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有一人道:“教主,此事宜迟。”
奉天顺一见,是教内护教四大法王之首,兼东南西北四旗东旗旗主杨显,杨显字显耀。这且慢表。
奉天顺不禁眉头一皱,道:“宜迟,杨法王何出此言?”
杨显道:“禀教主,这次教主进攻西南诸派,中原武林的反应是如此之大,可见其联盟固当坚石,这样已有完全有实力与我教决战。况且,其盟主宫世仁也是个厉害人物,赢得赵旗主,其定是蓄势待发以攻我教远途奔走之辛苦,这是以逸待劳也。纵然教主有天大的本事,也抵挡不了他们的攻势。”
奉天顺点了点头,请教道:“以杨法王之见,该当如何?”
杨显道:“这时正值天寒地冻,不是行军的时候,到来春之时,方才去的。到那时,他们锐气尽搓,纵然其以逸待劳,我教也不怕他。如在计较一番,中原诸派可一举而定也。”
奉天顺大笑道:“杨法王不愧为我教的智多星。言善,从之。”
花天下在一旁却是一脸的不屑,道:“杨法王也太过小心,就凭中原那些人,怎么是教主的对手?”
杨显道:“花左使之言,乃是匹夫之勇,左使岂不闻项羽兵败垓下之事乎,项羽勇力过人,天下鲜有敌手。最后却中刘邦十面埋伏,乃至霸业未成,何其惜哉?”
花天下道:“杨法王是何居心,莽夫项羽岂可与教主比之?”
杨显冷笑一声,道:“要我说之,教主却比之差了。”
花天下怒道:“你敢出此大逆之言?”
杨显道:“当年项羽巨鹿之战何其了得,以数万之众大破秦军主力数十万。教主何以比之?”
花天下恼怒以及,嗔目道:“你,你……”接下来顿时语塞。
奉天顺道:“天下怎敢恼怒,杨法王不过是想行事要有谋略,怎可成匹夫之勇?”
花天下又向奉天顺进言道:“教主,既然中原各大门派都已到蜀,各大门派必然空虚,何不东进中原一举而灭之?”
杨显摇了摇头,道:“左使此言更差了,现在进中原之地,我教防守空虚,中原各派主力已到蜀地,一听此消息,必会向祁连山攻来,左使说,我教何以挡之?”又说道:“况且,就算我教攻破中原各大门派,但地方太广,联络不便,倒是他们便会各个击破,那岂不是空费劳力了?”花天下顿时哑口无言。
奉天顺道:“好了,都不必再说了,就按杨法王说的办。”
不过几日,有人报奉天顺,说收到书信,奉天顺接过一看,上写“战书”二字。
奉天顺拆开信,只见上头开头就写了个醒目的字词“魔头”二字。接下来就看见:“尔之野心,不可谓不大,欲统霸江湖。但某中原武林也比似那无能之辈,自不会任尔宰割。近日,尔派人进攻西南诸派,用以不可谓不毒,只等灭了中原诸派,便可再无阻碍而进攻中原诸派。尔这番居心,某自当不会放任尔。既然如此,我正邪两派迟早有一场大战打,何不就选在近日。望尔早日来蜀会战,中原武林盟主宫世仁亲笔。时成化四年一月二十日。”
奉天顺顿时哈哈一笑,道:“来日就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却说东方神教暂且按兵不动。宫世仁等他不来,只得找些事做。为了提高各派对付东方神教战斗协作能力,于是对各派进行操练。这一切被当地官府写成紧急公文投往朝廷,但朝廷却把这份公文按下了。
只是另外下达指示,说注意其动向,一举一动皆要报上。又另外通知四川总兵,和世代镇守云南的沐家军,只说:注意其动向,如有异动,立马出兵剿灭。
却说已到季春,各地天气大幅转暖,冰雪消融,一切都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看那南国的燕子在天空快乐的飞来飞去,似乎在寻找旧年的巢穴;树林里到处是奔走着无忧无虑而欢乐的动物,似乎在享受着春天暖日;河中消融的清澈的河水里游着欢乐的鱼儿,为找到自己的伙伴而高兴。这真是个美妙的春日。
大自然虽是如此美妙和谐,可人却不同了,他们互相攻伐,尔虞我诈。就拿江湖上这事来说,总要弄个你死我活的。真是怪了,一个人好好的活着,可另一个人却为了自己的私欲硬是要灭了人家,这是为什么呢,咱家也一时道不明。
却说东方神教已经着手准备入蜀的一切事宜,差点人马,于三月初亲率西、南、北三旗万余教众入蜀,只留下东旗旗主杨显部下三千教众留守祁连山,一方面以防别的门派趁祁连山防守空虚而攻其老巢;另一方面,却是杨显是位大贤,有包罗万象、纵环恒宇之才,被奉天顺尊为智囊,教内称他为小诸葛。有心要留着一张王牌。
奉天顺曾经说他是:“吾之有显耀,如刘邦之有张良、刘备之有孔明、洪武之有刘基。”因而及其信任杨显,一有事而裁决不断,就要杨显献策,往往胜断。
杨显本事虽大,但先天不足,站在人群之中很容易被人略去,这不是说他样貌丑陋,反而样貌清秀;而是说他身材不足五尺,只怕比人们熟知的燕子还要矮些,所以从外表看显得不成熟,就像一个孩子。
就在这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外表之下,有着惊天才能,所以奉天顺不因他外表而委以重职,虽职位与圣姑、左右二使低,但地位却与圣姑、左右两使地位相当。杨显不但智高,而且武功也有过人之处。
花天下向来瞧不上杨显,曾说:“我当堂堂七尺丈夫,怎与五尺小儿共事。”
只是见奉天顺敬他,而没有对他做出什么举动来。只是又一次,花天下单独遇到了他,有心要消遣消遣他。于是说道:“杨法王可好,现在做什么去?”
杨显知他心怀不善,只是礼节性的说道:“还好,现在我那边有事,要去处理。”
花天下笑道:“法王不必这么忙,我这下无事,何不就此我俩去喝两杯?”
杨显道:“左使这是难为我了,你知道我不会喝酒。”
131。第三卷:风雨江湖…第六十八回 正邪决战Ⅱ(中)
花天下道:“法王这么不给面子?”
杨显道:“不是我不给面子,实在是我喝不得酒。”
花天下道:“难得今日我俩际会,要是不去喝两杯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杨显道:“左使切莫这么说,只是:一我喝不得酒,二实在是我那边有要事处理,不得空闲。”
花天下冷笑一声,道:“这么说,法王是个不得空闲的大忙人,不屑于与我这种闲人在一起了?”
杨显轻声道:“左使非要这么说,我也是没法的。”
花天下听得分明,道:“你说什么?”
拔剑就过来,还说道:“我不教训你,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
杨显怒道:“我本不曾得罪你,你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辱于我,今日要不与你分个高下,我杨显誓不为人。”就与其相斗,杨显此时恼怒以及,怒气之下,像要拼了性命一般,使尽生平绝学和他打。
杨显武功弱于花天下,这么一来,花天下竟一时也奈何不了他,花天下本是想寻寻杨显的晦气,见久战不下,心中着恼,寻思一个七尺的打不过一个五尺的,要传出去定然颜面尽失。
一时三刻,不知是有谁通报了奉天顺,才阻止了这场战斗。
奉天顺素来知道花天下不服杨显,知道此事定是花天下在寻杨显的晦气,于是把花天下训斥了一顿,道:“我让杨智囊做四大法王之首,自是敬他本事高强,你怎可以貌取人。我一教之主况且敬其三分,你如何不敬他?”
事后,奉天顺宣布,说只要有谁敢不敬杨显,就砍其头。杨显得知奉天顺如此重视自己,于是做事无不尽心竭力。
话分两头,却说江湖上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朝廷早已注意到了。
早在明宪宗成化三年东方神教重返祁连山的时候,朝廷就曾派不派大军出剿而争论个不休,毕竟在天顺年间的时候,明英宗出剿失利而使朝廷颜面尽失。
这时候出与不出兵朝廷分为两派,赞成的有内阁首辅大学士商洛,都察院御史项忠、韩雍,御马监总管太监汪直,当初东方神教的人闯入皇宫,正好是汪直当值,差点就替宪宗做了替死鬼。
对此朝廷虽不知是不是东方神教所为,但汪直就认为是其所为,于是恨极了东方神教,于是也站在赞成的这一边,不赞成的有内阁成员彭时、司礼监兼东厂首领太监尚铭。
再说皇帝,也是倾向彭时这边,汪直曾经劝过皇帝,虽然皇帝对他很是宠信,但还是不予理睬。虽说汪直权势很大,但说到底还是皇帝给的,因而并不能左右皇帝,至于皇帝为什么不赞同出兵,他自有他的打算。
但因朝廷分成两派,宪宗还是为这事烦透了,朝中不时有大臣上疏说出兵。却说有日早朝,宪宗高坐金銮,众臣皆三呼万岁,执殿太监照例宣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忽一人出班上前至金阶,道:“禀陛下,微臣有事奏。”
众视之,乃兵部尚书给事中刘本学,宪宗一见,道:“爱卿有何事奏?”
刘本学道:“禀陛下,近日江湖上是打得不可开交,这皆因东方神教这等邪教所至,望陛下出并予以除之,这样方可宇内安定。”
此话一出,朝中顿时人声鼎沸,或有言:刘大人所言甚善望陛下从之;或有言:刘大人此言差了此事当要从长计较。
商洛道:“禀陛下,只怕东方神教这等邪教攻伐之意不止在江湖,望陛下查之。”
宪宗道道:“商爱卿此话何解?”
商洛道:“禀陛下,邪教教主奉天顺是个野心极大之人,若放任下去,等其一统江湖,接下来恐怕就是攻去各地州县,到时悔之晚矣。”
宪宗听闻大怒,百官闻此皆惧,俱垂首静默。
这时一人道:“禀陛下,微臣有事奏。”
众视之,乃大学士彭时,宪宗一见是彭时,顿喜,道:“原来是彭爱卿,请说。”
彭时道:“禀陛下,以愚臣之见,现在还未到出兵之时。先皇曾出兵而大败,今日邪教力量更胜从前,难保出兵就能取胜。如果不胜,反而会令其揭竿而起而对抗朝廷,何况荆襄流民起义刚平定,再对付邪教,兵力调署不足,这样反而会使朝廷陷入困境,一旦邪教再与蒙古联手,朝廷将何以抵挡?依臣之见,现在只能等。却说江湖上两大势力都很强大,任其一方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到社稷。正好江湖上这两大势力势同水火,我们倒可坐观其成败,无论是那方赢了,必会元气大伤,倒是朝廷便可轻易灭之。”
宪宗闻言大喜道:“彭爱卿之言善也,以后再不可在朝堂之上议论此事,违者必惩。退朝。”
商洛本待还要说,见此,只得作罢,于是百官三呼万岁而退去殿外。这且不表。
再说东方神教离了青城山,这日来到蜀地,就到了离青城山不到五十里的地方,寻了个扎营的所在。不过数日,奉天顺分定人马,着北旗旗主卢辅林领本部数千人马,前往青城山。来到青城山,青城山各派负责人一阳大师早已领众下山列阵相待。
卢辅林列阵,叫阵道:“某乃神教四大法王之一兼北旗旗主卢辅林,我神教兵锋所向,天下无敌,尔敢不服,自不量力。”
一阳大师道:“老衲一少林和尚,本不想参与江湖俗事,但尔之不仁,人神共愤。实是让佛门中人所弃之,今日乃是老衲代天除魔。”
卢辅林道:“我教教主神功盖世,然有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之能力,量你一个老头有何本事敢代天对抗我教,实乃自取灭亡。”
一阳大师道:“魔教中人休得狂妄,今日尔敢来,就教尔有来无回。”
卢辅林道:“真是顽固之徒,看我不杀的你片甲不留。”
这时有好多中原武林众人道:“一阳大师,对付这等人,岂是能说就能灭了他的?”
只见卢辅林振臂一挥,部下人马便向一阳大师这边冲来,一阳大事也下了指令。于是双方战到一处。
战斗异常激烈,直杀得天昏地暗,悲风号号。观之军事集团开展也不过如此。双方都是会武之人,为将对方至于死地,无不是使出浑身武功。到处只听见啥汗之声,其中夹杂着刀剑碰撞之声,血肉被刀剑划开之声,好多人从未见过此情此景,不是发懵了,就是震慑住了。好些时候才反应过来,双方都是你死我活的,就打得更加激烈了。
却说附近的居民听说对方开战,怕事的就合家搬开了,胆大的却去寻了个安全所在观看。当地官府见到双方开战,急忙写成紧急公文,八百里加急投往京城。
再说东方神教这次进攻川蜀,势必要取得胜利,而中原武林势要守护川蜀,这样战斗从正午一直打到晚上,仍旧不分胜负,双方都是杀红了眼,丝毫没有退却之意,此时人人俱已疲惫不堪,战场一片死尸。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星火点点,许些近了,却是有上千人俱拿着火把而来,在场的所有人不免心惊,只想该不是敌人援军到了。
正在众人心底揣度之际,有一声音道:“卢旗主在哪?”一连叫了几遍。
132。第三卷:风雨江湖…第六十八回 正邪决战Ⅱ(下)
有一声音回应道:“原来是焦旗主到了,卢旗主在前面不远。”原来奉天顺见卢辅林整日不通消息,只是正在鏖战,于是派了焦琳前来助援。
当下,焦琳找到卢辅林,焦琳道:“如何?”
卢辅林道:“焦旗主来的正好。”于是兵合一处,中原群雄不能抵挡,纷纷退往山上,当夜坚守不出。
看过这场大战的居民回去后,惊恐万分,向乡里人传说,把青城山一战描述的激烈异常。之后传到说书人的耳朵里,更是添有加醋的加以描述。这样不过一月,双方的这场青城山之战在各地传的沸沸扬扬,倒成了家喻户晓的事了。
且说当夜,一阳大师给峨眉山的宫世仁传了书信,道明了此战情况。次日宫世仁派了宋文曲助援青城山,正要上山之时与东方神教的一小股人碰见了,为首的正是卢辅林,当下也不答话,便战做一处,卢辅林人少,不敌,败走。宋文曲并不追赶,急忙上山与青城山各派会合。
宋文曲看了各派的战后情形,甚为不妙,知道东方神教的战力很强。当下又问了当日战况,只听得宋文曲胆颤心惊。
同来郑喻二人正在一旁,郑柳月不禁道:“宋大哥,那比长安城外与白家的的一战还激烈吗?”
喻秀盈道:“妹妹,你没见过大场面,像长安城外的也不过就是我们三人对战一群人而已,要说场面,这不算什么。要是你认为这是大场面,你就想想近万人对战的场面。”
郑柳月只惊得张口哑声,不由得吓了一跳,道:“宋大哥,姐姐,那真要不得。”
宋文曲笑道:“看把你吓的。”
郑柳月花容失色道:“你不害怕吗?”
宋文曲道:“当然不怕。”
郑柳月道:“你不害怕我也不害怕。”
宋文曲又与一阳大师说了些别的,二人就走开了。
忽一声音道:“嗨!宋兄弟。”
宋文曲看过去,迎上去笑道:“原来是郑大哥,好久不见了,一向可好?”
那姓郑的走来道:“是啊,好久不见了。我还行,你呢?”说着相拥见礼。
那姓郑的捂着宋文曲的手,宋文曲道:“我很好。”
郑喻二人一见二人年纪大有差距,对二人称兄道弟弄得大惑不解。当下宋文曲向那郑喻二人道:“这是我大哥,与月儿你同姓,单名一个‘雄’字。”
原来此人正是郑雄,那日郑雄被五虎所伤而困于树上,幸的宋文曲路过,力战五虎而救下郑雄,二人说得投机,况郑雄感他仁义,不已年齿而阻,遂以兄弟相称。
郑喻二人向郑雄行了一礼。宋文曲又向郑雄介绍了郑喻二人。
郑雄笑道:“原来是二位弟媳。”
宋文曲道:“郑兄切不可这么说。”
郑雄道:“你道我是叫得早了,这有什么,三位的事还不是迟早的事。现在叫了也好哇,或许日后想叫也叫不的了。”说完甚是伤感,宋文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