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官冷笑一声,道:“这就是你们山庄前几日送来的一批官刀。官兵演练时是,这些刀一碰即断,官府出的最高的钱,送来的却是这样的货,庄主胆子好大耶,敢欺骗官府。”
沈传英一听,慌的跪下,道:“官府的货一向是我亲自把关,不可能会出现这得情况,还请大人明察。”
不经意间,沈传英看向眼前的刀,突然拿起一把打断刀,道:“大人这刀不是出自我们庄,虽然这上面有我门庄的月牙标记,但是这刀,无论从材质,还是技术工艺上看,决不是出自我们庄。”
那官道:“这么说,是我们官府故意在找你们山庄的茬?”
沈传英:“不敢。”又道:“胡琏何在?”
这时,便从地上爬起一个战战兢兢的人到沈传英面前,道:“在。”
沈传英道:“送刀之事可是你负责的?”
胡琏道:“禀、禀庄主,却是属下负责的。”
沈传英道:“那这是怎么回事?”把断刀拿给胡琏看。只见胡琏道:“属下不知,属下不知,这刀是官府要的,属下便亲自押送,丝毫不敢懈怠,一步不离的守在刀旁。”
沈传英道:“这样的话,大人,这不是本庄的问题……”
那官道:“就是官府的问题了。”
沈传英道:“草民决无此意。”
此时,沈传英已知官府是故意来挑事了。但还是道:“草民以为,或许是有人想挑起本庄与官府的不和,好于中取事。”
那官道:“哦,那是何人呢?”
沈传英道:“这个草民也不知。”
那官冷笑一声,道:“我看是庄主是故意这么说的吧?你拿着些破刀,分明是欺骗本官,欺骗官府,欺骗朝廷。你是在挑战朝廷权威耶?”
沈传英暗叫不好,暗道:“愈加之罪,何患无辞。没想到官府会如此凶形毕露,这、这分明是想夺我山庄。危矣、危矣。”
当下便道:“大人,这些刀分明不是我庄的,而大人一口认定就是我庄的。大人,你究竟想做什么?”
那官闻言笑道:“庄主是聪明人,其实官府就是想接收你的山庄。只要你把山庄交由官府打理,就行了,到时还可以的到一笔丰厚的养老金。你看如何。”
沈传英道:“屁话,凭什么我的山庄要交由官府打理?”
那官道:“你不要顽固。这山庄官府是接管定了,我劝你不要和官府斗。”
沈传英道:“今日,我算是见识了,官府可以蛮狠到这种地步。既如此,我便斗上了,你待怎样?”
那管道:“不明智啊,你这山庄交由官府,还可得到丰厚的钱。而你如要和官府斗,便什么也没有,还要背上一条造反的罪名。我也实话告诉你,接管山庄也本不是我的主意,而是朝廷下达的,朝廷知你山庄厉害,怕你不肯,已调了三千军马日夜奔赴这里。所以我还是劝你交出山庄,到时,朝廷兵马一到,你可就完了。”
沈传英大笑道:“三千?我又何惧哉?”
那官闻言,道:“不知死活。”便拂袖而去。
沈传英回到庄内,立即下令,道:“严禁本庄人员外出,严禁外人入庄。从今日起暂停一切对外买卖,本庄要职人员,一律加强防范工作。”
回到房中,沈夫人见他愁眉不展,道:“传英,你怎么了。”说完倒了杯茶替给沈传英。
沈传英接过,但并没有喝,只道:“果被我言中了,只是不知道会这么快,还这么直接。”
沈夫人一向不曾见过他这样,道:”传英,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沈传英道:“唉!我们山庄被朝廷咬定了。”
沈夫人听着这没头没脑的话,很生气,道:“有什么话,你直接说啊。”
沈传英这才道:“官府说我们卖了假货给他们,我检查了样品。但是那样品做得也太次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准的。可大人硬说出自我们庄。到后来他们露了相,就直接说官府要接收我们山庄。”
沈夫人一听,道:“啊!有这事?”
沈传英道:“可不,我自然不肯,你猜那混官怎么说,他说,朝廷早盯上了我们庄,现在已派了三千军马奔赴这里,要是我不肯,朝廷便要以武力吞并山庄。”沈夫人道:“这可怎么办,三千军马。”
沈传英见沈夫人焦虑的样子,道:“不过,夫人不必担心,别说他三千,就算五千,甚至更多,也打不进来。”
沈夫人道:“你真有这把握?”
沈传英道:“当然,我庄内有二千余人,又有铜墙铁壁般的围墙。更何况,庄内尽是机关暗道,就算打了进来,我如不是故意放的话,一个都跑不了。我所虑者,就是因为对方是官府,是朝廷。所谓民不与官斗,一旦斗了起来,无论我们是输是赢,都是要吃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城,要是被按了个造反的罪名,这可就大大不妙了。”
沈夫人道:“那夫君,你想怎么办。”
沈传英道:“那还能怎么办,山庄是我祖上基业,怎可拱手于人。只要不是派几十万大军过来,外边不拍他。”当下打定主意。
却说万刃山庄的铸兵器的技术天下闻名,朝廷早对他有觊觎之心,但又很忌惮他,前不久,朝廷密探得知,江湖上有势力要对其下手,这才打定主意要并掉万刃山庄。
且说这三千军马由兵部右侍郎李程为主帅,已到达这里。当下便把山庄围了起来。正是:“花天下打入山庄,沈传英力主抗廷。”毕竟不知万仞山庄命运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回目完
165。第三卷:风雨江湖…第八十一回 偷窃图纸(一)
第八十一回偷窃图纸
话说沈传英甘冒造反之罪,准备抵抗朝廷,而保卫山庄。又说朝廷派下兵部侍郎李程,命其率三千军马奔赴山庄,当下便把山庄围了起来。
李程并不急于攻打山庄。首先,出来一个太监,这太监手拿黄绢,来到庄门前。只见太监道:“陈传英出来接旨。”
此时,除了大风把朝廷军马大纛吹得呼哩哗啦作响之外,并无动静。
太监又尖声尖气的说道:“皇上有旨,沈传英还不出来接旨?”只是又无动静,太监不禁有些怒气,说道:“天子圣谕,沈传英如何不出来接旨?”
这时,庄内忽有人高声叫道:“草民接旨,不过草民就不出来了,公公就在外面宣读吧。读完了,再找个力气大点的人扔进来就是了。”
你说这说话的人不是沈传英还会是谁?
外面李程本就不在乎沈传英会不会出来接旨,就建议道:“李公公,他是不会出来了,你就在外面宣读吧。”
那太监无奈,只见他展开黄绢,俨然这黄绢就是圣旨,于是姓李的太监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欲派人接管尔之山庄,勿得迟误。若不肯,就是反贼,当要剿灭。钦此。”
庄内沈传英道:“草民接旨,劳烦公公扔进来吧。”
太监不听还好,一听怒上心来,尖着声音道:“大胆,圣旨可是能随便扔的。沈传英,我看你也不想接圣旨,更不想谨遵圣谕。如此就是造反。”
沈传英道:“我造不造反,全凭朝廷之意,我乃一介平民,有何可申辩的,造反也罢,不造反也罢。反正想夺我山庄的,我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太监更是气得七窍生烟,瞪着眼道:“大逆不道,大逆不道。敢说这话,灭你九族也算清了。”
沈传英在里面道:“哎哟!事情已到了这等地步,你以为我还会再降吗?”说完大笑不止,气的太监直跺脚,便道:“李将军,赶快出兵灭了这山庄。”
李程道:“劳烦公公退至后军。”太监便往后去了。
当下,李程号令三军。首先,叫出一队抬圆木的士兵,直向大门撞去。
李程满心以为这根宽一尺的圆木会一下就把大门撞开,可撞了十几下,大门纹丝不动。原来,沈传英早知他们会用这招,便用一块大石板把门封住,然后支了许多木头撑住大石板,这样任凭李程攻门如何攻的进去。又接着撞了十几下,大门还是紧闭,李程见此大惑不解,没奈何,只得叫退攻门的人。
李程又把方向瞄准了围墙,这墙是沈传英祖辈起的,用大理石做石基,在上筑起一道高一丈一尺半的围墙,甚是坚固。
只见李程大军里出来好多队那梯子的上来,把梯子都往墙上搭去,后面的士兵迅速爬了上去。只见其中最先一人爬上墙头,刚把头伸进庄内,正准备跳进去时,突然一根绳子就套住了他的脖子,接着他的脖子一紧,便被人拉下庄内,一阵刀光剑影后,死于非命。
这个时候,已有好多士兵都这样死了,还有一些自己跳进去的,终究寡不敌众,死于非命。后面爬梯子的见此,都返身下来,不敢上去了。气的李程大怒,知道墙的后面埋伏了许多人,眼见无计可施,只得暂缓攻庄,于是下令撤退。
次日,李程又率军围庄,这次,首先命弓箭手把每支箭绑上了火,然后射进了庄内,李程以为这次庄内必然燃起大火,必会引起庄内大乱,就可以趁乱攻进庄内。
可是结果并不是他所预料的那样,但见庄内不但没有起大火,而且一点烟度没有冒出来。
这下李程纳闷极了。原来,沈传英早就想到了李程会用火攻,早在易燃的地点准备了大量的水。李程的火箭一射进来自然被救沈传英的人一下子就用水浇灭了。
李程在外道:“别死躲在庄内,这不算好汉,你有种出来和我军大战几个回合。”
沈传英哼了一声,道:“我没种,朝廷的军队,我沈某惹不起。我劝将军还是回去。要是将军硬是要我这山庄,你自己攻打进来就是了。”
李程大怒,道:“全军攻庄。”于是撞门的撞门,射箭的射箭,爬梯的爬梯。一时间场面极其混乱,这时李程就有一大队人众从梯子上爬进了庄内,沈传英的人一时就乱了阵脚。
于是沈传英下令,用弓箭集中去射从墙头上上来的人众,再派人围歼已经杀入的人。这个办法果然凑效,李程损失较大,只得下令退兵。
回到大营,李程犯难了,李程道:“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山庄,竟然打不进去?”
副将施桓心生一计,道:“依卑职来看,可在庄外立起一座土堡。这样利用土堡这种地势,居高临下,再在土堡上造许多投石器攻击。将军以为如何?”
李程一听,拍手叫好,道:“就这么办,这件事就交给施副将了。”
施桓道:“卑职遵命。”于是退下。
一天后,施桓已经督军立起了一座高五丈,方圆四十丈的土堡。
于是李程集率三军来到土堡旁,自己上了土堡,督帅三军准备攻打山庄。
李程这时居高临下,把山庄内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李程正要攻庄时,突然有军士来报,说:“万刃山庄庄门大开,不知何故。”
李程急忙往土堡下看去,果见庄门大开,庄内也是无一人出现在视野之中。于是赶紧下庄,来到庄门前,看着情形就像专等他进去一般。
李程知道此定然是计,下令全军不得擅自行动。李程在庄门前左右看顾,踌躇不决是否应该攻进去。正在这时,一个尖尖的声音响起,道:“李将军,庄门大开,此时不进,更待何时?”
李程一听,知是李公公来了,心下不悦,心想:“他一个太监,有什么资格来参和军事?”不满的情绪也不好表露,只是回头说道:“原来是公公。”
只见那太监走来,闷声闷气的说道:“李将军怎么还不进去?”
李程道:“庄门大开,只怕是敌人想玩的什么奸计,冒然进去,只怕不妥。”
太监摇了摇头,道:“将军多虑了,依咱家看啊!这是敌人玩的空城计,不过虚张声势而已,李将军不可坐失良机。”
其实李程也想进去,但终恐应付不过里面出现的诡计,而不敢进。但又想庄门大开,实在是一个进庄的机会,现在听了那太监的话,于是鼓足勇气,号令三军杀进了庄内。
李程杀进了庄内,但很快发现,这果然是个诡计,他此时难以应付庄内的情况。
原来,早在沈传英祖辈建庄的时候,就请了许多会异术的人,按周天之术,把山庄建的像是迷宫一样,又变化万端,而且有许多机关。
这样李程的人就像是进了迷宫,好多人中了机关。先是沈传英昨日见李程军士在庄前建土堡,知道今日会居高临下攻庄,不得已,只得大开庄门,利用庄内形势与李程大军对抗。
沈传英很快把进庄的军士实行围歼。李程见此不敢久留,率残余左冲右突,最终逃了出来。
其实沈传英也不想赶尽杀绝,他还是对朝廷有所忌惮。虽然李程逃了出去,但那太监不知死活,虽有众军士保护入庄,还是死于庄内。
李程逃离后,知道那庄内厉害,收拾残兵败卒,并不敢杀回庄,只得回往京城复命。回到京城后,李程朝见宪宗,宪宗闻败绩,大怒,把李程打入天牢,于是又派大将领一万人马奔来。
可是这个时候,朝廷闻报,说蒙古铁骑三万进犯大同,掠夺当地人口牲畜,宪宗只得撤回攻打万刃山庄的人马,另派大军三万,开赴大同。因此万刃山庄暂安。
却说万刃山庄虽没被朝廷大军攻破,但因为另一个人的存在,使万刃山庄处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当然这个人便是花天下。因为这次万刃山庄保卫战使花天下立了一个不小的功劳,使之得到了全庄上上下下的信任,就连沈传英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原来,当李程大军杀进万刃山庄的时候,不知山庄之内情况的大军在里面搞得晕头转向,有一支散兵因此乱闯乱撞,很意外的闯到了山庄后院。
那里房屋林立,因当时的人众都在前面打李程的人去了,后院并没有几人。这群撞到这里的人转了半天,左右是没转出去。为首的就出了个注意,决定放火烧庄。
正好这时有山庄内俩个丫头经过,见了这一幕大惊,慌忙到处去找人。
走了不远,就见花天下和十几个围歼了一队人众经过这里。丫头没多想就告诉了当时为首的,为首的赶忙叫丫头带路。到了那里,房子已经烧起来了,花天下就对为首的说道:“傅大哥,不如把人分成两拨,一拨人灭火,一拨人截住那些军士。”
166。第三卷:风雨江湖…第八十一回 偷窃图纸(二)
姓傅的依花天下所言,散兵见有人来,扔了手中的火就朝他们杀来。
花天下见此,一马当先,上前拔出剑来就杀了俩人。花天下武功何等了得,当时大显神威,还未等姓傅等人出手,散兵已经一一倒下了。不一时,火也控制住了。
事后,花天下大战散兵的事迹传遍了全庄,人人对花天下的武功感到敬佩,更加感谢他以最快的速度制住了散兵,从而才能及时的控制火势。这且按下。
且说沈传英打退了朝廷大军,见庄前立起了这座土堡,便在上边盖了座寨子,派了数百人上去守着,因此这土堡便成了万刃山庄的一道屏障。又担心朝廷大败,会派大军前来征讨,便派人前往京城打探消息去了。这也按下。
又说花天下立了大功,又因他是外人。便见花天下,花天下行了一礼,沈传英再次见到花天下,再不复往日的冷淡,神情里充满赞赏,道:“华公子在这里住的一向可好?”
花天下暗笑了一声,道:“多谢沈庄主盛情,晚辈很好。只是在府上叨扰了这么久,我想我也是时候该走了。”
沈传英一说他想走,不禁说道:“公子不必这么着急。不知你在这里可有什么亲戚朋友之类的。”
花天下摇了摇头,道:“没有。”
沈传英道:“既无亲戚朋友,那公子权且再住几日,也好好好招待公子。如何?”言语里充满亲切。
花天下道:“庄主盛情,我想我也应该走了。”
沈传英道:“公子对我山庄有恩,你要是走了,别人岂不是要骂我无情无义了。”
花天下道:“既如此,晚辈就打扰了。”沈传英笑了笑。花天下退下。
当日沈传英回到房下,沈夫人上前来道:“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