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布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董卓布武-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旦涉及到利益,墙头草同样也会腰杆笔挺,董卓这么做其实就是断了他们的根,要是寒门为官变得容易了,他们这些高贵的士族怎么办?

瞧瞧,瞧瞧这理由是什么?为朝廷里加点新鲜血液。这还不是你董卓想断了他们的根?更容易掌控朝政啊。

有些人,对军国大事儿不懂,但对这样杀人无形的政治手脚却是敏锐的很,一眼就看穿了董卓险恶的心。

这丞相手握军权,如今还要握有官员选拔的权利,这算什么?大汉朝的天还没变呢。你这个乱臣贼子是想为你权利的道路上铺平道路吧?乱臣贼子。心里如此破口大骂的人绝不在少数。

为什么这样的乱臣贼子不死在匈奴人的刀下呢,真是老天无眼啊。如果董卓真死在了并州,这些人肯定会弹冠相庆,然后递上钱粮女人,乖乖的送匈奴人北归。

讽刺的是,这些人在董卓的屠刀下背弃了自己的君王,背弃了自己的立场,现在董卓横刀相向的时候,又念及了汉室的好处。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有了反抗董卓的勇气。

就算是先前董卓放出消息,说弘农王妃唐晓怀有弘农王的血脉,都没能让这群人有如何地喜色。

养之是蛀虫,喂不饱。弃之是腐肉,烂而臭。

董卓呆呆地坐在自己地位置上。偶尔瞄向脸色煞白。有气无力地小皇帝。心中颇为满意。燕儿这事儿做地好。

这男女之事就像是毒品。尝到了个中滋味之后。保管小皇帝爱不释手。心里上可能会抗拒。但身体不会。爽到精尽人亡。最好是二三十岁就死在花下。

对于这群朝臣。董卓更是嗤之以鼻。祸及自身。才知道反抗。迟了。董卓自身控制着地州郡中一定要按照董卓地方法来取士授官。

董卓地心坚固如铁石。

“张大人说言差矣。治国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取士之道乃天下根本。今尚书令推陈出新。实在可喜可贺。国子监当立。”只是令董卓诧异地是说话地居然也是士族。而且是士族中地娇贵。侯司。就是那天请蔡邕出马。想迁封邑地列侯说着地时候。还向董卓隐隐地一笑。神色中不见一丝献媚。但却很亲热。董卓点头回礼。这人到是个乖巧地主。

“庸侯说笑了。故相曹参之典故。难道庸侯不知?”先前那个满腹牢骚地老头讽刺着侯司。

曹参?董卓想了一下,才从以往的记忆中取出整个人,就是汉代初相萧何的继任者,很重视萧何留下地一些制度。为此不惜以巧言对孝惠帝顶撞。

能站在朝堂上的人,可能不要什么才能,靠家族遗泽就行。但一定要博学多闻,这老头到是引经据典的讽刺人。

“始皇帝重法而得以消灭六国称霸宇内,要是真如张大人所说,或许秦以被六国宜灭久矣。”侯司当仁不让。反唇相讥。言语不算犀利,但却绝对正确。

“哼,秦最终是为谁所代?是汉,延续了几百年的制度岂可轻易更改。”这一句话就像是鞭炮一样,响起之后,就是干群架的开始,一帮高贵的士族们分成两边,争的脸红脖子粗,唾沫横飞中就差赤膊上阵了。

这样的场景自从董卓跋扈的霸占了朝堂以来。很久没出现过了。小皇帝地脸上露出了点笑意,人也精神了很多。

但董卓的脸色却越来越黑。有辱斯文,这才是有辱斯文。这群士族有时候可能连普通百姓都不如。

“够了。”董卓的一声大喝,这场闹剧为之停止。董卓缓缓的站直了身子,怒喊道:“当堂之上,当着陛下的面,你们这是什么样子?”铿锵一声,董卓的特权,佩剑出鞘。

一个个环视着反对的大臣们,道:“立国子监是本相的主意,要是你们想你们的子嗣们能继续享受你们地殊荣,就去报考吧,但能不能入学,却要看各位家里的公子们肚子里有几分学问了。”

说完佩剑直刺在地,深深的插入地板上,董卓跋扈的喝道:“谁要是阻挡大汉朝的明天,就拿着这把剑来相府,本相亲自送你们去见历代汉帝,顺带着你们的家族亲人,不用谢了。”

这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言语中所含的威胁是**裸的。与天下士族作对,董卓怡然不惧。

就凭借着朝堂上这群去了脊梁骨地士族们能拦住我地脚步?董卓冷笑着,小皇帝刚才看的还觉得有趣。但董卓当堂拔剑,一番话说出之后,他地大臣们。汉室的公卿们只有唯唯诺诺的份。

这应该是他的权利,是大汉天子的权利。“哼。”怒火攻心的小皇帝连下朝都等不及了气冲冲的拂袖离去。

女人,对女人。昨晚的痛快,是小皇帝毕生难忘的,虽然过程不太记得了,但发泄之后的痛快却是刻骨铭心的,还有床上四个女人含情脉脉,臣服的表情也是历历在目。

他要再次享受这样的感觉。要比在朝堂上看着董卓的脸色好上太多了。

他身边伺候着的太监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董卓,见董卓点头后,才急急的根了上去。这场早朝注定了是不欢而散。

“召天下博学之士入朝,修儒。立国子监。”董卓当着四周从刚才挺了一挺,现在又阳痿了的朝臣们的面,对蔡邕道。

不够。不够。不够。这群人只是面服心不服,而董卓要的是心悦诚服,国子监一定要从他手中创造起来,从今以后就是天下良家子通往官宦阶乘的唯一通道。

此后,诚心为董卓卖命的人,就将源源不断。董卓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利,对小皇帝那点伤心自然是视而不见。

说完,董卓挥了挥袖子,当着一干脸色发白的朝臣们,昂首走出这象征着权力的地方,如果当初董卓对这些人是拉拢的,那么现在,这些人没用了。

新鲜血液,董卓渴望着。就像是嗜血鲨鱼一样,饥渴着。他与天下士族为敌,号称丞相。太需要帮手了。深深的叹息了一声,排在末尾的王允,悄然的走了出去,大汉朝完了,他的心也死了。

“跋……。。跋扈至极啊。”如今三公之一的杨彪、黄婉这些人都已经病休,说话的是这个朝堂上最为老资格,除董卓外也是最显赫的老臣。

不凑巧,这话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巧能令朝堂上的一些人听到,其中就有董卓手下的一群重将,地位最高的是华雄、樊稠、张辽、吕布这些人。

“老不死的,要不要大爷我送你上西天啊?丞相可是说过,这剑可以杀人全家的。”华雄阴阳怪气的说着,上前抽出董卓的剑,刺的还挺深,晃悠悠的朝着这个老臣指着。眼中的威胁,不用言语自可知。

帐下诸将,华雄脾气最臭,对董卓最不尊敬,但同时对董卓是忠诚无比。

“华将军说笑了。”这老臣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违心道,似乎才发现,南北二军,左右二骑,董卓的势力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了。

手中握着的恐怕是比历代皇帝还要大的权利,一言九鼎谓之轻。

“哦,好像是本将军听错了,老大人勿怪,勿怪啊。”哈哈的笑着,华雄举起董卓的剑,就往外走去。这把剑可是能杀人全家的。嗯,拿回去珍藏。心中还乐呵呵的想着。

“让这个家伙抢先了。”樊稠嘟囔着,起身也走了,张辽很自然的向吕布行了个礼,才走了出去。吕布则有些尴尬,本为主次,现为并列。每次见到张辽,吕布就有种羞于见人的心情。

此子飞黄腾达,全赖丞相矣。而不是他吕布。

董卓身穿丞相朝服,在过道上飞速的走着,痛快,痛快啊。

“丞相,丞相。”身后却有一声颇为急切的声音响起,董卓停下脚步,转身见着的正是侯司。

一介文人,走起路来哪有董卓这么快。何况他还很胖。侯司走到董卓的身边,手搭在膝盖上,重重的喘息了数声之后。

才对着董卓露出了一个笑脸,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鞠道:“丞相,犬子的才干有些平,这国子监能不能通融一下?”

“哈哈,度侯严重了,就凭你刚才朝堂上的那番话,本相焉有拒世子于门外的道理啊。”董卓心中思虑了一下,哈哈笑道。

顺已经不止生了,而是富贵,累世的富贵。以后此人就是榜样。

哈哈笑着,董卓很是亲热的与侯司一起走着。让身后的一些人暗自跺脚,早知道就不捏着藏着了,大声为丞相摇旗呐喊,今天可能也成了丞相的座上宾啊。

第一百六十章 完婚

一片不算是坚挺的抵触中,国子监这个三个由蔡邕亲自手书的牌匾还是在南宫边上给立了起来。

蔡邕也从尚书令的职位上稍稍的腾出手来,作为国子监祭酒,管理着一帮董卓治下,甚至是周边州郡得到消息后,赶来的良家子弟。

这些人大部都是家境殷实,读了几年书,有几分学问,但却又没有做官路途的青年才俊,所谓贫家子弟寒窗苦读,那只是是美好的想像。

这些人跟一些士族子弟,比如度侯侯司的世子侯选一起经过删选后,存一千余人,也就是国子监的第一批学子。

“听说丞相今日大喜啊。”正值下课,全都是一袭白衣头裹布巾的学子们正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高高谈,阔阔论,但身形消瘦浑不似他老爸的候选跟着与他的出身几乎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周崖谈论着相府的事

“人逢喜事精神爽,但你要丞相给你安插入大司农手下做事,恐怕有点难啊。”眼中带着一点戏谑,被董卓承诺着将来会做官的周崖似乎脱去了一身的贫贱,说话间很有股自信。

董卓立国子监的同时,也征召天下博士入朝,一些由于武帝独尊儒术而快要面临失传边缘的诸子百家的一些嫡系子弟,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都往洛阳涌。

有些老顽固,主张一家治国,还不断的诱惑董卓使用他们的学说来治理天下的人。董卓是花钱供养着,让他们与儒生们一起,辩论着,碰撞着。这些人老了,没有在可塑造的韧性了。养着吧。

还有一些年轻者则在国子监教学,周崖就是拜在一个墨子嫡系传人的门下,温习他们家传学说的同时,又要学儒的忠君爱民的思想。

但有一点,是董卓强自修改了的。孔子所言地以仁义教化天下,董卓改成了以仁义教化炎黄,意思当然就是对外族不必仁慈。

可以说,从百家争鸣时代延续下来的几家硕果仅存的学说,在国子监内,被分别教授给一些学子。

有时候。两家地理论会很矛盾。但董卓却相信。这一千学子之间。一定会涌现出一些惊采绝艳地人。把这些思想给融合起来。

+|Qī|+出自同一血脉地理论。没有理由不能融合地不是?

+|shu|+“咳……。。”侯选尴尬地一笑。他本来以为父亲把他弄进这个国子监。丞相视野中地出嫡系人才之所。就能顺顺当当地做个官。但没想到进来却与这群出身微寒地学子一起学习。

+|ωang|+候选觉得。这官场上地条条道道。比在这里学到地东西要强太多了。

“哼。阿谀奉承之辈。”两人不大不小地声音。却被一旁地学子给听去了。道出地话却腻难听。

候选一阵恼怒。回身看去。却是一个年约十七八地少年。手中拿着丞相所造地书。傲慢又蔑视地看着自己。

候选本侯门子弟,高傲惯了,今被当众羞辱,哪咽的下这口气。上前数步。却被旁边的周崖拉住,周崖笑道:“此乃狂人,辩数无双,你与他理论不过,难道就想被撵出这国子监?”

辩不过,自然就只有打架了。但这国子监除去学兵法的,打架是重罪,会被撵出国子监。

候选将信将疑的收回了脚步,问道:“这难道就是祢衡?”

“嗯。你跟他斗,非得惹的一身骚不可。”周崖瞄了眼不远处仍冷笑着看着他们的祢衡,撇嘴道。愤世嫉俗,编排权贵,自比孔雀,其实比谁都俗,俗不可耐。

候选闻言,只得悻悻的随着周崖走了,留下背后渐行渐弱的冷笑声。这国子监地狂人。是有蔡尚书照拂着的。惹不起啊。

夜晚将近,洛阳没有所谓的宵禁。但寂静的黑夜,仍然去除了无数人外出的心情。

但一片的寂静当中,却有一座府邸灯火奇耀,一批批的美貌侍女们在影影绰绰的相府中不断的走着。

大堂上,布置地红彤彤,很是喜气洋洋。

丞相纳庶妻,但此妻却是尚书令的女儿,恰巧相府中没有嫡出的世子,有心人,自然是当着这位丞相的新欢,为相府实际上的女主人。

丞相大喜,收到请柬的百官们,自然是要上门贺喜,有些含蓄的,送出手的是一些礼薄但却贵重的物件,但有些可以巴结地,送上门地礼却是以车论的,一车车地往董卓的相府中搬运。

群宴中,董卓不知道被人灌了多少碗的酒水了,醉眼朦胧中,望向一些人就像是狼看见了一群白花花的绵羊一般,恰恰都是一些富的流油的家伙。

所谓酒后见性情,董卓对这些以车论的富豪们可是眼冒青光,最近国库也就是他的私人腰包有些扁,醉酒之后,董卓的一些绝户之计就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

这些人对董卓来说,可不就是绵羊嘛。肥而流油,羊中羊。董卓确实有些神志不清了,瞅着一些人确确实实就成了羊。

“拿下来。”董卓醉了,有一些人也不好意思再灌他,但惟有一人却是个厚脸皮的,一把夺下董卓手中的碗,递上的却是一整坛的美酒。“丞相海量,一小碗一小碗的喝着有什么意思啊,一大坛一大坛的喝着,才是真豪杰嘛。”一脸的坏笑,华雄就在董卓迷迷糊糊间,把整坛的酒给挂在了他手上。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外加一高兴,董卓的海量也变成斗量,上了几次厕所之后,就成了这个样子。

肚子里翻涌的感觉让董卓有些清醒了过来,拿着沉重的酒坛,晓得有些不好,但眼前这个迷迷糊糊像黑熊的家伙,却仅仅的握着董卓的手,辅佐着董卓的手,起坛就往他的嘴里灌。

真是日久见人心啊。这帮人,没一个好心的。董卓的思虑就停在了这里。

“胡闹。”一句充满蛮横的清脆声响就在无数男人看着董卓难得的失态感到有趣的时候,响了起来。

这还不算,碧芽儿带着一帮子的侍女气冲冲的就上前夺下董卓头顶上的大酒坛,指着华雄的鼻尖就彪悍道:“你这个坏东西,没看见你家丞相都成了这副摸样了吗?傻呆着干什么,哪来哪凉快去。”

一席话,如万狮丛中的霸王,让一干看热闹的朝臣们为之哑然,呆呆的看着碧芽儿。

有些不认识碧芽儿的人,心里嘀咕着这位姑奶奶到底是谁。有些知道碧芽儿身份的,惧内的家伙们则羡慕的看着董卓,家有悍妻,却左拥右抱,美女源源不断,丞相真是御妻有道啊。

“咳咳咳……,丞相醉了,是该………。”华雄不会惧怕吕布,也不惧怕董卓,但惟独怕董卓身边的这位女狮子,以前自命男子汉大丈夫的他见着这位彪悍的主,是宁愿绕道走的,喝酒比他还厉害,有那么几次让他当众出丑,奶奶滴。

本来华雄是想说,是该入洞房的时候了。但瞅了瞅碧芽儿,却生生的止住了。这位霸占着董家内院十数年的女人,性子极为豪爽,但在女人方面却是小心眼的紧。

丈夫与别人入洞房。这事儿,他可不敢说出口。

站得比较远,始终乐呵呵的看着董卓发至内心的高兴着,喝下一碗碗酒水的蔡邕则是眉头一皱。

心里欣慰董卓对这段婚宴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但同时却忧虑女儿在婚后这么应付这一位彪悍的相府大妇。

碧芽儿可不理会一群男人是什么心情,心疼的看着自己的丈夫那醉态严重的面孔,“扶着丞相随我来。”碧芽儿让侍女们左右夹着董卓,却是往她自己的卧室走去。

“夫人,这…。。”等把董卓弄到了碧芽儿都是房间后,一个稍微年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