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八零军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八零军嫂-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夏心禾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一毛五一斤实在是太值了,这年头,能吃到点肉啊,油啊,虽说不难,大家也舍不得。现在一份泡菜居然就能吃到,还这么便宜,不买就亏了。
其实说起来,夏心禾并不愿意跟这些没有什么文化的人深入交流,他们往往会蛮横不讲理,还爱占便宜。不过如果利用好了也可以为自己带来收获!
至于说出去这个用料,夏心禾也并不在乎,从未想过用泡菜发家致富,也没有想过长久经营。就算被人模仿了,也是需要一段时间,那会她早就已经转战其他行业了!


正文 第13章 扩大生产一
现在她卖泡菜只是为了积累她的第一笔资金。
接下来,大家都纷纷过来购买她做的泡菜,然后再一传十十传百,几乎每个来赶集的人手上都会拎着几斤几两的泡菜。
而那些没买到的人,纷纷意犹未尽地询问着他们下次还会不会过来;买的很少的人也表示,如果好吃,下次还会过来买。
不到半个小时,夏心禾这次带来的两桶泡菜就卖了出去,看的其他商贩都纷纷侧目,想要上来问问是怎么做的,却又不好意思,只能一个个伸长脖子张望。
这个年代的人说是淳朴,也很淳朴,说是无知,却也很无知,但是在这一方面他们还是脸皮薄的。至少才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没有人会好意思,过来询问。只能一个个的买了一些回去,想要尝尝是怎么做出来的,就算不能全部模仿出来,模仿出一二也是可以的。
夏心禾看到这种现象并没有制止,她没有什么权利去管别人这么做,这是大家的的自由,他没有办法制止也不想制止。她能做到的事,自己管好自己。
夏心禾看着眼前空空的两个铁桶,转头又看了一眼,已经陷入欣喜中的项目,感觉有些无奈。这才是几个钱啊,就这么大的反应,如果以后赚到了更多的钱,她还不会乐晕过去?
带着两个铁桶和已经不能思考问题的夏母,夏心禾回到了家里,她看了看,两个坛子里大概还有几十斤泡菜,所以还需要在做一些。虽然她不打算长久经营,但是也要卖上个四五次,挣一些小钱还是要的。
想完这些,她和夏母就坐在北屋夏心禾房间的炕上,开始数钱了。这些钱都是一分两分,大的也就是一毛两毛的,所以很零碎,她们必须得一张一张地数清楚,一张一张的叠放好。
他们今天又卖出去十斤泡菜,每斤一毛五的价格算的话,那就是赚了1块5毛钱。这对于一个月才有五块钱进账的夏家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而这仅仅是所有泡菜的五分之一。如果这些都卖出去,那不就是可以挣到七块五毛钱。而这次做泡菜的时候浪费了大概有50斤的白菜,一斤多的盐,油可以忽略不计,还有一个苹果,一条鱼干。这些东西全部加起来都不到一块毛钱,所以说这次的净赚大概有六块钱。
当夏心禾说出这次将赚到将近六块钱时,夏母简直欣喜若狂。就只是这么两坛泡菜就可以赚到六块钱,简直都比夏父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如果长此以往,那不是……夏母简直不敢往下想了。
夏心禾一看,夏母两眼放光,都快掉到钱眼儿的样子,她虽然不忍心,但是却不得不给夏母泼点冷水。
“妈,这只是刚一开始的时候,接下来的几天,如果大家都学会了怎么做,买的人就会少了。我们要赚的就是,这份独一份儿的钱。等大家都开始学会做的时候,我们就不做了,否则到时候赚的还不如赔的。”夏心禾慢慢的说道。她有点儿不忍心打破夏母的幻想,她知道夏母穷了一辈子,最希望的就是有钱。只有有了钱,别人才不会看不起她,她的孩子才能过上好日子。
夏母并不是糊涂的人,她也学过字,而且活了大半辈子,她知道这些道理,但是乍一看到有这么多的钱,还是被冲昏了头脑,现在被女儿一说,瞬间就清醒了。
她听女儿说以后不能赚这个钱,心里有些着急:“心禾,那你说我们可怎么办呀?好不容易找到一条赚钱的路子,就这么双双被人给掐断了,这不是要人命吗?”
夏心禾急忙安慰夏母说:“妈,不用着急。就算他们想要模仿,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趁着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卖到别的镇子上,或者是城里。我们的东西这么好吃,不怕别人不会买,到时候就算他们做出来我们已经抢占到了先机。他们卖的时候,我们已经赚的盆满钵盈。”
夏母听着夏心禾安慰的话,有些心慰,有些放心,但又为那些模仿者们同情。此刻她内心非常复杂,但是却只化为一句话,哎,女儿长大了。
夏心禾没有注意到,此刻夏母充满着,欣慰的复杂的眼神。她为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她和夏母去购买一些大的坛子,最好是50斤一个左右的的那种。然后再去姥爷和大舅家里,买许多的白菜。再然后到供销社里买一些苹果,梨和与鱼干虾干等。还要多买几斤盐回来。
虽说,放不放苹果和鱼干虾干,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既然定了这么高的价钱,打着肉和水果的名义,她就不能做出那种欺瞒顾客的事情。虽然大家可能尝不出来,但是万一呢?万一真的被尝出来,这不是会为自己家生意的名誉摸黑吗?
本着做一个诚实有信的,生产者的目标,夏心禾严格的要求着自己。虽然说这次赚到的钱会少一些,但是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对得起顾客们的信赖。
下午,夏心禾和夏母一起先去了专门定制,陶罐坛子等的人家。这户人家刚刚好,就是夏母娘家村子里的,等他们在这里订完了罐子之后,刚好可以去,夏母娘家买白菜。这户人家的日子还是蛮不错的,毕竟有手艺的人家,到哪里都不会被饿死,没看他们家新起了两排土房吗?
这户人家姓陶,是烧制陶罐的。也不知道是,本来祖先就是姓陶,还是因为,世代从事这个职业,就将姓氏改成了陶。
现在陶家的掌家人,叫陶正兴。他今年三十二岁,正是当年的时候,将这个家操持得井井有条。
看到有客人进来,陶正兴连忙迎了上去。
待看清楚来人之后,有些吃惊的道:“这不是张家的大姐,怎么过来我这里了,是有什么事吗?”
“这不是有事相求嘛!”夏母微微一笑,回答道,“您这陶器生意是十里八乡都出名的,我这有活儿不就来找你了吗?”
陶正兴一听,便懂了是什么意思。于是他问道:“你们需要什么样的货?看看有没有现成儿的,如果没有就得重新定做一些,不过价钱就贵了。”


正文 第14章 扩大生产 二
“价钱都好商量,只要东西好。”夏母客气的说道,“我想要那种能装大概50斤左右的罐子,现在有现货吗?还是需要过几天来取?”
“现在这儿正好有几个?你们看看怎么样?如果满意的话就拉走,不满意的话我再重新烧也可以。”陶正兴指着角落里的几个坛子说道,那里一共堆着大概十个左右的坛子。
夏心禾看了看,问道:“那密封的怎么样?会跑气儿吗?”
陶正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斜眯了一眼夏心禾,有些不悦,在他看来这是侮辱他的人品。“我烧的坛子质量都是有保证的,如果漏气的话,你随时可以拿过来跟我换,我烧了几十年的坛子,从来没出过错!”
夏母安慰了一下陶正兴,又对着夏心禾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她稍安勿躁。“那这个多少钱一个呀?我们想要四个。”
“卖给别人的话,我都是卖八毛钱一个,看来咱们都是村子里的,就卖给你六毛钱一个吧,这真的是实在价。你们要四个的话,一共就是2块4。”
夏母听他这么一说,也知道这是很低的价钱了,也不好意思再讨价还价,就对他说:“那先放你这儿,把钱先给了你,等过一会儿我们回去的时候,让我哥帮我们拉回去就行了!”说着夏母就数出了2块4毛钱,递给陶正兴。
虽说有些心疼这些钱,但是她也明白这是一时的付出,只是为了更大的回报。所以即使再心疼肉疼也要给呀。
从陶家出来夏心禾陪着夏母就去了,夏心禾的姥爷家。
陶家和夏姥爷家住的并不远,走了大概三五分钟也就到了。看着眼前破旧的土房,夏心禾有些心酸。夏姥爷家以前还是有一些资产的,只是在女儿陪嫁的时候都给了女儿。在夏姥爷和舅舅看来,能够嫁给夏父,是他们家高攀了,所以要给女儿多一些嫁妆,这样才能配得起人家,女儿过去了也不会被人欺负。
事实证明,不管他们陪嫁了多少,和夏爷爷夏奶奶住到一起,夏母都会被欺负。但是分家之后,即使他们家再穷再苦,夏母也是他们的天,他们的地,不会受到任何委屈。
转眼间就到了姥爷家,夏心禾率先走进去对着院子里正在清理猪圈的老人叫道:“姥爷,我和妈妈看您来了!”
夏姥爷姓张,今年已经七十八岁了。夏母还有一个大哥,叫张宇,今年已经五十岁了。舅妈叫李鑫,也是五十岁。舅舅和舅妈一共生了三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就叫一二三,舅舅说,这样容易记,也容易区分。所以三个表哥的名字就这样被胡乱地定了下来。
大表哥张一,今年已经30岁。已经结婚八年了,表嫂叫胡杏,他们有两个孩子,老大是个男孩,叫张胜,今年七岁。老二是个女孩,叫张烨,今年四岁。
二表哥张二,今年二十七,他都已经二十四才结的婚,娶的老婆叫王静,结婚三年,还没有孩子,不过已经怀孕六个月了。
三表哥张三,今年二十五,结婚两年,三表嫂叫陈杰。也是刚刚怀孕。
夏姥爷在三个孩子刚满十八的时候就把他们都分了出去,只不过还是住在一起,却是可吃各的,各用个的。
用他的话说,省了以后他们结婚了,这个嫌那个,那个怨这个,一家人没个清净日子。他先提前把他们都分开,从根里杜绝麻烦。事实证明,夏姥爷的办法很合适,现在三个舅舅兄友弟恭,妯娌之间也是客气有加,儿女孝顺,子孙绕膝。夏姥爷的日子过的还是挺滋润的,不少人都当面背地的羡慕他。
夏姥爷从猪圈里出来,拍拍身上的草屑木渣子,洗了洗手,才走过来,笑哈哈的说到:“听你们村里的人说心禾的病大好了?快让姥爷看看!”说着夏姥爷拉着夏心禾转了转,点点头“嗯,瞅着可真是不一样了,瞧这精气神,真是不一般了!挺好!”
夏心禾抿唇笑了笑,有点不好意思了。


正文 第15章 扩大生产三
虽然她已经接受了夏父夏母和夏小弟,但是看到这么老的老人,和颜悦色地对她发自心里的高兴,她还是有些受宠若惊,同时也暗暗的欣喜,因为她第一次感受到这么完整的家庭。
夏母看着从进来几个哥哥嫂子们都没有出来迎接,就有些奇怪的问道:“爸,怎么家里没人啊?就你一个人在家?哥哥嫂子们,她们都去哪儿了?”
夏姥爷回道:“你大哥和大嫂带着两个小的去捡树枝了。咱家柴火也不多了,他俩待不住就出去了。你三个侄子带着侄媳妇,回娘家去了!趁着现在天气好了,现在也不忙,就先回娘家去看看,住两天。省得到时候,忙起来,几个月也顾不上。”
夏母听到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夏姥爷就是这一点好,总是会为别人着想,从来不刁难人。
夏姥爷拉着夏母和夏心禾进了屋子,笑着问他们说:“你们怎么有空过来了?现在家里不忙啊?”
夏母笑着回答说:“有什么可忙的,成天就是瞎忙,也就那么点破事儿。爸,我们这回来要是有正事儿的,是给你们送钱来了。”
“哦?”姥爷发出一声疑问,想要听夏母详细的说,但是夏母却是向夏心禾示意,让她来说。
夏心禾清了清嗓子,回答道:“是这样的,姥爷,我们想看看你家里还有多少新鲜的白菜,想要买过来。”
夏姥爷听说夏心禾想要白菜,急忙回答道:“一家人说什么买不买,提钱多伤感情。你想要吃就让你舅舅他们给拉过去,想吃多少都有,姥爷没有其他的好吃的,白菜,还是管够的。”
夏心禾微微一笑,虽然姥爷误会了她的意思,但是她的话还是很让人心里欣慰的。“姥爷,这要是我们自己吃,肯定就不跟您说多少钱了,但是这可不是自己吃,要拿出去卖的。”
“卖白菜?这白菜家家都有个,卖不上多少钱,太不值当了。”
夏心禾耐心的为姥爷解答,“姥爷是这样的,我以前在书上看到了一种菜,就是用白菜做的,跟咱们这儿的咸菜差不多,但是比咱们的咸菜好吃,口味也很新鲜,叫泡菜!这次我们来的太匆忙了,没有给您带过来,下次我带过来给您尝尝吧,我们就是想买点白菜来做这个泡菜。等做好了再拿出去卖,到时候可以赚几个小钱。”
“行,只要你们有办法就行。你们想要多少,姥爷给你们准备好了,到时候让你舅舅他们给送回去。”
夏心禾大概算了一下,现在一共有四个罐子,每个罐子能装50斤,但是还要抛出水分,所以大概需要150斤左右就可以了。于是她回答道:“姥爷您给我们准备,差不多两百斤就行,到时还再来拉就行了。”
“行,那估计,你哥哥他们,今天下午就能回来了,到时候让他们给你赶快送过去了,省的耽误了你们的生意。”
夏心禾附加了一句:“还有我们在陶家订了四个罐子,50斤一个的,到时让表哥顺路给送过去,我们这儿也不太好拿。”
夏姥爷全都满口答应了。
夏心禾等大家都说定了,就示意夏母给钱。她之前已经算好了价钱,这时候只要给夏姥爷就好。
夏母收到夏心禾的眼色,从裤子兜里拿出了一块钱,递给了,夏姥爷。
夏老爷见此,有些不悦,哼了两声,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瞧不起姥爷啊,拿钱干什么?给我收回去,这么点儿东西,姥爷还是给的起的!”
夏心禾看着眼前故意耍脾气的倔老头儿,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劝,她只能求助于夏母。
夏母对此却是颇有经验,只见她把钱塞到夏姥爷的手里说道:“”爸,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您看我们这回来,什么也没带,这两手空空的多不像样呀?这些年我们家里穷,每次来都不带东西,左右邻居的早就都笑话我们了。现在有点小钱了,还不给你点辛苦费,人家还不戳我的脊梁骨。还有哇,从您这拿东西,一斤两斤的还像样,这上百斤往外送,到时候哥和嫂子还不得埋怨你呀,我可舍不得看你被埋怨。还有就算您不想买点好吃的,也得给两个小侄孙子小侄孙女买点吧,长这么大,我还没给他们买点好吃的,也没给我压岁钱呢,就当补上的今年的压岁钱吧。”
听夏母这么说,夏姥爷有些心疼女儿,谁家父母不心疼孩子?但是,女儿都嫁出去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好在,女儿这些年物质上过得虽然不太好,但是日子还算是幸福。夫妻恩爱有加,子女孝顺,现在心禾也康复了,好日子都在后头呢。
这般想着,夏姥爷就收过去了一块钱放到了口袋里,他要留起来一半给孙子孙女,一半给心禾留着当嫁妆。
从夏姥爷家出来,夏心禾就和夏母一起,去了供销社。他们现在已经买完了罐子了,就差买些调味品,像:盐,苹果,梨,鱼干虾干的。这些都是奢侈品,现在刚刚过完年不久,那些小店里边儿,都不准备这些东西了,因为,就算他们摆出来也没有什么人买。所以要买齐这些都要去大的供销社里。
现在这个地方,唯一最大的离得近的供销社就是在镇子上。但是这个供销社也不一定有这些东西,所以他们就直接去了小县城的供销社。
去小县城,一天有两辆车,轮班倒,上午两趟,下午两趟。他们这个时候去刚好能赶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