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权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嗜血的权杖-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十月,赵鼎刚刚罢官,王伦就带着金使就抵达宋境了。 
议和即将大功告成! 
对于金使的到来,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反对议和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为了及时掌握反对议和的情况,排除议和道路上的阻力,高宗与秦桧商量,这事情瞒是不瞒不住的,越隐瞒传言越多,舆论越乱,局势就会越动荡。不如来个先入为主,把金人的议和条件公布于众,广开言路,让大家讨论,看看谁反对议和,抓住几个典型,予以贬逐处理,震慑一下反对议和的那些人,来达到平息舆论,以正视听的效果。 
策略研究妥当,高宗就依计行事,下诏说:“金国派遣使臣来到我大宋,想要朕屈膝求和,现命令侍从、台谏仔细考虑,向朝廷陈述意见。” 
这就是所谓的引蛇出洞! 
中书舍人吕本中、礼部侍郎张九成都是赵鼎的人,他们向来与秦桧不和,这次议和又是由秦桧主抓,他们就强烈反对议和。 
枪打出头鸟! 
高宗就决定先拿他们两个开头,命令秦桧对他们两个采取措施。有了高宗的支持,秦桧就把他们两个的工作进行了调整,不给他们实权和发言的机会,光有个饭碗,没什么事干,看你还敢不敢逆着皇帝说话了! 
刚处理完这两个人,支持赵鼎的张戒又跳了出来,要求高宗留下赵鼎,并且列举了十三件事例来驳斥议和,抵触秦桧。 
秦桧也没客气,又把他给贬逐了。 
枢密副使王庶向来就是反对议和,先后七次上疏,请求高宗不要议和,并揭秦桧的老底说:“你难道忘记你在东都时候想保存赵氏,是怎么被金人抓走的吗?” 
议和就不是保存赵氏吗?一定要拿当年的事情和现在比吗?有可比性吗?秦桧很恼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情况,况且现在议和,这是皇帝的主意,我只不过负责执行而已,你们把矛盾都对准了我?对准皇帝,要掉脑袋,对准我,难道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吗? 
想得美啊! 
你王庶不是几次三番以离职来要挟皇帝吗?这次就满足你的离职要求! 
凡是涉及反对议和的事情,只要秦桧提出处置措施,高宗也不加过问,就是两个字:同意。 
看来,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被议和所制啊。 
王庶得罪了秦桧,自己的官也当到头了,被赶出了朝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更有甚者,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疏,竟然要求斩了秦桧与王伦,来向天下谢罪! 
此言一出,轰动朝野,还没有人敢如此公开地向当朝宰相叫板! 
能说这话,恐怕已是置生死于度外了! 
有胆识啊! 
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议和,站在秦桧的对立面,毕竟朝堂上,秦桧的人脉还在,他现在是一相独大,依附在他身后的官员不在少数! 
面对乱七八糟的言论,中书舍人勾龙如渊沉不住气了,对秦桧说:“各种妖言惑众的言论纷起,为何不选择让台谏官来击破他们!” 
秦桧正被这些攻击言论折磨得焦头烂额,疲于应对,忙于处理。听勾龙如渊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总不能自己单枪匹马去迎战四面来敌吧,得找些帮手,来个重点围剿。 
控制什么样的角色对自己最有利呢?那就是御史中丞,台谏官的老大,控制了这个角色,就能够轻松自如地对付那些反对自己的人! 
弹劾!弹劾! 
秦桧就把勾龙如渊推举为御史中丞。 
为了报答秦桧的举荐之恩,勾龙如渊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弹劾胡铨,替秦桧出气! 
老大受屈,小弟来给你出头! 
有人罗织罪名弹劾胡铨,这事就好办了! 
秦桧把胡铨逐出朝廷,贬到昭州! 
翰林学士陈刚中与胡铨交情好,听说胡铨上疏要求杀秦桧、王伦,就专门写信给他,表示认同。 
秦桧知道后,就把陈刚中贬到了赣州安远做知县。 
从朝廷大员到七品芝麻官,这落差何其的大啊! 
更要命的是,这安远濒临岭南,环境恶劣,俗话说:“龙南、安远,一去不转。”就是说,一旦去了这些地方,就别想活着回来了。相当于被判了死刑!结果确实也如此,陈刚中就死在了安远。 
大臣曾开对秦桧说,现在应该讨论的是存亡问题,而不应该讨论安危问题。他把议和上升到亡国的地步。 
议和就是亡国了,那主张议和的人,不就成了卖国贼吗?皇帝还在,朝廷还在,军队还在,哪里亡国了呢?我们还是宋的子民啊! 
秦桧对曾开的这种歪理邪说很是恼怒,就把他驱逐了! 
奉礼郎冯时行被高宗召见,研究国事,冯时行坚持说议和不能相信,还引用汉高祖分羹的例子来说明。高宗很不高兴,就说:“朕不忍心听。”起身就走了。 
把皇帝惹恼了,那还有的混吗?秦桧也把他给贬走了。 
在高宗的直接部署下,秦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把反对议和的官员纷纷贬逐,赶出了朝廷。 
整个过程,没有流血事件发生,只是用采取行政处分的方式,把那些不听话的官员,调离了朝廷,让他们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尽情地讲述自己的主张! 
议和尚未成功,高宗也不想采取过激的措施打压官员,不想在这个时期上演血腥的一幕,因为反对议和声音还很大,人员还很多,利用秦桧这杆枪,先有选择地贬逐一些人,范围不大,力度也不大,都基本上能保住个乌纱帽。 
让他们大小还有个官做,尽管满腹怨言,但还得为朝廷效力。 
读书人牢骚多,也可以理解! 
驱逐就能平息舆论吗?不,舆论的声音随着驱逐而愈演愈烈! 
先有司勋员外郎朱松、馆职胡珵张扩、凌景夏、常明、范如圭共同上疏说:“金人用了区区一个和字,竟让秦桧在我朝得志十二年啊!颠覆我皇权、松弛我边备、耗竭我国力、缓和我与金的不共戴天之仇,使我大宋的爱国志士绝望,以诏谕江南为名,让陛下行跪拜之礼。从公卿大夫到军民百姓,没有不为之愤怒的,怎肯让陛下向仇敌称臣呢?天下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向相公问罪的人。” 
这波人集体请愿没过几天,又一波人上来,权吏部尚书张焘、吏部侍郎晏敦复、魏矼、户部侍郎李弥逊、梁汝嘉、给事中楼炤、中书舍人苏符、工部侍郎萧振、起居舍人薛徽言一起上奏,极力陈说屈膝求和的不对。 
新被任命的礼部侍郎尹焞单独上疏反对议和,并写信指责秦桧,惹得秦桧大怒。 
把秦桧给惹恼了,这官也干不太平,尹焞就坚决不接受礼部侍郎这个官职。 
还算明智! 
面对群情涌动,高宗与秦桧也显得束手无策。贬还贬不过来,都贬走了,朝廷就玩不转了。 
管他呢,让他们反对去吧! 
想开了,看透了! 
他们的意见还是照听不误,但采不采纳,那是我这个皇帝说了算! 
现在的中心工作就是议和,谁反对也不好使! 
高宗议和的决心依然不可动摇! 
秦桧的执行态度依然不可改变!



第25章 第一次绍兴议和 

金使张通古、萧哲随王伦到宋以后,打出了诏谕江南的旗号。在宋廷上下,引起极大反响,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对“诏谕”一词强烈反感,这不等于把宋廷变成了金的一个地方政府了吗?皇帝对地方官员可以用诏谕,金与宋是两个并列政权,怎么可以用诏谕呢? 
难道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亡国了? 
举国上下,无不愤慨! 
王伦也向高宗汇报,觉得用诏谕江南这个词不合正统。 
如果接受了金的这个叫法,那就成了千古罪人! 
秦桧的目的是通过议和来保全大宋,而不是让大宋灭亡了。 
针对舆论的强烈反对,秦桧也借机向金使施加压力,你看啊,你们用这个称呼,引起大宋上下的极力声讨,弄不好这和谈都没得谈了,还是换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词语吧。 
张通古、萧哲一路走来,也切身感受到了大宋臣民对金“诏谕江南”的反感,沿途备受冷遇和指责。 
如果坚持用这个称呼的话,恐怕议和真的无法完成。 
一个称呼而已,没有必要太较真,只要议和的内容没有变化就可以了! 
在秦桧与萧哲等一番商议之后,就把诏谕改成了国信,把江南改成了宋,意思就换成了,宋金两国之间的书信往来,很正常! 
这就堵住了一些人的嘴! 
称呼可以改,但内容不能变啊!那是金廷经过仔细研究后定下来的,张通古、萧哲两个人可没有胆子敢给改半个字! 
那是要杀头的啊! 
议和的主要内容是册封高宗为帝,高宗已经是皇帝了,还用得着册封吗?要的,只要向金称臣,就必须由金来册封他。 
这个册封需要举行一个仪式,由金使手捧国书,高宗跪拜接受。 
谁接了这个国书,谁就接受了册封! 
别看高宗平时总是希望议和,但真到了议和的时候,让他接受国书,他还是老大不自在,堂堂一个大宋皇帝,还要行跪拜之礼,让别人册封自己为帝! 
耻辱啊耻辱! 
当王伦向高宗汇报册封之事的时候,高宗就很生气:“朕继承太祖、太宗基业,岂可受金人册封!” 
又想议和,又不想跪拜,这件事难办了! 
秦桧开始犯了愁,高宗一面要议和,一面又不肯屈膝,让他这个议和首席代表感到很棘手。 
恰好这时候,三衙统帅杨沂中、解潜、韩世良相继来参见秦桧,问:“军民汹汹,该怎么办?” 
这些人退下之后,又把事情告诉了台谏们。 
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来想办法。 
勾龙如渊、李谊多次找到秦桧一起想办法。勾龙如渊出个主意:就是先把国书放在宫中,就不用行臣礼而定此事。给事中楼炤想得更绝,他把“天下居丧,三年不言”的事情告诉秦桧。 
秦桧觉得这个办法太好了,以这个借口就可以把国书的问题简化了。 
大家一商量,皇帝居丧不能接受国书,那就只有让六卿之首的宰相秦桧代替皇上接受国书了。 
找人替皇上接受国书,金人能答应吗? 
王伦就把高宗生气的事情告诉了金使,萧哲他们也害怕把高宗惹恼了,他们不能活着回到金,仔细掂量了一下利害关系,金使也就同意了,由秦桧代受国书。 
这事解决了以后,高宗很高兴,立刻诏金使上殿。金使传达了金主的议和意见,归还河南、陕西旧地,送还徽宗灵柩和母兄亲族,没有索要什么。 
真是太好了啊! 
没想到金人这么好说话,这样的议和条件,划算! 
这样好的议和条件,怎能不同意! 
好,同意了就签字。谁来签呢?参知政事李光在百官中很有威望,高宗就让他签字,以此来压制那些反对言论。 
高宗这个激动啊,千呼万唤的议和终于来了,比想象的要好,要容易,要完美! 
他要马上让天下人都知道议和成功这件事情,让他们和朕一起分享喜悦! 
立即下诏:这次金使来,全部归还我陕西、河南故地,与我讲和通好,归还梓宫和母兄亲族,其他的没有要求。 
为了确保议和顺利实施,避免边关将领挑衅金军,引发冲突,阻碍议和实施,高宗还亲自写了信,派人交给韩世忠、张俊、岳飞,让他们千万别轻举妄动,坏了皇帝好事。 
看这架势,大宋占了很大便宜啊,要不高宗能这么兴奋吗? 
第二天是接受国书的日子,高宗因为自己要居丧守孝,就命令秦桧代替自己行跪拜之礼,接受国书。 
议和就这么搞定了! 
绍兴九年(1139年)新年,高宗因为与金讲和通好,心情愉悦,下令大赦全国。 
看来议和对高宗真的很重要! 
下诏:河南新收复的州,所有军官吏一律不更换,免除这些地方租税三年,徭役五年。 
休养生息政策还是要的! 
议和的书面协议虽然签订了,但如何履行这个协议,还得派人去与金交割一下。 
王伦又该出发了,这次议和,功不可没,高宗非常满意! 
为了表彰王伦对大宋所作的突出贡献,高宗提拔他为同签书枢密院事,担任护送徽宗梓宫、迎接皇太后和交割地吏! 
注意,请注意,议和书上说得明白,是归还徽宗灵柩和母兄亲族,而此次高宗派王伦去迎接的是什么呢?徽宗梓宫和皇太后!那钦宗赵恒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怎么办呢? 
他们回来了,尤其是钦宗,高宗又该怎么办呢? 
要是在大宋内部,还有不少靖康老臣,他们真正拥护的是钦宗,而不是高宗,一旦钦宗回来了,在他们的拥立下,发动复辟不是不可能! 
高宗心里没底啊! 
谁不想做皇帝啊! 
派走了王伦,高宗又想到戍守边关的将领们,议和虽然成功了,但边备不能松弛,特别是防止一些反对议和的人借机来个破罐子破摔,用消极的方式对抗朝廷。 
为了稳住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高宗自登基以来,不停地轮番召见他们、拉拢他们,奖赏他们、提拔他们,让他们永远忠心于皇帝! 
把他们牢牢攥在手心里,才是关键啊! 
这次议和之后,高宗又先后给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三大将升了官、提高了待遇,又给岳飞、吴等将领提了职。 
议和不忘武功。 
高宗还真有一套!



第26章 武将论议和 

议和的事搞定了,升了官、发了财的王伦乐颠颠跑到金廷去履行协议了。 
天下看似太平了! 
人们该弹冠相庆了! 
朝廷里的反对声音也应该随着协议的签字、国书的接收而逐渐销声匿迹了吧? 
高宗是这么想的,秦桧也是这么想的。 
一了百了! 
幻想有时很简单,实际有时很复杂。 
最难平息的也是最让高宗担忧的反对声音,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他们的每一言每一行,无不在挑动着高宗的那根紧绷的神经! 
早在金使入境,议和尚未定论之时,时任京、淮宣抚处置使的韩世忠就要求来到临安,亲自向高宗奏事。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阻止高宗的议和行为。 
高宗能不明白他的企图吗?能敞开宫门让他进来吗?当然不能! 
皇帝没有批准,韩世忠不敢贸然朝见,他是一个做事稳重的人,不像个性很强的岳飞,有时候犟脾气一上来,管他皇帝同意不同意,我怎么想就怎么干,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样的个性韩世忠学都学不来! 
不让我当面说,好,我就在奏折里说。韩世忠先后四次上疏力谏,告诫高宗:金人这是以待刘豫的方法来待你,千万不要上了他们的当。他还信誓旦旦地向高宗保证:如果你不相信宋军收复中原的实力的话,那么就让我带兵去攻打金军力量最强的地方,如果我打败了,你怎么议和我都不管! 
金人好不容易答应议和,你却要带兵去主动挑衅?那还了得!坚决不能答应!高宗在批阅韩世忠奏折时想。 
等金使到了临安,要求高宗行跪拜之礼接受国书,韩世忠再次被激怒了,他又上疏道:金人打着诏谕的旗号,实质就是让你归顺于他,在这个主辱臣死的攸关时刻,我愿意拼劲全力与敌人决一胜负,若不能取胜,再跟他们议和也不晚! 
还是上次那套话,烦不烦啊,我还是抓紧议和要紧呀。你别生气,朕知道你真心爱国,等议和成功了,我也连你一块儿赏了! 
高宗早被议和冲昏了头脑,哪还顾得上韩世忠的谏言啊,就这样的奏折,一天即使没有个万儿八千的,也得千八百个,高宗看得脑袋都大了,有的干脆就直接送到茅房了,先用它们解决一下内急吧! 
韩世忠的上疏被统统PASS了,那其他统兵将领呢? 
张俊算一个,但他这个人老奸巨猾,相当听皇帝的话,只要皇帝喜欢,他就不反对,还跟着在一旁呼应。 
就拿议和这件事情,从提出到敲定走了很长时间,朝中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各抒己见,唯有这张俊,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架势,严格遵守武将不干政的规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