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知是怎么逃了回去,回去之后便发了一场高热,等他病好了,母妃已经落葬,母亲自来不喜这个正妃,却替她做了衣裳鞋袜,悄悄送出去。
承庆把这些话告诉母亲,母亲捂了他的嘴,他病中迷迷糊糊时,几乎全都说了,宋良娣只得日夜守着床榻,恐怕被别人听见。
秦昱还没想到是儿子来送饭,端坐问他:“你是谁?秦昭跟前的黄门小太监?他总算要见我了。”越说越是兴奋,他就不信天下还有人对玉玺不动心,真的不动心,他还当什么皇帝!
承庆哆嗦了半晌,终于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字:“父亲。”
秦昱怔住了,他往栏杆前来,就着灯火终于看清了承庆的模样,承庆从管事手中拿过食盒,隔着门递进去:“今日除夕,母亲让我来送年饭。”从食盒里取出一只烧鸡一条鱼,摆在大牢泥地上。
秦昱当然知道今天是除夕,他听见花炮声了,在外这些年,被几个江湖人拘禁驱使,什么样的苦头不曾吃过,他总想着待有来日恢复爵位,便将这些人活活虐杀,方能报心头之恨。
就算在狱中,他也笃定秦昭会为了传国玉玺饶他一命,可到此时,看见这两碟菜,知道是让儿子送了断头饭来,他瞪着承庆,扑上去踢倒了菜肴,握着栏杆的手早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伸手想要勾住儿子肩:“你去告诉秦昭,我要见他!”
管事一把将承庆拖到身后:“王爷小心。”
秦昱怔住了:“你当了王爷……”他又用那种承庆绝无法忘记的目光看着他,“你当了王爷,自然不会替我去求情了。”
承庆被吓得发抖,正是此时,狱卒取了一瓮酒来:“有菜无酒不像过年,算是给你的添的。”说着递到秦昱的手里。
秦昱见了酒还有什么不明白,他退后半步,神态疯癫:“他知道了……他知道了,他让你来杀我。”
第388章 二更
管事一见狱卒来了,赶紧要把承庆带出去,看他还站着不动,以为他心中不忍,劝说道:“王爷,时辰差不多了。”
他说的是要进宫去赴年宴,宫中席位好容易又有齐王府的一席一地,宋良娣已经带着小儿子进了宫门,承庆身为齐王是要给帝后祝酒的,祝酒词他还细细抄录下来,揣在衣袖中,预备在马车里再背一遍。
可秦昱一听这话,只当立时就要他的性命,他嘴里那句“他知道了”,也不明白是在说什么,可秦昱却越说越真,唠唠叨叨翻来覆去只是这一句,念到最后竟哭起来。
他在承庆眼中已经没有半点原来“父亲”的样子了,姿容风仪样样皆无,披散了头发,缩身进牢房中,斗室之中哪里容他逃脱。
他嘴里又不住念叨着“玉玺!”仿佛是他最后一点指望,冲到栏杆边,扒着栏杆对承庆道:“我有玉玺!告诉秦昭!我有玉玺!”
管事一把捂住了承庆的耳朵,带他出了牢房,承庆身子不住发抖,他身上披着厚斗篷,大节里甘露殿赐下来的,人人都有一身,他是亲王,那斗篷上还按制缀了金玉,身子一抖,金玉相碰,虽听不见他牙齿打颤,可这一声声却瞒不过管事。
管事将他连拖带扶,扶出了大理寺,接下去的事儿便不是他们该管该问该知道的,依旧劝道:“王爷赶紧罢。”
扶着承庆上了车,从车中取出一双靴子来:“夫人吩咐的,换一双靴子,干干净净往宫里去。”宋良娣不肯让儿子沾着晦气,恨不得替他换一身衣裳,只是时候赶不及,误了年宴更不好,只得预备一双靴子,给儿子换上。
承庆原来那双靴子上沾着泥水草屑,借着大理寺门前的灯火,看见靴上锦绣一片脏污,他怔怔抬起腿来,抖着嘴唇问管事:“父亲是不是……”
管事一言不发,替他换了靴子,旧的那双要带回去烧了,坐进车中,吩咐车夫往宫门前赶,半是劝半是叹:“后头的事儿,由夫人料理,王爷也就不必过问了。”
这是新帝登基之后第一个在皇城中过的新年,他们坐着马车行在朱雀街上,宫中不住有传赐的食盒出来,分送到各个大臣的家中去。
马车走走停停,承庆一直到了宫门口,脸色才缓和下来,管事见他确是受惊得厉害,给他喝了一口酒:“王爷可还记得祝酒词,夫人百般叮咛,王爷可别忘了。”
承庆这才掏出来看了一眼,嘴里念念有词,生怕自己到时出丑,他整顿了衣冠进了含元殿,坐到秦晏下首,秦晏冲他笑一笑:“雪天路滑,路上可费了功夫罢。”
承庆与几个皇子都不亲近,还是重回宫中读书,才又熟悉起来,知道秦晏为人敦厚,并非有意讽刺他,他既不知道,那便是宫中少有人知道了。
对秦晏点一点头:“五叔说的是,外头好热闹,天街上全挂了彩灯,马车很不好走,到元宵节的时候,一定更热闹了。”
宋良娣坐在在甘露殿中,手里捧了杯盏,看着小儿子与承佑玩闹,一面陪笑,一面不住盯着殿门口看,卫善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会儿还没到时辰,特意吩咐沉香:“叫人瞧瞧齐王可曾进宫来。”
宋良娣赶紧收回目光,对卫善垂头示意,没一会儿听沉香回报说齐王已经进了含元殿,虽松了一口气又担心起儿子害不害怕,见了秦昱,也不知秦昱说没说什么混帐话。
卫善与徐太皇太妃坐在一处,太皇太妃自然知道秦昱的事,她对杨宝盈从没好感,在她手里也吃过许多亏,更不必提秦昱的为人了,只问了卫善一句:“就是今日了罢。”
看见卫善点头,轻应一声,又盯着她的肚子看,念了一声佛:“这一胎得再是个儿子才好。”皇家子嗣单薄,对臣子来说不是好事,徐太皇太妃自然希望所有皇子都是卫善所出。
卫善两只手抚在腹间:“顺其自然,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说着扯一扯徐太皇太妃的袖子:“我还有事要麻烦太妃,我这一胎十分困倦,偏偏几个孩子都到了年纪,还想请太妃替我掌掌眼。”
这就是要她给自己挑一个合心意的媳妇了,徐太皇太妃满面是笑:“这有什么麻烦的。”也不知道这回挑选亲王妃是怎么选,想来秦昭不会广选秀女,那么便能从官家女儿里择了,越是想越是笑得合不拢口。
卫善这回却不光是给秦昰几个预留,还有小哥哥卫修的婚事也要办起来,他到今岁才松了口,肯成家立业了,到春三月间,便去上林踏春,正可把官眷女子一并招过来,看看品貌性情。
卫善把这主意一说,徐太皇太妃就更高兴了:“好好好,还是你想的周到,光是看画影哪里真切,叫到宫中来又总有些拘束。”
卫善笑起来:“说不准也有自家瞧上的,往年三月三之后,京城里总要办几桩喜事的。”这个往年已经是许多年前了,还是卫敬容在时说过的一句玩笑话。
“若是太妃家里有到了年纪的姑娘,也叫过来一并看看。”徐家的女儿教养极好,徐太皇太妃的兄长在伪朝时遇了难,留下寡嫂和一双儿女,卫善这么说,便是默许了徐太皇太妃抬举自家的侄女。
若不是卫善吐露这个意思,她是怎么也没脸把自己的侄女加在其中的,听了这话感激一笑:“看看孩子们有没有缘份罢。”
卫善倒不头疼秦昰秦晏的婚事,这两个年纪还未到,总还能留出两年来细细相看,她着急的是卫修的婚事,这回秦昭提拔了一大批官员进京,原来不肯任职的世家,这回也多有入职的,可她这个小哥哥却极是挑剔,不如叫他自个看看真人,说不准倒有动心的。
一堆人围坐在甘露殿内,院里凿了冰灯,雪一住,孩子们便跑到院中去,拿厚褥子垫在秋千上,太初坐在上头,让太监推着她摇荡。
廊庑下挂着花灯,不时还有花炮声响,屋里人人都在等新年敲钟声,永福寺的那口二百年的大钟又要多添一响。
钟声刚响头一下,狱卒便取了酒送到牢房中去,才刚那一壶酒,确是给秦昱配菜吃的,他自个儿把家里送来的菜打翻了,不能叫他饿着肚子上路,狱卒给了他两块玉米烙饼:“有酒有肉不知消受。”
看他把这两块饼子吃了,把酒留下来:“阎王要你三更死,大节里咱兄弟也不想沾晦气,自己了断,也省得咱们动手。”
秦昱坐在草席,面色一片灰白,盯着那壶酒,心里转的不再是什么传国玉玺,帝王之位,反而害怕起来,狱卒给他点了灯蜡,牢房窗中投映进烟火色来,虽听不见声响,却能看得见红绿。
那盏灯蜡一时红一时绿,秦昱立时想到他跟着人去掘墓时,点起来的火也是这么个颜色,那些浑人有的尿两泡,有的骂几句,吃醉了酒说干他们这个掘人坟的行当,不到死不知结多少仇家,对着秦昱嘿嘿一笑,露出满口黄牙:“黄泉路上再算帐,一笔归一笔。”
他肚里灌了两口冷水,仿佛真有人等着和他算帐,头一个是被他用滚水烫坏了舌头的正元帝,接着是脖子上还缠着罗带的杨宝盈和李太姬,杨云越杨夫人,恍恍惚惚还有个女人,辨不清面目,泡得面庞发涨,肿得撑开了身上的红绫。
他倒在草席上,只觉得肚里一阵绞痛,翻来翻去,打翻了脚边的灯蜡,狱卒听见声响,冲了进来,踩灭了火,把他提溜起来:“想给你个好死,你却来坏爷爷们的差事。”
死前还挨了一顿铁拳,捏开他的口,把酒灌进他嘴里,冷酒顺着喉咙往下滑,等他想吐已经吐不出来,喝了这酒死的人,死前恨不得把肠子都吐出来,几个狱卒为图省事将他一捆,由得他吐。
秦昱腹中巨痛,仿佛肠子被一节一节绞断,先是吐得一地酸臭,跟着一口一口呕出鲜血来,他先时还能呼痛,片刻就再发不出声音来,咬牙切齿只有两个字“秦昭”。
狱卒在外头饮酒,预备下一桶清水,等会把他用被子裹了,装进薄棺里,一个问另一个:“齐王府可有人来收尸?”竟只送了饭菜来,连几文钱的打点都没有。
另一个摇摇头:“哪有人来收尸,连个晓事的都没有,大节里还得劳动咱们,瞧着办一口棺材便是。”已经是庶人,难道还想着藏进皇陵福地不成。
等外头钟响第一声,狱卒拎着清水进去,牢房中酸臭难当,匆匆拿被子将秦昱裹起来,拖到外头去,一桶清水浇在地上,冲洗牢房。
秦昱不是好死,死的时候眼珠凸出,七窍流血,狱卒见惯了场面,伸手替他一阖:“你还是命好,寻常人哪还有棺材呢。”
第389章 绣球
秦昱的死,没在京中溅起半点水花,那口薄棺从大理寺拖出去埋到了乱葬岗,浅浅挖了个坑,盖上一层土,叫乞丐翻倒了棺材,从他身上剥下那层被褥来,一见沾着血腥恶臭,知道不是好死,骂了两声晦气,这样的褥子便是冻死了也不能盖,还扔在棺材边。
等宋良娣派人去收裹的时候,棺材里头已经叫野狗啃食得差不多了,冬月里没吃食,就是块臭肉也啃了,两三只野狗倒在棺边,下人赶紧起了一把火,把几只狗的尸首烧化了,免得惹出事来。
下人取了一床薄棉胎,把零星几块人骨收裹起来,不能埋在府里,找到一块孤地,还把那口棺材钉死了,立了一块木牌作标记,回去禀报宋良娣。
宋良娣对秦昱早就没了情宜,可管事的回来一报,她依旧听得心惊肉跳,抚着心口好半日,不敢去深究那句“他知道了”究竟是什么意思,却害怕秦昱死后怨气不散,来找儿子报复。
他当人的时候便只害亲近的人,杨家一家叫他害得丢了性命,王妃更是死在他的手里,纵是成了鬼,也是个成不了气候的鬼,宫门他摸不进去,就怕他还回王府来,害自己的儿子。
宋良娣越想越怕,阖了手不知念上几句佛,赶紧吩咐道:“派两个人问明白尸首在哪儿,收裹起来埋了。”又指派管事到寺中去给秦昱做一场法事,“多念几卷经,化化他的怨气。”别叫他报在儿子身上。
齐王府里悄悄写了名符送到寺中,拿黑布蒙住,还不敢告诉和尚这人是谁,管事的问要如何说,宋良娣便道:“便说是个十恶难赦的人,让师傅们多念两轮经,万万不能叫人知道。”
掘自己父亲的坟,可不就是十恶不赦,和尚收了银子,把这块黑布蒙起来的牌位立在案上,念了十几回遍经,似这样的事也不是没见过,花大笔银子又说不出来路的,要么就是结了仇,要么就是怕生怨,念完了告诉管事道:“再有千百般的怨气也化解了,回去告诉家人,不必惊慌。”
宋良娣这才一颗心落回肚里,又让人进宫报说两个儿子都感了风寒,元宵便不进宫去贺礼了,承庆承康两个是要戴孝的,两人孝一戴,可不天下皆知了,干脆闷在府中,到底办不办丧事,关起门来谁也不知。
卫善点头允了:“两个孩子年小,多养养也不碍事。”
宋良娣一听便明白了,卫善也不愿意这事闹得满城风风雨,干脆让儿子在家里歇到春三月,不必穿重孝,这才放他们出门去。
正月里不见血光,到二月初,菜市口便提出来十几个犯人,监斩官先宣布罪名,说是偷盗皇陵,当场捉拿,这些犯人一个个押解出来,光看面相便不是善类,午时一到,刽子手手起刀落,这桩案子便算是了结了。
卫善不时赐医赐药到齐王府去,秦晏还特意登门看过,诸人只道承庆承康两个身子弱些,确是病了,等承庆承康两个重回宫中读书,这事儿已经被人淡忘的差不多了。
等秦昭论功行赏,将杨家封存的院子修整一新,赐给了崔家,京中就再无人谈论起杨云越杨妃和齐王秦昱来了。
三月三这一日,天色未亮就有车辇缓缓出城去,京城里已经许久不曾见过如此盛景,卫善坐在车中,看见四面街巷人头攒动,她隔着帘子往外头看,卫修骑马就在她车辇边。
沉香掩口笑道:“娘娘不必忧心,这回必有可心意的女子。”
谢家崔家霍家,肯往京城中来任官职的世家这回都受邀前来,林文镜从那些世家大族中挑出子弟来授予官职,除了借他们的人望之外,这些世家也早不如正元初年对地方的影响这么大了,正是彼此退一步的好时机。
卫修越长越像卫敬尧,但凡脸上露些笑意,就能叫身边女眷面上染上桃花色,他自己也知道生得太风流,只好成日端正着脸色,轻易不露笑脸。这会儿骑在马上,眉头略略一松,民人女子的目光便都落在他的身上,打听着他是哪一家的儿郎。
卫善这儿提起他的,倒比提起秦昰秦晏的人更多些,官员家中有年纪正当的女儿,又不能往辅国公府去提亲,正可让夫人在甘露殿里提上一句。
卫善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不成想上辈子没婚配的小哥哥,这一世这么抢手,几回劝说,这才知道卫修不是不肯成亲,而是眼光太高,要个十全十美的女子。
她怀着身孕,还替卫修烦恼,或是容貌美,或是性情佳,或是家世好,选一样出挑的容易,要十全十美的打着灯笼也难找。
卫善哼了一声,对沉香咬牙切齿:“我恨不得叫他到城门上去抛绣球,砸着谁就是谁。”
沉香笑得歪在车壁上:“可不敢真抛绣球,说不准城门都要给挤破啦。”
卫善眨眨眼儿:“当真有这许多人动他的心思?”
沉香更是笑个不住,半是凑趣玩笑,半是真有其事:“光是有胆儿到娘娘跟前来说项的有多少?还有那些个……有贼心没贼胆儿的。”
她一句话把卫善说得笑出声来,肚里的孩子已经会动,只是成日里懒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