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东侧门的两个守卫并没有换,上次那姓沈的侍卫被她背后说了一句毛躁之后这次再见她倒是表现得倒挺沉稳,只是拉着那缰绳的手微微有些抖。
“我娘在府里?”
“回三少,夫人刚出府没多久。”那姓沈的门卫抢着道,“想来应是去店里了。”
“哦。”苏算梁点点头,接过她手里的缰绳,突然想起了什么,对那两人道,“对了,你们去跟苏管事说一声我回来了。”她说完跨上马又走了。
那两个门卫紧追了两步,可人哪有马快,自然是没喊住她。面上苦下脸,心里都重复着同一句话,三少啊,您好歹进个门换身衣服再走呢。
***
苏家虽是卖茶叶的,却并不如其他商铺似的只一间小小的茶叶铺子。她们的茗品茶楼在京城可谓独树一帜。茶楼分上下两层,一楼乃是大堂,并未摆上桌椅,左侧只有一张长台是掌柜的迎宾的地方。
二楼中央那一间足有一间商铺大小的屋子里,左右两副柜子上摆着精致的瓷罐,一进去,便能闻到交织在一起的茶叶香味,此处才是平时苏家卖茶叶的地方。而两边则各有三间厢房,碾雕白玉,罗织红纱,大气的陈列无一不衬着那清雅二字。若是再有一位煮茶少年相伴左右,正和了文人雅士最爱的红袖添香。
此时正是巳时初,茶楼似往常一样静谧,偶尔从二楼飘来几句低低的交谈声。苏算梁进门的时候,那曲掌柜正站在长台后,读着一本茶经看得入神,手边的算盘拨到一半就这么被弃置一旁。
她撇撇嘴,对这女人不务正业的行为早就习以为常。走过去,敲了敲桌面。那女人翻了页书,这才抬起头,看得却不是她,而是扫了一圈大堂,见所有小二都在忙,这才笑脸迎道:“这位——”她发了两个音脸就僵住了,“三,三少。”
苏算梁瞪了她一眼,也没多说,只问道:“我娘呢?”
“夫人在里头的帐房呢。”
“嗯。”
曲掌柜探出脑袋见她撩起布帘进了后间,这才惊吓似地拍拍小心肝,嘴里一边唠叨着吓死我了,一边还是屡教不改地翻着她的书。
***
苏家的茶叶生意,东西两处由苏夫人苏漫衿管着,而南面则由着岭南本家自行料理。因此,每年六月,苏家的主子还要回岭南本族一趟。
帐房里,苏漫衿正和她家的帐房先生一笔笔对着三个月后要用的账册。苏算梁却没有进去,只是在外等着。她甚少来这茶楼,路上来来往往的下人好奇地盯了她好几眼,心里都在想苏府何时有这种穿着的主子了。
苏算梁是被注目惯了,百无聊赖地眯眼望着那高高挂起的大太阳,脑子里只转着那亲事究竟该如何说出口呢。
一刻后,苏漫衿从屋里出来,见到自家女儿的身影只是挑了挑眉倒也不惊讶。“回来啦。”苏算梁转过头,“娘。”她这一声唤一出口,那方才还心中鄙夷的下人们着实吓了一跳,脚步一顿后越发匆匆。
“嗯。”苏漫衿点点头往外头走,苏算梁便跟在她身后,“你倒是算着时间回来的,我正想着今
年你这生辰还要不要办呢。”
“不办也无妨,反正年年都一样,也没什么好玩的。”
苏漫衿斜了她一眼,“我那是要叫你知道自己长了一岁,别整天想着玩。”苏算梁摸摸鼻尖不说话,“你年前答应我了,这次回来要接手生意的。”
“哦。”苏算梁无可奈何地应着,突然眼珠一转,对着她讨好笑道,“娘啊,这自古都说成家立业。成家在前,立业在后,您看我真要接手生意,是不是也该先成家呀?”
苏漫衿嗤笑了一声,“怎么,转了性了,想成亲了?”她这女儿可从没主动提起过要成亲的事儿,以前那些被请来的媒公要不是被轰走了,要不是被她玩得再不敢上门,“娘倒是想抱孙儿呢,就不知你这又是闹哪出。”
苏算梁等的就是她这句话,“女儿哪能拿这种事儿开玩笑,这次倒是真给您找了个女婿回来。只要娘应了,我回头就去人家家里提亲。”
母女两人走出茗品茶楼,苏漫衿上了马车,苏算梁紧随其后。车帘一撩,那马车晃晃悠悠地朝着
苏府去。
苏漫衿眯了眯眼,“那镇子上的人家?你可莫要告诉我,他家家中贫苦,茅屋漏风,而你——”她点着她额头,没好气地道,“而你这死丫头,就瞧中人家不卑不亢,心如赤子。”
苏算梁往后躲着她作怪的手指,怪叫了一声,“娘,你当唱戏呢。”苏漫衿哼了一声,苏算梁见状,狗腿地解释道,“他们家是做生意的,在京城虽称不得富贵,可也吃穿不愁。”
苏漫衿这才有了些兴致,嘴角一勾道:“你想娶他?”
“是。”苏算梁抬头看了她一眼,突然正襟危坐,满脸认真,“娘,我再没见过比他更好的人了,还望您成全。”
她从来都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这么些年了,没想到竟还能见到她如此认真的一面。苏漫衿心里念着她那句再没人比他更好,不知想起了什么,嘴角那笑容苦涩起来,摆摆袖只道:“既是你选的,家世清白,娘便没意见。不过,到底长幼有序,你要娶,你二哥便得先出嫁,莫坏了我苏府的规矩让人白看笑话。”
她答应得轻易,苏算梁喜得连连点头,一时也没注意她的异样,更是应下了平日里绝不可能应下的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要开始讲苏算梁家里的事儿了~
☆、忘离院中苦鸳鸯
苏算梁回来得晚,离她生辰也没几天了,苏夫人下令要办,底下的人最近便开始有点忙得脚不着地。不过,那主要的当事人却是置身事外,这天一大早,更是拉了匹马就不见了人影。
辰时初,苏府东侧门处站着一十五六岁的小丫头,正低着头翻着她鼓鼓的布包袱。那两个门卫对她显然很熟悉,沈七更是一把拍在她的脑袋上,“小东子啊,好些日子没见你,今天等你收工了,姐请你吃酒去。”
那丫头嘿嘿一笑,泼皮道:“那敢情好,沈姐请客小人哪能不应。”她圆滑地回了一声,将包裹里掏出五封书信递了过去。
这丫头是千素阁送信的人,自古就有驿站传信,但多是官文战报,平头百姓要传封信还得要等那恰好路过的商队。后来,东青从商的人多了起来,各地分铺往来十分不便,干脆就由各地商会联合建了一座千素阁。起初还只是用于各地铺子往来,后来便直接独立着做起了信件传收生意。
那丫头见门卫结果,说了几句俏皮话便赶着去了别家。沈七飞速地翻了翻,嘴里自言自语:“奇怪了。”另外一个门卫便凑过来,“哪里奇怪?都给谁的?”
沈七将那叠信在她面前晃了晃,“这么几封都给三少的,而且看字迹全是一个人写的。”她仔仔细细检查了那封口的蜡,正准备往怀里塞。身后却突然传来一人的声音,“可是有信件。”
两人转过身,只见一近不惑之年的女人笑对着二人。她面容阴柔,眼角处有那一颗泪痣让人过目难忘。两个门卫对视了一眼,朝着她笑着拱了拱手,“徐管事。”
徐梓木略一颔首,又问道:“方才听你们说可是有三少的信件?”沈七一愣,迟疑地点点头,就听她继续道,“三少大早上就出去了,你把信交给我吧,回头正君会给她的。”
“这……”
“怎么?你对正君还放不了心?”
徐梓木拿主子压人,沈七握着手里信却迟疑着不敢交。她可不就是不放心嘛,府里的下人都知道,三少对正君的态度简直恶劣到了极点,根本看不出来是嫡亲父女。虽说府里因为夫人和正君的关系不和,下人难免分成两派,可这到底是苏家,谁都可以得罪,家主和未来家主可得罪不得。
徐梓木见状皱了皱眉,想了想却直接去拿那一叠信。她用了力气,沈七怕扯坏了,手劲儿一松,就被直接抢了过去。“徐管事!”
“两位还要守门,徐某就不打扰了。”徐梓木态度难得有些强硬,一撩袍子,转身而去。沈七气得直跺脚,对着另一位门卫道:“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不过一三等管事,仗着正君信任,竟然敢如此行事。”
那门卫对着她摇了摇头,“你还是想想怎么跟三少解释吧,徐管事有人保,你可没有。”
“哎,你说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
万佛寺在京城郊外,道中有一对夫妻开的茶寮,茶寮过去不久便是一处三岔路口,往右再走上一炷香的功夫就能见到万佛寺所在的山壁。
苏算梁在前殿里头上了柱香,捐了些香火钱,便找了个小沙弥带着她去后山。苏夫人信佛十余年,与万佛寺的主持颇有交情。苏家二公子苏善林的住处是后山上最偏远的那间厢房,一住便住了整整七年,如今已是二十又二的岁数。
那小沙弥将她带到了门口,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开。苏算梁看着那扇陈旧的木门,手抬到半空,顿了顿,终是放下了。她倒背着手,摇了摇头。出嫁就出嫁,她给他寻个人家再找人来通知一声不就得了,干嘛还亲自跑过来,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嘛。
她撇撇嘴,这么一想,转身就准备走。只是才刚侧了个身,那木门却突然被人打开。一二十出头的小厮从里头走出来,手中端着一盆水。他瞥见人影,抬头一瞧,手一抖,那盆子哐当一声砸在了地上,溅了他满脚的水,他却只是愣了愣地瞪大眼看着眼前人,“三,三少。”他有多久没见过苏府的正经主子了?!他还以为这辈子就要陪着公子青灯古佛地度过了!
这小厮动静太大,里头很快就传来轻缓地脚步声:“音儿,出什么事?”苏善林走了出来,顺着那小厮的视线望过去,脸色却同样僵住了。“三,三妹。”他几乎是抖着声音唤了一声,眼中狂喜。
苏算梁瞧着他有些沧桑的面容,明明不过二十出头的岁数,却看起来足足老了五六岁。她不怎么是滋味地应了声,勉勉强强扯了下嘴角,视线下移,无意间瞥见他眼角处那颗明显的泪痣,那笑意就凝在了脸上,眼中不可抑制地泛起厌恶。
苏善林脸色一白,眸中欣喜瞬间黯淡下来。他捏紧了袖子,低下头,颤声问道:“三妹怎么想到……过来了?”
苏算梁撇开视线,“娘让我来看看。”她顿了顿,到底抬脚进了屋。苏善林把那小厮遣了下去,跟在她身后。屋内的摆设很是简单,一张木床,一张矮几,一张竹塌,简单得根本看不出是男子的闺房。
苏善林指了指那竹塌,强笑道:“三妹将就着坐那儿吧,这里没处可招待的地方。”她摇了摇头,“不了,我过会儿就走。”
“那,那也成。我给你倒杯水。”他慌慌忙走过去,拎起矮几上的茶壶,苏算梁看着他的背影,顿了顿,开口道:“我要成亲了。”
苏善林手一顿,没想到她竟然会跟他提起这个,受宠若惊之余眼眶涩涩的,他抬起袖子暗自擦了擦眼,没回头只是欣慰地道:“那极好,娘想来定是很高兴。不知哪家的公子配得上三妹你?”
“小户人家罢了。若真是世家公子,苏家可配不起。”
苏府如今的正君姓左,曾经他娘亲官至丞相,左家更是世代封荫,直到后来牵扯进一桩贪污案,差点满门抄斩才就此没落。苏善林听出她语带讥讽,面带惨笑,她们两个心里的结,看来这辈子都解不了了。他强打起精神,又问:“那,婚期可定下了?”
苏算梁也不愿见他那故作坚强的模样,错开视线,“娘说了,长幼有序,你不嫁,我这婚事也定不下来。”
苏善林一愣,猛地转过头,“你,你刚才说什么?娘,娘说的?”他紧盯着她,唯恐错过她脸上任何一处表情。苏算梁瞥了他一眼,“娘说你到底姓苏,所以让我来问问你可有什么要求?”
他双唇轻颤,死命咬着,这次却怎么也止不住那心底的酸楚。视线瞬间模糊起来,他抬袖抹了抹,可那眼泪却越积越多,到底滚落而下。到头来,隔三差五派人向他嘘寒问暖的,还惦记着他未曾出嫁的;心中到底不忍心的,至始至终还是那位没有血缘的娘亲。
他深吸一口气,开口时声音沙哑,“没有,我没有要求。”他哽咽着摇头,“但求,不辱苏府盛名;但求不负,她养育之恩。”他一字一顿地道,说完,早已是泪眼朦胧。
苏算梁瞧不得他这样,只平平应了一声好 ,头也不回地走了。她爱憎分明,有些人就算再无辜,可到底对不起她苏家是事实。她没有那么好心,能毫无芥蒂地不在意。
***
苏府的主院名叫忘离院,据说是当年开府的老祖宗亲自题的。苏漫衿搬出主院十多年,却未曾带走几个下人,如今院子伺候的还都是当年的那些个老人,苏正君有心想换,可一来挑不出错处,二来苏漫衿保着,只得留了下来。
因此,院里往来的下人一见苏算梁气势汹汹地闯进来,皆是满脸惊讶。实在是,自从她们家三少七岁那年跟着夫人在外住了一年后,自此要么主君派人绑着她,否则她几乎不会踏进主院一步,更不要说夫人搬进佛堂之后了。
那东厢房的门开着,苏算梁大步流星走进来的时候,徐梓木正给苏府的正君沏着茶,满脸柔情温言笑语。
她呵了一声,痞里痞气地倚在门口,那笑意怎么瞧怎么讽刺,“真是好风景,怪不得娘要搬出去,任谁天天对着只发春的猫,都坐不住啊。”她刚见过苏善林,心情本来就不好,又听说她的信被那混蛋拿走了,更加气急败坏。
她时常不在京,就算有事寻她也不会写信到家里,唯一的可能只有于箫。可如今刚到就见他们这丝毫不避讳的亲密,反而气不起来,就觉得荒诞得很。
徐梓木脸色一白,苏正君皱了皱眉喝道:“放肆,这是你跟长辈说话的态度?”
苏算梁嗤了一声,根本懒得多理,只道:“我的信呢?”
“烧了。”苏正君平平回了一句,左脚踢了踢一旁那火盆,里头是一盆纸灰,隐隐还冒着火星子,显然是刚烧不久,“小户人家出来的男人果然不知廉耻,信都写到家里来了。苏府的三少正君我早就选好了人,你也收收心,莫一天到晚出去瞎混。”他面无表情地说完,丝毫就不曾问她愿不愿意。
苏算梁双眸一眯,冰冰冷冷地盯着他看。本以为她心里定会怒气冲天,可恰恰相反,如今只觉得可笑至极。
她摇着头,“都说什么样的人得什么样的种。”她像是看到了什么笑话似的,那上扬的嘴角止也止不住,“不知廉耻的是你女儿;私相授受的也是你女儿。可我至少比你好,还知道要把人家娶进门,给个名分。不像你,到头来人家还是我苏府的下人,除了用你的身子泄泄火,连点钱都没贪到吧。可男人如衣服,去青楼至少每天还能玩个新鲜的——”
她什么都敢往外说,竟然将他讲得连那些小倌还不如。苏正君瞥了眼那大敞的门闩,眼中怒气一闪而过,他猛地站起身来,不待她说完,想也没想一巴掌甩过去。“你胡言乱语什么!可还知道孝字怎么写?!”
苏算梁轻巧握住他的手腕,毫不客气地往后推。徐梓木见状,赶忙过去扶,“三少,你要怪就怪我好了。只是,正君终究是您的亲爹,何必如此呢?”
她啧啧两声,怪笑着朝她轻浮地挑了下眉:“徐管事放心,我娘呢,爱面子,见不得自己明媒正娶的人跟别人跑了。可我不一样啊。”她冰冷的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一圈,嘴角一勾,“待我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