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中兴-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好迎亲的队伍早已经对皇帝的荒唐决定做好了准备,在英国公张溶的率领下,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

    坐在凤鸾轿子中的王氏,听到外面一阵阵的炮声,猛然也是吓得面色发白,但毕竟之前早已经听了这个环节,倒也没有失了分寸,两阵炮声之后,也渐渐适应,面部也稍稍恢复了血色。

    九为奇数,九十九门大炮,每次九门发出自己的怒吼,九次声响后,迎送皇后的队伍刚好走进紫禁城的正门。

    合卺宴开,王氏斟酒一杯,递给万历,万历抿一口,交给王氏,王氏一饮而尽。万历斟一杯酒,交给王氏;王氏抿一口,还给万历,万历再一口喝干,这样,大明朝的交杯酒就算是喝完了,饶是之前一直力主大婚一定要办的盛大隆重的万历,此刻也不禁感觉到,大婚是如何的一件繁琐,费神的事情。

    接下来就要洞房了吧,早已有结婚的兴奋到不耐烦的万历心中想到。

    “皇上,该出去换下冕服了。”一旁负责礼节的宫女提醒道。

    “啊!”万历应了一声,才想到,按照规矩,自己是要先换成便衣的。

    等到万历脱下冕服,换上便衣回到房间后,皇后王氏已经睡在床上,一旁一排宫女侍立着。

    “行了,你们下去吧。”万历摆了摆手对侍立着的宫女说道。

    几名宫女面面相觑,随机一个带头的上前说道:“皇上,这不合规矩。”

    不合规矩?万历脑袋一晃,随即恍然想到,这些宫中女官不仅负责教授一些常识,而且对皇帝洞房花烛夜的一切,都是要记录的。

    这叫什么事啊!万历一阵头大,之前没注意这点,到现在才发现大明还有这条规定,当着一群婆子的面行房事,搞不好会有心理阴影的。

    “听朕的,你们下去吧。”万历再次说道。

    “皇上,既是礼法,皇上不该便宜行事。”

    这话传到耳边,万历却是一愣,转头向床上看去,说这话却是自己的皇后。新婚之夜,新郎让伺候的人出去,新娘竟然不让,这叫神马情况?

    “此事《礼记》可有规定?”听了这话,万历倒是玩味看着自己的皇后,问道。已经被被子裹着的王氏被这样看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回皇上,倒是没有。”一旁的女官倒是上前回答道。

    “既然如此,那就合制,你们下去吧。”

    万历既然已经这样说了,女官们到不便说什么,只好遵命退下。

    万历坐在床头,看着躺在床上的王氏,王氏倒是紧张的不知如何。

    “皇后。”

    王氏躲着万历的目光,低声应了句。

    “皇上。”

    万历笑了笑,掀了被子,翻身入账。这辈子的处男身,总算是要破了。

 第18章 劝诫

    新婚之夜还没有太大的感触,然而接下来还没有过了结婚新鲜劲的万历,马上明白了两位太后为他所选的皇后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其实也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作为这个时代最具有代表力的女性,皇后,就是后宫礼法的代言人。

    不到十五岁的小姑娘,却一举一动都像有一杆尺子在丈量着一般,没有一丝一毫越过规矩之处,让人难以找出错处,这让虽然因为文化传统的原因,也重视这个时代礼法,但更习惯性跳脱的万历真有点不习惯。

    以皇后的身份对万历进行劝谏,企图让万历回归到儒家传统的君王形象上去,就是目前王皇后正竭力所做的事。

    新婚第二天,万历和皇后一起见过两位太后,王氏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轮劝谏。

    “你觉得朕铺张浪费?”万历嘴角挂着玩味的笑容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了一岁的妻子,要说因为太早结婚产生负罪感,万历倒是一点没有,但这并不代表万历在对待王氏的态度上,有点不同,两世为人的他,对于这个妻子,更像是怪蜀黍宠爱小萝莉一样。

    “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天下之主,自然应当勤俭,骄奢淫逸是隋炀帝王国之道。”小丫头站在万历对面,屈身劝谏着,面色庄重,行礼的姿势标准的令人发指,虽然年幼,但无处不显示着,一国皇后的风范。

    “那你倒是说说朕是怎么一个骄奢淫逸的?”看到王氏这样,万历倒是觉得好笑。

    王氏依旧脸色严肃,说道:“皇上在宫中用度奢华,并且……”王氏停顿一下,继续说道:“大婚之时用大炮替换礼炮职能,本就没有先例,徒费钱粮,太过铺张浪费。”

    “哦?”万历挑了挑眉,盯着面无表情的王氏,王氏依旧欠着身子,做请命的姿态。“皇后说的对,朕确实有些骄奢放纵了。”万历点了点头说道。

    就这么简单?保持欠身姿势的王氏心里却是一呆,自己这样素服劝谏,等于当面批评了自己的丈夫,万历就这么点头表示赞同了。这让本以为万历会反对,打算继续说下去的王氏猛地不知下一步该说什么好了。

    “张鲸。”万历突然喊道。

    “奴才在。”早已在一旁呆着的张鲸赶紧回应道。

    “朕安排的事情,做好没?”

    张鲸悄悄抬头看了一眼,说道:“皇上,除礼部说还需再议外,大炮替代礼炮为皇帝大婚之常理,已经安排下去了。”

    “那就好。”万历说着,却是看着自己面前,王氏的表情。

    听到这话的王氏,面色却是明显变了一下,微微抿了抿嘴唇,很显然,对于万历这种表面上承认不对,但行为上却一点不在乎的做法,让刚刚还以为自己的劝谏成功的王氏顿时感到沮丧。

    “皇后听说过唐太宗虚心纳谏以人为镜的故事?”万历问道。

    “臣妾自然听说过。”王氏点了点头说道,同时心里奇怪,既然万历明白这个道理,为何对待劝谏却不接受。

    “那你可知道魏征结局如何?”万历接着问道。

    王氏却是疑惑地摇了摇头,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故事千古流传,但对于魏征的结局,却并没有刻意被人提及过。她作为皇后,自然以古代贤后为榜样,但很多例子都是范本的方式听到的,若说仔细了解,不说这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就是十三四岁的年纪,也不可能了解这么多。

    “那个一直劝谏的魏征,死后被唐皇掘坟了。”万历不紧不慢的说。

    “啊!”王氏却是吓了一跳,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以及长孙皇后恭贺,这简直是历史上君圣臣贤的典范,在当皇后之前的礼仪教诲时,长孙皇后对唐太宗朝服劝谏的事情简直是历来作为贤后典范,然而万历现在说的这个结果,却大大出乎王氏所料。

    古代文人总是宣传魏征多麽忠良,每每向皇帝劝谏,唐皇又是多么贤明,对于魏征的劝谏都是虚心接受,仿佛唐太宗与魏征君臣相得,是完美的化身一样,但又有几人知道,魏征死后,唐太宗不仅连将女儿许配给魏家的婚事给取消了,更是将魏征的墓碑也给砸掉了。然而文人却对此视而不见,依旧将唐太宗宣传成一代圣君,是何等讽刺。

    “怎么?皇后还打算向朕劝谏吗?”万历假装恶狠狠地说,此刻他仿佛觉得的自己简直是欺负小女孩的大灰狼一样。

    王氏被这话吓得面色苍白,对于大婚第二天就因为劝谏造成这样的结果,小女孩此刻只剩下惊恐。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劝谏,竟然是这等结果。

    “朕不反对你对朕劝谏。”万历一句话,让惊恐中的王氏瞬间回过神来。“皇后自然以古代贤后为榜样,但这劝谏的本事,”万历摇了摇头,“可差的远了。”

    “臣妾自然不敢与之相比。”王氏弱弱的说道。

    “不对!不对!”万历摇了摇头,“不是不能比,是皇后懂得还不够多,今后应当多多了解,多读书才对。”

    ”妾身有读《女四书》。”王氏低头说道。《女四书》即《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这些是古代女子应该读的书。

    “不够。”万历摆了摆手,“皇后要学会对朕劝谏,还要看许多书才对,史书什么的都可以翻一番。”万历蛊惑着说。

    “可是这些不是女子应当……”王氏眼睛睁得大大的,古代女子自然要读那些劝说成为良妇的书籍,其它的书官方都是不赞同女子读的。

    “《女戒》等书实有不当之处,皇后可信,但不可全信,等多读了些书后,就能发现。”

    这些书有不当之处?王氏脑袋怪怪的,万历的话简直让自己信仰都崩溃了,这些规范妇人行为的书,竟然有不对的地方。

    “喜姐。”万历这下叫的却是皇后的闺名,王氏不由一颤,“以后朕读的书,你也看看吧。”

    “是。”既然皇帝这么说,王氏也不好拒绝,只好答应道。

    十几岁的小女孩,如果这样都不能扭转她思想,自己就白活了。万历心里默默想到。

 第19章 丁忧

    不管两位太后在选择王喜姐作为皇后的时候到底是怀着什么样的打算,但对前生今世加在一起已经上四十岁开外的万历来说,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的思想还属于没有成熟的状态,只要自己稍加干涉,到底能够成为什么样子,还说不定。

    不过这毕竟是一件长久才能见到成效的事,刚经历过大婚的万历,很快回归到朝堂上,因为有一件大事需要他的处理。

    张居正的老爹死了。

    对于守旧派的大臣来说,还有比这一刻更振奋人心的消息吗?大大小小的官员纷纷上门前往张居正府上,哭哭拜拜,一句“节哀顺变”,搞定。然后大家就眼勾勾的等着,张居正上书丁忧的时刻。

    是丁忧还是夺情?不仅张居正苦恼,万历也在为这个问题苦恼着。张居正主持的变法还在进行着,这个时候让张居正回去,无疑对已经开始的新政产生波动,这种情况无论是万历还是张居正都不想看到的。

    终于,在一帮大臣眼巴巴地围观的情况下,张居正上书,请求回家守制。

    不准。万历毫不犹豫的回复。

    接着,张居正再次上书请求回家为父亲守丧,万历还是不准。

    既然不准,那就再次上书,张居正再次将请求回乡守制的折子递了上去,万历犹豫了,按照历史的剧本,应该夺情了才对,为什么张居正还继续上书,难道张居正还真想走不成?

    迷惑的万历决定私下召见张居正。

    “张先生,如今新政刚刚步入正轨,先生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请辞?难道张先生舍得现在的局面吗?”万历不解的问。

    张居正只是笑道:“皇上,微臣既然敢回去,自然不怕这些宵小之辈在朝堂上闹腾。”

    “张先生如此有信心?”万历疑惑,按照历史,张居正这次没有丁忧,硬生生地又在朝堂上坚持了五年,但那之后,新政依旧被罢黜了,然而为什么现在张居正却信心满满的认定即使自己回去,新政依旧不会受到影响。

    “皇上如果支持,臣自然有把握,皇上如果不支持,臣一丝把握也没有。”张居正坦诚地说道:“皇上年仅十五,虽然稍有做事孟浪之处,但已经是合格的皇上了,既然皇上是支持新政的,那臣就是现在离开朝堂也没什么了。”

    如果万历还是历史上的那个万历,那为了变法的张居正自然不会轻易离开朝堂,但如今的万历,不仅支持张居正变法,在某些方面,改革的更是彻底,如今才是万历五年,却比历史上万历八年的改革更彻底,甚至因为万历插手商业这一块,已经让这次变法走上更加成功的道路了,既然如此,张居正自然毫不担心自己回乡守制之后,自己的新政会被罢黜,更何况对于张居正来说,自己的变法已经差不多了,就是现在一直回去做富家翁也足够了,这样的情况下,何必冒险夺情留在朝堂上留人诟病呢。

    “朕明白了。”万历点了点头,自己不是历史上的万历,张居正已经领头变革了五年,现在也是自己正面插手事务的时候了,“既然如此,张先生这次请辞,朕准了,但是丁忧一过,张先生还是要回来的,朕的变法还没完呢。”

    “谢皇上。”张居正跪下回应道。同时心里也一阵澎湃,自己花了五年改革,这五年里万历的在变法的主意上给了他很多启发,现在他以为变法已经成功的时候,万历竟然还打算再进一步,要说不惊讶,那是假的。

    第二天,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张居正收拾了府中事物,不紧不慢地踏上归乡之路。当一些大臣长出一口气,走出京城的张居正却在冷笑,你们以为我走了,就能翻盘,废除新政?走着瞧吧,正主才刚出场。

    送走张居正的万历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这些早已经潜伏的守旧派们再次伸出手来,这次,他要亲自出手,将这些阻止他将这个帝国踏上新时代的绊脚石都给彻底踩下去。

    几天后,刚刚因为张居正离职还在沉默中的朝堂,突然间泛起了波澜。陕西道御史杨四知上书弹劾张居正,并且一次列举张居正十四条罪状,条条说的有模有样,总而言之一句话,张居正贪污腐败,结党营私,是大大的奸臣,请皇帝查办,万历对此没有发表任何言论,这让原本还在观望的大臣们心思活跃起来,皇帝没有批评杨四知,说明什么?说明皇帝很可能对张居正不满。接着,朝堂上原本沉默的大臣个个活跃起来,跳出来弹劾张居正各种罪状的人一个接一个,张居正瞬间成了大明朝甚至千古难于的恶人。

    “张居正之事可是真的?”慈宁宫内,和皇后一起前来看望两位太后的万历听着李太后问道。

    陈太后却稍稍皱了皱眉,这种时候问万历朝堂上的事在她看来却是有些不妥的,现在万历已经大婚亲政了,朝廷的事不需要太后插手,宫里也已经有了皇后,李太后不该搀和到政事上来。

    “母亲以为呢?”万历笑着反问道。“张先生是朕的老师,辅政五年有余,对于张先生是什么样的人,儿臣和母亲自然都清楚。”

    “既然如此……”李太后刚要继续说下去,却被陈太后拉住。

    “妹妹,朝堂上的事,皇上自有主张,今天是家宴,还是不要提这些的好。”

    李太后听了一愣,随机反应过来。“是哀家的错,既然皇上自有主张,哀家也不便多问。”

    “无妨。”万历倒是不介意,后宫不得干政是事实,但有些事情显然是免不掉的,这点,万历自己有掌握分寸。“还要告诉舅舅家,如今这帮文人的事,不要搀和。”随机又看向皇后王喜姐,说道:“永年伯家也是。”

    “是。”王氏回应道,两位太后也点了点头,既然皇帝这么说,那就一定有道理,就算怎么样,万历也不会害自己家人。

    几天后,早已沸沸扬扬的朝堂猛然接到万历的旨意,陕西道御史杨四知妄议新政,贬为庶民,其余大臣妄言新政者,皆获罪,这其中,就包括张居正一直信任有加的内阁次辅,张四维。

 第20章 落井下石

    朝堂上的事情传到荆州,毕竟需要时间,现在的张居正只知道自己走后,很多大臣冒头开始反对新政,但最后的结果,他现在还不知道。

    “张凤磐怎么敢如此!”在家守孝的张居正刚听到张四维竟然开始反对新政的时候,气愤地拍着桌子,随机又颓然地摇了摇头,“算了,妄我一直对其信任有加,现在看来,他如此看不清楚形式,自找烦恼。”

    陪自己父亲在家的长子张敬修疑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