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编年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球编年史-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篇 战争风云 走向统一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极星行动(末)
 
  这场南太平洋上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这也是第三次实际大战开展到现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了。有大俄罗斯战场上不一样,几乎所有的军种都加入到了这次战争中来,而且海军在战争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完全可以说,中国军队的成功,是建立在海军的成功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海军的帮助,以及中国海军对美国海军的打击,那么中国要想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但没办法这么快的就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伤亡,更多的装备损失,更大的物资消耗,才能用更多的时间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而且还将大大的降低这场战争的意义。从这些方面来说,战争虽然是在陆地上的,陆军不可后非的发挥了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作用。在进行战场支援,以及夺取制空权方面,空军无疑贡献了最大的力量,并且一直陪伴着陆军进行战斗。但是海军的地位却是最微妙,也是最重要的,在没有海军的情况下,一切的胜利将无从所起,连能不能登上澳大利亚都是个巨大的问题。而且海军陆战队在两次登陆行动中所做出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三的军种之间的一次完美配合,少了哪一个都不行,而且是一次最为全面的战争。出了战略火箭部队(就是执行战略核打击的部队)外,几乎所有的军种都参与到了这次战争中来。这也是新中国所经历过的,最为全面的一次战争了。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军队可以说是面临了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不是战术层面上的,也不是对手给予的,而是战争规模巨大,对中国的指挥机构所带来的挑战。即使是在中国之前进行的规模最大的统一战争之中,中国军队也没在这么大的范围之内活动,战场都是局限在台湾地区与朝鲜地区的,而且两个地区的战场并没有直接联系上,几乎都是独立的在进行战争行动。而且在对军种之间的配合要求上,也没有这么高。但是这次战争却不一样了,战争是在澳大利亚大陆上进行的,进攻是分为了西南连线,虽然地面部队并没有多少的联系,几乎都是在独立的行动,但是空中支援方面却是连为一体的,随时要为战场的变化而分配空中支援的力量。另外在战争物资调配方面,也需要协同调配,这无疑是给中国空军以及后勤部队下了道难度非常大的考题。而最大的困难还并是在这,而是在两次登陆作战上,特别是在第一次的登陆行动上,对中国军队的考验是非常巨大的。历史上能与中国登陆澳大利亚行动相比的登陆行动也只有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行动可以比了,但是那次是在盟军已经稳操胜眷,德国即将战败的时候展开的,而且是动用了但是第一强国美国几乎所有的战争力量来完成的,在难度上根本就没办法与中国登陆澳大利亚的行动相比,在规模上也小了不少。中国的这次登陆行动是在战争还在激烈进行,美国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战败迹象的情况下开始的,而且美国部署在澳大利亚的军队超过了七十万,另外还得到了五十多万(中国军队开始登陆的时候,澳大利亚就只有这么多的军队。)澳大利亚军队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能不能成功上岸,能不能夺取具有重要意义的港口,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麻烦与难题。幸运的是,中国军队取得了这次登陆行动的胜利,而美国与澳大利亚军队防御失败的原因,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战斗力(当年,德国用于防守欧洲大陆大西洋海岸线的兵力比这少多了,而且基本上都是从东线战场上撤下来的残军败将。),也不是没有足够的战争物资支持(美国囤积在澳大利亚的战争物资足够支持美国军队作战一周,这一周时间是绝对足够了。而当年的德国已经消耗掉了几乎所有的战争物资,还在抗登陆行动中给盟军部队制造了不少的麻烦。)。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人丧失了战斗的意志与信心,可以说这是美国人失败的重点,与绝对性的原因。而这一情况再次体现出了人在战争中无法取代的地位,士气以及军队意志对战争的影响有多大了。
  这场战争在战术方面对各国的启示也是非常巨大的。首先是军种的正确应用,军种之间的配合,成为了战争的关键,成为了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登陆作战中,虽然中国空降兵在阻击美国增援部队的行动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让中国空降部队几乎失去了战斗力,并且在几个月之内无法再度使用。但是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如果没有这些空降部队的话,中国的登陆行动将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在上岸的时候就将受到巨大的打击,无法迅速的建立起稳固的滩头阵地,并且夺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凯恩斯港。而且这次空降作战已经比二战中的市场花园行动有了质的提高,让空降部队在战争中发挥出了最大的效能。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由于空军支援的不及时,让空降部队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如果空军能够调配好兵力,合理的使用自己的力量,对空降部队提供足够的支援的话,这些问题就不会存在,空降并也就不用遭受那么惨重的损失了。当然,这种军种之间的磨合,特别是在大规模战争的时候,军种之间的配合,一直是各国军队建设的重点,只有军种之间的密切配合,正确的使用每一个军种,才能带来最大的战斗力,让部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另外就是海军的使用了,在以往的战斗中,在地面战争的时候,特别是在大规模地面战争能够的时候,海军所起到作用是非常小的,负责支援陆军的任务几乎都落到了空军的手中,好象海军根本就与地面战争无援,只能在海洋上称王称霸,而不能统治陆地。但是这次战争却让海军摆脱了这种地位。开始的登陆行动是由海军陆战队开始的,而且在战争期间,中国海军对该地区海域的控制就是为中国地面部队提供了最好的帮助。中国海军至少让美国向澳大利亚运送的物资损失了一半以上,另外还有大量的物资无法运送到澳大利亚,这就最直接的降低了美国在澳大利亚军队的战斗力,为地面部队极大的削弱了对手的力量。当然,这些行动主要是由海军的潜艇部队来完成的。而在战争中,正是由于中国海军舰队控制了这一海域,让美国人不敢调用大量的运输舰队向澳大利亚输送物资,而美国太平洋舰队也正是要吸引走中国舰队,才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战斗力了。而且中国舰队在干掉了最大的对手之后,就开始为地面战场提供支援了,不管是一直在提供支援的火炮支援舰,还是在后面才以对地支援为主的海军航空兵,都为地面部队的顺利前进提供了最大的帮助。而且海军舰队也顺利的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使命,中东西来个方向上切断了澳大利亚与外界的联系,极大的瓦解了澳大利亚军队的战斗力。而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也正式海军的积极行动,才迫使新西兰不战而降,如果没有海军的话,中国凭什么去征服新西兰呢?所以从这场战争中可以发现。海军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炫耀武力的军队了,而是具有棋强作战能力的部队,是可以决定战争走向的部队。
  另外一点,就是中国军队成功的解决了人民战争带来的麻烦。可以说,中国是人民战争的开山老祖。但是在这之前,中国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人民战争带来的问题,要么就是中国军队以大规模的屠杀带来了不好的声誉,要么就是让战争地区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而不能被中国所用。这些办法都不能给中国带来多少的实际利益,反而会极大的危害到中国的声誉。不管对中国,还是对美国,人民战争都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之前,中国在菲律宾已经开始试用这一办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正式启用了这一办法,利用别的国家军队来执行镇压行动,然后自己再来扮好人,以赢得占领区内居民的顺从。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办法还是非常有效的,至少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让占领的地区能够迅速的恢复到和平时期,为中国的战争机器服务了。而中国作为发明人民战争的国家,再找到解决人民战争的办法,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这种办法,从此之后,成了所有侵略者对付当地居民的最好标准办法了。
  南太平洋上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而这时候,在欧洲大陆上燃烧的战火还在继续,在这之前,欧洲已经陷入了战火之中。现在让我们把时间调到欧洲战争爆发的时间,来看看欧洲的这场大规模的战争吧。 
 
 
 
  
 第三篇 战争风云 走向统一 第一百六十二章 欧战(一)
 
  2042年4月25日,在中国的南极星行动开始五天之后,欧洲大陆上的战火也燃烧了起来。相对于中国与美国在澳大利亚大陆上的较量来说,欧洲与大俄罗斯之间的较量就比较逊色了。
  欧洲已经在4月20日结束了寒冷的冬季,这个漫长的冬季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这给欧洲与大俄罗斯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这天,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上升到了零上,许多地区的冰雪已经开始融化。但是气温的升高,并不代表着军队可以行动了。由于气温上升,很多地区都已经被冰雪融化的积水所浸泡,成了沼泽地带。而在前面的战争之中,战区内的公路系统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是非常不利于军队的行动的,特别是对于后勤补给部队来说,要在这样的条件下,跟上前面进攻部队的行动,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这天,欧洲军队并没有开始进攻,而是在耐心的等待着条件的好转。而这时候,大俄罗斯军队根本就没有进攻的能力,对他们来说,所有进攻的机会都已经使用完了,在下个冬季到达之前,大俄罗斯只有防御的命了。
  到4月25日,持续五天的晴朗天气让泥泞的交通系统得到了好转,而已经养精蓄锐的欧洲军队也在这天凌晨两点开始了全面进攻行动,几乎在所有的战线上,欧洲都投入了大量的部队发动进攻。
  北方战场上,欧洲五十万地面部队,在上千架战机的支援下,从马尔默地区出发,沿着到奥斯陆与斯德哥尔摩的铁路线前进,开展了对大俄罗斯军队的进攻,以及收复失地的行动。由于北方地区的气温到现在还没有好转,很多地区都还是零下,而且该地区并不是主要的进攻方向,所以欧洲投入的进攻兵力并不多,出了十多万部队是新近调入该地区的外,基本上就是由原北欧军团发动反击作战的。但是在这个方向上,大俄罗斯军队的防御也相当的薄弱,因为大俄罗斯需要将这里的军队调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所以在战略调动上,已经抽空了北方战区的很多兵力。再加上可以利用现成的铁路交通系统(大俄罗斯并没破坏这些铁路,因为他们也需要这些铁路来运输他们的军队,调动物资。)。所以相对来说,这路军队的进攻还算是比较顺利的。进攻开始的第一天中,欧洲军队已经在向奥斯陆的方向上前进了一百多公里,并且击溃了大俄罗斯两个师的兵力,俘虏了大量的战俘,夺取了大俄罗斯很多的战争物资,为后面的进攻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而在向斯德哥尔摩前进的方向上,也前进了接近一百公里,由于这个方向是直接通向大俄罗斯的方向,所以相对来说,大俄罗斯部署的兵力是比较多的,但是这也并没给欧洲军队制造多大的麻烦,在总体实力占优势,以及空中支援得力的情况下,大俄罗斯军队根本就不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与反击行动。但是大俄罗斯军队在从战斗爆发后的惊恐中反应过来后,以步步为营,步步退守的策略,给欧洲军队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并且将自己的大部分战争物资运送到了后方,并且在撤出的地区实行了“三光”政策,不给欧洲进攻部队留下任何可以使用的东西,留给他们的只有大量的战争难民。看来欧洲以后在这个方向上的进攻将面临比较大的麻烦了。从总体上来说,北方战线的进攻是非常令人满意的,欧洲进攻部队也在第一天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达到了目的。
  中线战场上,欧洲的一百万地面部队,在接近三千架的战机支援下,在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开始了全面的反击作战。在这个战场上,欧洲投入的兵力是最多的,因为这个战场也是大俄罗斯主要的防御地区。在这之前,大俄罗斯已经成纵深配置的方式,在该地区部署了超过两百万的部队,部署的几道战线一直从与欧洲军队交火的前线延续到了波兰地区,并且囤积了大量的战争物资,以供防御部队使用。而且在近期内,大俄罗斯还从北方战场上调派了接近二十万的精锐部队加入到这个战场上来。从这情况上来看,虽然欧洲投入了最多的进攻部队,而且为了保持后继进攻的顺利,还至少保留了两百万左右的预备部队。但是在这个方向上的进攻并不是很顺利。战斗打响的第一天,该方向上,欧洲军队只在南北两面前进了五十公里不到,就因为遇到了大量的阻击,消耗了过的燃料与弹药,并且损失了大量的部队不得不停下来准备接受后方的补给以及接替了。而在中路上,以解放柏林为目的的部队,前进的距离还更短,只到达了柏林边缘地区,并没打通与柏林之间的联系,现在驻守柏林的欧洲军队基本上已经没有反击的能力了,只能坚守柏林,等待救援的到来。整个中部战场上,由于欧洲是以线的方式进攻,所以不能集中使用兵力,无法在某些重要地区取得突破,可以说这是欧洲军队在该方向上犯下的最大错误,如果欧洲军队不计一地一城的得失,集中使用兵力,在几个主要地区实现突破,然后再分割包围大俄罗斯的军队,那么取得的战果将更加巨大。而这一情况最先是被中国参谋人员发现的,在中国进行澳大利亚战争的时候,并没放松对欧洲战场的关注,因为欧洲战场上的胜负,将直接决定中国北方边境上的安全问题。所以中国人迅速的向欧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让欧洲军队集中使用力量,不要平面式的进攻(如果欧洲能投入更多的兵力,在实力上超过大俄罗斯的话,这么进攻也没什么问题。但是现在欧洲并没这个实力,所以就绝对不能分散的使用兵力了。)。至于欧洲能不能接受中国的意见,这就不知道了。因为现在欧洲已经开始对中国产生了怀疑,在欧洲战事吃紧的时候,中国并没有与欧洲一块夹击大俄罗斯,而是开辟了南方战场,在相反的方向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行动,这必然会让中国在短期内无法在北方战场上帮助欧洲一把。虽然中国已经再三表示,在解决了太平洋问题后,中国将尽快重新开始在北方进攻大俄罗斯,缓解欧洲身上的压力,达到夹击大俄罗斯的目的,但是欧洲与中国之间的间隙从此开始就慢慢扩大了。两个携手走入战场,并且通过亲密合作,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方向发展的两大强国,也就从这开始一步一步的由合作走向了对抗。
  南部战场上,欧洲八十万的地面部队,在两千多架战机的支援下,发动的进攻的相当猛烈的。相对与中部战场来说,这个战场上的兵力投入并不大,其进攻力量也不是最多的。但是,这却是欧洲反击,收复失地的最主要战场,而且可以说是一决定性的战场了。欧洲在南部战场上,并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