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出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瞒出道-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再算了,就这三万多也够我董卓喝一壶的,敌我力量对比,十比一略强。

董卓押着皇帝、陈留王、文武百官进了京城,先吓唬着皇帝封了自己一个大司空。

是武将董卓干够了,想换换口味做文官了?非也,董卓心里明白着呢,若想长期在朝执政非依靠那些穷酸的士大夫不可,扒不下这身军装啥时候也别想当国务卿,那些文人最瞧不起炮筒子里钻出来的丘八,先从职务上和他们拉近乎再说。枪杆子真攥在谁手里都清楚着呢,就看谁会玩政治了。

第一步,先唬住他们再说。

董卓成天把他那三千西凉兵拉到大街上搞检阅,白天折腾一天,晚上悄悄地拉出城去,隔个三五天再威风凛凛地大白天开进城来,再搞阅兵式,晚上再调出去,两天后再调进来,没事,权当行军演练呗,反正都骑在马上,又累不着士兵。

第54节:三十三 竟拿皇帝不当干部


就这一手,把洛阳城里诸位领兵大员给吓懵了,更不用说那些文官朝臣了,这家伙从凉州带来多少人马呀?咱别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了,自古枪打出头鸟,能缩头就缩头吧,当乌龟也不能当傻鸟!

就没有一个人看出来点蹊跷吗?有,此人就是原并州将领骑都尉鲍信。

有一天他找到了现在手中兵力最强的袁绍,商议灭董:

〃这个董卓现在拥有强兵,看样子不怀好心哪,现在趁着行军没缓过劲来,不如趁早灭了他。〃

但是,袁绍没有采纳。凡是记录了此事的史书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口吻,说:〃绍畏卓,不敢发。〃

也怪不得袁绍,大家都给董卓吓唬住了,一个个全想着保存手中那点实力,谁愿意替他人火中取栗,当这个冤大头?没奈何,看透了形势的鲍信干脆辞官回了老家。

曹操这时候也见风稳住了舵,手下就千多人,还轮不到咱出头打擂。

人们被凉州军的〃强大〃折服了。群龙无首的何进、何苗家兵归顺了董卓;吕布杀了丁原,率并州军投入到凉州军营中;在此带动下,张辽也没了选择,所部近万人步了同乡的后尘……

董卓心里得意了,对自己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天下精锐尽在自己掌控之中,还有谁会在董卓面前说个不字?换皇帝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老董要甩开膀子大干了。

皇帝司空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三十三 竟拿皇帝不当干部

幼时读过这么一个童话:一只嘴馋的狮子想吃一头牛解馋,可是对付一群牛它又不是对手,于是聪明的狮子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战略战术,把笨牛们分别一头头地骗出去,结果,大家一定都知道了,狮子解决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食物供应问题,一群力大无比的牛成了给狮子储存的牛肉罐头。

现在洛阳的董卓就是那只聪明的狮子,大部分肥牛已成了他的口中美味,换皇帝的议题也就自然地排上了议事日程。

对于换皇帝这种大事,其重要性不亚于对伊朗动武,那是需要召开联合国大会的,自古弱国无外交,已经成为饿狮口中餐的士大夫集团又能怎么办?谁敢不投赞成票?朝中的文武大员们又没有哪一个具有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和能力,你就是投了反对票又没有否决权,安理会就不作决议了吗?

其实介入了洛阳血腥政变的士大夫们心里还有个小九九:宦官的剪除,外戚的消亡,对于士大夫来说,理应击节相庆,但洛阳政变的遗留问题,又使得他们难作欢颜。因为少帝、太后幸免于难,还朝执政指日可待,到那时政变的罪责是不是要由士大夫承担?有谁不怕秋后算账?

天子是上天之子,皇权神圣不可侵犯,重新选举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皇帝这件事,你就是真给这些士大夫头上安两只角也没有用,打死他们也没有人敢动这个念头,就是像农家耕牛头上长了两只角也变不成西班牙公牛一样。这种拿皇帝不当干部的事儿也只有董卓这头野狮子才能干出来,现在有人要干自己内心最深处想干的事情,那就打着呼噜装睡着吧。

所以在表决皇帝下台议案的联合国大会上,绝大部分文武大员都投了弃权票,默认了。

投赞成票的也有: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亲自〃解帝玺绶〃,尚书丁宫套用《春秋》大义来印证废少立献的合理性。其实就是子金山前边说过的原因,这两位士大夫的头头以实际行动印证了子金山的推断。
第55节:三十四 董相国洛阳整风


投反对票的也有,尚书卢植就表示反对,董卓当场就想拿卢植开刀,杀鸡吓唬群猴,被侍中蔡邕给劝住了,卢植才算保住了一命。

第二个就是袁绍,这袁绍一反董卓刚进洛阳时的懦弱常态,表现得强硬起来。

当董卓就废旧立新的事情来咨询袁绍意见的时候,袁绍表示不可行,董卓大怒,手按佩剑,大声呵斥袁绍说:〃小子!天下事在我不在你,我想做的事情,谁敢说个不字?你以为我的剑还不够锋利吗?〃袁绍这时表现的也像一头公狮子,同样强硬相向:〃你以为天下有利剑的就你一个?〃随即把佩剑一横,拱手而出。

袁绍为什么突然由弱牛变成了雄狮?他经过这段时间,看准了董卓这个超级大国的软肋:

董卓进京之后,凭借武力的威慑,将皇权视为股掌上的玩物,前辈武人梦寐以求的听政朝堂,在他那里被大大地向前跨越了一步。

然而要自行其政,要让身边的凉州将士、羌胡兵脱下甲衣,穿上朝服,去整治朝纲,怕是他们没有这个本事,在公文案卷面前要败下阵来的。给猪八戒戴上副眼镜他也当不了大学教授,做点整容手术也炒不成〃超女〃。

袁绍明白董卓现在还不敢把自己怎么样,所以才斗胆学了一回海湾战争前的萨达姆,向董卓亮了亮〃飞毛腿〃,董卓一时没借来小布什的霸气,虽嘴狠却没敢立时动用〃巡航导弹〃。

袁绍也是个聪明人,知道长留在洛阳没有好下场,在人家的势力范围内早晚免不了被宰杀,于是当天挂印于东门,溜之大吉了。

三十四 董相国洛阳整风

对东汉皇朝实施斩首行动,董卓的理由极勉强:小皇帝长得不帅,且有生活作风问题,何太后教导无方,理应给予就地免职处分。

他抛出了一纸文字……《策废少帝》:

〃少帝天姿轻佻,没有帝王应具有的威仪,在服丧期间,怠慢懒惰,德性恶劣已经昭然于世,淫秽之举已为人所知,他的行为已经侮辱了神器和宗庙。太后教导无方,没有母仪之德,使得政治荒乱。永乐太后暴崩,至今仍令人困惑不解。天地所设立的三纲之道,已经有了缺陷,这可是莫大的罪过……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看来这十四岁的小皇帝性成熟的不晚,大有其老爸汉灵帝遗风。

小皇帝刘辩下台了,更小的皇帝刘协上台了,史称汉献帝。这个帝号也谥得够损的,摆明了讽刺人家把帝位献出去么,至于献给谁,那时候连八卦高手也是算不出的,献给的人竟是目前绝不起眼的典军校尉曹操的儿子。

废帝后,董卓也把自己升了一级,封自己为相国,郿侯。并且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当官不忘孝顺,又封自己的老娘为池阳君,以嘉奖老娘的教子有方。

有一招董相国大概是向小布什总统学的,就是〃民主阵营〃的萝卜加大棒政策。

大棒:派自己的西凉铁骑,搜捕恐怖分子,遇到百姓们成集设会,那就算民主联军走了大运,马上包围,彻底剿灭,人头一律割下,挂在洛阳城头震慑那几个无赖国家。

萝卜:一、委托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负责组织新一届民主政府……这两个人可是士大夫的代表,看,咱说话算数,还政于你们自己的民选政府了吧?

二、亲自带领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锧诣阙上书〃,要求给窦武、陈蕃和党人们平反。

第56节:三十五 树未倒猢狲先说拜拜(1)


这里所说的锧,是刑具,轻易可动不得,只有在极刑中才会使用。把它带上,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董卓连命都可以不要,也要还党人一个清白。这事由董卓亲自来做,颇有些像现在互联网上的恶搞。谁不知道董卓把持朝政,废立的事情都做得出来,给党人平反也只是动动口的事情。之所以要把动静闹得这么大,无非就是要把文章做足,让地球人都知道。

三、征辟名士:此次受到征辟的名士应为数不少,像郑玄、荀爽、申屠А⒉嚏摺⒊录汀⒑凇⒅L⒑物J等人都名列其中,阶级异己分子袁绍的挚友何颙也被董卓委以重任,出任相府长史,虽然长史的秩级不高,但却是董卓府上的总管,被视作〃毗佐三台,助成鼎味〃,是非府主的亲信不得担任的职务。

四、京官外任: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骑都尉张邈为陈留太守,孔伷为豫州刺史,张咨为南阳太守。另外,尚书郎许靖也在外任之列,安排去做巴郡太守,但是没有成行,留京做了御史中丞。这位许靖,是著名的人才专家,他堂弟就是给予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语的名士许劭。

五、升曹操为骁骑校尉。这可是一个掌握京师军权的实缺,充分表明了董卓对曹操的无比信任。

这两手就令洛阳所有的官员都服软了吗?NO,有一个人就是硬脖子,他要给董卓拍板砖,效仿起了本·拉登,给〃民主卫士〃董相国来了个洛阳版〃9。11〃。

这个人就是越骑校尉伍孚,他内着小铠,在朝服内暗藏佩刀,去见董卓。在伍孚告辞之时,董卓送至门口,伍孚突然拔出佩刀直刺董卓。董卓出身行伍,身手也颇为敏捷,遭遇突变,也能避开这致命的一击,伍孚则被董卓手下拿下。董卓对此大为不解,问伍孚:〃你想造反不成?〃伍孚怒答:〃你我并非君臣,何言造反?你乱国篡主,罪大恶极,今日诛杀你这恶贼,恨不得将你车裂于市朝以谢天下。〃

还有一个人也不买老董同志的账,这个人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被董卓重用为骁骑校尉的曹操,这曹操居然对董相国的刻意栽培毫不领情,对紧跟董卓的辉煌前途不抱希望,他也步了袁绍的后尘,挂冠而去,临行前还恶毒地散布对政府的不满言论,狂妄叫嚣要回到老家发动群众武装闹革命,阴谋推翻新一届领导班子,实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是可忍孰不可忍!

针对曹操的追捕行动立即展开,通缉令紧急发往全国,哪怕你躲在巴基斯坦边境山区部落,也要坚决搜出来,让你受到正义的审判!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曹操又能逃往何处?

三十五 树未倒猢狲先说拜拜

还是要先说点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因为这与我们下面要讲到的故事息息相关,让子金山先说完天下大势再来专心追寻曹操的逃亡之路。

董卓主政,朝中的士子豪强逃亡的不仅是袁绍、曹操二人,袁绍的兄弟袁术也趁机溜走,文武百官炒董相国鱿鱼的有近三成左右。

大批员工纷纷跳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老板不怎么的。

董卓这个老板的工作作风都在那儿明摆着呢,上欺天子,下残百姓,给这样的老板打工,将来还能跟着发财?小老鼠给猫当保安……搭进自己是早晚的事!所以,这些〃小老鼠们〃分成了三类:一类继续做发财梦,二类没联系好接受单位暂时先凑合着;三类干脆砸掉自己的铁饭碗,提前下海了。

第57节:三十五 树未倒猢狲先说拜拜(2)


提前下海的这部分人又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像后世陶渊明一样,回家侍弄菊花去吧;另一部分投亲奔友,联系单位,另求发展;剩下的就是像袁氏兄弟及曹操这样的了:武装割据,自己当家做主人。

袁术去了南阳,去策反做了太守的张咨,两人是一块同过窗的老同学;袁绍去的是冀州,韩馥在那里做刺史,那是一块儿扛过枪的老战友;曹操也没回老家谯县,而是准备去投奔在陈留做太守的张邈。

三个人把社会上的四大铁哥们儿占了三项,就剩下一起分过赃的没找到。

注意,三个人三个方向:袁绍去的是北方,冀州是当时有中国的粮仓之称;袁术下的是南方,南阳是控制京师洛阳与江南稻米运输的水陆命脉;曹操奔的是东方,兖州、陈留一带人口密集而贫困,人穷爱造反,地穷易招兵。

是不是三个人商量好的子金山没考证出来,这三大州三面包围洛阳是明显的,奸诈而富有作战经验的董卓当然不会注意不到这种战略态势。

董卓现在有点顾不上这三个方向,他的眼盯的是他的老家,西方。

别忘了,现在的凉州还有一个手握重兵的左将军皇甫嵩呢。

皇甫嵩在军事上是个帅级人才,身经百战,败绩甚少,战功卓著,威震华夏,且治军有方,士卒爱戴,现在手握着董卓原来的全部西凉精兵,他对朝中政局的态度决定董氏政权的存亡。这一话题容子金山以后细讲。

再就是京城内现仍在坚守工作岗位的文武大员,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身边的敌人更加危险,是谁不好说,但有一点董卓是肯定的:脑后长有反骨的官员仍存在于宫廷内! 

领袖高瞻远瞩,事实也是如此,那主动投靠的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还真是和董卓玩无间道,采取的是〃曲线救国〃的老套路。

大量的事实证明:常常是对你过于友好的人别有用心。

在对袁绍明目张胆对抗中央的问题处理上,就可以看此二人的用心,他们这样给董卓建议:〃袁氏是政治世家,在东汉政坛上有影响,您要是把袁绍逼急了,他起兵造反,那可是一呼百应。不如既往不咎,让他在外面做个官,安抚为上。〃

董相国虚怀若谷,纳谏如流,接受了这个正确建议:不仅让袁绍在冀州境内有了身份,做了渤海太守不算,还封了邟乡侯。高明!

但对于已经没有了后台的曹操来说,董卓就没有这么大肚量了。现在曹操的老爸曹嵩已经退休了,退休门前车马稀,连开茶馆的老板娘阿庆嫂都懂得人一走茶就凉,董卓及朝臣们焉能不知道这点基本常识,谁会理睬失权失势的人?

现在的曹操已具备了一切从重从严的标准和条件,通缉令已经发到了中牟县,而中牟县又是曹操逃亡的必由之道,大网早已架好,就等曹操这只惊弓之鸟撞进网来。

曹操这次逃亡事先并无准备,一接到董卓所发的骁骑校尉任命,丝毫没有犹豫便仓皇而逃。他清楚,董卓的官做不得,只要一上任,自己这半世清白就算完了,染缸里啥时也倒不出白布来,将来自己会百口莫辩,如果自己被天下人当成了欺君贼董卓的铁杆,就等于政治生命到此结束。

朝局还会进一步恶化,这一点曹操看得一清二楚,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去陈留,密友张邈现为陈留太守,定会助我募兵起事,到那时曹某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举国讨贼,靖难有日,天下英雄虽众,独占鰲头者非操又谁?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当在今日也!

第58节:三十六 罗氏版的曹操杀吕伯奢(1)


当下仅带了两名贴己亲随,飞马出南门,绕道东行而去。

时重阳已过,秋风乍冷,满目稼禾零落,路少行人。曹操悲愤难舒,盲目疾奔于前,惊恐犹追于后,夕阳似染,却羞枯叶遍赤;逝水如泣,更碎残云乱纷。几声孤雁凄淚,尤增路人苍凉。

暮色渐浓,曲径无尽。座下战马蹄声渐稀,饥渴已不仅于人,马儿也盼主人能体贴驮载之苦:我要吃饭,我要喝水,我要休息。

遥望远方,稀疏的枣林遮不住隐约的灯光,显是有人家晚炊。曹操细察四周景物,猛得想起一事,转身招呼随从,一声长笑:

〃天不灭曹!吾等有救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