫩,那样小,整个心都化了。
    他柔声安慰知琴,“知琴,不要说傻话,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咱们还年轻,还可以再生的,还有,我也特别喜欢姑娘,人人都说姑娘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嘛。”
    听着他柔软的情话,知琴满足的翘了嘴角。
    自从房劳那件事之后,穆文礼总觉得文氏看他的眼神是鄙视冷漠的。
    一对上她的眼神,他就莫名的心虚,处处小心翼翼,每说一句话都要仔细斟酌,生怕说错了若她不高兴,又将陈年旧事给翻出来。
    事实上,文氏还真的没提过那些龌龊的事。
    只是他自个儿心虚罢了。
    这样的日子一天两天还能忍受,时间一久,他就觉得特别压抑,心情燥郁,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令他无法喘气的地方。
    面在琴园,他则完全无压力,高兴了可以笑,不开心时可以向知琴发牢骚报怨。
    最最重要的是,知琴看他的眼神是满满的崇拜,无任何鄙视不屑之色,无论大事小事都让他帮她拿主意,他有时不经意间的一句夸奖赞美之词,总能让她开心兴奋好久。
    她让他男生的尊严得到了极大满足,让他知道男人真的是女人的天!
    所以,他就真的希望知琴能从通房丫环抬为姨娘,身份稍高一些。
    但现在却落了空,不过,他决定再去求求汪氏。
    说做就做,他离开琴园后,立即转道去了嘉和堂不过,汪氏不仅没答应他的请求,反而将他给骂了一顿。
    “老三,你现在可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上回你为了知琴来找我说这事,我念着你脸皮薄,没说你。今日你竟好意思又跑来,你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不将心思放在事业前程之上,却天天想着法子哄女人开心,你臊不臊啊?
    你不臊,我都替你臊得慌,今日我将话给你挑明了说,就冲你这样子,知琴这辈子不管生不生儿子,她都只是一个通房丫环,永远不许抬为姨娘。
    你走吧,下次要再敢来说这事,看我不打断你的腿。”汪氏沉着脸骂。
    穆文礼被骂得面红耳赤,灰溜溜的离开嘉和堂,心情十分郁闷。
    不仅没帮到知琴,反而害了她。
    等他回到玉笙居时,文氏看他的眼神又满含讥讽,“哟,三爷,这是去哪儿了,怎么一脸的不高兴呢?”
    她听知书说了穆文礼去嘉和堂一事,猜他可能是为了知琴去向汪氏说情。
    穆文礼面上的肌肉抽了抽,本想冲文氏发火,可是他又不善于与人争吵,就道,“我去书房看书,晚上就歇在那儿了。”
    说着,就甩袖离开玉笙居。
    呸!
    文氏看着他的背影狠狠啐。
    口中说不恨,可眼角还是有了凉意。
    没等知琴的孩子满月,穆锦晨一家却得知了一个心惊胆颤的消息。
    
    第105章:抉择

    消息是穆文仁与穆文义二人带回来的。
    边疆送来急件,一直对大周朝虎视眈眈的金真国忽然兴兵来犯。
    正弘帝收到急件之后,立马召集文武大臣们开始商议对策。
    金真国与大周比邻而居,疆域只有大周的十分之一大小,但民风强悍,人人骁勇善战,平日为民,一旦有战事起,所有人均放下锄头拿起刀枪,变身英勇无敌的战士。
    金真国的国王野心勃勃,一直觊觎着地广物搏的大周朝,二十三年前举国来犯,宁氏祖父带着康定王及几位孙儿奋勇抵抗。
    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终于不辱圣命,将金真国杀得片甲不留。
    这一战令金真国元气大伤,无奈献上降表,岁岁进贡大周,并说永不来犯。
    而这一战虽然保住了大周的江山,宁氏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年届七旬的宁氏祖父和宁氏两位兄长都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为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两位兄长的年龄永远定格在了二十岁和十六岁。
    令人没想到的是,国力一直还未恢复的金真国竟会再次来犯。
    “这一战肯定是要打的,大周没道理由着一个小国来欺负,只是金真国还在休养生息,忽然兴兵来犯,定是背后有了支持。
    二十多年前那战打了十分辛苦,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才将金真国给完全击败,这一回金真国要是真的联合他国一起来犯,那这一仗会更加凶险无比,这可如何是好呢?”
    得知这消息,宁氏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儿。急得在屋里不停走来走去。
    她情不自禁想起了故去的祖父和二位兄长来,对父兄的安危更加担心。
    父兄的职责虽然是守护边疆,可她希望永远无战事,没有战火就没有牺牲,她不要再失去亲人。
    那种痛是撕心裂肺的。
    她永远也不会忘记祖父和二位兄长血淋淋的身体僵硬冰凉,任她怎么哭喊,疼她的祖父和兄长都不再睁开眼睛看她一眼。也不会再对她笑……
    尘封的记忆被打开。宁氏忍不住潸然泪下。
    穆锦晨忙跑上前抱了她的腿,软声安慰道,“娘。您别担心,外祖父和几位舅舅那样厉害,他们一定会将敌人杀得落花流水滚回去的。”
    穆文仁也搂了宁氏的肩安慰,“敏敏。圆圆说得对,父王和几位哥哥都不会有事的。”
    宁氏却一个劲儿的摇头。
    上了战场后刀剑无眼。谁也不敢绝对的保证自己能全身而退。
    穆锦晨与穆文仁二人口中如此安慰着宁氏,心里也同样沉甸甸的。
    他们同样希望不要有战事,希望上天能保佑康定王父子平平安安。
    沉吟了一会儿,宁氏做了个决定。
    她蹲下身子将穆锦晨抱起来。然后又拉了穆文仁,一家三口在长榻上坐下来。
    见她忽然如此,穆锦晨父女二人的心不由‘咯噔’了一下。预感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果然,只见宁氏用歉意而内疚的眼神看着父女二人。哽咽着说道,“玉郎,圆圆,我对不起你们了,我不能再陪在你们身边,我要回到边疆去与父兄一起并肩杀敌,我放心不下他们,呜呜……”
    一边是生她养她的父亲和视她为珍宝的兄长,另一边是夫妻情深的夫君和视若生命的女儿,全都是她最珍视最重要的人。
    无论做何种选择,她都割舍不下另一方。
    若回去边疆,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年不能赔在丈夫和女儿身边,来尽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且这一去能否平安的回来,还是未知数。
    但是明知父兄在战场上拼命厮杀,吉凶难测,让她留在京都吃香喝辣享受着荣华富贵,她真的做不到。
    父兄与丈夫女儿,她都想要,可惜自古忠孝两难全。
    父兄上阵杀敌,多个帮手多份生存的希望而丈夫和女儿一时半会儿无她照顾,不会有生命之忧。
    就算万一她真的有三长两短,相信夫君也会照顾好女儿,今生欠他们的只有来世再来偿还。
    两相权衡之下,她选择回边疆与父兄一起并肩作战。
    宁氏话一出口,穆锦晨一把紧紧搂了她的脖子,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娘,我不让您去,您走了我和爹爹怎么办?”
    这是她的本能反应。
    在边疆生活了五年,虽然一直无大的战事,但小的冲突还是有的。
    有冲突就难免有伤亡。
    有时那位士兵前天还笑着给她一个甜甜的野果,再见他时,已成了一具冷冷的尸体,除了感觉悲伤难过这外,还会感到生命的脆弱无助。
    她不要母亲去那样危险的地方,她不能失去母亲。
    穆文仁也搂紧了妻子,好担心她会突然消失,却没说话。
    宁家对他恩重如山,他不能劝妻子置父兄的生死于不顾,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妻子去危险之境。
    穆锦晨的话让宁氏泪如雨下,泣声道,“圆圆,等娘将坏人赶走之后,就会回来与你和爹爹团聚,娘不在的时候,爹爹会照顾你的。”
    穆文仁宽厚而又温暖的大手轻轻抚过妻子和女儿的面庞,温声道,“敏敏,你留下来照顾圆圆,我去边疆助岳父和几位哥哥一臂之力。
    虽然我的身手不如你,但也读过几年兵书,说不定也能帮上一二。”
    他的功夫是康定王亲自教的,闲暇之余他就用心研读宁家珍藏的兵法阵图。
    当然,这两件事除了宁家人和妻女之外,其他人一概不知,包括定远侯。
    他当初之所以不告诉定远侯,是担心父亲会说他不专心读书,故瞒了。
    而回到定远侯府这样长的时间,遇上难事都是宁氏挡在前面解决,在别人眼中,他只是斯文儒雅的读书人。
    “不行,玉郎你留下照顾圆圆,我比你更熟悉那儿。”宁氏坚持的摇头。
    “你们两个都不许去,都不许去,要去我们三人一起去。”穆锦晨哭得更厉害了。
    外祖一家对她的好,她没有忘,她也同样担心外祖父和几位舅舅,还有表哥们的安危。
    但可她更担心父母亲的安危。
    她承认自己有些自私。
    “圆圆,你别闹。”穆文仁忙道。
    穆锦晨从宁氏怀中抬起头,认真的道,“爹爹,我没有胡闹,如果你们真的决定去助外祖父,那我就一定要跟着去,我可以帮师父救治伤员,尽些绵薄之力。”
    她也豁出去了,若父母亲铁了心要去边疆助战,她一定要和他们在一起,绝对不要一个人留在京城。
    看女儿认真的表情,穆文仁与宁氏二人都沉默了。
    他们认为这个话题不适合在女儿面前谈,得私底下去商量。
    屋子里静了下来。
    秋枫园第一次被阴霾所笼罩。
    这消息对穆锦晨一家来说是噩耗,对汪氏等人来说却是喜讯。
    为了不让心中的喜悦被人看出来,甘氏夫妇未去嘉和堂,只是躲在玉安园内偷着乐。
    甘氏很坏心的希望这一仗能让宁家垮下来,这样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穆文义忍不住瞪着她骂,“你怎能这样蠢呢,若宁家战败,那金真国的铁骑就会践踏我们大周的江山,到时我们也会跟着遭殃,还要那些爵位做什么?
    果真是头发长见识短的蠢女人,只看眼前,不想往后!”
    甘氏笑容又僵了僵,“有话你好好说就是,骂我做什么?那你的意思,难道还希望宁家能打赢?宁家要是再打胜仗,咱们更没机会了。”
    二人一争执,初闻消息的喜悦一下子消失殆尽。
    穆文义道,“你难道就不会动脑子想别的嘛,宁家人要上战场打仗,宁氏还能坐得住吗?这时候,你就该前去煽风点火,劝她回到边疆去。
    只要宁氏一走,老大可就是纸偶一只,搓圆捏扁还不由着我们来嘛。
    而且宁氏这一去能不能回来都难说,就算她命大无事,可等她回来时,一切都成了定局,她又有什么办法。”
    甘氏眸子转了转,面上笑容再次浮现,笑着道,“我明白了,成,明儿我就去秋枫园关心关心大嫂去。”
    “先想好怎么说,别到时乱说瞎说。”穆文礼叮嘱。
    甘氏应了是。
    夫妇二人开始躺在那儿遐想若干年后的事儿。
    穆文义夫妇打什么算盘,穆文仁和宁氏却没心情知道,夫妇二人争执了一夜,也没能定下谁去边疆,谁都不愿对方去冒险。
    这一夜,夫妇二人都未睡踏实,第二日晨起时眼睛下都有了阴影。
    穆文仁搂着宁氏的肩软声道,“敏敏,你暂时勿急,我今日去再仔细打听边疆那边的情况,我们再做决定,好不好?”
    宁氏点头,她想进宫直接问皇上,但递贴子需要花功夫,不如让玉郎先去打听。
    等穆文仁一走,她立马带着周嬷嬷、听风几个悄悄收拾起来。
    她是想着如果不能说服穆文仁,那就瞒着他离开了,如果她能侥幸活下来,等战事结束后再回来任由他惩罚。
    不管怎样,她都不能让他上阵去杀敌,论对敌的经验,她比他足。论肩上的责任,他比她重。
    收拾了几件东西,听雨进来禀报,说甘氏和文氏在外面求见。

    第106章:来信

    “她们来做什么?”周嬷嬷皱眉。
    对甘氏和文氏,她都没什么好印象。
    宁氏猜她们应该是得知金真国这件事,特意来看她吧。
    “让她们进来吧。”宁氏淡淡道。
    然后让周嬷嬷和听风收拾,她出去见二人。
    甘氏、文氏二人一进来,未说其他,就分别握了宁氏的手,二人同声道,“郡主,您没事儿吧?”
    满面的关心之色,微微拧起了眉宇之间隐藏着担忧之色。
    宁氏蹙眉反问,“我没事呀,二位弟妹何出此言?”
    甘氏与文氏二人诧异的对视了一眼,都在想着宁氏是否还不知要打战一事。
    当然,她不知道也没关系,她们会来告诉她的。
    甘氏就道,“郡主,难道您还不知道吗?金真国又来侵犯我们大周,不日就要开战了。”
    果然为了这事。
    宁氏眸子微动,轻轻点头,“嗯,这事我已经知道了,二位弟妹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吗?”
    “是啊,我们担心郡主您着急,就特意过来看看您,想陪您说说话解闷儿。”文氏柔声道。
    “二位弟妹请坐吧。”宁氏让了座。
    她很想听听甘氏和文氏想说什么。
    甘氏和文氏二人谢了座,然后分别落座。
    落座之后,文氏就道,“郡主,您也别太着急了,虽说金真国那些贼子个个骁勇善战,视死如归,但康定王爷与几位郡王都英勇无比,肯定会大败这些贼子,将他们重新赶回老家去。”
    甘氏道。“三弟妹说得没错,金真国那些贼人不足有惧的,不过,万幸的是郡主您和大哥带着圆圆早早的回来了,否则就会遇上这场战事了。
    唉,这场战也不知要打多久,也不知我们应天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听她唉声叹气。文氏就悄悄踢了她一脚。嗔,“二嫂,你说什么呢?是你让来安慰郡主的。可不是让你来添堵的。
    我们应天离边疆千里之遥,哪儿会有事呢?只是边疆的百姓们,真的要受苦了。”
    甘氏忙向宁氏道歉,“郡主对不住。我不是有心的,所有人都会没事的。”
    宁氏嘴角微弯。摇头,“没事。”
    甘氏和文氏二人说话,她越来越听不明白了,口中说着要来安慰她。可怎么听怎么也不像安慰,反而让她更加着急担心父兄。
    “多谢郡主不计较。”甘氏忙道了谢,然后就好奇的问。“郡主,听说您曾上过战场杀敌。可是真有这回事呀?”
    “嗯,有的。”宁氏点头。
    甘氏与文氏就掩嘴,做出惊讶状,“郡主您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竟敢上阵去打仗,太了不起了,要是我们呀,可能还没见着敌人就吓得腿软了。这回郡主您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