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院是唐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家后院是唐朝-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女,萧锐也得到了赐婚,李世民打算把襄城公主许配给他。

“恭喜,恭喜!”李愔几人同时拱手,秦怀玉幸福地傻笑起来。

程怀亮说道:“听说这郑冰兰貌美如花,她的妹妹也是姿色不俗,怀玉也为兄弟们想想,什么时候把郑冰露也引荐给我们认识认识,哎呦……”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愔当头打了一个爆栗,李愔道:“你小子还有什么想法不成,你要是敢再找个小妾,看我怎么收拾你。”

萧锐见了打了个冷颤,这娶个公主真不容易,被公主管着不说,还得被大舅子威胁,不过想到自己他也是兔死狐悲。

程怀亮捂着脑袋道:“冤枉啊,殿下,我哪里敢呀,现在出门身上都一个铜钱也没有。”

“这还差不多。”李愔收回拳头。

一场酒吃到日暮西山,李愔道:“明日我就回益州了,以后还说不得何日能再次相见,各位珍重!”

三人也有些伤感,但他们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见面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以后都会为自己事情奔波。

“殿下珍重!”,三人站起来同声说道。

李愔和秦怀玉也站了起来,拱手道:“珍重,他日再见!”

明天车队就将启程,这是他和几位损友在长安的最后一次相聚,辞别了三人之后,李愔和秦怀玉赶往了行馆。

第二天,李愔的车队准备妥当,浩浩荡荡地向明德门前进,在城门口,李愔的车队停了下来,等着护送长孙皇后和李渊的车队。

这趟回去,李愔和秦怀玉都是骑着马,每人各领五百骑兵,接了这个差事,李愔也是提心吊胆,只是希望半路上别出什么状况,因此是亲自担当了护卫。

等了半个时辰,由禁卫军护卫的车队向明德门行来,李世民骑着马在车队西侧,到了城门口,李世民下马来走向李愔。

“父皇!”李愔恭敬地叫了一声。

李世民拍了拍李愔的肩膀,瞥了眼两辆马车,一个是他的父亲,一个是他皇后,他道:“愔儿,朕就把皇后和太上皇交给你了。”

“是,父皇,儿臣必定会竭尽全力!”李愔的话掷地有声。

除了李世民,长孙无忌,李承乾,李泰诸皇子也来给长孙皇后送行,长孙无忌上前对李愔躬身行了一礼,真切道:“六殿下,老臣以前有得罪的地方还请殿下大人不记小人过,长孙皇后的病就拜托殿下了。”

长孙无忌的话出自真心,这政治上本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李愔也乐意卖这个人情,他把长孙无忌扶起来,“长孙阁老请起,为母后寻得良医本是我应该做的。”

“殿下仁孝,老臣敬佩!”长孙无忌感动地说道。

李承乾和李泰这时候对李愔也是行了一礼,李治和兕子都是红肿着眼睛,知道长孙皇后要去益州,两人都是哭个不停,她们两人自小在长孙皇后的看护下长大,自是母子情深。

听到外面的动静,长孙皇后掀开车帘道:“皇上请回吧,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不必过于忧虑。”

李世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尽早赶路吧!”

接着他走到前一辆马车前,这辆车里面躺着李渊,比起长孙皇后,李渊的病情更重,坐都无法坐起来,只能躺着,“父亲,孩儿就不远送了。”

李渊今年已经六十七高龄,面额宽大,浓眉大眼,面向威压,只是长年疾病缠身已让李渊瘦的只剩下皮包骨,他本以为自己会在孤独中死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刻,李世民第一次踏入弘义宫来看他,重新唤醒了他们之间的父子之情,尽管做任何动作都很困难,但李渊还是重重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荧光。

李世民叹了口气,离开马车,又和长孙皇后说了一些离别的话,接着他让车队开始启程。

“六哥你一定能治好母后的病对吗?”车队开始行进,兕子掉着眼泪走了过来,眼泪巴巴的望着李愔。

长孙皇后去了益州,李世民让杨妃临时照看兕子和李治,杨妃拉着兕子手说:“兕子,你六哥一定能医好你母后的。”

“对,六哥一定能的。”李愔顺着杨妃的话说道。

兕子握了握小拳头, “兕子相信六哥!”

李愔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对李世民道:“父皇,儿臣这就出发了!”

“嗯,小心行路!”李世民简单说了几句。

每个父亲都是善于用行动,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感情的,李世民的话虽简短,但也含着对李愔的关心。

“是,父皇!”李愔最后望了眼前来送行的人,翻身上马,拱了拱手,向前追去。

车队缓慢而有序的离开长安,李世民带着送行的人直到最后一辆马车离去才返回,此时他突然心中感到全所未有的无力,他可以征服整个江山,却无法征服一个小小的病症,这时候他再次庆幸当初的选择,给李愔这样的支持是对的。

李承乾望着远去的车队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此时应该感激李愔,但感激归感激,但是面对皇位他依然不会因为这种感激而退却。

只是这种想法立刻被另一件事替代,此时他仍旧在想着一件事,前几天他事前得知了李佑要对李愔下手,因此很得意地坐山观虎斗,只是让他不明白的是据他得到的信息李佑并没有下令刺杀李愔,而李愔却又明明找到了两个潜入寝殿企图刺杀他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不明白,李佑更加糊涂,阴弘智在整理了所有的信息以后得出一个结论,齐王府的死士中混入了其他来历不明的人。

“查,一定要给我查个水落石出,梁猛彪,昝君谟这两个蠢货简直是死有余辜,这还叫什么死士,不是这帮废物,本王也不会如此狼狈。”李佑在阴弘智给他分析了这种情况以后,肺都快被气炸了。

此时的李愔并不知道李佑也是被别人坑了一把,他和秦怀玉小心谨慎地护送着两尊大神回益州,能不能治好这两位对李愔同样很重要,成了,以后就能得到长孙皇后和李渊的感激,而两人都是看似无足轻重,动起来地动山摇的人物,李愔还是很喜欢用小代价换取大人情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九章 孙思邈的初步诊断

浩浩荡荡的车队沿着长安通往巴蜀的关中主干道向前徐徐前进,因为长孙皇后和李渊身体的原因,车队行进的速度很慢,李愔也不敢催促赶路,万一来个颠簸长孙皇后还好一些,李渊说不得就挂掉了,到时候他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李愔和秦怀玉将一千亲兵分为前后两军,他带着前军走在前面,而秦怀玉带着后军守住后面,一路小心翼翼,走了几乎一个月的时间才回到益州。

在李愔还未达到益州之前,斥候就提前抵达益州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上官仪,上官仪不敢怠慢,立刻把李世民去年居住的行馆收拾出来,又额外准备了另外一个行馆给李愔居住,不过这两个行馆也只是先行准备着,李愔现在是打算把李渊和长孙皇后送到医学院,这医馆建造的时候李愔特地留出了几间特护病房,专为以后重量级的人物治病,没想到却被长孙皇后和李渊先用上了。

这特护病房中的设施都是李愔从现代买来的,全部按照现代医院的标准配备的,里面床单被褥,卫生器具也是从现代购买的高档产品。

进了益州城,李愔护送着两辆马车向医学院而去,这时候孙思邈已经在医学院门口等着,见李愔伴着两辆豪华的马车过来,他明白这就是长孙皇后和李渊了,此时,他心里也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他还是第一回儿给这样的大人物治病,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殿下!”李愔下了马,孙思邈带着医馆的医生和十几个婢女走了过来,这些婢女都是医学院的学员,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护士,得知自己的任务以后,孙思邈让她们专门来照顾二人。

李愔望了眼自己强大的医疗阵容,心里也是有了些自信,他道:“孙老,快把长孙皇后和太上皇陛下送入特护病房吧!”

“是。殿下,两个房间已经准备妥当了。”孙思邈说罢带着护士走向两个马车。

在马车停下的时候长孙皇后就醒了,因为身体虚弱,长孙皇后基本处于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她睁开眼睛,掀开窗帘,这时候正看见李愔带着十几个穿着统一制服的人走了过来。

“草民孙思邈参见皇后娘娘!”长孙皇后露出真容。孙思邈和一众医生都是恭敬地行礼。

望着长孙皇后疑惑的眼神,李愔道:“母后。他们就是医学院的医生,负责给你和太上皇陛下诊治。”

长孙皇后了然,她露出一个笑容,心想这益州还真是和传言中一样古怪,疾医叫医生,还都穿着一样颜色白大褂,她道:“平身吧!”

孙思邈站起来,恭敬地说道:“还请皇后娘娘移步医馆,在医馆的三楼。草民已经为皇后娘娘准备了病房。”

点了点头,长孙皇后示意了一下随行的宫女,两个宫女立刻把长孙皇后从马车上搀扶了下来,孙思邈则是让跟来的护士帮忙把长孙皇后扶上病房。

李愔目送长孙皇后进了医馆,又带着他去了后面的马车,“皇祖父,已经到了益州。还请皇祖父移步医馆。”

李渊的病情比长孙皇后重的多,一路上随行太医都是一直负责照料着,否则能不能撑到益州还真是难说,如今到了地方,他也是松了口气。

虽然说话有些困难,李渊还是点了点头。发出了沙哑的一声好,李愔的记忆中他也是**岁的时候见过李渊,从那以后李渊就一直被李世民软禁在弘义宫,如今李世民解开了心结,李渊这才能顺利到益州治病。

路上的时候,李愔和李渊也没少见面,两人也算是熟悉了。被软禁在弘义宫近十年的时间,李渊身上已经没有了那时候身为人皇的威严,倒是像一个行将就木的普通老人,看向李愔的眼神也是一个普通老人看着亲人的样子。

得了应允,孙思邈行了礼以后,让几个护工把李渊从马车转移到担架上,抬着他就进了医馆。

长孙皇后和李渊入驻益州医馆,如此大的动静吸引了不少益州的百姓围观,不少前来看病的人都是站在门外不敢进去。

李愔瞥了眼围观的百姓对孙思邈道:“医馆还是正常营业,只是把二楼通往三楼的门锁上,从医学院内部的外楼梯进去,我再调拨给你二百个侍卫负责皇后和太上皇的安全,一定不能出了纰漏。”

孙思邈表情凝重,打死他也想不到李愔一过年就给他出了这么大一个难题,但既然问题来了,他也只能迎难而上,“殿下放心,老朽一定会全力以赴。”

李愔点了点头,“这就好,有什么需要只需和我说,我一定会给你全力支持!”

“是,殿下!”孙思邈应道。

把长孙皇后和李渊交给了孙思邈李愔也是松了口气,剩下的就是孙思邈的事情了,他本事再大也不能看病,还得依仗他,跟着护工,李愔和孙思邈进了医馆,到了三楼,李愔和孙思邈先进了李渊的房间,毕竟按理来说还是李渊的地位要高一些,论病情也是李渊的要严重一些。

此时李渊已经在护工的服侍下躺在了病床上,李愔走到床边道:“皇祖父,让孙老给你把一下脉吧!”

李渊在孙思邈的身上打量了一下,接着突然剧烈地咳嗽了几声,轻轻点了点头。

孙思邈走上前去,按照医生望闻问切的程序走了一遍,又询问了跟随的太医,问李渊平日的病症是什么样的。

这个太医是专门负责给李渊诊治的,隶属于太医院,得知把李渊送到益州来的时候心中颇为不平,认为皇家看轻了太医院,可是自打进了医馆以后他就彻底呆了,而见识了各种闻所未闻的医疗设备以后,他更是如同小二三进城一般。

孙思邈问话,他立刻恭恭敬敬地说道:“太上皇陛下经常有发热,畏寒,身疼,咳嗽的症状,而且严重的时候呼吸会很困难。”

凝眉深思了一会儿,孙思邈转向李愔,道:“殿下,根据这位太医的描述,和老朽的诊断,太上皇是患上了一种老人的常见病——支气管炎,只是因为治疗的方法不对,已经并发了肺气肿,这幸亏是早一点送来,否则至多两个月恐怕就……”

李愔明白孙思邈的意思,再晚点送来李渊就挂掉了,而历史上的记载李渊也的确是在贞观九年的时候因病一命呜呼,他心想自己送来的还真是及时。

李渊的御用太医如同听天书一样听着孙思邈口中的医学名词,支气管炎,肺气肿,他从来都没听过,而事实上在古代很多疾病都没有名称,只是诊断过就按方拿药,到了近代,人体解剖学发展起来搞清楚了人体结构,才为许多疾病命名。

“有把握吗?”李愔关心的始终是能不能治好的问题。

孙思邈缕着胡须道:“这个病不是不可以治愈……”孙思邈卖了个关子。

“还请孙老明示。”见孙思邈脸上自信的表情李愔心里有了底。

“只是恐怕得麻烦殿下长期提供药物了。”孙思邈道,这种疾病他已经研究过了,只是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很欠缺。

李愔呵呵笑道:“这个孙老放心,我说过了,我会全力配合孙老的。”

“这老朽就放心了,只是这个病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治愈的,太上皇陛下的身体太虚,同样也需要调养,恐怕至少得半年时间才能康复。”孙思邈最后下了结论。

能治愈就行,李愔心情大好,也无所谓半年一年了,总归是给李世民一个交代了。

给李渊诊治过后,李愔和李渊告了辞,又和孙思邈去了长孙皇后的病房。

“母后!”

此时,长孙皇后躺在床上正好奇地打量着病房中的每一样物品,眼中露出新奇的光芒,见李愔进来,她露出一丝微笑,道:“进来吧,愔儿!”

李愔带着孙思邈来到长孙皇后的床榻前,李愔开口道:“母后对这个房间还满意吗?”

长孙皇后道:“满意,这床褥用具都很舒服,比皇宫中还强了不少,依母后来看,这里的设置和你以前的梁王府也差不了多少吧。”长孙皇后的笑容表露出了她的心情。

李愔笑道:“是的,母后,这里的东西都是儿臣采购来的。”,说到这里他的话一转,道:“母后,还是让孙老先给你看看病吧。”

“嗯,好。”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不同于李渊,长孙皇后毕竟是一国之母,这把脉也很讲究,随行的宫女在长孙皇后的手脖上放了块锦布,孙思邈才上前把脉。

探了脉,孙思邈又和给长孙皇后医治的太医核对了一下长孙皇后的病症,两人又讨论了一小会儿,接着孙思邈走了过来。

“孙老有头绪了吗?”李愔有些紧张地问道。

孙思邈摇了摇头,“皇后的病老朽似乎在殿下提供的医书上见过, 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殿下还容老朽回去查查。”

李愔闻言道:“那孙老就先回吧,若是有了头绪,差人通知本王就行。”

 第二百二十章 贩私盐的人

孙思邈告了辞,转身回了医学院的图书馆中查询资料去了。

长孙皇后见李愔皱着眉道:“愔儿,不必忧虑,你父皇和我心中都有数,能治愈那是上天眷顾,不能治愈也不会怪你的。”

李愔再次被长孙皇后的通情达理折服,道:“母后的话让儿臣感到羞愧,不过母后放心,儿臣会想尽各种办法的。”

轻轻笑了一下,长孙皇后突然重重咳嗽了几声,李愔这时候道:“母后长途劳顿就先在医馆休息吧,儿臣就不打扰了。”

长孙皇后本也有些疲惫,也想休息休息,于是道:“那愔儿就先回去吧,我有这么多人照顾,你不用担心。”

李愔道了声是离开了医馆,下面秦怀玉一行人还在等他,“回王府吧!”李愔下了命令,这走了一个月他也是身心疲惫,也终于明白古代人口流动为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