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茹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宝茹传-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样的环境里,玉楼浮躁得没心思念书。偏生她还格外紧张,一旦不念书,只自顾自地玩耍,她就十分过意不去,觉得很愧疚来着。
  她就是想找人说一说来着,说完了,她自己也觉得这样不行,可是有什么法子。她就是控制不住她自己,她就是想玩儿嘛!
  说完以后玉楼耷拉着脑袋,忍不住问道:“宝茹,媺姐,你们说我这般是不是很不成样子啊?”
  一向没心没肺的,一下子居然自我检讨起来,宝茹没想到她居然因着考评的事儿这般消沉。字也不练了,只看着玉楼。
  “还来得及呢,你若是正经想上进,我和媺姐都会帮你的。”
  在宝茹看来这些考评都容易的很,毕竟丁娘子也不是要难为她们这群不可能考科举的小娘子,只消平时有认真听课,又能按着丁娘子的意思做功课,基本上拿乙等就不成问题了。若是要拿甲等,这就是各人努力的事情了。
  “真的能行么?”
  玉楼自个儿都有些没信心,她只觉得下学年过去几月里她什么也没学,只知道玩儿来着。她可不愿意两个好朋友为了她的事儿,自己也不能好好温书了。
  “当然可以,只消有心,学起来是很快的。”
  这回说话的是放下书本的周媺,她一惯那样好,只要玉楼是真的想学,需要她的帮助,她就一定会帮忙的啊。
  说干就干,宝茹和周媺先把三人书案上的杂物清走,再替玉楼把考评用得着的书本整理出来,摞成一摞。
  玉楼有些敬畏地看着那看起来一尺多高的书本子,她完全不知道她下学年学了这么多啊!
  “咱们下学年学了后半本的《声律》,《唐诗》又讲了一百首,《四书》里只教了一本《大学》,再就是《古文观止》上了二十篇。”
  周媺指着书,一本本与她道。
  “再有就是一直上着的《九章算术》了,学了好几年了,这学年讲的章节就不用我来提点了吧?定是多多地择了才讲的来考评,以前的也会考校,但是不多了。这要问宝茹了,她的《九章》向来是一个不错的。”
  周媺与玉楼说话时,宝茹就翻了翻玉楼的书本。啧啧感叹,看来古今不读书的少年少女也差不多么,书本都是一样新啊。一套《唐诗》多厚啊,这学年讲的一百首应该有特定的标记不是,不然可得弄混了,可是玉楼的居然一个标记都没得,不说挑出这学年学的,只说挑出学过的就是老大难了吧。
  《唐诗》是这样,不用翻看宝茹也晓得她其他书本也是这样。
  “咱们一样一样的来,《唐诗》最是容易,你先订一个小簿子,把这学年的一百首抄上去是来不及的,我与你挑二十首便行了,这二十首要熟读能背,这二十首又还能拣出七八首来,这就非得深解其意不可了,你只管照着我的笔记来看。”
  宝茹以前是学文科的,这些和她以前划重点也没什么不同的。后头几门功课也是一般,很快就与玉楼讲清楚了。
  玉楼觉得宝茹应该是把所有的功课了如指掌了吧,只拿着她那几本半个字没写的书本子,她就能把一样样说的清清楚楚。虽然明知道这个女孩子是自己朋友,自己还是升起了微妙的敬畏感。玉楼不是现代女孩子她不知道,这就是学渣面对学霸是最普遍的感觉,你会觉得你和她读的不是一本书。
  宝茹倒是觉得寻常,这些功课是大部分的背书加上少少的理解,只要有心,背书谁不会?至于理解,她至少是比普通女孩子理解能力好吧。唯一靠近理科的是《九章算术》,只是有以前的底子在,她甚至觉得比需要记忆背诵的功课更简单呢——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最难也不过就是初中简单题的水平。
  她平日里也没什么事,那些消遣玩耍,除了和朋友一同出去外也没什么趣味。反而功课呢,则更像以前的消遣了,譬如如今练字,以前不是只有书法课才学么。还有弹琴画画,哪个不是陶冶情操用的,甚至连考级的压力都没得了。
  以前宝茹也觉得自己不是爱学的人,不过现在她也能好笑地说一句‘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了,这可真是了不得的反转。
  随着宝茹的讲解,玉楼觉得自己那一尺多的书本子竟然变矮了。真不是她的错觉,宝茹的确抽调了一些不太重要的部分,按她想如果说短时间内提高,哪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些重要的呀!
  “其实还能薄很多,譬如你那《唐诗》若按我说的把那二十首抄写到簿子上,笔记也记上,这一套书都用不着了,只要那簿子便尽够了。”
  宝茹对玉楼循循善诱,书都是越读越薄的,一开始还是一本书,后头就是一张笺子的重点了。
  宝茹说的这样有目的、有条理、有层次,玉楼一听就觉得简直大有可为!这可比以往自个儿蒙头蒙脑‘一把抓’地临时抱佛脚强太多了。竟让她有了一种迫不及待念书的想头,好像照着这个做,这回考评她就能脱胎换骨,教人刮目相看似的。
  呼!宝茹松了口气,她自己知道自己是用上了以前晓得的传销组织的手段,总算把玉楼鼓舞起来了——这样突击冲刺当然是有用的,只是能不能那般见效就要看玉楼有多用心了。所以先要让玉楼有个美好的前景么!


第29章 置产想法
  同窗对考评是又期待又紧张,这也是常理,期待着考评的轻松和假期,但是紧张考评后的结果嘛。
  但是这一回玉楼却不是这样,要她来说她只剩下期待了。倒不是说她这回信心多高,只不过她从没这样用功过,实在在书案上憋的久了,好想去玩儿!就想着快快考评,这样便松快了。
  当然依旧有同学是只盼着考评慢一点,再慢一点,只是考试从来不会因为学渣的恐惧而慢下来,这一点,从古至今从来没得变化。
  如是这样,考评如期而至。
  宝茹怀里揣着一只小暖炉,活动了一下有些冻僵的手指,这才接着往下写。今日是考校的《古文观止》呢!前面都是些帖经题,那些古文宝茹背的多熟啊,一口气不停地便写完了。后头就是一些评论,这也不难,要紧的是最好照着丁娘子说的来答,宝茹的笔记上都好好地记着这些呢!
  最后就是最决定考评等次的文章了,宝茹现在心里打了个腹稿,做到成竹在胸,这才下笔。宝茹觉得今日思路似乎特别清晰,一路下笔也没个停顿,两刻钟的功夫,那张文章纸已经是墨迹淋漓。
  宝茹搁下笔,拿小火箸拨了一下自己的小火炉,这才用来捂手。一面待手上缓过来,一面也查验一回前头的正误。
  一番确定下来宝茹才把几张答题纸按着次序又放好,双手奉着,呈给丁娘子。
  丁娘子也不意外,宝茹也不是头一回计时的线香没有燃尽就呈了考卷。她让宝茹去隔壁茶间取暖休息,自己则阅起了宝茹的考卷。
  丁娘子考评向来是当堂评阅考卷,等到下一门功课的考评开始前,女学生们也就知道前一门的等次了。这也是因着人少么,才不过十二个女孩子,十二分考卷,也不用费什么功夫,下一门功课前自然能阅完。
  至于影响下一门功课考评,可能这时候也没有这个想头,夫子们也是不在意学生心里的难熬的。
  几日考评后,不出意料的,宝茹都拿了甲等,周媺也是差不离的。至于玉楼,她简直红光满面,她根本就是要亲宝茹和周媺两口。她这回只一两个丙等,余下的多是乙等,居然还破天荒有了两个甲等。
  这回考评她简直不能信,她头一回觉得这试题她都是认得的,只不过有的熟悉,有点模糊罢了。不像以往脑袋空空,只能十分煎熬地枯坐,偶尔下定决心,下学年开始一定要好生认真——当然,‘下学年复下学年,下学年何其多’也是当然的。
  最后这一日说完考评等次,丁娘子是挨个说了一遭儿,只说这学年完了,在她的学塾里,大家也只有半年好待了,以后大家再进别的女学堂,总不好让人家觉得她的学塾里出来的女孩子都没甚的本事吧。她决心明年的上学年非得给学生们紧一紧皮,总之明年先不说,至少今岁留的寒假里的功课就能看出她的决心了。
  因着下学年是连着除夕和春节的,往岁都是功课极少,不过意思意思,今次竟然比夏日里留的还多,这就很容易想见丁娘子的决心了。
  抱着功课,宝茹和其他同学一起与丁娘子行礼作别。这是今年最后一次来学堂了么,所以也有谢师恩的意思。
  丁娘子则回了她们一份糕点,和来学时学生与夫子奉上糕点对应,到了放学时夫子则是与学生准备一份糕点,以示勉励关切之情。
  到了马车上宝茹才打开糕点封儿,竟然是糯米白糖糕,因着是刚刚蒸出来的,外头温温的,里头还是烫的。正好宝茹也有些饿了,直接就和小吉祥分着吃掉了。
  寒假的日子说悠闲自然是悠闲的,可是忙碌也是有的。近了年关,家里可不得好好预备着,好在这些都是往年都有定例的,只要‘萧规曹随’便没得挂心,姚太太只要不是正好这时候卧病在床,料理这些还是绰绰有余的。
  宝茹唯一帮忙的是姚员外的账簿。外头商家之间生意,好多是逢年开销,平常都是挂在账单上,只等着过年人家与他结了款子,他才能与人家结。
  姚员外是零卖货物的,只除了几个大主顾,都是没欠单的。反倒是他差着别个许多货款没结清,宝茹正与他仔细验账呢!
  宝茹打着算盘与郑卓报账,郑卓再记了下来。如今他两个是姚员外的左右手,在家里他差遣他们两个,自己躲个清闲。
  郑卓不知怎的只在打算盘一事上没得天分,‘二一添作五’之类的口诀也会背了,可真要上手,却怎么也不能了,让姚员外只能跺脚叹息,这样能干的后生,怎的在这一道上那么艰难?
  两人帮忙当然就只能宝茹打算盘了,好在不用一面记账一面算,宝茹觉得已经比去岁松快多了。
  晚间吃饭时,姚员外还问起账目的事情。
  “今年倒是多了好些进项,白放着也不像样子,别的营生倒怕亏本,我也没那个心力,倒是想买些铺子房子,专租出去。虽来钱不多,但是却十分稳妥,且大小也是个进项呢!”
  今年因为姚员外跑了一回货的缘故,家里结余确实多了好多他想着置些产业也是常理,毕竟稍有些见识的都晓得,银钱这东西,最是喜动不喜静,白放着难不成能生出小崽来?
  姚宝茹家开销一向是照着他们这样的人家的谱儿来的,从来不错。就是每年的进项要存下来一半,以防着家里有什么大开支——譬如将来宝茹嫁人,这笔银钱只怕大多都要做了嫁妆。
  说是一半,其实存下来的更多,只说去岁那开支里宝茹的璎珞就能占了二百多两,可是这些首饰都是黄金宝石的,买来了其实和放着银子在家又有甚分别?
  宝茹心里暗自算计这些年家里的银钱,平日不算还不觉得,今日一细想才觉得不可思议。
  自家家里十几年没得大开销了,年年存下来,加上今年跑货的利润,家里只怕有万把两银子了。
  宝茹觉得有些目眩,不是她小家子气,实在是这个数字不是平常算账能接触到的了。百货铺子的账目,再多多不过千把两,一笔账几分几厘的算,她从没在账上看过这样数字。
  万把两银子其实是比她家所在的‘阶层’要高的,事实上就是周媺她家要拿出这些银子,一时之间也很难,毕竟这是指的流动资金么。宝茹家能攒出这许多银钱,还是她家没得什么开销,人口只有三口,又只是穿衣吃饭,这能花费多少。
  “我想在状元街那边买铺子的,只是问了一句,那价儿叫人咋舌,不过那里到底是要修大市了,怎么的都是赚,我看中了街尾一家铺子,门面三间上下两层,我瞧着加一层也不费什么功夫。”
  “我倒觉得爹没必要买那儿呢!”
  宝茹却有不同意见,她没得什么女孩子不该插手家里生意的自觉,姚员外也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所以她说些什么,也不是第一次了。
  “状元街要修大市也不是一两日,这时候花钱哪里合算?而且这样的铺子租出去价儿自然也不低,可难脱手了。要我说竟不如去城南秀水街,‘日昌隆’的新铺子不是说已经定下要在秀水街么?”
  ‘日昌隆’是有数的南北货铺子名儿。
  “城南哪里是做生意的好地儿,到处是穷酸泼皮。”
  姚员外对女儿的想头不以为意,湖州府城南尽是些贫贱人居住,再就是那等初来湖州讨生活的乡下人也多租住再次,生人来来去去,又穷又乱,哪里好做生意。
  宝茹却笑嘻嘻地与姚员外挟了一大块白斩鸡肉,道:“我想着再穷再苦,总有些家什是要的吧?连乡下人,自己种稻子,自己织布的,也难免买些油盐,何况他们住在府城。”
  这话是有理,姚员外笑了,让她接着说。
  “既是如此怎的城南就不能开铺子?‘日昌隆’定是想着这一层了,不然人怎会选秀水街做生意。再有一样,秀水街眼见得要兴盛起来了,城南那边,珠子缎子不好卖,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青菜豆腐的难不成还不好卖?开这些铺子的正是穷买卖人,没得自家铺子,租铺子竟是再多也没有的了,虽说赁金不会高,但是爹买铺子也花的少么!”
  “我家竟出了一个女邓通!”
  宝茹一番话说完,姚员外拍掌笑道,他既是觉得宝茹想的简单,又觉得也有几分道理,宝茹这也算是很有‘出息’了,家里孩儿有出息了,可不是要高兴。
  他笑着问宝茹:“这样一听竟是万事都好啦?”
  宝茹咬着箸尖想了想。
  “也不是喱!也有好多儿不便,那边那样,什么人都是有的,咱家在那边肯定少不得上下打点,又有将来赁了铺子给人,不像别处要保书作结俱全,那边这些哪里能齐全,到时候要防着闹事,防着拖欠,防着放赖,总之防着好些呢!我一时竟说不尽了。”
  宝茹当然晓得肯定有许多难处,不然城南也早就兴盛起来了。但是权衡一番,她是觉得利大于弊的。
  姚员外低头想了想,良久,宝茹都以为他是不是要否了自己的想法了,却不想他却直接说了让宝茹反应不过来的话。
  “宝姐儿,我把这事儿与你料理如何?”


第30章 商业考察
  “宝姐儿,我把这事儿与你料理如何?”
  宝茹竟一时怀疑自己听差了,不奇怪,你要是听说谁家让自家十岁女儿负责买房的事宜,也会觉得‘疯了’吧。
  当然在古代,女孩子早熟,十来岁帮着料理家事也是常理,可是这样照管家里生意,还是少见啊。
  “当然你一个是不成的,我让卓哥儿帮着你。”
  这就是第二日宝茹和郑卓一同坐在马车上往城南去的缘故。
  这是宝茹提出来的,既然要置产,总不好连没见过吧,不然这和买口红不试色号有什么分别。宝茹想着总好问一问那几处要脱手的铺子是个什么章程,为甚好好的要脱手,是不是有别的不好。再有,周遭街坊如何,没得长舌妇、亡命徒、小流氓这几样罢,许许多多都是要周详的。
  宝茹今日特地借了小吉祥的旧衣,只为了扮成混街面的小娘子。这也是与郑卓早想好的,毕竟很多消息要想清楚就得暗访。不然直接去问买卖铺子的牙行经纪不就是了,只是经纪为了抽成只想着促成买卖,哪一个不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对不住,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