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到许家内当家的夸奖,怡然也很高兴,姐妹俩说了又说。做妹妹的问了姐姐许多在夫家的情形,得知姐姐一切都好,这才满意地收了口。
柳老爷早年经商,手中又有店铺,多有闲钱。幸亏如此,方才应付了一时建新宅大量招人添物的开销。柳老爷到京便去工部报了道,随后走马上任,儿子昆哥负责跑外,女儿怡然负责忙内,一番忙碌的整治后,柳府初具规模。
几天以后,柳家车队赶到,各人各房各院安顿下来,柳家算是真正在京城安了家、落了户。
……
比起老宅,院落少了一半,四女欣然与五女惜然被安排同住一院。二女皆不乐意,惜然跑去找柳夫人,哭道:“为啥二姐和三姐都是单住?偏我与人同住?”
怡然扶着柳夫人躺下,说:“娘病了,你和我说。住处是我安排的,府里院子比原来少,你和四妹年纪小,所以你俩同住,但你们的院子要比我和二姐的院子要大许多,况且你俩总是一同上课玩耍,住在一起方便些。”
“四姐心眼小,我不要和四姐住!”
“那你要如何?”
“我要住二姐的院子,反正,反正她早该出嫁了,让她与四姐同住,将来也不用搬了。”此话出口方觉不妥,柳惜然连忙掩口,担心地看了眼二姐。
“别哭了,我同你换。”旁边一直未发言的柳婉然道。
“不行,长幼有序。二姐想什么时候嫁就什么时候嫁,在柳家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谁以后再敢乱说话,娘是决不会轻饶的!爹既将安排院子的事交给我,就由我决定。惜然和欣然你们觉得不满意就去找爹好了。”柳怡然正色道。
柳夫人不表态即是同意由三女做主,柳惜然自是不敢去找柳老爷,柳欣然平时就少主意,两人磨蹭吭叽了一会,见实在无法达到目的,这才不高兴地去了。
……
为此,柳惜然几天不理柳怡然,连着几天闹别扭。柳怡然不以为意。
柳婉然与怡然一处时,难免为三妹不值:“何苦让你为难,五妹说的也有道理,确是我拖着未嫁……”
“二姐你别多想,若不是惜然她当时胡说,我或许会答应她换,不过,是我俩一起换、搬到一起住,我俩说话省得串门子了。”
“那敢情好。”婉然觉得主意不错。
“不急,过一阵子再说吧,惜然这霸道性子,非别她一下不可,唉,平日娘也不说她,二姨娘更是不会管她,将来她这性子可如何是好?!”
婉然闻言扑哧一声地笑了:“瞧你操心的,惜然还小,将来会懂事的。”
“但愿吧。”
姐妹俩说起了京城的新鲜事,不免越说越兴奋,很快将这烦恼丢开去:几日后,宁和公主要举办荷花宴,京城有头有脸的府邸的女眷多收到了邀请。
第 6 章
宁和公主举办的荷花宴,刚进京的柳家自是没份参加的。不过,家有四个正值青春妙龄的女儿等着要出阁,必要的首饰还是要置办的,总不能让京城的贵人笑话了去。这天,身体刚刚康复的柳夫人带着四个女儿,去了京城第一首饰铺金玉斋。
下了马车,如花似玉的几位姑娘往金玉斋门口一站,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只见那领头的夫人衣着华丽、风韵犹在气度不弱,跟着的两位大点的姑娘貌若天仙,举止婀娜大方,两位小点的姑娘天真烂漫,面貌活泼动人。
两旁的路人和店里的客人议论纷纷,竟猜不出是谁家的女眷?
店家忙不叠地迎出来,热情地请柳夫人及小姐们进内厅挑选。
柳怡然半垂着秀目和姐姐柳婉然,在众人的目光中,强忍着不自在,大方得体地从店门口走到内厅门口。端着大家闺秀的仪态走完短短的一段路,姐妹俩几乎没汗湿了内衫,在京城可不比在江陵!
柳怡然抬起眼,正想出口长气,忽觉刚才擦肩而过的人有些面熟,下意识回过头。
那人也猛地停下,待回身看清柳怡然的面容,微愣之后,略略点头施礼,转身而去。
那人正是服丧期满刚继了安国侯位的李暮远。
这一日李暮远下了早朝,陪同胞妹李娇去拜访新分家建府的吴禹吴兰。待两位小姐见了面说起荷花宴,自然少不了谈及服饰,都觉得自己还少了一样最合适的首饰,于是两位小姐相约外出购物,李暮远和吴禹少不得也便被拉来到了金玉斋。李暮远在厅内等得烦闷,知会了一声吴禹,便独自去外面等候,不想正碰到柳怡然进门。
柳怡然也认出了李暮远,虽然那日只是马车上匆匆一瞥,可这人身上那种夺人的高贵气势令人过目难忘。她正要福身回礼,那人却已走远,只得无奈一笑作罢。
金玉斋内厅很大,已有几个三五一堆的客人在分别挑选,柳怡然环视四周,对上一双眼睛,忙低下头。
吴禹看见柳怡然,当即认出,不由得又惊又喜,等他再看到柳怡然身边美丽的柳婉然,更是两眼放亮。犹豫片刻,吴禹整顿了衣表,走向柳家女眷。
厅内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柳怡然连忙假装看首饰,只盼他从自己身边赶快走过。
不想那吴公子在她面前站定,施了一礼,彬彬有礼道:“那日多亏小姐拾到玉佩,在下还未曾感谢。”
柳怡然娇羞,起身还了一礼:“顺手之劳何足挂齿,公子不必多礼。”
难得这样的机会,吴公子非要跟她多礼不可。吴公子给柳怡然介绍认识吴兰和李娇,柳怡然只得把自己母亲和姐妹给他们介绍了一番,大家就算结识了。
听了柳家的情况,两位小姐们便少了兴趣,勉强和气地和柳家人谈了几句关于首饰的话,便告辞了。
……
待吴家人去了,柳家姐妹兴奋得几乎没心事挑选首饰。
柳婉然一双秋水大眼无声地询问怡然,而欣然惜然忘记了和怡然的别扭,低声连连催问感叹:“三姐,他们是谁啊?你怎么认识的?那两位小姐好迷人好漂亮啊!那位公子好英俊好和气啊……”直到柳夫人“咳”了一声,止了几位的议论。
出了金玉斋上了马车,柳家姐姐再也憋不住了,一再追问怡然。怡然只得把经过说了一遍,柳夫人和几姐妹连连称奇,又把当日的细节问了又问,不免对两家以后的交往多了份遐想。
柳怡然对那两位小姐心中颇有微词,道:“娘,我们柳家虽非大富大贵,但也没必要巴结别人看人家脸色,处得来的就交往,处不来的就算罢。”
柳夫人笑笑,道:“我们柳家初来乍到,被人看低也是难免。”
第 7 章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柳家人已开始适应京城,生活走入正轨。那日在金玉斋里结识的贵人,此后一直无缘再见,因此也渐渐淡出了柳家人的话题。柳老爷主外柳夫人主内,柳家小哥小姐们的生活作息亦回归到从前。
午后,柳家四姐妹有说有笑地跟着女红师傅在花架下学编花络。
婉然瞧见柳昆少爷的贴身小厮在院门外着急地向内张望,心里明白大哥那儿恐怕又有事了,遂推了推怡然。
怡然悄然起身过去一问,原来是柳昆顶撞了柳老爷,柳老爷要请家法,请怡然过去书房救急。
“为的什么?请夫人了吗?”怡然一路小跑,边跑边问小厮。
“请了,可夫人出府去了,好象是因着科举考试,少爷不愿意参加。”
柳家对子女向来宽松,各种师傅请是请了,子女学不学、学得如何,全凭个人喜好,柳老爷并不在意,何以今日提到了科举?
书房门前,没有下人,怡然停了脚步,调整呼吸,遣走小厮,细听房内:“……为父就吃亏在没参加科举考试上!……如今皇上力推新政,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若中了科举,前程何需靠他人引见?!”
“孩儿对科举考试没有兴趣!经营好家里的店铺也能对得起柳家!”
“逆子!柳家现在是官宦之家,不入流的东西用你少挂在嘴上!”柳老爷气得不轻,对门外喊,“家法呢?还不呈上来!”
怡然闪进门,扶住老爹:“爹,您刚下了值别累着,大哥一向管着店铺,考试的事一时接受不了,让女儿先劝劝,您先歇息歇息。”
柳老爷点点头,“怡然,爹是为他好,省得他将来后悔……”
“是。”
柳老爷刚走,柳昆从地上爬起来,把自己丢进软塌。他平日和怡然很亲,也不避她,兀自长嘘短叹道:“唉,爹自己都没考过,凭什么非让我参加科考?他现在不也是个官吗?”
“哥,你好歹读了十多年的书,考上考不上的,考了也是个交代,也好让爹死了这条心,之后你也自在了不是?”怡然自是最了解自家兄弟的心性,顺毛劝道。
“前儿忙着搬家,哪有时间温书准备啊?”柳昆找理由。
不搬家也没见你看书啊!怡然心里嘀咕:“这不是还有两个月呢?”
“考不过的话,多没面子——”柳昆瞟了怡然一眼,说了实话。
怡然咬了咬唇,压下笑意,道:“我们柳家忙着搬家这是事实,哥没时间准备旁人也都看在眼里,如果哥这次考不好那是情理之中,如果考得好,那是老天垂青,所以啊,哥,你参加是有百利而无一弊。再说,哥好歹是读书人,参加过考试,此身无憾了不是?”
“可只有两个月了。”
“无妨,我们可以先去问问许家公子前几次的考题范围,有的放矢地准备。”
见柳昆心有所动,怡然再接再厉:“哥,温书很辛苦,妹妹最近无事,不如陪你一起?”
柳昆捏了把怡然的小脸:“不愧是我的好妹子!去跟爹说,我要备考,这几月花消很大,每月的例钱要翻倍!”
怡然笑应着跑了出去。
第 8 章
此后,怡然整日陪在哥哥的书房,每日天不亮开始,月当空才止。兄妹俩有商有有量,备考的日子倒也不难捱。
怡然全力相助,柳昆也不含糊。他本来人很聪明,如今一旦沉心入学,竟学出兴趣来,恨不能头悬梁股锥刺地找回以前嬉戏失去的时光,看过的书多得堆成了小山!
柳老爷柳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柳老爷心中对怡然越发的器重。
……
这段时日里,怡然虽然无暇他顾,但姐姐柳婉然却交到了新闺友,其美名也在京城的贵人圈中小有传播。
一切缘于一次寺庙进香。
京郊的观音庙据说十分灵验,柳夫人听说了便带着婉然去进香,为昆哥儿的科考祈福。
那日寺庙里进香的人特别的多,车马杂乱,一时道路拥堵,碰巧一辆马车坏在柳家的马车前,柳家提供了帮助,于是,柳家意外结识了兵部尚书的夫人赵夫人,那赵夫人一见温柔貌美的柳婉然,很是喜爱,一起进了香不说,还多次请柳婉然过府作客。也因此,柳婉然认识了不少位贵族小姐。
柳夫人对此十分欣慰,觉得女儿的好姻缘就在眼前了。
两位姐姐有事,欣然和惜然乐得没人督促,经常停了课业,出入大姐焕然家。
焕然的夫家许家经营木材,每日家中南来北往的面孔多,新鲜事也多,加之还有个可爱的小外甥,柳家两妹妹玩得有时都不愿回家,只是柳夫人不许。
……
两月后,第一考下来,柳昆过关。
柳家得了消息,意外之至,欢喜之余燃放了许多鞭炮。
再一月后,第二考下来,柳昆又过关了,虽然名字落在红榜的尾部。
柳老爷欣喜若狂,柳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人才了!柳老爷大宴三天,隆重向同僚推出柳家长子。
宴后,柳昆来到怡然处,微熏的脸庞神采飞扬:“三妹,哥哥谢谢你!”
怡然也万分高兴:“我的哥哥真厉害!才华横溢!”
兄妹俩相视而笑。
片刻,怡然又有些担心地问:“哥哥不会被朝廷外放做官吧?”
“我才不去!总算考完了,哥哥就留在京城吃香的喝辣的!”
……
不久,柳家就来了媒人,为柳家大少爷提亲。
柳夫人又是高兴又是失落,还以为媒人是为二女的婚事而来呢。
请媒人入座,一一道来,却原来是柳老爷顶头上司家的来提亲,工部尚书的三女。待送走媒人,找人一打听,提亲的此女为庶出,还体弱多病。可顶头上司的面子能轻易驳吗?还想不想在官场上混了?柳老爷和柳夫人一时范了难。
这几天正心情舒畅、乐得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柳昆,一听这消息,顿时就苦了脸。柳昆扬言三年内不娶,并威胁道若老爷夫人敢答应婚事他就离家出走。
柳老爷第一次后悔入京为官。
+++++++++
今天两更,HOHO,
第 9 章
又过了几天,柳昆的官职派下来了,他被派了外放清远县九品县官的差事,年饷一百二十两银子。
柳昆二话没说,当即就把差事给推了。一百二十两!还不如他手上店铺一个月的入项呢!让他为了每年一百二十两背井离乡去到那南蛮之地做个芝麻大的小官,他才不要!
柳老爷对此倒也没说什么,一来柳昆参加了科考,对柳家祖宗也算有了交代,好歹柳家从此也算得上是书香之家了。二来他也舍不得儿子远行受苦。柳昆如今既然考得了功名在手,又何愁将来没个好前程?!
……
柳怡然一连睡了几天,才算缓过精神来。她只是个陪读,却似比那真正科考的哥哥还要来得累!她自己也觉得好笑。
怡然和婉然陪着母亲说话,柳夫人正和婉然说着去观音庙还愿的事,柳昆进来了,找怡然去城外骑马。
柳夫人想说不许,却不愿在这时惹恼她这儿子。自那日工部尚书家来柳府提了亲,昆哥儿便成了块爆炭,一点火就着,不点火还冒烟呢。谁让他现在刚考取了功名为柳府增了光是柳家的大功臣一个呢!
昆哥儿的婚事,柳老爷说了暂且先含糊拖着,她这当娘的也就不再说什么。
柳夫人勉强答应了昆哥儿,但让怡然先跟着她们坐马车到城外,然后再在城外骑马,等她们还完愿,再一同乘马车进城。柳昆只嚷着麻烦,却也无法,怡然高兴地应下跑去换装。
……
京城外,兄妹俩策马跑了几个来回,这才尽兴地揽住缰绳,停在一条小河边。
“河水好清啊,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哥,河里有鱼!还有虾!”怡然的新发现,她惊喜地叫柳昆,“不如我们抓点鱼虾回去炸着吃?”
“有何不可!”柳昆说罢,翻身下马,卷起下摆。
柳怡然见四下无人,也下得马来,脱了鞋袜,学着哥哥的样子下水捞鱼。
在玩上,柳昆最是在行。
他先沿河边水草用沙子堆成了围堰,然后伸出环抱的胳膊从水草下往围堰处一搂,水中的小鱼小虾就被搂了出来。被搂出鱼虾在沙做的围堰上蹦达,怡然手疾眼快地捡起,放进用她的纱巾扎成的鱼袋中。
兄妹两配合默契,捞了一处又一处。
“换我来,哥。”怡然将手中的鱼袋递给柳昆,她来筑堰捞鱼虾,哥哥来捡。兄妹换了位,柳昆也没意见,玩得很是开心。
……
等捞满了鱼袋,柳家兄妹上得岸来,柳昆将鱼袋固定在马鞍上,怡然坐在河边的青石上擦脚穿鞋。忽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眨眼工夫,两匹高头大马连带着马主人出现在兄妹身旁。
来人中的一位无意瞥见坐在路边的怡然,猛地拉住了缰绳,大马高高地扬起前蹄,在原地刨了两刨停住。
怡然抬起头一看,为之一楞,又是他!那个气势夺人的英俊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