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好莱坞名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好莱坞名媛-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粉丝们等这这个消息真是等得太心急了。足足几个月呀!从去年开始经历了那么多曲折,最后请来了莱拉导演,让无数的蝙蝠侠粉和影迷都对电影非常期待。谁不知道莱拉的能力有多强大,有她来拍,还怕这一次的电影拍不成经典吗?
特别是蝙蝠侠的迷们,更是掰着手指数日子,等待着电影上映的时间。他们希望等电影上映后,他们能在电影的各种排行榜上看到蝙蝠侠的身影,票房榜也好,口碑榜也行,总之他们希望自己喜爱的英雄可以被更多人喜爱。
拍超级英雄电影,反派是一个重要角色。只有厉害的反派才能衬托出厉害的超级英雄,如果只打一些小猫小狗,相信观众对超级英雄的实力肯定没有多少了解。
于是,新蝙蝠侠电影里,到底会出现他的哪一个老对手就成了大家关心的地方。


第838章 反派大猜想

因为蝙蝠侠从来不杀人,只要是他的对手没有被关起来就可以一再出现。这就使得他的漫画里,一些有特色的反派人物同样拥有不少的粉丝。比如双面人、稻草人、毒藤女,还有和蝙蝠侠很暧昧的猫女等,都被粉丝念念不忘着。
就连媒体也参加进了猜测游戏中,甚至有专业人士用排除法进行排除,一一筛选那些富有魅力又有实力的反派人物,并通过揣测莱拉的性格来分析到底最终会是哪个获胜。
这篇报道用比较幽默的口吻列出了几个可能的选项,排在第二位的是猫女,报道认为莱拉的电影里女性总是非常有魅力,这次很大可能也是创造出一个和蝙蝠侠相爱相杀的猫女。
排在第一的是企鹅人,站在哥谭市罪犯巅峰,排名第一的家伙。入选原因主要是他的形象,一个撑着伞的邪恶胖大叔,还有他训练鸟类的能力,让他成为蝙蝠侠最棘手的对手。要选一个有个性的反派,这个应该很合适。
至于小丑,则被排在了第四位,连前三都没有进去。不是因为他的魅力不如前者,而是在写报道的记者眼中,显然前面三位都比他更有可能被莱拉选中。
这篇报道赢得了许多赞同的声音,尤其是企鹅人,更是得到不少漫画迷的支持。如果是莱拉要拍,强大又个性的企鹅人怎么看都是一个很适合的选择。
因为这则报道,在网上还发布了一项投票,选出谁是扮演企鹅人最好的演员。别说,还真有一位被高票选出,他就是鲍勃·霍斯金斯。这位1942年出生的胖大叔,在1997年,就曾被英国《帝国》杂志评为影史百位巨星之一。
当然,选择他的主要原因还是他的身材和漫画中的企鹅人颇有几分相似。而且他的演技也早就由许多影片和奖项证明,肯定可以胜任这个角色。
得出这个结论后,就有记者专程去采访他。
霍斯金斯对这个角色挺感兴趣,对着记者笑呵呵地应承下来,只要有需要,他十分乐意接下这个角色,也十分期待与莱拉和诺兰两位大导演的合作,并且还用“梦幻导演”来形容这两位导演。
这是记者们非常乐意见到的情况,有回应就有话题,有话题就有关注度。于是带着霍斯金斯的答案,记者们又马不停蹄地跑莱拉的公司下面去拦她了。
这段时间,莱拉一直都在和诺兰在研究剧本,根本没有关注到网络上的事。
报纸上的那篇报道她也看了,如果不是她知道未来的电影是怎样的,可能真会像报纸推测的那样选择一个最厉害的对手。一个能在哥谭市一手遮天的企鹅人确实是个非常有趣的选择。
可是她早就在原版的黑暗骑士里领略到了小丑的魅力,可以说只要她想着这部电影,闭上眼看到的就是小丑的形象。这个形象太深刻了,以至于其他再适合的角色在她心中也比不上小丑。
对于记者的提问,她很抱歉地回答:“很遗憾,这次我们为蝙蝠侠选择的并不是企鹅人。对于大家的期待只能说声对不起了。但请相信,我们绝对会为我们的超级英雄选择一位厉害的对手。霍斯金斯先生是位优秀的演员,我很期待未来有和他合作的机会。”
莱拉的回应让不少期待着企鹅人登场的粉丝们有点失望,但他们更愿意相信她确实找到了更适合在电影里出现的对手。
会是谁呢?
很显然,在没有消息传出来前,粉丝们的猜谜游戏还将继续下去。
诺兰在见到莱拉后,也跟她抱怨了一通被记者追得好惨的事。
“我拍前一部的时候也没见记者这样关心。”到底他们是在为谁疯狂的,用膝盖想也能想得到。虽然明知道名气和实力的差距在那里,诺兰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要不怎么说人比人,气死人呢?
在好莱坞想要知道哪个明星受欢迎,只要看追在他后面的狗仔有多少就知道了。看看莱拉,再看看他,待遇就是不一样呀。
通过这次合作,他也有点了解到媒体为什么那么喜欢和她相关的新闻。她身上就好像有特殊的因子一样,能在不知不觉间就让人们的视线追着她跑。大家想了解她的一切,不管是她本人还是她拍的电影。
莱拉何尝不知道这点?对于诺兰的抱怨,她也只能苦笑:“习惯就好了。”
就连她,不也是在好莱坞后慢慢习惯起来的吗?唯一的好处就是外公在一开始给她的支持,让那些缠人的狗仔和记者们没有太过侵犯她的**。她实在不能想象,如果她也被记者像监视其他演员那样24小时跟踪拍摄,会不会干脆疯掉。
诺兰挥了挥手:“不说那些了。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什么?”莱拉抬头看他。
“你觉得imax怎么样?”
莱拉挑了挑眉:“挺好的。怎么?你有想法了?”
“是有了些想法。你觉得在黑暗骑士里,我们多运用一些imax技术怎么样?”
莱拉想了想后世的那些imax影片,以及所创造出来的效益,点了点头:“我认为可以。电影技术的发展是不能避免的,我很看好它未来的发展。”在原版黑暗骑士中诺兰就在一些比较关键的地方采用了imax,让视觉效果有了不少提升。
在她看来像这类追求视觉的电影,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提升观影效果就可以去用。
特效大片要的不就是这个吗?紧张、刺激,让人兴奋!所有的一切都是影迷们想要的,尤其是年轻人们,他们更愿意花多一点的钱去享受更好的服务。而且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永远不要小看他们对新东西的好奇心。
imax就是巨幕电影,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宽更大解析度更高的电影。
在莱拉重生前,这项技术已经被很多影片采用了,配套的设备也已经遍及全国。票价肯定要比普通电影票贵,但观影的效果也普通电影场比不上的。
这倒让她想起来一件事,她在东方开的院线不知道有没有放映imax的设备呢?


第839章 林迪·海明

东方那边的事她一直交给专业的经理人去处理,有钱宁先生盯着,她相信不会出什么问题。而那边日益增长的收益也告诉她自己的决定有多么正确,只是这样一来,她对那边的了解也就不多了。
要问她那边有没有装imax,她还真不清楚。
送走诺兰后,莱拉就给她的专业经理人打电话,询问imax的事。
专业级别的经理人不会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几乎在她问出来时他就已经给出了答案:“整个东方都只有几座巨幕在一些类似科技馆的地方。恕我直言,现在imax的片源太少,基本都是一些科普的影片。而且建造专门的放映厅需要的资金太多了,我们不可能现在普及开来。”
“我明白。我的意思是如果只在一二线建造一些呢?比如二线以下城市只建一两个,三线以下城市就建一个。”
这个时候的东方就算因为她的关系整个电影行业有了不少发展,价格依然是一个问题。imax的造价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太便宜,而花个一百块去看一场电影恐怕对很多人来说还不如去买点东西或是吃一顿小吃。
所以她也不贪心,就是想要先把这个市场展开,最好能让影迷们在提起imax电影时,就先想到他们的电影院。这样就算以后出现了竞争者,他们先行一步的口碑也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莱拉不会忘记,在她前世的时代,国内的院线已经发展得很厉害了。那个时候她很高兴见到院线的发展,可对现在的她来说,那些都将在未来变成她的竞争对手,而且是可怕的竞争对手!
经理人想了想,认可了她的想法:“如果只是一个的话,我想应该可以建设起来。只是,莫兰小姐,您真的认为未来的电影属于imax吗?”他对管理很有一手,但对电影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研究。
而对这点,莱拉非常肯定:“相信我,用不了几年,imax就会成为主流。”到那个时候,特效大片要是没弄个imax什么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特效大片!
经理人明白了她的意思,应诺只要资金过来就立刻开始布置。
又问了一些平时的经营状况,得到收益很不错的回答后,莱拉终于心满意足地放下了电话。
拍电影是她的理想,赚钱就是她的兴趣。每拍出一部电影,她的成就感是无以伦比的。而每赚到一笔钱,她同样可以感受到由内而外的欢畅。
都说钱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一串数字,没有什么感觉。她觉得这大概是因人而异,至少她在看到渐渐多起来的数字,心里的开心是骗不了自己的。
当全身心投入到电影中去,莱拉的工作效率是相当高的。在她的主导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最终的剧本都出来,并下发到各个演员的手中。这也就意味着剧组需要尽快建立起来了,电影的拍摄也将很快开始。
要拍摄电影,导演的作用非常重要。不仅拍摄中会很忙,拍摄前更是要忙得团团赚。也可以有什么都不问,把一切问题交给别人去处理的人,但那样很难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只要是关于电影的东西,莱拉从来不会“凑合”。她的电影从比较早的时候开始就特别注重画面,开始的两部恐怖片暂且不说,大概从《杀死比尔》开始,影迷们就发现她的电影无论什么时候点个暂停,显示出来的画面都美得可以剪下来当桌面背景。
有钱任性,抛去第一部只有区区十万美金的预算,从第二部电影开始莱拉就没有缺过钱。这就让她可以把自己想要的效果不计代价的创造出来,道具、服装等等,一切都完全可以按照她的心意来。
有这样一个不差钱,又有强迫症的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又会差到哪去?
就拿现在要开拍的《黑暗骑士》来说吧,单单是蝙蝠侠的战衣,就耗费了剧组不少力气。
“这套战衣运用了非常复杂的剪裁工艺,超过200个独立的橡胶、玻璃纤维、尼龙碎片和金属网构成。看到它的头套了吗?我们采用安全头罩的设计,脖子的部分并没有被连在一起,这样就能保证蝙蝠侠可以更方便地转头,和活动身体。”
听着设计师的介绍,莱拉打量着面前的蝙蝠侠战衣。在电影里就觉得蝙蝠侠挺狡猾的,身上的肌肉不够就拿衣服凑。现在战衣被送到自己身前,那种感觉就更多了。瞧这一块一块的“伪肌肉”,穿上去得增加多少“肌肉量”呀。
当然,这只是她心里的吐槽。真要说出去,估计能换来一大批粉丝的白眼。不能否认,穿上战衣的蝙蝠侠真的很酷,很让人崇拜。怎么说也是超级英雄里极少没有超能力的英雄,只凭这点他穿上再有肌肉感的战衣莱拉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今天是确定几位重要角色服装的日子,不只蝙蝠侠的战衣拿来了,小丑的服装也被送了过来。
设计师林迪·海明为了设计好这个角色的衣服,也和罗伊一样把自己丢进漫画堆里,潜心研究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她是一位非常专业的服装设计师,曾经为许多优秀的电影设计过服装,包括007的几部作品,还有《古墓丽影》等等,就连前一部《蝙蝠侠:侠影之谜》也是她设计的。
当听说莱拉将要接受新一部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会被换掉。因为她知道莱拉一来,珍妮特很可能也会来,她再自信也没有办法和拿下三次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的珍妮特相比。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导演莱拉亲自找到了她,并且表示非常喜欢她对角色的了解以及所设计的服装。这让林迪很开心,能够被莱拉这样的导演认同,对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她决心这次一定不能让导演失望,一定要拿出她希望的设计!
“小丑这个角色很有特色,我的理解就是他很邪气,有些神经质。所以我觉得他的服饰肯定不会一本正经,应该会有一种邋遢颓废又尖锐的感觉。”


第840章 未来是属于她的

林迪将她设计的一件外套,以及一张设计图放在莱拉面前:“小丑本身的形象很鲜明,他身上的衣服不能夺取太多的注意,但也不能显得像个难民。我运用了一些朋克的风格,又加入了一些反传统的流行风。”
莱拉看到她的设计稿上赫然就是她在后世电影里看到的其中一套,因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到之后更觉得是个非常好的设计,可以很清楚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与本身的特质。
“我认为非常好。林迪小姐,你设计的正是我希望见到的风格,我很高兴我们有这么愉快的合作。”
林迪露出一个笑容,同时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放了下来。她对自己的设计很满意,但有个珠玉珍妮特在前,总担心会不会见惯了那位的风格,就看不进去其他人的设计了。能被大导演如此满意自己的设计,对她也是种极大的鼓励。
她相信如果不是真的满意,她是不会同意下来的。毕竟业界里很多人都知道,这位大导演在面对和电影的一切时是一点情面都不讲,一心只有怎么将电影拍好。
莱拉来到好莱坞已经不少年,她公司的人也越来越多。谁没几个好友?好友坐下来聊天的时候,免不了会谈论起工作。于是莱拉在剧组里的一些事情就被传扬了出去,尤其她对电影的严谨更是被传得最多的地方。
虽然不如卡梅隆导演那样夸张,却也差不了多少。就连未婚夫罗伊,在拍摄电影时若是做的不合她心意也会被教训得抬不起头来。
说得可能夸张了点,但在罗伊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之前,真有过类似的情形出现过。只不过结果也是显著的,一个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的头衔已经说明了一切。相信有无数演员宁愿被她训得狗血喷头,也希望可以得到她的指点,不强求奥斯卡影帝的小金人,有个提名也是好的。
花了些功夫终于将服装道具等东西弄好,《黑暗骑士》终于开拍了。
漫画中的哥谭市位于新泽西洲,几十年来,漫画因为主线的关系一直在变换着位置,具体是什么地方到现在也没争出个结果,总之相当于曼哈顿、洛杉矶、芝加哥、悉尼甚至香港等地的结合体。而这次,莱拉他们选择了芝加哥为蝙蝠侠继续创造一段传奇的故事。
芝加哥对莱拉的印象很好,为什么呢?因为她曾经拍的一部横扫了奥斯卡的电影就叫《芝加哥》。这次她带着剧组过来,受到芝加哥官方的热烈欢迎。有这么一个大名人到来,对提升城市形象有很大的好处。
就连警局也非常配合,甚至自己就提出来要帮忙客串。
所以如果在电影里看到警察们,请相信那是真的警察,他们全是在不上班的时间过来客串的。
当然,莱拉也不会让人家白白帮忙,该给的红包还是要给的,比如给警局里捐点东西器械等。又能搞好双方的关系,又能让电影更多几分真实性,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相处方式一项是她的最爱。
盼了几个月,当诺兰进入正式开拍的剧组时,他有种激动得想要哭泣一场的冲动。为了这一天他容易吗?先是死皮赖脸地跑到人家面前纠缠,又迫使公司“强行接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