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布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董卓布武-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宫女恭恭敬敬的应声道,心里大是舒了口气,燕儿姐哟,咱的小命保住了。

“小王爷?”宜姬疑惑的问道,她久在府中修养,外面的消息也不是太过灵通,连弘农王薨了都不知道。

“嗯,是弘农王的遗腹子。”董卓淡淡道。

“遗腹子?”宜姬聪明的她自然而来的想到了一些事情,但不明白董卓为何留下这个遗腹子。

看着宜姬疑惑的脸儿,董卓哈哈一笑,在宜姬的嫩脸上亲了一下,道:“好好休息吧,本相的大功臣。”

宜姬这才放下心思,在董卓的注视下乖巧的闭上了眼睛。

宫内,燕儿接到董卓的声音后,自然知道该干什么,她迅速的遣散了一干子的人。又低声对先前的宫女说了几句后。

抱着小王爷,就这么站在外面。小会后,一身便服的李肃独自一人走了进来,不声不响的朝着弘农王妃唐晓的屋子内走去。

一个时辰后,宫内才传出消息,弘农王妃生下弘农小王爷,但王妃却不幸薨了。

王允呆呆的站在自己府上的门口处,望着洛阳的方向掩不住的喜色,天降祥瑞,弘农王有后了。大汉有后了。

那一瞬间的祥瑞更是让他浮想联翩。至于弘农王妃,那实在不重要。

第一百六十八章 嫖

王妃薨了。但小王爷却活了下来。对很多人来说确实不太重要,那天的风滚云涌,霞光四射,实实在在的让一些迷信的人浮想联翩。

天降祥瑞,不是落在相府,而是落在王妃待产的皇宫。不过片刻后小王爷就降生了,听说小王爷还异于常人,一出生即活蹦乱跳,满地的走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老天还没有放弃汉室啊,这位小王爷一定要保下来,就算是拼得只剩下一兵一卒也要保下来。

这些人没有一个如王允一样知道董卓打算的,职位大部偏低,都是董卓因为基层需要而留下来的,但主要是人多,合在一股,就算是董卓也得考虑一下得失。

董卓这才稍稍的重视起了迷信的可怕,这帮人真是腻糊涂,不过是奇异景象而已,还天降祥瑞。

想了想之后,董卓借用这个时候,很是打压掉了一些人,把国子监的一些本来就底蕴较好,在国子监学习了一段后,算是出类拔萃的一些学子们提拔了上来,不是授予高位,恰恰就是这些低级的官职,其中最高的是祢衡,以弱冠之年,直接到尚书台,任尚书,在蔡邕手下做事。

干活一定要慢慢来。董卓看重的是这些人的将来,现在,却还是在下面锻炼一下,才能把地基打牢,才能让他们顺着董卓给予的路途往上爬。

放下狂傲的祢衡,带人还算谦和,干事卖力,做事井井有条,下面上报的一些事情,轻重缓急分的极为清楚,让蔡邕这个尚书令颇为满意,依为左右。

今天是赵侯世子降生的第三天,董卓这些天都是照看着宜姬,也没心思大摆宴席。会宴群下。

但他名为丞相,暗为主公,这个长子的降生也没理由不摆宴席的。

怀中抱子,董卓坐在主位上,满面红光的看着群下们欢喜的面容,可以说是董氏有子。人心大定。

“瞅着真是白白胖胖地一点也不像丞相。”华雄喝地有点多。坐地位置又离董卓较近。忍不住老是往董卓怀中地小子看。瞅着瞅着有些郁闷道。

“白白胖胖才是干大事儿地料啊。你看看。像本相这样地永远都是个武夫。”董卓地手轻轻地捏了捏怀中地小子。笑道。这小子。似乎难产而虚弱。但其实很健壮。不过三天。就长成了现在这副摸样。

在他怀里依旧睡地香甜。小摸样很是可爱。摸一摸。捏一捏还一动不动。

“丞相。老夫人可把小侯爷地名给定下来了?”李儒也是笑呵呵地坐在董卓左首位。轻声问道。

本来儿子出生地当天。董卓就定下名。曰文。当时李儒这个女婿还在场。也很是同意。董卓战天下要勇。这继任者称之为文。是董卓也是李儒心里对这孩子将来期望地真实写照。

但人家老太太不许啊。说什么董家地男人各个要骁勇善战。连名字也绝不能文弱弱地。

老太太把自己关在房里一整天,才想出一个名字来。曰嫖。很是有董氏风格地名字。

什么字儿都好说,但这个嫖字实在是太难听。董卓想以理据争,但奈何这个时代还未有妓院这些东西,辨不过老太太这才作罢。

“嫖。”董卓面色微微有些尴尬,随即又变回笑容满面的样子,轻轻的吐出这么一个词

“勇健轻捷曰嫖。倒也是个好名字。”李儒无奈地叹息了一声,道,勇健轻捷。可不是他认为的董卓世子该有的样子。嫖者,从校尉再从大将军,实在不是个统治者的作为。

“董嫖。”反复咀嚼着这个字,董卓似乎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而这个女字旁更是让董卓难受,觉得应该像个女人的名字来着。

“嗨,哪管什么名字啊,这是咱小侯爷,也咱小丞相不是嘛。”华雄脸色通红。笑呵呵道。

李儒面色微微一变。很是猛力的踢了他一脚,这里面可不全是董氏嫡系。丞相是可以世袭的吗?有些话,心里可以明了,但死也不能说出来的。

华雄挨了一脚却是乐呵呵的,似乎没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反而两只眼溜溜地乱转。

董卓却是面带笑容,环视四周,在场的几乎全部人面色不变,该笑的还是笑,该喝酒的还是喝酒。似乎没有意识到华雄说话的不恰当。

“为未来的小赵侯,不醉不归。”董卓举着董嫖,放声大叫道。

“喝。”董卓既然有兴致,自然是群下相应,就连事事安然自得,喝酒一小口一小口的贾诩,也举起杯子,牛饮而干。

董嫖?呵呵。贾诩心中笑着,或许嫖出个文治武功都是一等一等帝王也说不定呢。

接下来,雅乐缓缓而起,一小队的歌姬迈着小步子走入厅内,挥洒粉色间,贾诩偶尔与李儒的眼光一对,皆是相饮以罢。

跟着董氏没有错啊。贾诩感怀着。

与相府内地歌舞相宜,群下汇聚完全的不同。皇宫内,只有一个王允获准得见弘农小王爷。场面颇为冷冷清清。

站在这座名字都没有,透着一股异样清寒的小殿内,王允的心远不及表面上的那样平静,作为汉室的绝对拥护者,他机关算尽也不能消灭董卓,反而惹得白发无数,心力交瘁到几乎辞官归乡的地步。

而董卓的意思却挽留了他,小王爷的降生,更是让他感到了一种年轻地感觉,是生地希望。

在他心里,如朽木般的汉室,似乎重新地长出了嫩芽,这颗嫩芽一定要在自己的呵护下,成长为参天大树。

要教习他儒,不,法家权术,纵横谋断之道。心中暗自下了决心间,燕儿抱着全身被包裹的牢牢的小子走了进来。

王允双手一颤。手就不自觉的伸了出去,但方向却是……。

“请王大人自重。”燕儿俏脸霜寒,小小的退了一步,让王允的手稍稍地远离了一下自己高耸的胸脯,轻喝道。

“这位女……。老朽失态了,请这位小姐多多体谅。”王允老脸微红。但这个宫女怎么看都像是董卓的亲信,而她怀中的定是弘农小王爷了,不可得罪啊,可以说为了汉室,王允几乎什么都不要了,就算是这张老脸。他陪笑着。

燕儿身后的几个宫女面色古怪,这个穿着不凡的大人,居然叫燕儿姐为小姐。是她们往常不敢想象地。

“奴婢不敢当。”话虽如此,但燕儿的脸却缓和了很多。心里窃喜着,就算是一个宫女有了丞相的虎皮,也能横行霸道。要是真入了相府,那还不…。。。

“时辰有限,王大人…。。”继续说着,燕儿把怀中的小王爷递给了王允,让他抱着。

抱着怀中显得精神十足,眼睛中透着股灵秀,小胳膊小腿蹬的厉害的的小王爷。王允老泪纵横,丝毫不顾及有什么人在场。

第二日,天色还暗。董卓穿着一身朝服,腰悬佩剑乘着戎车来到宫门前上朝,无数昨日没能去相府祝贺的大臣们立刻围拢上来,文绉绉的祝贺之语不断地从这些大臣的口中冒出。

绕了一圈,居然没有人用的词儿是重复地。唯有王允一个人沉默的站在外围,神色很深。

片刻后,宫门大开,董卓昂首在前,领着一干臣子朝德阳殿走去。

小皇帝的面色不像董卓本来想的一样日渐消瘦。反而日渐红润,身子窜的极快,现在就有当初他王兄刘辩那样高大了,只是眼神中极为虚。透着股弱。

拔苗助长的法子,自然不会有好的现象。

下面的王允已经不为日渐无神的小皇帝担忧了,一门心思地扑到了弘农小王爷身上的他,刻意的忽略了刘协这个正统的情况。虽然他也曾经心疼过这个小皇帝。

但后宫内的一些情况被董卓刻意的传了出来,小皇帝以幼小的身体,惊人的每晚御四女。夜夜不停的情况实在是让他心寒。

这些事儿却不关董卓地什么事儿。他只是半闭着眼睛,似睁非睁。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

其实一个个朝臣上报一些地方上的事情时。有意无意的会朝向董卓看,董卓要是没反应,才能让他舒心。

要是董卓微微一动,只是轻轻的一动,就能牵动一些朝臣的神经。董卓当朝反驳,一点也不留面子的事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虽然最近少了很多。

董卓在朝堂上的位置也更像一尊大佛了。存在感十足。

董卓其实张着耳朵一字不漏的听着地,只是这些事儿有些鸡毛蒜皮,有些则已经做好了计划。董卓每天都听着,犯困地时候就闭上了眼睛,时间久了就成了这副摸样。

今天还有一件正事,应该是压在最后说的。

但还没等这件事被提起,有人就为了他冲锋陷阵了,一个岁到中年,满脸却依旧白皙地朝臣,走出列位,朝着刘协道:“陛下,丞相喜得长子,而赵国封邑有万二户,乃大国,丞相长期无嗣,当早日立世子,好稳定赵国。”

董卓封为赵侯,封邑是可以称国的。而大汉的规矩,大妇生的嫡子才可以封为世子,董卓着长子却是庶出。虽然李儒们承认这是世子,但理论上董卓的赵国是不可以传二世的。

想来这个朝臣想到了这一点,只称长子,而不称庶子,想当堂立董嫖为世子,以讨董卓欢喜。

第一百六十九章 父子两代一王、二侯。

“封嫡子为世乃是祖制,无子当……。。。”只有一个年月花甲的老臣,稍微的抵抗了一下,只是象征性的,最后的无子当除国并没有说出。

丞相的赵国,谁敢消除。至少董氏的势力仍在的时候,没人敢说。

“王大人真是老糊涂了,这于祖制无碍,要不要封为世子只要陛下一句话即可,以丞相北定并州,屠灭匈奴,据挡十余路叛逆的盖世之功。陛下当加恩得以存赵国。”这个人“为了”董卓几乎豁出去了,当堂就破口大骂老糊涂,赤裸裸的表明自己的心迹。

心里还暗喜,今天真是博了头筹了。想着还挑衅的看了眼安稳稳的坐在自己位置上的侯司,这家伙由于上次的事情,千五封邑几乎得以全部保存,安然的迁到了渭南附近。

而自己的封地还是远在长安以西,被马腾这些叛贼控制的地方,真是晦气。

侯司与这人也算是朋友,被挑衅的莫名其妙,还有点为他难过,丞相还未表明心迹他就凑上来,要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可是会挨板子的。

“你。”这个老臣被气的不轻,但又不敢随便在董卓面前倚老卖老,愤然的吐出一个字后,气息素乱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中年人略带高傲的回一一瞥,后又献媚似的朝着董卓点了点头后,再问刘协道:“陛下。”

刘协始终精神恍惚,实在是怀念自己的龙床,还有身边睡着的四个靓丽柔软的宫女。

压根就没有听进去,见这人问自己,轻轻的“嗯”了一声权当表态了,反正自己也没话语权,说了到最后也是董卓做主。

这一仗,干的漂亮。

中年人一脸地喜色。似乎为自己巴结到了丞相而高兴。要不是站在肃穆地德阳殿内。他可能老早就上前与董卓祝贺去了。

董卓被这人地表情弄地很是无奈。自从董卓地跋扈之气横行朝堂之后。堂上地朝臣埋头干事地人就多了起来。与董卓争斗地少了。但这个中年人地例子却多了起来。无处不在地献媚之人。

他心里想地又不是立什么世子。他认定地继承人。谁敢否认?有必要走这样地程序化吗?

这事儿从简单被这个人弄成复杂了。今天要是没个结果还真是不好下台。

带着一丝无奈。董卓缓缓地起身。朝着刘协微微地一鞠躬后。难得谦虚了一把道:“臣岂敢居功自傲。封嫡子为侯乃是祖制。不可轻易更改。”说到这。董卓却是话锋一转。道:“然臣一脉眼看就要无人继承。臣乞陛下分臣之国上党于庶子。为上党侯。食邑五千。既然不能立为世子。那就封个侯吧。反正怎么封。这点地盘还是在自己地掌握之中。

坐在微微靠前地位置。对董卓地一番话。李儒暗自点头。什么都可以改变。就这嫡庶不能改。要是庶能即位。将来整个天下侯爷地封邑内将会纷争不断。头疼地紧。

乞封庶子为侯也只是场面话而已,这件事也算是找了个台阶下了。而且襁褓中封侯也不是没有例子的。

“这人真是缓急不分。”李儒盯着尚站在堂上的中年人,眼中尽是厌恶,起着身子,走出列位,朝刘协恭敬道:“陛下,朝堂之上,遥侯却是孟浪了。臣请陛下消其封邑三百,迁往汉中。”李儒一下子就消除了这个家伙名义上六百封邑地一半。

“丞…。。丞相。”中年人的面色由先前的苍白转为惨败,似乎快要哭出来似的盯着董卓道。

天晓得,他的封邑才消了一半,今天又一半,他家怎么过啊。

果然,这就是后果啊。侯司不无可惜的看着这个朋友,哦,不。是以前的朋友。侯司身为墙头草的自觉可是很强的。

董卓无语地望着此人。却摇了摇头,刘协见情况明朗。也想尽快回去睡个回笼觉,于是点头道:“封丞相庶子为上党侯,迁遥侯为安逸侯食邑汉中。”

一场闹剧的后果是董家又多了一个侯爷,加上董曼的一个关内侯,董家一门可以说是三侯并存,在当世算是显赫之极了。

襁褓中的小侯爷。但这在董卓看来实在是麻烦的紧,对他来说,儿子封侯也没什么可喜的。对着四周善意的笑容,董卓回以的是平淡。

可是关于他们家的事儿,并没有如此结束。

王允从列位上走出,下跪,向刘协重重地磕头道:“陛下,弘农王日前留有遗腹子,请陛下赐名,但遗腹子不祥,应继其父王位降为为弘农侯,老臣愿为侯傅,教导成才。”

看来王允现在就为了董卓这个儿子穿保护衣了,王爵不要,求个侯爵。保住这个侯爷再说,免得董卓反口。

董卓头疼的看了看地板,怎么尽是这些事儿,自己定下的目标被搅和的一塌糊涂,封王就封王嘛,这老小子也好意思降为侯。侯与王的区别可大着呢。

刘协闻言一脸的喜色,但随即又有点疑惑,自己怎么不知道这消息?好像又有点印象,连日纵欲的后果,刘协可能对十天前的记忆也有些模糊了,何况是几个月前的。

但这不影响他地心情,喜悦地心情,为了弘农王这个“儿子”而喜悦,他们兄弟从上一代来说应该是血腥的,但到了他们却很和谐,可以说是手足情深。

思索了一下,扬声道:“就叫禅吧,至于爵位…。。。”他有些不明白地看着王允,能有遗腹子应该是喜事,怎么说成了不祥?心中还有些恼怒,这人实在是太下作了。为了讨好董卓,汉室什么的都不顾了。

“咳……,弘农王是陛下兄长,小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