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嫡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田园嫡妃-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话?杨掌柜刚想问出来却突然想起李香寒临走之前的最后一番话,正色道:“确实如此,李兄弟就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他都认同了那定是没错了。”

 第一百章 买马车

    本朝官员不得行商,但却不限制官员的家人行商。再说杨家是以商发家,但是商人地位低下,为了改善社会地位,杨家花了不少心思培养后代子孙,这不,杨景泽的大伯杨博宏是杨家第一个出仕的人。

    杨博宏做人圆滑,加上大把的银子砸下去,他的官途可谓一路顺畅,短短十几年就做到了一州知府。

    要知道,那些没有家世背景的寒门子弟,即便是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做了官,也是被分配到边远地方做个知县,而且很多人一辈子也就一个知县到头了,而像杨博宏这样的,那可是少之又少。

    当然,这也跟杨博宏娶娶的妻子有一定关系。

    杨家自从杨博宏出仕以来,那生意顺畅了不少,至少以前被当地官员的挟制就没有了。

    吃到了甜头,杨家老太爷在培养子孙方面更是不容懈怠。但偏偏杨景泽是个例外。

    杨家子孙从四岁就被要求开蒙,以杨景泽十一岁的年纪按理说学了七年了,也该下场考童生了,偏偏他连四书五经都念不完。加上他常在学堂上睡觉,先生屡教不听,不得已先生只得禀报杨老太爷。在杨老太爷跟前,杨景泽坦然直言不想念书,更是说出了自己的理想,“我才不要念书呢,我要做大将军!”

    杨老太爷都快气乐了,这将军是这么容易当上的么?再说了战场上刀剑无眼,那可是搏命的事,他怎么会愿意自己孙子去当兵?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当场就表示不同意。

    好了,这下杨景泽叛逆心一上来,更是不用心读书了,反而经常跑出去惹事,与阳水县那些小混混打架斗殴更是常事。

    还别说,就因为常常打架,他的身手比以前更灵活了。虽然杨家没有给他请师傅教授功夫,他自己倒是学会了骑马,更是拿着一根鞭子舞来武去。

    如今他听说了李香寒父女都是会功夫之人,自然是兴奋不已。可还没等他兴奋够,李香寒就给予了他这么狠的打击,让他一下子懵了。待得到杨掌柜的回应,杨景泽更是蔫了。

    不过短暂的一番交谈,杨掌柜已经和李承武很熟了,就连李承武战场上的经历都知道了。现在杨景泽这样的问题,他作为杨家的家生子,自然知道杨家当家人对杨景泽的态度,所以想也没想就肯定了李香寒的话,更是以李承武的经历告诉他,李香寒说得完全没错。

    杨掌柜这番话说出来后,就见杨景泽更是深受打击,他小心地叫人:“泽少爷……泽少爷?”

    难道他的将军梦就这样完了?他不想这么放弃的,可是……念书真的好难啊!杨景泽一边在心里哀嚎一边耷拉个脑袋往外走去,就连杨掌柜的叫他的都没听到。

    杨掌柜见杨景泽如此模样,一开始还有些担心,但随即一想,他的随身小厮还在外边呢,不会出什么事的,就放下那点担忧,继续做自己的事了。

    杨景泽的小厮杨二一直在外边等着,好不容易见自家少爷出来了,连忙迎上前。却见平时意气昂扬的少爷失魂落魄的样子,连忙小心地问道:“少爷您怎么了?”

    这是被欺负了?很快杨二就否认了这一想法。他家少爷什么个性子他能不知道?他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谁人还能欺负了他?更何况这还是自家酒楼。

    杨景泽这会儿还处于失落与纠结当中呢,哪里会理会他,继续往前走。杨二无法,只得跟着上前,继续问道:“少爷……咱们要不要回家?”

    “要不咱们去城外骑马?”

    “再要不然咱们去抽那些混混一顿,给少爷您出出气?”

    “咱们……”

    没有得到杨景泽的回答,杨二一直唠唠叨叨,终于,杨景泽不耐烦了,说道:“回家。”

    李香寒可不管自己那一番话对杨景泽影响多大,这会儿她正拉着自己爹往牛马市那边去呢。她早就觉得自家没有牛也没有马实在不方便。以前家里没有田地还好说,如今买了这么一大片荒地,就算是种果树一时间也没有那么多果树苗,那么剩下的面积就要种上农作物了,没有牛完全用人力实在是太辛苦了,而且效率还低。至于马,有了马再配辆马车以后无论是在青山镇还是阳水县或是更远的县城来回都方便了许多。

    这不,李香寒就把李承武带过来选牛马来了。

    牛马市因为气味不好闻,所以处于西市的边缘地带,与卖其它东西的市集隔了一段距离。

    李承武带着李香寒才刚走进去,好几个老板就连忙迎了上来。

    谢绝了老板的搭讪,李承武和李香寒一档挡慢慢看过去。最多的还是牛,马总共不超过十匹。

    这年头无论牛还是马,都是个金贵物,买卖更是受衙门管制,其中尤以马为最,毕竟这马可是战场上必不可少的。而如今,焱国与其他两国时不时地就有些小摩擦,所以民间的马就不是那么那多了,品质更是一般。

    但是这对于李家来说,已经够了,他们又不是要上战场,不需要那么好的马。

    对于怎么挑选牛马,李承武自己就可以了,所以李香寒没有插手,只是默默跟在李承武身边,随着他一头头,一匹匹地看过去。

    李承武先是选了一头的健壮的母牛。这头母牛才刚成年,正是使得上劲的时候。至于马……李香寒随意看去,却发现一匹黑色的母马旁边跟着一匹似乎才出生没多久的小马驹。

    “爹,你看那匹马怎么样?”李香寒问道。

    正好,那马匹也是卖牛的张老板在卖,闻言立即介绍道:“客人,这确实是一匹好马,脚力足,能走远路,只不与旁边的小马驹是母女,不单卖。客人您要是一起买了的话,我给您算便宜点?”

    说着张老板还解释了马匹的来源,原来是一个老头放在他这里寄卖的,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单卖。这老头平时就是用这匹马拉车为生,自然是与这马有了感情了的,要不是他无儿无女,家里的婆娘又生了重病需要银子看病买药,才不得已将马匹卖了的。考虑到小马驹还小,他不忍心将它们分离,所以才提了这个要求。

 第一百零一章 找杨老头

    老头的故事很感人,但这并不表示人们能接受这一要求。要知道,这一匹马就是寻常人家几年的总收入了,买一匹马就已经吃力了,更别说再多一匹。而县城里的有钱人家,是不会来这个地方买马的。

    所以这两匹马已经卖了几天了,还是没有客人买。

    不过李承武却没有这个顾虑。他觉得多买一匹也没什么,而且这小马驹正好适合自己的女儿。心里有意,李承武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问道:“老板打算怎么卖?”

    张老板一听就知道李承武这是感兴趣了,笑着说道:“原本这大马三十两,小马十二两的,如果您真有意的话,小马算您十两好了。”

    “不用了,还就十二两吧。”李承武拒绝道,并不是他不在乎这二两,而是相比于他,卖马的老头更需要。

    交易就这么完成了,一头牛两匹马总共花了五十二两。张老板接过银锭子笑着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就连上档需要的手续费都不跟李承武要了。

    “老板,你知道马的原主住哪儿吗?”就在李承武准备和张老板去过档的时候,李香寒突然问道。

    “知道,知道,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巷子里呢。”张老板虽然疑惑为什么这个小丫头突然问这个问题,但想到这是自己大主顾的孩子,他还是很热情地告知。

    李承武也疑惑,但是他却没有张老板的顾虑,直接问出来:“寒儿,你要去看吗?”

    “爹,我是这么想的,原主不是将马卖了吗?那么他以后的生活怎么办?正好咱们也需要一个人照料牛和马,既然他是原主,在这方面自然最为合适,咱们先去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咱们就雇用他了吧。”

    李承武本想说不用了他自己就能忙得过来,但又一想这也算是帮人一把,就说道:“既然寒儿这么说,咱们过档后就去吧。”

    “这可真是好事呀!”张老板高兴地说道,“客人,那老头姓杨,我们都叫他杨老头,他是个勤快人,奈何命不好,接连两个儿子都没活过五岁,再后来他老伴也一直没有孩子,但是他一直都对他老伴很好,就这份情意就叫人敬佩了。这杨老头年轻的时候就靠给人打工赚回来了一匹马,然后开始了拉车的生计,这么些年也一直靠这个生活的,如今他把马卖了给他老伴治病,以后可真是没有来源了,就他那个年纪,就是想要再给人打工也没人愿意要了,没想到如今还能碰到客人您这样的好人。”

    张老板吧啦一通下来,显然很是为杨老头高兴。经过询问,父女二人才得知原来这张老板和杨老头还挺熟悉的,因为他们两家住在同一个巷子里,又相隔挺近的。这也是为什么杨老头放心把马放在这里寄卖的原因。据张老板说,他早先垫了十五两银子给杨老头,如今除去五两还有剩余,正好他可以带着两人过去。而他自己的摊子,则交代周围相熟的人照看,反正过去一趟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去了衙门上了档,这牛和马真正属于李家的了。李承武小心地将契纸放到怀里,只等看过杨老头后去将牛马赶回家。

    要是在配上一辆马车和牛车就好了,马车用来拉人,牛车用来拉重物。牛车好寻,他自己就能做了,这马车却好好一点的,得定做。李承武一边跟着张老板走一边在心里做好打算。

    西街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或是穷困人家的住的,这里又分为很多个巷子,老板和杨老头住的这个巷子有些靠近穷困人家那边,算不得好,但是却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明月巷。

    在张老板的带领下,拐了几个弯才到杨老头门前。

    李香寒悄悄打量着眼前的房屋,虽然是青砖瓦房,但肯得出年头不少了,墙上已经被雨水侵蚀地老旧,瓦片也有些松动,与周围其它较新的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看来即便有马匹,他的生活也好过不到哪去。

    “杨老头快开门,是我呀,老张。”李香寒还在神游的时候,张老板已经当先叫门了。

    没过一会儿,门就被打开了,一个头发有些花白,脊背也有些佝偻的老头站在门前,急切地问道:“张老板,是不是我的马儿卖出去了?正好,老婆子又发病了,都昏迷过去了,我正急着银子买药呢。”

    张老板一听,也顾不得许多了,连忙将剩余的二十二两银子递过去。杨老头接过银子看也没看就想往外走去。

    “老爷爷,不如先让我给老奶奶看看吧?”李香寒阻止了他,出声道。

    杨老头这会儿正着急呢,忽然听闻这么稚嫩的声音,刚想说“哪里来的小孩,一边玩去!”却突然看见李香寒身边的李承武,立刻转了话:“小姑娘,这可不是玩呢。”

    其实李承武穿得的也不过是一身靛青的细棉布做的崭新的衣服,但是他那身气质却不似寻常人,而且还是张老板带过来的,杨老头因为赶车见识也不算窄,知道什么样的人不能得罪。

    见杨老头看向李承武,张老板赶紧介绍:“杨老头,这位就是买下你的马儿的客人,姓李。”

    想到女儿的打算,李承武说道:“杨老伯,不如让我家寒儿给看看吧,她跟着一位大夫学过些医术。”

    “可是……”杨老头犹豫,他觉得这么小的一个姑娘,就算学过医术又能学到哪里去?他现在正着急着呢,怎么小的胡闹,大的也跟着胡闹?他有心拒绝吧,又怕惹怒了眼前的人不买他的马了,那他到哪找钱买药去?可是不拒绝吧,他又不能不顾老伴的安危。

    杨老板在一旁也觉得尴尬,他同杨老头一样,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靠谱,可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只好保持沉默。

    李承武知道杨老头的顾虑,继续说道:“老伯,您别看我女儿年纪小,可是医术却不赖,您不知道,我这腿以前伤得很重,连床都下不了,最后还是她治好的。”

 第一百零二章 医治杨老太

    抱着怀疑的心态,杨老头将李承武父女迎进去。张老板原本也想跟着进去看看的,但想到自家的摊子,只好按捺住心里的好奇离开了,离开前还跟李承武保证,一定帮他把牛和马看好,等着他过去取。

    杨老头家的房屋也算宽敞了,三间正房,左右两边也各三间。一家子住也刚好,只是如张老板所说,杨老头运道不好,两个儿子没能长大成人,所以如今他们二老住着只觉得空荡荡的。

    杨老头的房间里,一个同样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太太紧闭双眼躺在床上。

    杨老头刚想给二人介绍说“这就是我家老婆子”时,李香寒已经当先一步走上前,执起老太太的手,搭在她的脉搏上,还闭上眼细细感受。

    杨老头看她这熟练的动作,心里头的怀疑少了几分,只是紧张地盯着她看,也不敢出声,怕打扰到她。

    过了好半晌,李香寒才收回手看向杨老头,问道:“老爷爷,老奶奶这是生孩子落下的病根吧?而且年前受了风寒一直没好,所以如今才这么严重。”

    “是是是,小姑娘说得全对!”杨老头很激动,可是随后又叹息道,“老婆子这病早些年是生二小子的时候就落下的,可怜我那二小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我们二人省吃俭用地细心照料,谁知还是在他三岁那年就没了……而老婆子……也是自打那时候开始身体就不好,做不得重活,更是需要常年吃药……。也是我不好,我没本事,大冬天的还让她用冷水洗衣服,这不一不小心就染上风寒,在济世堂抓了药吃也不见好,反而越来越严重……”说到伤心处,杨老头甚至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原来是这样,难怪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就不太好。李香寒不会安慰人,只好转移话题:“能不能将之前大夫开的药方拿出来给我看看?”

    “好,好,你等等,我去拿。”杨老头意识到这样在外人面前哭泣有些不好意思,连忙用衣袖将眼泪擦干,转而去拿药方。

    李香寒接过药方一看,也不能说不对症,只不过……却多出了两味珍贵的药材:人参和灵芝。而且杨老头砸了这么多的银子下去,吃了这么久的药却不见好,那么这效果可想而知了……

    李香寒虽然没有进过济世堂,但是在阳水县,济世堂是与回春堂一样的存在,她还以为济世堂也不赖呢,谁曾想居然这么坑人,也不知道他那名头是怎么来的!

    虽然不忿济世堂的龌龊,但是她也没打算说出来,转而说道:“我再开个药方,老爷爷您去回春堂去抓药吧,现在我先施针让老奶奶醒来。”说着便拿出身上的银针开始消毒、扎针。

    杨老太不过是一时气不顺畅,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所以才会昏迷。要让她醒过来对于李香寒来说很容易。但是当杨老头看着那细长的银针扎进杨老太的皮肤的时候,才刚放下来的心又忍不住悬了起来。

    这小姑娘能行么?可别给治坏了吧?

    就在杨老头胡思乱想暗暗担心的时候,床上的人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您醒了?先不要说话,您现在还不宜说话。”

    李香寒的声音将杨老头的神思拉回现实,他心头一喜,连忙上前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