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神培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女神培养-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声点,小声点,你忘了你拿着喇叭的!”刘志斌没好气的训斥道。
“嘿嘿,我忘了哈!”那个人嘿嘿一笑,这次放低了声音说道,“校长,我就想问一个事情,他们都说去镇上读书要交超编费,我们要不要也交啊!这超编费可不便宜,最少都是好几百呢,我家可拿不出这钱来。”
在喇叭的作用下,所有人都听到了他的问题。村里的人很多都不明白什么是超编费(择校费),但听到说到镇上读书要多交几百元,就心中不乐意了。


第17章 村小解散2
“要交钱啊,还是好几百,太多了吧!”
“我们村离镇上也有三四里路吧,这么远干嘛不让我们的村小继续开啊?听说宝灯存那边的村小明年也可以上学,我们干脆把孩子送去宝灯村上学吧。”
……
“好了,不要吵了!”刘志斌大吼一声,“吵什么吵,是我回答问题还是你们回答问题,再吵就让你们上前面来吵,看谁的声音大!”
知道这位老好人校长是真的生气了,坐在下面的家长们也不敢再说话,一个个都老实地安静下来。
“你给我坐下,不要站着挡着光!”刘志斌瞪了那个问问题的人一眼,然后没好气地说道,“超编费,你知道什么叫超编费吗?什么都不知道就乱说,哼,真是没见识!我就给你们明说吧,不把事情说清楚,我看你们那些榆木脑袋是一点都不会明白的。”
“以后这村小肯定是没有了,不仅学生们,就是我们这些老师也要被调到镇上去教书。我以后就教三年级,他们都教一、二年级。以后有什么事情大家也可以找我们。平时大家都赶集,镇上离我们村最远的地方也不过四里路,近点的才一里路,哪里算什么远,说远的那些都是懒骨头范了病,该好好治治咯。”
“刚才我已经说了,镇上的小学比我们村小教学条件好,孩子们能在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以后说不定也能考上高中,甚至考上大学。哼,不要没有远见,孩子当然是学习最重要,如果考上大学,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不要舍不得花那些小钱,以后孩子挣钱了,多少钱不挣回来了。要不说你们怎么一辈子都只能在土里刨食呢,就是鼠目寸光,你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难道你们还想你们的儿子孙子也这样?城里的人就舍得花钱让孩子读书,你们就舍不得?所以,活该你们一辈子都做农村人!”
下面的家长被说的脸上一红,有些不好意思。
“至于学费的事情,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你们怎么长着耳朵不听呢?学费和村小的一样,没有什么超编费。”刘志斌一脸生气地说,“这学费是国家规定的,是不会变的。而且我们都是白水镇上的人,那里用交什么超编费。超编费是那种去外面读书的孩子才交的,不要什么都不懂就乱开黄腔!”
“好了,我要说的都说完了,你们只要记得过完年去镇上的小学上学就行了。孩子小,一个村里的孩子可以组织到一起去上学,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也免得出事的。这事你们每个组的人自己回去商量,找队长说说,这事我就管不着了。”
“还有就是去镇上的小学读书时要考试的,回去给你们家孩子们好好说说,让他们多多复习功课,别到时候一考试就都给我不及格,村里的孩子统统降级!”刘志斌冷哼,“这一次合并到镇上小学的村小可不止我们一个,大家都相互比着呢,到时候如果都给我降级了,我的脸上不好看,我们整个村脸上都不好看!明白了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快点问?”
刘志斌解释的很清楚,大家也都明白这下半年是肯定要去镇上上学的。是国家要求的嘛,肯定是改不了的;改不了,大家也就接受了。反正学费都是一样,最多孩子上学跑远一点去镇上上学,大家也不担心。村里的孩子每天都到处跑,跑远一点上学也好,免得精力过剩在家祸害。
就是刘志斌说的考试大家也听明白的,不就是镇上小学觉得村小的孩子学得不如镇上的孩子嘛,想摸一下孩子们的底,家长们也能理解。当然他们的想法也是和刘志斌一样,回家一定要好好督促孩子读书,绝对不能让孩子被降级。周围人家的孩子都顺利的读了镇上的小学,就自家孩子被降级了,这说出去多丢人啊!
“明白!”
“明白就好!”刘志斌眼看也快中午了,站起来挥挥手,吼道,“好了,今天的家长会就到这里了,大家散会。还去好好想想我今天说的事情,也把事情告诉孩子们,还有要吩咐他们好好复习,可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散会!”
刘志斌一说散会,下面坐着的家长们就纷纷站了起来,拿着自家的凳子往外走。这天也快中午,正是回家做饭的时候。
刘志斌也收拾好东西往家走,走到村口就看到杨天志正在正站在那里抽烟。刘志斌一愣,忙走过去给杨天志打招呼。
“老哥,你怎么在这里?”刘志斌笑道,“我今天看到你和嫂子都过来给两个孩子开家长会,怎么没看到嫂子,嫂子这是先回去做饭?老哥怎么不回去啊,在这儿是等人?”
“是啊,我就在这里等你呢。”杨天志接话道。他让王淑芬先回去做饭,就是留下来等刘志斌,他有事和刘志斌说。
“喔?老哥是在等我?”刘志斌摸不清楚杨天志找他有什么事情,还值得他不会去吃饭专门在村口等自己,“老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我们边走边说。”
“其实就是月儿读书的事情。”
杨天志也知道杨倩兮不过七岁就读五年级这个事情肯定会让人说嘴,要知道很多学生都是七岁才允许读书的,当年杨倩兮读书时可是根本没有按照规定走得。杨天志就担心到时候去镇上小学上学,那边的老师会觉得杨倩兮年纪小,让她降级。他的孙女他知道,性子好强的很,让她突然降级她肯定不愿意。何况杨天志也知道她家孙女聪明,是真的学会了前面年级的知识,让他再交钱给学校,杨天志也觉得不合算。
“喔,原来是这事啊。”刘志斌立马明白杨天志担心的是什么,连忙解释道,“老哥放心,这事我已经和镇小的校长说过了。虽然那边校长也有些怀疑月儿的本事,但学校能出一个神通,这校长脸上也是有光的。他们那边已经说了,只要月儿能够在入学考试的时候考出好成绩,他们就允许月儿破例读五年级。老哥你就放心吧。”


第18章 
从刘志斌这里听到了明确的答复,杨天志也就放了心。不说孩子的事情,两人又开始聊起来地里今年的收成,今年算得上风调雨顺,庄稼都有不错的收成,让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们都觉得有奔头。
杨家的房子在村里最里面,半道和刘志斌告辞后,杨天志就悠悠地走回家吃饭。吃完饭,王淑芬去洗碗,杨天志就把杨家姐妹叫过来,给她们说今天开会的事情。虽然杨家姐妹一个七岁,一个六岁,但杨天志还是觉得这种关于她们自己的事情要好好给孩子们说清楚,何况,杨天志一直觉得自己孙女顶顶聪明,这些事情也是明白的。
对杨天志的话,杨盼兮是不明白,所以只是坐在凳子上镇定(?傻傻)地看着杨天志。杨倩兮前世都经历过这些事情,所以是真的镇定。看到两个孙女都这样有大家风采(大雾),杨天志很是欣慰。
“你们表爷爷说了,进校的时候就要考试,考的不好就要降级,你们可要好好给爷爷争气,可不能被别人降级啊!”
“爷爷放心,我知道的!”杨倩兮立马表态,“我会好好学习,然后还要督促妹妹也好好学习。妹妹,对吧?”
杨倩兮这可没有说笑,当年她家妹妹上学的时候是明年九月,还有几个月满七岁。当年户口本上年纪不到七岁的孩子去镇小上学需要考试,她家妹子没有考过,只得等了一年再读书,以后就一直比同龄人年龄大个快一岁,让她小时候被不少小朋友嘲笑,学习也学不好。杨倩兮深以为后面杨盼兮的不喜欢读书也有这其中的原因。所以,这辈子为了让杨盼兮有高的文化程度,杨倩兮决定从小就要好好培养。
杨家小朋友考虑的是读书的问题,杨家二老反而考虑更多的是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晚上,杨家姐妹睡着后,杨家二老就说开了。
“诶,他爷爷,你说这村小开的好好的,怎么就说换地方就换地方啊。这镇上虽然也不远,但月儿他们上学走得早,夏天还好,这冬天可是天都没亮呢。而且,月儿和雁儿还这么小,让她们每天来回的跑,还要去蒸饭什么的,我真的很不放心。”
白水镇的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中午可以回家吃,也可以到学校的食堂吃饭。杨家离镇上也不算近,孩子们回来吃饭后再去学校就可能赶不上下午的课了,所以她们只要在食堂吃饭。学校的食堂是指提供菜,饭只给老师提供,所以杨家姐妹去镇上上学需要每天带着米去食堂蒸饭。蒸饭这事又要放水又要放进炉子里,让两个六七岁的小丫头做,作为奶奶的王淑芬当然不放心。
“你说村小不能撤,村小就不撤了!”杨天志翻了一个身,说道,“这事我们说了可不算,就是我们县长说了都不算,都说是大领导说的,大官说的话能改吗?你看看刘志斌,他在村小可是校长,可是到了镇小不过就是老师,就被人管了。你看他都没有办法说话,我们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哼,你知道什么呢?我可是听说了,镇小老师的工资可比这村小校长的工资高,而且每年还有各种好处。当村小的校长好什么啊,不就只管着两个人嘛,这样虚头巴脑的事情还不如实际拿到手的钱实在。所以,我说着刘志斌是巴不得村小被合并呢,说不清还是他自己申请合并的呢。”
“他申请,谁听他的!真要是能够申请,镇上老师好处那么多,那宝灯学校的怎么没有被取缔呢?哎呀,小子啊说这些都没有用,反正现在学校是要求了,我们村的人只要上学就要去镇上。哎呀,早知道当年我们就应该被分到一组的,那里离镇上的小学最多几百米,孩子上学多好啊!”
“可不是,一组的那些人才高兴呢,他们孩子上学那么方便。”王淑芬不高兴地嘟囔,“当年我们怎么就不分到一组,如果分到一组,月儿们上学多好。”
“抱怨也没有。不过……咦,对了,淑花家不是离镇上学校很近吗?”杨天志突然想到一个事情,“从他们家到镇上小学不过走二十分钟的路,他家也就淑花和亲家带着两个孩子,平时也没有什么事情。要不让亲家帮忙给孩子做做饭?”
“这主意不错啊!”王淑芬立马来了精神,越想越觉得杨天志这个主意不错,“淑花家两个娃儿也在上学啊,李胜今年九岁,上三年级,李利今年也上一年级了,和雁儿同一个年级。带一个孩子是带,带四个孩子也是带啊。国华都把大女婿带出去挣钱了,让他姐姐帮他孩子做做饭又不麻烦。嗯嗯嗯,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明天赶集,我就去找亲家说说。”
“哎呀,你怎么说风就是雨的。”杨天志说道,“虽然这亲家公不在了,亲家母也是好说话的人,对淑花和我们家也不错,但你也不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而且就是决定去李家,我们也不能空手就去了吧。虽然两个孩子还小,也只是中午去吃饭,但总不能就不表示表示?而且这个事情还要和国华他们商量一番,那有你那样说风就是雨的!”
被杨天志拦住,王淑芬也不生气,觉得杨天志说的有理,这是肯定要和杨国华和钟晓云商量一下。不过,同样,王淑芬也觉得明天还是应该去找一下亲家,多联络一下感情,免得到时候求人办事的时候尴尬。
杨倩兮正在床上呼呼大睡,完全不知道她马上又要重复前世去大姑家中午吃饭的事情。前世杨倩兮和杨盼兮读小学的时候依旧是去大姑家吃中午饭,吃完饭又和哥哥弟弟们一起来学校上学,有时候他们还一个去山上捡鸡枞,或者打小鸟、摸鱼……所有长大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杨倩兮姐妹和大姑家两个孩子的感情是最好的,就是因为从小打下的好基础,
马上四个“铁杆”又要重新再一起,不知又将撞出怎样的火花。


第19章 
期中家长会后,所有人都知道了村小要撤销的事情。
孩子们没有所谓的什么悲春伤秋,脑中想的最多的是父母不断地叮嘱,下期入学考试成绩不能太差丢了祖宗的脸,还有或许就是要去镇上上学的新鲜感和忐忑吧。不过知道认识的朋友都要去镇小上学,忐忑少了,更多的就是新鲜感吧。现在他们还没有想过去镇小上学的坏处,多的是憧憬和期待。
至于村小唯三的老师,除了刘志斌对村小有多年的情感,心中很舍不得以外,其他两位老师知道他们要调到镇小去,更多的则是高兴的他们有了新的前程,毕竟镇小无论是工资、福利待遇,还是以后发展的前途都比村小好了太多。
过年的时候,杨国华和钟晓云从外面回来过年,当然也听说了这个事情。两人也在外面跑了好几年,知道要想挣钱还是要有学问,他们本来就想有钱就把自家女儿转到镇小上学,不辜负孩子的聪慧,没想到天降馅饼,村小竟然被并入了镇小,杨倩兮姐妹就能名正言顺地入镇小上学,连送礼那些都不用。
不过,两人的担心和杨家二老一样,都觉得孩子太小,每天来来回回这样不安全。如果他们有钱的话,倒是想办法入镇上弄一个房子,让二老不种地入镇上带孩子。可事实是他们不过是区区的打工仔,一年就挣那么多,还要一家人开销,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所以,听了杨家二老的提议,杨国华和钟晓云都没有反对,觉得即使付出再多的钱和人情,只要能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都是值得的。
过年前,杨家人就专门带着孩子,买了礼品去李家说这事。
对这事李家并不意外,毕竟前几个月王淑芬就过来透过口风,早问过李家的意思,如果李家不同意他们是不会登门的。所以,今天上门只是一个形式,主要是让杨国华和钟晓云亲自感谢以后帮他们带孩子的杨淑花和李家阿婆,让他们感受到杨家的诚意和感谢。虽然说都是亲戚,但该好好表态的时候还是要表态的。
对孩子,杨家两口子是舍得的,当即就表示因为孩子们在杨家吃饭,不用拿米,但一个月给李家五十的生活费。在这时,一个壮劳力外出打工,一天才挣二十几元,五十块钱,两个小姑娘吃一顿,绝对是有多不少。
因为来求办事的是杨家人,做为杨家女儿的杨淑花不好开口,只说去做饭,让李家阿婆做决定。初初听到一个月只用中午给孩子做饭就能拿五十块钱,李家阿婆很是心动,但她也没有被钱迷住心智,当即就摇头拒绝。
一是对方是自己媳妇儿的娘家,平时两家的关系很好,帮忙带一下孩子,多做一些饭完全不费事。二也是因为自己儿子正被杨家带着出去干活,今年也挣了好几千,让李家阿婆很欣慰。就冲当时杨家有门路就无偿带自己儿子出去见识市面挣钱,再让李家阿婆收钱,李家阿婆就不好意思了。
一个要给,一个不收,各有各的理由,坚持不下。最后还是杨天志拍板,说每个月给三十,其中一部分是生活费,一部分也是拜托李家阿婆照顾孩子的辛苦费。
对杨天志这个亲家,李家阿婆很尊重,也知道不收下这钱杨家肯定不安心,也就点头收下了。当然李家阿婆也决定以后中午的菜色要提高一点。一是杨家人给了生活费,不吃好一点有些说不过去,李家阿婆可知道她亲家母可是疼孩子不行的。二也是为自己两个孙子着想,男孩子这个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现在家里慢慢挣钱了,吃好一些,也免得让连个小子对别人家的做饭的香味流口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