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多闲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多闲事-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说衙门那种地方,就算是没罪进去,也要剥掉一层皮。

    “小姑母能这样想,再好不过了。”沈长致也正色道。

    沈春云冒着风险出城,是来报个信儿的。“我知道团团一直是个大事儿不会差的,这买私盐的的事儿从来不沾惹。但是我听过团团说过一嘴,那柳氏是惯常买私盐的?”

    沈团团点点头,“嗯,二婶之前还劝我不要买官盐,还说这一年到头,也能省下不少的银子。我琢磨着年前从我家借去了一碗盐,说是等着买了盐再还回来,说不定,就是等着那卖私盐的小贩来。”

    沈春云脸都吓得白了。“糊涂!为了那么一点儿小利冒险,一看就像是柳氏会做的事情。不行,我给跟二哥说一说。”

    沈春云说着,赶紧起来去了后院,找沈孝去说说。

    “小姑母怕成这样,估计这事儿挺大。”

    “轻则杖责,重则流放,你说买卖私盐这事大不大。关键是有心人会拿着这事儿作伐子,只要这犯了事的到了衙门的人的手里,不倾家荡产,你觉得衙门会放人?任职几年,估计也找不到油水那么丰厚的时候,还是上面的让彻查的,名正言顺的事儿,你捞一笔,可能吗?”

    沈团团静默,沈长致说得很有道理。

    “那咱家的盐都快要没了,那可咋办?”

    “买官盐。我明日去买,顺便去城里听听风声。”沈长致倒是不觉得这会儿去买盐,会被人给盯上。

    不多会儿,沈孝就匆匆地从后院出来了,面色凝重。

    沈春云重新落座,才开始说起城里的事儿。

    “我早些时候的在正大街上的那个铺子,不是被杨家人使了个计,给图谋走了吗?后来,没想到,杨家人也开起了杂货铺子。我这杂货铺开了那么久了,这进货的渠道自然早就是稳定了。哪成想,杨家人也是皮厚,打着我家的名号,说是一家人,所以,我的上家对于杨家人也是价格优惠。那杨家杂货铺也就是这么开起来了,只是价格却是不高不低地,要么与我家持平,要么比我家稍稍便宜一点儿。

    我这杂货铺的生意,自然是一落千丈。也不用说着杂货铺的生意,就是我家的人品在外人的眼里,也是大不如前。原本那些个邻里还以为我家做生意厚道,有了杨家人这么一对比,就显得我家是表里不一,这人阴着呢。

    反而这杨家的生意好得不行。原本,我跟你小姑父也已经商量好了,等着今年的租期一到,杂货铺就关掉一家,也能落得个清闲。

    只是没有想到,衙门里突然开始查买卖私盐的事儿,一时间人心惶惶。没想到,这查了没俩日,杨家的兄弟就在铺子里被衙门里的人都抓走了。罪名就是买卖私盐,据说是被上家给招认了出来的,再加上从铺子里查不出来的私盐数目不小,这人当场就被带走了。

    就是连杂货铺子里的所有的东西都比搬走了。铺子也被官府的人给封上了。”

    沈团团没有想到,杨家人会胆子那么大,在杂货铺里卖私盐。“这事被大利冲昏了头了。”

    “墙倒众人推,这人啊,原本还说杨家人实在的,啥东西都比别家的便宜。这会儿,看到杨家人犯了事儿,心里一个个第后怕不已,家里头买的那点儿盐估计早就处理掉了。一个个在背后将杨家人给骂死了,因为,当初,杨家人可是将私盐当做官盐给卖的,只是价格低上了不少。

    如此一来,谁也不会想到杨家人会在铺子里卖私盐。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杨家人也算是机关算尽,也进了官盐,只是私盐也不少,混着卖。光是这私盐一项,估计杨家人赚了不少的银子。

    也难怪听说,杨家人这些日子,置办了一个新院子,还买下来不少的田地。”

    沈春云说完,脸上仍是有些难看。就算是分了家了,如今杨家人落了难,她们家也得不了好的。

    “小姑父的家里人都被抓进去了吗?”

    沈春云点点头,“除了几个女的,都进去了。我那婆婆,从早到晚地到我家哭,让我们去救救她的儿子和孙子。我们家又没有通天的本事,哪有办法从官府里捞人,再说,这可是杀头的罪责,我们家哪有啥本事。”

    饶是如此,杨平顺也不得不去衙门里打探消息,银子塞了不少,但是人却是一面都没有见到。所以,沈春云惦记着沈家这边,杨平顺还在衙门跑动着,沈春云就趁机回来一趟,报个信儿。

    如果娘家也这般,这日子就别想过了。

    沈春云叹了一口气,“我是见不得杨家人好,但是也没有想到这杨家人会这般下场。这一门男丁全被抓走了,这让剩下的女人日子咋过?”

    一时间,都是唏嘘不已。

    王婶对于杨家人也是摇头不已,“明知是杀头的大罪,还要铤而走险,真的也不知让人说啥好。得亏了那些从杂货铺里买盐的人家没有出事儿,要不然,真的是罪孽大了。”

    经王婶这么一提醒,沈长致不由地想到:“杨家人应该是不禁打的,估计,会供出不少的人家吧?”

    “哎哟,那可不得了,这一片的买了盐的人家可是不少。就是那古今食肆的赵掌柜,也经常从他们的杂货铺子里拿货……”沈春云想着,不由地有些后怕。

    沈团团拍了拍沈春云的手背,“小姑母这几日仔细一点儿,要不然,就住在家里吧?恐怕这事儿,还要乱上一些日子。”

    沈春云也没有久坐,只是说了一通,就坐着马车回城了。“我不放心你小姑父,日日往衙门跑的,我就怕得罪了人了。”

    衙门口。

    杨平顺正往一个衙役的手里塞银子,“差爷,喝茶,喝茶。”

    与杨平顺一样的,每日衙门口就能出现好多人。

    光是这几日下来,衙门就不知道抓了多少人。

    衙役跟杨平顺住在同一片地方,对于杨平顺自然也是熟识。杨平顺也不是没想过要去衙役的家里头等人,但是一打听,衙役的家人说是,这些天压根就没有回来过,吃住都是在衙门里的。说是为了避嫌。

    所以,杨平顺也是没有办法,这才来衙门口等人。

    衙役捏了捏银子,是个银锭子。看在熟人的份上,衙役开始开口了,“如今我们这些衙役也都是被打发出来,衙门就进不了牢房,都是兵爷把守着。”

    杨平顺一听,心里忍不住一颤。衙门上下,说不定还能打点打点。

    但是若是有军队守着的话,那真的是半点儿路子都没有了。

    江夏城里买卖私盐的事情,越闹越大。

    据说,别的城里,都已经死了不少的人了,一时间人心惶惶,这股风还是吹到了桃花庄。

    因为沈孝要休妻这么一闹腾,柳氏老实了不少。

    自打沈孝回家说了城里被抓了不少人的之后,柳氏每日都惶惶不得安宁,一点儿风吹草动就能被惊得弹起。也亏得沈孝已经与柳氏分房而住,要不然,有得得了沈孝的一顿揍。

    “婉儿,你说,娘这会不会有事儿?”柳氏这些年就压根没有买过官盐,若是上头来人一查,就是一查一个准儿的。

    沈婉自打看到沈孝的哭后,就对柳氏有些埋怨上了。“早就提醒你很多回了,但是你总是不爱听,还总觉得人家不会过日子。”

    “娘这是真的知道怕了,往后,我都一定规规矩矩的,这种不能省的银子,我一定不会省。”柳氏真的是怕了,“这几日噩梦连连,我要去庙里烧个香,求菩萨保佑。要是我再出点儿事情,你爹一定不会管我的,一定会休了我的。”

正文 168 出手

    没几日,为了装比的宁南星,就将十两银子还给了沈团团。

    沈团团一愣一愣的,“这么快就有银子了?”

    宁南星含糊其辞,“嗯,最近城里有些乱,受惊的人比较多,卖了药,赚了不少的银子。”

    沈团团这才收下银子,“嗯,如此便好。”

    “团团,你要不要买地?最近牙行的牙人给我带了口信,说是城里最近有不少犯了事儿的人家,都急着要卖田产。数量不少,如今因为人心惶惶,那些有意向的人家都在观望,生怕被衙门里的人给盯上了。所以,如今这田产的价格,比之以前的,便宜了三四成!”

    “这么便宜!”沈团团忍不住惊呼。“我有问过,一亩上好的水田就是十五两银子都是买不到的。”

    因为江夏城背靠着运河,所以,江夏城附近的田产的出产都是极好的,就算是雨水少的年份,只要勤劳一些,收成都是过得去的。为此,没有特殊情况,谁家都不愿意卖田。所以,这水田的价格想来很稳定。

    所以,大半年了,沈团团想买上十几亩田地,都没有音讯。

    这会儿,宁南星一提,沈团团就心动了。

    “那是以前,如今不少的田地都被拿出来卖,那些有钱的一来要观望,二来,明知道人家是等着急用钱来上下打点的,只要没有人买,这个价格就再往下压。就算是折了五成,也不是不可能。”

    沈团团想着自家存的银子,心里约莫有数。“等我明日再凑一点儿银子,我就跟你一起去。”

    宁南星点头应了,“好,我明日再来找你。宜早不宜迟。”

    沈团团也顾不得打扰到沈长致念书,就将宁南星来找他的事儿给说了。沈长致沉吟了半晌,也觉得此事可行。“家里如今有多少银子?”

    “有三百多两。之前卖方子啥的赚的,再加上铺子的租子和卖豆腐得了的银子,一共加在一起有三百多两,我估计着,也就是三百两能动,几十两银子留在家,以备不时之需。”

    沈长致也没有背着沈团团,走到书案旁,打开上了锁的小箱子,“这里约莫着一百两银子,你拿去买地。一会儿,我就去一趟城里,看看能不能将今年的租子收上来,还有再去一趟贺春楼,让秦掌柜行个方便。”

    沈团团怀里抱着小匣子,偷偷地打开看了一眼,果真是各种散碎的银子,有银锭子,也有铜板。“哥,你怎么有那么多的银子!”

    “别看,这么地看着我做啥?这些东西,有小时候娘给的,也有以前抄书的时候挣得。那些个银锭子,大多都是最近卖画所得。”自打沈长致一门心思地研究画技后,平日里沈团团也会插上几句话,得了沈团团这个现代的芯子的点拨,沈长致如有神助,从此越发地精研画技。

    就算是沈团团非得逼着他看书,沈长致也会趁着沈团团不注意的还是,画一些小幅的写意画。

    “卖画竟然这么赚钱!”沈团团没有想到,自家那么多人辛辛苦苦地大半年,也不过是攒下了三百两银子。但是沈长致这才多久,就攒下了一百两。

    “咱江夏城富庶,买画的自然多,也不过是年前的那一阵子买的人多了一些。我又只是画那种小幅的写意画,笔力虽稚嫩,但是也能唬唬人。”沈长致收拾了东西,就打算去城里。

    等到第二日,宁南星与沈家兄妹一道儿进了城。

    三人跟着牙人跑了好几处,都是在江夏城北。桃花庄附近的出卖的田产倒是极少。

    “小娘子,原本的那八十亩地是极好的,因为卖家坚持八十亩一道儿出手,所以,这才吓退了不少来买地的。”

    “这户人家也犯了事?”沈长致低声问道,上等水田10两银子一亩,中等水田7两一亩,若是放在以前,这价格压根就不敢想。

    牙人看了一眼宁南星,宁家的小爷可是已经买了近百亩的田产,他从中得了不少的抽红。只是今日,宁家小爷早就跟他严明,他买地的事儿不能透露给人知晓,牙人一看又有生意上门,自然是满心欢喜地应了。

    “不瞒这位爷,这户人家倒是没有犯事儿,只是他夫人的娘家犯了事儿。当初,这户人家还是夫人娘家给帮衬着立起来的,这不,想要卖了地救人。听说,那夫人娘家就是贩卖私盐的,所以,就想着上下打点打点,卖地来保下一条命的。”

    沈长致点点头,既然是出嫁女的,那自然是不会受了牵连的。这地,可买。

    只是八十亩,太多了。他们的银子没有那麽多。

    宁南星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打探到了沈家这一回带出来的银子。满打满算也就是五百两。

    “要不然,分我十亩?”宁南星适时地出声解围道。

    沈长致自然乐意之至。

    俩家人谈妥后,宁南星再重新唤来了牙人,“这事儿你可办得不厚道。八十亩的田产,全部出了,这价格还要这么高,可是不大厚道。说不定,再等上一日,衙门里抓的人再多一些,恐怕,这价格又得降下一成。”

    牙人苦着脸,“宁小爷,要是你们不满意的话,要不我再找主人家商量商量?”

    “嗯,上等水田最少要低一文,才可。要不然,我们宁愿三亩俩亩地凑着买。”那些个真正小门小户的家里没几个存银,全靠着那几亩地,这会儿家里人若是出事了,那真的只能倾家荡产,就算是田产的价格被人压得再低,也不得不卖。

    牙人忙不迭地应了,说是再去问问。

    沈团团小声地说道:“咱这是不是有点儿趁火打劫的意思?是不是不大厚道。”

    沈长致一直没有说话,若有所思地坐着,不时地看一眼宁南星。

    若是沈长致没有记错的吧,宁南星压根就没有告诉过牙人,他姓宁。

    浑然不觉沈长致已经注意到他的宁南星,这会儿也是小声地解释道:“那户人家说是为了救岳家,但是谁又知道是真的救人呢。说不定,是为了将田产卖了跑路呢。生怕官府查到了他家的门上。”

    不要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昨日,宁南星就买下了近百亩的地,在估计了沈家的钱财后,特意留下了八十亩,让沈家来买。

    真好,以后,连田产都是紧挨着的。

    一行人在城里用过了饭后,沈长致就领着人去了沈春云家的院子里。

    沈春云一看到有人敲门,心里都是惴惴的。“谁,谁啊——”

    “小姑母,是我——团团——”

    沈春云这才敢开门,“快进来,你们可是吓坏我了,我还以为是官府的人上门呢。你们不知道,这几日,官府的人都是挨门挨户地在询问。”

    “你们这会儿来城里做啥?我不是嘱咐了你们,好好地在村子里待着吗?”

    “这个,这个是宁家的小子,南星是吧。婶子刚刚心下不宁,都没有想起来。”沈春云将人让到了堂屋里坐着。

    沈团团看了一眼沈长致,这事儿由沈长致来说。

    沈长致长话短说,将他们来城里买地的事儿说了。

    沈春云倒吸了一口气,“你们的胆子可真是大。”说完,就不由地有些心思活络了。

    要知道,早些年,杂货铺的生意虽然不错,沈春云也攒下了一点儿银子,但是因为家中有俩儿子在念书,也就是偶尔遇上了卖地的,才买过俩亩地,一家子嚼用都不够的,每年都要费上不少的银子买粮食。

    若是再添置上几亩地,那往后可都是省了粮食了。

    “这事儿可行得通吗?”

    “婶子放心,这几日,衙门里每日都有人过户的。”宁南星开口说道,虽然很不爽这是杨安康的娘,但是念在是团团的姑母的份上,宁南星还是表现地很是有礼的。“我因为之前买了一个铺子,所以在衙门里上下都已经打点过的,铺子宅子可能都会被衙门里的封了,但是田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