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富贵荣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快穿)富贵荣华-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换成别的修道之人,早就利用国运修行加持自身了,但锦荣已经断了此世修行的心思,她为的是功德。
  功德这东西,她没刻意去追求,但这种好东西总是不嫌多的,尤其是万一哪天飞升,有大功德在至少不用挨雷劈。
  曾经在九重天雷下走过一遭的锦荣,早已不像过去对待功德持漠视态度了,多了那么一丝丝的看重。人间帝王,百邪不侵,国运系于一身。
  光是为了这个,锦荣也不能把大秦给败了,否则这一身功德怕是都不够赔的。
  先帝丧礼结束后,就是新帝登基仪式了,然而比之前者,更加从简。
  锦荣大手一挥,免去奢侈铺张之风,以国丧为由一切简朴最好。
  这倒让他在民间不多的风评稍微变好了一些,时人总是重孝的。几位辅政大臣心中苦笑不已,分明是新帝嫌麻烦。
  新帝登基仪式超乎以往的快速,不过两天便结束了。
  在上下都松了口气后,锦荣也才开始正视了一下他的苦逼皇帝爹给他留下的几位辅政大臣。之前因为一直念着甩手太子之位,都没怎么记过他们的名字。
  文臣之首瞿世秋,首辅兼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秦岑,禁军统领虎镇将军梁兴,太子太傅翰林院首沈栝。
  先帝虽然苦逼,但在政治上绝对称得上有为之君,给太子锦荣留下的这几位辅政大臣也是用了心的。谁让他儿子今年虚岁才十四,尚未成婚。
  也就意味着没有亲政,甚至还要丧心病狂的上学堂,由几位太傅授课。
  对于能不能亲政,掌握大权,锦荣还不急,反正大秦少了他又不是不能转。
  大魏先祖就开创了内阁制度,即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靠着一班大臣和一整套的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先帝的爹,也就是锦荣的便宜爷爷就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十几年没上朝,荒嬉声色,但在几位阁老的支撑下,朝政依旧是井井有条,甚至那些无法无天的外戚也被他们压的死死的。
  文德帝是个有为之君,当然也要在政治上有自己的权力,所以费了不少工夫,在君臣心有灵犀的情况下,慢慢把权力收拢到了手里。
  可惜他因为幼时的宫廷阴私,坏了身子走的早,比起素来不争气的幼子,自然还是运行了多朝的内阁制度更值得他相信。所以主要朝廷上的权力又回到了内阁手中。他也给锦荣留了其他有力能保证他亲政后手,比如梁兴,比如三军虎符,但锦荣没打算动用。
  一是不急,二是锦荣也是当过皇帝的人,有自己的骄傲。靠着文德帝留下的东西夺回朝廷权力,锦荣更愿意靠自己的手段。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要紧的是锦荣现在不想每天寅时就被小太监叫醒来去上课。
  在果断拒绝了继续睡,最后姗姗来迟时,迎来的就是太傅的痛心疾首,还用极其文雅精炼的词汇问候了一遍大魏历代皇帝。
  锦荣无语,他当太子的时候,太傅还管不着他呢,当了皇帝反倒严加管教了。
  锦荣想了想,自己忘了大魏还有这么一个传统,身为文官总要谏言一回皇帝,不然都不好意思出去说自己是文官。
  看在太傅一把年纪的份上,锦荣也就心怀大度地没让人把他拖下去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扭头就走,出门后就耳语让身边的刘内侍给太傅今天的饭食多加一把盐。刘内侍眼睛亮了亮,点头就应下了。
  给太傅饭里加把盐,顶多挨顿板子,但却是新帝登基以来,他第一次被委以重任,说不定就得了主子的青眼,瞧边上的那个关木头不就羡慕死他了吗?
  关内侍要是知道了刘内侍的心思,恐怕会无语,他哪里羡慕了,他和刘虞这种奸滑之人可不同,性格刚直,这事虽然说出去不大好听,但总比陛下生气怨上刘太傅的好,只是小小捉弄一下,陛下也是少年心性啊。关内侍心中慨叹道,忍不住又追怀起将小皇帝托付给他的先帝陛下了。
  而这边,沈太傅见小皇帝浩浩荡荡的来,被他严词指责了一通,也一句话都没说,扭头就又带人走了,沈栝不禁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
  过了半晌,沈栝一拍脑袋,小皇帝人走了,他教谁去啊。


第110章 荒唐皇帝
  这皇宫里总是藏不住秘密的,很快这尚书房发生的事情就上下皆知了,没传到宫外去那还是几位阁老给压了下去。
  到了中午,沈栝就向瞿阁老求教了起来,瞿阁老一叹,“你教训的也太过了吧。”
  沈栝老脸一红,却又振振有词道,“先帝对我们圣恩有加,我等怎能眼看着陛下荒废学业。再者,晨学是太祖皇帝订下的规矩,断不可破。”
  瞿阁老道:“你说的倒是实情,只是陛下为太子时,好玩乐了些许,需循序渐进方好。”
  沈太傅和瞿阁老正谈论着,内侍已经将午膳送了上来。
  沈太傅一口饭还没吃下去,就吐了出来,满脸苦色,“这、这是什么味道,如此咸。”
  他拿起旁边的藕汤,想解口中咸味,未料那汤中咸味更甚,活像吞了口盐。
  沈太傅这一番动静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甚至因为他的狼狈忍不住笑了起来,坐在他对面的瞿阁老持箸在沈太傅的饭中拨弄了几下,果然看到了精细雪白的盐粒。
  瞿阁老不禁哑然失笑,廊食是由宫人准备的,偏偏又是沈太傅的饭食出了问题,傻子也能猜到是谁动的手。
  瞿阁老调侃了沈栝一句道,“放了这么多盐,看来你把陛下得罪的不轻。”
  沈太傅满脸苦色,“陛下若是瞧我不顺眼,嫌我话说的不好听,大可责罚杖刑,何必用这种小道?”
  “真要用了杖刑,那吃亏的可是陛下。”瞿阁老持箸沾了些许盐,眼眸微眯,“你可知这盐是什么意思?”
  沈太傅一愣,才思敏捷之下很快便想到了,“盐,通‘言’?”
  瞿阁老一笑,“陛下是嫌弃你多言了。”
  “这……陛下能想到这么一出啊?”沈栝有些怀疑道。他印象中的前太子殿下,现在的新帝也就贪玩惫懒了些。
  “陛下是怎么想的,可不是我等能妄加揣测的。”瞿阁老打住了他的话,心中却是若有所思,在朝臣的饭食中加盐,说出去顶多是个笑谈逸闻,言官若是以此谏言,倒是惹人嗤笑了。连被陛下指使的宫人,他们也不好教训,毕竟人家侍奉的皇上。
  “那可如何是好?难不成对陛下学业一事不管不问?”沈太傅严肃道。
  瞿阁老轻捋微须,“这自然不是小事,我等老臣该去禀报两位太后一声了。”
  沈太傅闻言便定下心来,就算是作为先帝留下的辅政大臣,也不能任由皇帝荒废学业下去。但转眼又看到了加了盐粒的饭事,面色又是一苦。
  再让宫人换一份来,不知道是不是同样加了料的。
  瞿阁老见状,指了指自己面前的饭菜,笑道:“不如我这一份,你我分食之。”
  沈太傅拱手,“那就多谢瞿阁老了。”他下午翰林院还有公务要处理,饿着肚子可就不好受了。
  廊食味道虽一般,但分量却是够的,两个人吃也能勉强饱肚。
  下午处理完内阁事务后,瞿阁老和沈太傅,又找了另外几位大臣,前往宫中求见两宫太后。
  黎锦荣是太子,却非嫡子,前皇后赵氏未有生育,后吴妃生下了文德帝的唯一子嗣,因此晋为贵妃。不过,锦荣和她们任何一位都不熟。
  文德帝虽然因为忙于政务,疏于对太子的管教,但因为祖宗规矩,皇子不可长于妇人之手,所以黎锦荣一出生就被送到了元嘉殿,除了在六岁被封为太子,还有平时生辰之外,都没怎么见过赵皇后,吴贵妃。
  锦荣继位为新帝,赵皇后被封为慈德太后,吴贵妃母凭子贵被封为寿德太后。两位太后因为深宫久伴,感情也不错,而且因为新帝年纪轻,她们对后宫的权力也不小。
  关于陛下早起读书一事,瞿阁老第一个念头就想到了两宫太后,大魏重孝,两宫太后警训皇帝,皇帝自然会乖乖读书。
  和他料想的不错,两宫太后都是贤德女子,对先帝更是爱重有加,也信任先帝留下的辅政大臣,自然希望新帝能够达到先帝的期许,得知小皇帝坏了祖宗的读书规矩,立刻命宫人唤皇帝过来。
  瞿阁老有意退避,太后训诫皇帝,他们见了可不好。
  吴太后却摆了摆手,“你们都是先帝留下辅佐的肱骨大臣,也为皇儿讲过课,当得皇儿称你们一声先生。”
  赵太后也没异议,瞿阁老等人闻言只好留了下来。
  可没成想,宫人去了半会儿,也没回来,两宫太后都皱了皱眉,又派了几个宫人过去,其中还有掌宫内侍监。
  这回,曹内侍是回来了,可脸上一片仓惶,“禀太后,陛下他……他不过来。”
  “这是怎么回事?皇儿在做什么?”赵太后也开口了。
  曹内侍吞吞吐吐,令瞿阁老觉得有些不好,也问道,“陛下怎么了?”
  “陛下在……在和宫人玩乐。”曹内侍硬着头皮道。
  “什么?”两位太后都面露震惊,虽皇帝守孝之期已过,但这么快就沉迷玩乐,实在荒唐。
  两位太后立刻起身道,“快带哀家去。”
  两位太后还有几位重臣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了新帝宫中。
  乾元宫,一身着明黄锦衣尊贵不凡的少年郎仰头卧坐在紫檀木的摇椅上,指挥着下面着各色衣裳的宫人扮演他们的角色。有扮演波斯商人的,有扮演卖货郎,还有扮演采茶女子的。
  大略一看,竟有二三十个宫人,被折腾的满头大汗。
  之前被去而无返的宫人,正是被扣下来扮演皇帝喜欢的角色。
  瞿阁老等人一见,便忍不住跪下劝谏,“陛下,不可耽于玩乐啊。”
  两位太后自幼便选入宫中,久居深宫多年,哪见过这样的阵仗,差点没被吓晕,赵太后厉声道:“快,快给哀家停下。”
  众多宫人哗的一声全部跪倒在地。
  吴太后还想训斥几句锦荣,却不想他懒洋洋地从摇椅上起来,“没见两位太后气着了吗?把御医院的人都叫来。”
  御医院的人来的快,都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提前准备好的,其实还是刘内侍狐假虎威恐吓威胁,才跑那么快的。
  所以还没等两位太后说几句话,就被太医给团团围住了,望闻问切什么的。
  锦荣还在边上道,“两位太后的身子,你们可得好好小心照顾着,要是有个什么胸闷嗓子疼……”
  太医们心中一紧,却听小皇帝锦荣道,“朕不要你们的脑袋,就罚俸禄,罚个十年八年的。”
  这是让他们全家都去喝西北风啊。太医们立刻更用心了,便是什么一点头疼也被他们给诊了出来。
  “两位太后的身子这么弱,还不快送回宫去,太医院的人都给朕治好了太后。”
  被这么一打断,赵太后和吴太后都忘了来做什么了,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送回了寝宫,随行的还有二三十个太医。
  瞿阁老等人眼观鼻鼻观心,在一旁跪着没说话,锦荣也没打理他们。送走了两位太后,就又坐回了摇椅上,继续让宫人表演,供他玩乐。
  沈栝是第一个没忍住的,咳了两声。
  锦荣好像被这声音给惊醒了似的,抬头看见了他们,勾唇一笑,“原来瞿阁老你们还在啊,我还以为太后回去了,你们也跟着回去了。”
  “起来吧,跪久了对身体不好。”锦荣笑眯眯地道。
  众臣行礼起身,“谢陛下。”
  既然撞见皇帝玩乐了,那瞿阁老身为首辅就不能不站出来说话了,“老臣有一言,还望陛下莫要因为玩乐,而荒废了学业。”
  锦荣却挑了挑眉,“有说皇帝不能玩乐吗?朕记得文宪帝就有过类似的举止,朕效仿先人。”
  这一听就是胡扯的话,瞿阁老也有应对,“宪帝时,有外戚为乱,江南生乱……”
  锦荣叹了口气,“那好吧。朕明日就不玩这个了。”他又道:“那明日尚书房……”
  瞿阁老苦笑了一声,“陛下龙体为重,晚两个时辰也是情理之中。”
  锦荣撇了撇嘴,似乎并不满意,但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见陛下是真撤了玩乐的宫人,瞿阁老,沈太傅等人才松了口气告退离开。
  等走到西武门外,其中一大臣拍脑袋道,“坏了,忘记我等进谏的本意了。”
  旁人嘲笑道,“你才醒过神来啊,陛下这是连消带打呢。”
  “看来陛下是有所长进了。”瞿阁老笑道。
  沈太傅也更精神了,做个圣明君主的帝师自然胜过有清誉的文臣,“我等一定不负先帝遗愿,教导陛下成为德治之君。”
  然而没等沈太傅准备好了更严格的教导,一酬壮志,第二天他在尚书房等了两个时辰,皇帝也没来,直到宫人传话来说,皇帝出宫打猎去了。
  第一天,小皇帝去打猎,
  第二天,小皇帝欣赏伶人乐曲,
  第三天,小皇帝玩起了作画。
  ……
  两宫太后和众朝臣就觉得不好了,这是要做一个昏君的节奏啊。
  其实锦荣一开始没打算这么做的,谁让因为他的苦逼皇帝爹,以及他之前多年都没有表现出什么英明君主属性的缘故,无论是两宫太后还是众朝臣都准备极为严苛的要求他,希望小皇帝能按着他们理想的皇帝模板来。
  更深一层的,也有希望能对还年幼不过十四的小皇帝施加自己的影响,潜移默化,为名为利,或者为了所谓的学术。
  若是正常的十四岁少年帝王,或许真会听他们的话,有孝道压着,朝堂上又有众多大臣镇着。
  但锦荣不过两眼便看出了他们的心思,既然没法正常的来,倒不如破而立之,不按套路来,不断试探他们的底线。
  如果过高了,那就踩低一些。


第111章 荒唐皇帝
  新帝即位不久,就传出了荒唐的名声,这让众朝臣头疼不已,难道要再出一个十几年不上朝的文宪帝了?其实就算小皇帝真成了他爷爷那样的人物,也没关系,毕竟现在内阁人才济济。
  这样一想,朝臣们反倒放松了对小皇帝的要求,不肯去尚书房读书也没什么,还能有比现在更糟糕的吗?
  这中锦荣的下怀,现在还只是第一步,打消那些人想控制他影响他的想法,至于其他,他有耐心可以慢慢来。
  两宫太后都是千挑万选进宫的,读多了女戒女则,不善争斗,为人死板,对付这类人,就得不要脸放肆一些。这不,两宫太后对小皇帝‘荒诞’的行为担忧不已,和不读书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了。
  想以孝道压他,谁知锦荣往往是今天撤了,明天又换了个新玩法,她们也责问过锦荣身边的人,想找出是哪起子小人教唆引诱了陛下,谁知这些新奇玩意都是锦荣自己想出来的,内侍提出来的寻常玩乐反倒还被锦荣嫌弃。
  再加上几位辅政大臣放松了对小皇帝的管教,两宫太后也找不到商量的人,自己琢磨着,竟想到为小皇帝选些贤良淑德的女子陪侍。若是能劝阻锦荣玩乐最好,再不济也能诞下皇嗣,免得像文宪帝后宫子嗣单薄。
  然而这意思刚一透露,就被锦荣以孝道为由给挡了回去,三年不纳后宫,为父皇守孝。
  这说法立刻堵住了两宫太后的嘴,她们对先帝是最爱重的,锦荣能为先帝守孝远离女色三年,她们心中自是感到欣慰,一时倒也忘了,小皇帝可没为了守孝而放弃玩乐。
  锦荣又多加责备太医院的人,三天一小诊,五天一大诊,每日的补汤药膳不断,还有定期的医女针灸按摩,在好好养着两位太后的同时,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