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小娇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错嫁小娇妻-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现在的凉国公依然不能做官,可在家里却慢慢立起来了,便是泼辣霸道的宁老夫人见凉国公沉下脸也识相的不敢顶嘴。

    蒋氏为宁珍说话,宁珍却更觉得难堪,在她看来,只有做错了,才需要别人帮着说话,推开蒋氏伸过来的手,宁珍拔腿便走。宁珍的举动在宁老夫人看来就是顶撞,一拍桌子,道:“反了,让她去!反了天了……”

    “闭嘴!吃饭!”凉国公沉声打断了宁老夫人的话,向宋缜和刘敬棠道:“叫你们见笑了!”

    两人自然连道不敢,宋缜早就知道凉国公府什么个情况,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宋缜并没有嫌弃宁家和宁熹的意思。刘敬棠却不同,福王府的情况他清楚,也知道自己对自己来说,宁思已经算好的了,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心甘情愿求娶宁珍。相反的,白夜歌不说出身比宁思强太多了,单单白夜歌不惜使手段嫁入福王府,便是刘敬棠并不怎么相信一见钟情的话,也难免生出些虚荣心,两者相较,刘敬棠的心早就偏向白夜歌了。

    宁家乱糟糟,周氏虽然想跟宁熹多说说话,但生怕再出点什么幺蛾子,叫女婿对女儿生出些看法,午膳之后就送宋缜两个出门。

    虽然从宁熹来说,与宁琤一家才接触,可有原主十几年的记忆在,于宁熹而言就是朝夕相处的家人一般,这一番要走,还真舍不得。宋缜坐在宁熹旁边,见她眼眶红红的样子,有些心疼,道:“好了,莫难过了,岳母也是为你考虑。”

    宁熹自然知道周氏是为她考虑,否则哪个当娘的会急着让女儿回婆家去,只是心里不是滋味,这两三天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她都来不及扎前男友的小人,就得做好妻子孙媳乃至日后当家主母的责任,于她一个没怎么经历过风雨的来说,这成长来得实在残酷了些。

    宁熹皱着白皙小脸的模样,叫宋缜忍不住伸手捏了捏,终究不忍心她不高兴,提议道:“时候还早,我带你去吃包子吧!”

    “……”带新婚妻子出门吃好吃的,不说满汉全席什么的,至少要报出来一个叫得上名字的酒楼茶屋什么的吧,吃包子,真的好接地气啊!

    宋缜本来想说带宁熹去有名的茶楼喝茶的,毕竟刚刚吃过午膳,只是看着宁熹白嫩的小脸,脱口就成了吃包子。对上宁熹一脸无语的模样,宋缜扯扯嘴角,道:“有一家桂香包子铺,包子特别好吃。”

    宁熹噗嗤一笑,道:“好啊!”她对宋缜还不了解,也不奢望宋缜这么短的时间里将她爱得死去活来,但至少宋缜愿意为她费心,让她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也生出些安全感来。

    宋缜往外吩咐了一声,马车就从前面的路口拐进一个巷子,不多时就停了下来。宁熹与宋缜一起下了马车,面前是一个寻常的小巷子,道路两侧都是不同的食店,这个时候虽然刚过饭点,但这个美食街依然十分热闹。

    女儿家出门的机会不多,虽然宁熹偶尔跟周氏出来巡视店铺,也没来过这边,但宋缜显然对这一片很熟,给宁熹解释道:“往前是海产市场,那边是花鸟市场,这一片都是食店,虽然不如前街的酒楼名气大,但也有几家味道极好的。”

    宁熹点点头,跟着宋缜往前走,不多时就到了宋缜所说的桂香包子铺。店里忙活的掌柜是认得宋缜的,连忙招呼他道:“宋公子来啦,楼上还有地方,宋公子楼上坐吧!”

    宋缜点点头,道:“来一笼蟹粉小笼包,一笼生煎包,再来两个小菜,嗯,再来一壶绿豆甜汤。”

    “哎,宋公子稍等!”掌柜的应着,叫小二给宋缜两人引路。

    楼上虽然不是雅间,但也用屏风隔成小间,宋缜挑了一个临街的位置坐下,向宁熹道:“我师父最喜欢这里的蟹粉小笼包和海鲜灌汤包,我跟师父来得多了,也就熟悉了。”

    宁熹点点头,道:“那你怎么没点海鲜灌汤包?”

    “这会儿了,海鲜灌汤包肯定是没有了。”宋缜接过小二端来的绿豆汤,给宁熹倒了一碗,“海鲜贵,京城又在北方,这店家有一手做海鲜灌汤包的好手艺,也没法子天天备着,若是没人买可就亏大了!为了师父能经常吃上海鲜灌汤包,那海鲜市场还是我花力气建起来的。”

第一卷 第九章 串门

    “……”宁熹没来过这边,不过那个海鲜市场她还是听过的,毕竟满京城就这么一个专门的海鲜市场,建起来到现在也就四五年的时间。原本听说要建海鲜市场时,许多人都并不看好,毕竟海鲜大老远运来,成本实在太高了,何况要想打开局面还得降低价格。谁知海鲜市场开张到现在,将原本零散的销售点都集中过来了,且不说那人手中的海鲜供给线,单单市场摊位收入就让人眼红不已。

    见宁熹惊讶的目光,宋缜也生出些骄傲的情绪,道:“我最开始是想将方子买下来的,但人家祖传的手艺,不肯卖,我又不能仗势欺人,这才另想它法。当时为了那海鲜市场确实花了不少力气,好在海鲜在京城这种富贵人家聚集的地方还真不愁销路,否则我就亏大了。”

    就为了师父一句喜欢这么大手笔,宁熹倒是真没想到宋缜还这么尊师重道。宋缜呵呵一声,没有解释他师父有多难缠,当初为了吃上灌汤包,大冬天叫他提了府里的海鲜,来求这店家老板做灌汤包。他堂堂世子被师父摧残了大半年才穷则思变,想出这个治本的法子来。

    两人说话间包子和小菜也端上来了,听宋缜说这包子好吃,宁熹也十分好奇,一尝还真如宋缜所说,这小笼包做得格外好吃。午膳吃的不多,但宁熹饭量毕竟不大,吃了两个小笼包,一个生煎包,差不多也饱了,便捧着绿豆汤看宋缜吃。一笼包子十个,宁熹加起来就吃了三个,剩下的被宋缜包圆了,宁熹惊讶了一回,有些心虚道:“世子,是不是宁家饭太难吃了?”

    “……”宋缜扯扯嘴角,叹了口气道:“今日姐夫胃口不好。”

    “……”宁熹可以想象,刘敬棠胃口不好,没吃多少就放筷了,客人放筷了,主人家总不好接着大吃大喝,大家都不吃了,宋缜总不能一个人端着碗。想到这些,宁熹有些同情宋缜,道:“那你吃饱了没?要不要再来一笼?”

    “……”当他胃口真有那么大啊!宋缜摇摇头,带着宁熹起身往外走,总不好在外面耽搁太久。

    宁熹再回到慧园时已经是下午时候,宋缜去忙他自己的事去了,宁熹便开始查看账本。今日回到府里,宋老夫人就把宋缜母亲留下的嫁妆的账本交给了宁熹,叫宁熹学着打理。宋缜的母亲出自文家,文家不似周家富裕,但文氏也是家中独女,陪嫁除了有价无市的古董字画,也按规矩添了庄子和铺子,文氏过世得早,宋缜年纪又小,文氏的陪嫁一直是宋老夫人代为打理,如今宋缜娶妻,宋老夫人就交给了宁熹。

    这个时代,女子的嫁妆虽然是带到夫家去,但也是属于女子的私产,若她自己愿意补贴夫家没的说,否则夫家是不能挪用的。大户人家格外看重脸面,也不愿担上算计媳妇嫁妆的名声,媳妇死了嫁妆也只会留给她的儿女。这些道理宁熹都知道,只是没想到她才嫁过来,宋老夫人就这样信任她,将这些交给她打理。

    宋老夫人见宁熹惊讶的模样有些喜欢,长得好看总是讨喜些,何况宁熹将心思都写在脸上,叫宋老夫人也心软了些,道:“傻丫头,你知道不知道你娘家给的陪嫁有多少!”

    宁熹确实不清楚,只知道那日出嫁时,她的嫁妆比宁思还多些,叫大房恨得咬牙。可这也没有办法,宁家嫁女儿,公中每人是两千两来操办,加上五千两的嫁妆,剩下的就是姑娘家的父母自己给女儿添的。这也是包氏非要宁熹和宁思一起出嫁的缘故,一次操办,省下来的钱可不是能给宁思添上不少,可包氏千方百计给宁思添上了两千多两的嫁妆,也远远比不上周氏给宁熹置办,两人嫁妆放到一起,是越发不好看了。

    宁熹从宋老夫人那里接了差事,回到慧园便开始翻看账本,当然,也仅限于看账本,宁熹还没打算立刻去插手里面的事。宁熹两世都生在富裕的家庭,加上两世都是捧在手心的娇娇女,对于钱财她是真的没有更多的概念,所以宋老夫人把账本交到她手里,她也只是想着将账本翻一翻,心里也有个数。

    正忙着翻账本,琉璃进来禀报,道:“三奶奶,大奶奶来了。”

    宁熹才过门,世子夫人的册封还没有下来,府里都称宁熹为三奶奶。琉璃话音刚落,大奶奶杨氏便带着一众丫头婆子进来,笑嘻嘻地在宁熹面前坐下,道:“我自己进来了,三弟妹不会怪我吧!”

    宁熹放下手里的账本,叫阿秋收到小书房去,微笑道:“大嫂能来,我欢迎还来不及,怎么会怪!”

    “前些天我母亲派人给我送了些南方的特产来,就想着给弟妹也送一些尝尝鲜,我记得宁三夫人也是南方人吧!”杨氏看上去就是热情活泼的性格,笑着就把包好的东西送到宁熹面前。

    宁熹低头去看,大大的两大包,还扎了彩带,看不出里面放了什么,叫人收起来,向杨氏道谢:“多谢大嫂还惦记着我,我娘是苏州人,不知大嫂娘家在哪里?”

    “这可是巧了,我娘家在杭州,离苏州也不远呢!弟妹可曾去过苏州?我出嫁时还从苏州过,那时正是春天,可惜没能在苏州游玩一回。”杨氏接过阿秋青枝递过来的茶盏,喝了一口便接着说苏州的话题。

    “还是小时候去过一回,那时我才七岁呢,只记得那年冬天真的好冷啊!”宁熹虽然不清楚宋家几房的恩怨,但看宋缜的态度,宁熹虽然不至于特意防备他们,但多少也会留心,何况她与杨氏本来就是刚刚认识,并没有什么话说。

    杨氏闻言便笑了,“可不是嘛,说起来江南不像京城,下雪冷是冷,不过穿的厚实也就不冷了,那边湿冷湿冷的,真要比起来,也一点都不比京城温暖呢!”

    两人虽然不熟悉,但杨氏很健谈,从江南的地理风物说到京城里谁谁谁家的恩怨情仇,宁熹想起宋缜说想尝尝她的手艺,只是做妯娌的,也不好说赶人走的话,只得将亲自下厨的计划放到明天。正说着,外头一个小丫鬟被领进来,急急地向杨氏道:“大奶奶,出事了,大奶奶快回去看看吧!”

第一卷 第十章 作证

    杨氏闻言皱起眉头,道:“出什么事了?”

    小丫鬟抿着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杨氏横眉一瞪,道:“有什么话就说,吞吞吐吐的做什么!”

    杨氏显然是个泼辣的,小丫鬟被杨氏一瞪,连忙道:“是、是林姨娘在院子里走动时,跟苏姨娘起了争执,苏姨娘一不小心将林姨娘推倒了,林、林姨娘她小产了……”

    “什么!”杨姨娘霍然站起身,“不是叫她好好在屋子养着吗?怎么偏就不听话!你们也是,不是交代你们好生照看着林姨娘,怎么不知道护着主子!”

    宁熹坐在旁边暗暗缩了缩身子,杨氏的表现格外浮夸,看上去确实是在心疼那个流掉的孩子,对那位姨娘恨铁不成钢,可宁熹却本能的觉得杨姨娘心里是高兴的。

    “奴婢……”

    “行了,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跟我回去!”杨氏不等小丫鬟辩解,便打断了小丫鬟的话,摆摆手示意小丫鬟跟她走,向宁熹道:“今日与弟妹一见如故,本想与弟妹多聊一聊,没想到……我嫁到国公府也有两年多了,可一直没有好消息,这才做主给夫君抬了两位姨娘,好容易林姨娘有了身孕,谁知……弟妹恕罪,我改日再来同弟妹说话。”

    “大嫂正事要紧,都在一个屋檐下住着,几时不能一起说话。”宁熹点点头表示理解,起身送杨氏出去。

    杨氏走远了,红珠站在宁熹身边,有些感慨道:“大奶奶可真是个心善的人,姨娘出了事都着急成这样!”

    宁熹侧目看了红珠一眼,低声应道:“凡事不能光看表面,你道大奶奶跑来这里坐了这么久,就为了跟我说那些废话?”

    “那是为了什么?”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宁熹还没注意到说话的人不同,叹了口气道:“自然是找个人证,证明她不在场啊!你没瞧见……呃,怎么是你啊!”说着瞪了几个低着头的丫鬟一眼。

    宋缜轻轻一笑,“怎么不能是我,你还没说,你瞧见什么呢!”

    “没什么,不就是大嫂拼命掩饰笑容的扭曲表情嘛!”宁熹呵呵一声,说是要亲自下厨,连忙走开了,作为富裕家庭养出来的小公举,素描、钢琴什么的,是基本功啊,杨氏表情浮夸,但并不妨碍宁熹从中看出杨氏扭曲的笑容。

    当晚宋缜如愿尝到了宁熹的手艺,不过宁熹学的是烘焙,中餐顶多算是过得去,色香味顶多占了一个色。宋缜倒是不挑食,虽然味道一般,但至少看上去是赏心悦目的,也就没有发表不同意见。

    次日到宋老夫人那里请安时,杨氏已经到了,正捏着帕子抹眼泪,嘴里的话倒是很清晰,“祖母,才刚刚两个月的孩子啊,孙媳生怕出了事,不许人往外说,还特地让人护着她,可偏偏就……”

    宋老夫人头痛的按了按额角,招招手示意宁熹坐下,打断杨氏的哭诉,道:“好了,毕竟是庶出,没了也就罢了。我早就说过,嫡子没有出生就纳妾,难免惹得屋里头人心浮动,你偏偏要给那两个正经抬了名分!”

    杨氏听到前半句还在高兴,可见宋老夫人并不看重小妾肚子里爬出来的重孙,听到后半句却忍不住委屈。那苏姨娘是白氏远房的侄女,说是远了,可苏姨娘的娘带着女儿投奔白氏,偏偏得了白氏的青眼,偏偏那人还早早病死了,白氏就非得将那八竿子打不着的表姑娘塞给丈夫。杨氏做儿媳妇的,能拗得过婆婆的大胳膊,只得顺着婆婆的意思认下这么个妹妹。

    昨晚宁熹跟院子里的老人了解了一下国公府的情况,也了解了大公子宋纩院子里两个姨娘的情况。总体来说,镇国公府虽然没有什么不许纳妾的规矩,但妾室确实不多,老国公一辈子没有纳妾,宋缜父亲兄弟三个加上一位姑姑都是嫡出。到了宋缜父亲那一辈,兄弟三个只有宋二爷有两房妾室,但都没有生养子女。而到了宋纩,虽然娶妻还不到三年,但已经纳了两房妾室,便是昨日提到的苏姨娘和林姨娘。

    宁熹从阿秋口中得知,苏姨娘是二夫人白氏远房的侄女,据说跟宋纩还是青梅竹马,又有白氏做主,杨氏过门一年多没有好消息,就纳了苏姨娘。而林姨娘则是杨氏身边的丫鬟,苏姨娘进门没多久,就由杨氏做主,把林姨娘给了宋纩,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作为杨氏的臂膀打压苏姨娘。宁熹还没有见过那两位姨娘,但从杨氏的表现来看,杨氏抬举林姨娘打压苏姨娘,却并不希望林姨娘影响了杨氏的地位,否则也不会处心积虑的将孩子弄没了去。

    宋老夫人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也没说要怎么处置那位闯了祸的苏姨娘,虽然宋老夫人确实想早点抱重孙,可先前没听说有这么个孩子,没有期待自然没有更多的失望,只提点了这么一句,便向白氏道:“孩子既然没有了,就送点好的药材给她调养身子,至于苏姨娘,既然已经嫁了人,也该收收心,毛毛躁躁的像什么话!”

    白氏自然连忙应是,对杨氏也有些不满。她费心为儿子求娶杨氏,是因为杨家是书香世家,往上还出过宰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