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寄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莲(寄秋)-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常人会住在这种白影幢幢、凄厉声四起的古宅吗?
没错,别人避之唯恐不及、深夜不敢独入的“鬼屋”,
她倒是锅碗瓢盆、温床暖被一样不少的搬进来,
鬼屋不就是没有吵杂人声,挺安静的有啥不好?
况且这样她的宠物才有立身之所啊,
谁叫她养的不是惹人怜爱的小猫小狗,而是威风八面的狮子!
再说她还捡了一个光走路就可以跌七次的小婢女,
这样的“绝招”也得空间够大才能施展,
她真是超中意这宅邸的,如果屋主能不出现就好,
只是天不从人愿,屋主踹门而入来赶人了,
她只好带著“宠物狮”、笨蛋小婢远走,
没想到包袱都款好,屋主却善心大发要让她住新宅耶!
可……不过是没缴房租嘛,有必要送馊水招待吗……

 

 楔子

    渺渺云雾间,幽幽红尘外。

    金乌升、玉兔落,凉风不至,玄鸟归来,黄菊遍野,水泉流动,载浮人间几度愁,宛转流入千年岁月。

    九霄云外碧云天,自在天里多自在,无欲无求无烦恼,天无涯,地无边,天地相去二十万六千七百八十一里,天包地,地依天,轮回不空。

    在这虚无飘渺的空间中,云深雾浓处划开一片净土,幽深静谧的竹林边扬起袅袅轻烟,淡淡的檀香味满布鼻翼,那是凡人所到不了的南海仙乡。

    照理说,这里应该是宁静祥和,仙乐飘飘不绝于耳,但是……

    “不行,不行,大士前往瑶池为王母祝寿,你们不能枉顾修行也想跟去蟠桃盛会。”

    一名双颊红咚咚、扎着发髻的稚嫩小童伸直手臂,阻止四名年纪看来和他一般大的小女童,一脸不赞同。

    “哎呀!人家只是去瞧一瞧嘛!你干么老气横秋地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又不会去闹场。”真是的,老是欺负她。气呼呼的小女童瞪大一双杏眼,小嘴微噘的抱怨。

    “不会吗?”身着青色罗裙的小女娃斜眸一睨,态度沉稳得不像十岁孩童。

    “青莲,你怎么跟他一样老爱扯我后腿,人家……人家已经很久不惹麻烦了。”讨厌啦!她只是好动了些,并非故意惹是生非嘛!

    “才三天而已好不好?你的迷糊个性就是最大的麻烦。”紫竹童子很无奈地东挡西挡,偏偏挡不住观音大士座前的四大仙婢。

    净水、绿柳、青莲、瓶儿本是观世音菩萨手中的柳枝、玉瓶和圣水,以及座下莲花,在千百年的佛谒洗礼下,渐脱原身幻化成人形,虽尚未名列仙班却已有仙籍,跟随观音大士修行,是仙界小婢之间最令众神头疼的几个小娃儿。

    不过她们只是看起来稚嫩些,其实个个“高龄”不下百岁,以人间的岁数来看早化成一堆白骨,与尘土同朽了,哪来如此稚气长相。

    而紫竹童子则是由紫竹林中的千年紫竹而生,青绿的竹枝是他的栖身之所,以看守紫竹林为己任,不时施肥、浇水,使其枝叶茂盛。

    “哪有,我一直都很乖,你少来污蔑我。”净水心虚地直嚷嚷。

    “事实胜于雄辩,我用不着污蔑你。”她是那种不生是非,是非也会找上她的小女婢。

    “紫竹,你很过份。”臭童子。

    紫竹童子不为所动的搔搔耳朵。“拜托你们安份几天成不成?等大士回来再说。”

    一旁天真的瓶儿接着开口,“大士一回来,我们还玩什么?人家也想吃仙桃啦!”

    “你……”贪吃鬼。

    “好啦!紫竹,我们去看一眼马上回来,绝对不会耽搁太久。”软语如丝的绿柳央求道。

    “不行就是不行,你们一个也不准离开紫竹林,这是大士的吩咐。”他坚持着。

    不知为何,大士走前特别叮嘱他要看好四个婢女,一再重复什么“时候未到,不该乱了天纲”,让他听了心下不安,感觉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

    可是他有心要遵从大士的旨意,她们却不一定肯配合,一个个吃定他似的,根本不把他的劝阻当一回事,执意要去一窥王母娘娘寿宴。

    “我不管,反正大士又不知道我们偷溜出去……”应该不晓得吧?净水衷心希冀。

    净水的性子活泼外向,有点小任性,她一听紫竹童子拿主子压她们,马上耍起小脾气硬要他放行,不肯退让。

    也许她嚷得大声了些,向来恬静的紫竹童子也火大了,拉着她的手不让她离开,存心跟她耗。

    这一拉一扯间,他们都没发现放在竹桌上的黑檀木盒已摇摇欲坠,这时傻气的瓶儿上前想把两人拉开,怕他们一闹下去没完没了,她会吃不到仙桃。

    她不介入还好,一靠近,三条身影顿时失控,你拉我扯的撞上一旁冷眼旁观的青莲,让她一个没站稳,倒向来不及退开的绿柳。

    慌乱中,缘柳反射性地要捉住某物以防跌倒,挥舞的左手不慎打落桌边的盒子,五道银白色的光线由盒内透出,莹莹发亮。

    虽然十只小手连忙扑向前要去接,但是五颗珍珠白的珠子已经滚出木盒,滑过大张的指缝,如顽皮的风不停往前滚动,最后掉进一条小缝隙中。

    “呃,那……那条缝隙不是补好了吗?”

    大家的视线转向一脸局促的净水,她干笑地直绞细白纤指。“我……我忘了。”

    “什么,你忘了”

    那是南极仙翁送给大士的宝珠呀!她居然忘了补好通往人界的小缝,这……

    你看我,我看你,眼中多了一抹说不出的无可奈何,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找回它们。

    “喂!你们不要乱来,人间不比仙界,你们……哇!你们要干什么?别拉我,不干我的事……啊——”

    被丢下云层的紫竹童子只听见风在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以及那句“一人负责找回一颗宝珠,十五天后见”。

 第一章

    风不低语,鸟不宛转,烈日当空的地面浮现一层淡淡的光影,照出土地的干裂和贫瘠。

    千夕王朝不算是一个民不聊生的国家,至少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住不起华丽屋子,至少有茅草盖顶的遮蔽之所,不致乞讨为生。

    比起二十年前的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这种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真的不错了,起码只要肯干活就不怕衣食无着落,养家活口并不难。

    不过说句难听的话,千夕王朝绝对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贫穷,即使地广人稠,凭江依湖,但连年的天灾人祸还真令人吃不消,日渐颓圮的国势也一直无法强盛,政权把持在四大世家手中。

    但这先不论,和平时一样,早起的百姓一如往常地东家溜溜、西家逛逛,闲话家常地互道私密,生怕落于人后而漏听了最新话题。

    只见城东的王二麻子一脸鬼祟的模样,两颗芝麻大的老鼠眼贼溜溜地直打转,似乎怕人听见地压低嗓门。

    “你们听说了没?”

    “听说什么?”大伙儿像见到糖霜的蚂蚁,连忙靠近,学神神秘秘的王二麻子小声问道。

    “不就城西那幢破宅子嘛!昨儿夜里打更的老陈看到一道白影晃过去。”

    “哎呀!又看到了?”怕听又爱听的徐家大婶捂着胸口,好不惊颤。

    “是呀!又看见了,这几个月咱们镇上不太平静,已经有好几个乡亲瞧见……呃,那个。”真是阿弥陀佛哟!那种东西居然还在。

    “都几年了,他们怎么还不肯离开……”唉!大家胆子都小,别尽来吓人。

    “十四年了,风家惨案到现在足足十四年,死得真冤呀!”可怜一家七十余口一夜之间惨遭灭门。

    “嘘!别说,你不怕他们半夜找你泡茶吗?”卖鱼的老爷直挥手,不让人多谈。

    十四年前,千夕王朝发生一件举国震惊的大惨事,时至今日仍令人惊骇不已,久久无法平息。

    那年四大世家之一的风家喜获唯一的凤女,已有四子的风潇洒非常高兴,偕同妻儿在满月那日席开百桌,广邀各地亲友富贾前来一聚,分享喜悦。

    当日有人送上吉祥宝珠一粒以示祝贺,希望小女婴长命百岁、富贵双全,将来生得和其母一样,成为江南第一美女。

    由于风潇洒生性海派,三教九流的朋友多不胜数,不知是谁说此珠能治百病,传言不胫而走,因此引起了某些人的贪念。

    就在夜黑风高的某日,一阵凄厉的叫喊声由风宅传出,刀光剑影晃动下,一个个失去生息的风家人倒在血泊中,任由鲜血染红了阶梯。

    没多久,一把无情火从内堂窜烧向外,将风家大宅烧得屋垮梁倾。

    自此,吉祥宝珠失落了,风家也没落了,宅子沦为废墟,至今仍谣传着鬼魅之说。

    有人说他们死得冤,不愿转世投胎,有人说是大仇未报,不肯含冤受辱,非要等着仇家身首异处,否则绝不善罢干休。

    反正众说纷纭,自从风家惨案后,蔓草丛生的宅子无人敢涉足一步,据说每到当年灭门的时辰,宅子内便会传出女子的呜咽声,哭声凄凉,好不怆然。

    有鬼一说始终流传于乡里,即使没人亲眼目睹,但毕竟一下子死了七十多口人,谁敢信誓旦旦说没鬼呢?

    “不过我听说风家的五个孩子逃出去了。”因为找不到小孩子的尸体。

    “真的吗?”那么小的孩子怎么活呀!这世道乱得连大人都快活不下去了。

    爆料的菜贩很小声地低言,“听说是几个见义勇为的亲友趁乱将人救走,以免一家子全死绝。”

    “又是听说呀!”到底是听谁说的?怎么他们就没听过这码事。

    都十四年了,若未遭遇不幸,那几个娃儿也该长大成人了,老大那男孩大概有三十多了吧!当年他俊俏的模样相当讨姑娘们喜爱。

    众人围起小圈子纷纷讨论着,没发觉有个奴才打扮的男子突然匆匆离开了人群,像有极重大的事待办。

    “哎呀!别插嘴,听他继续说。”大家都想听听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菜贩受到大伙儿的鼓舞,有些神气的抬起胸膛,“我跟你们说呀,是风家侥幸没死的老仆人告诉我爷爷,我爷爷又偷偷地告诉我的,风家的灭门惨案源自一颗珠子。”

    珠子

    原本正在移动的脚步骤地一顿,身着淡青色丝裙绸衣的女子蛾眉微颦,暗自思忖着这颗珠于是否她要寻的宝珠。

    “什么珠子这么邪门?”引来杀身之祸,肯定是不祥之物。

    “谁晓得呀!听说是天上掉下来的宝物,奄奄一息的老太婆被它一砸,居然又活过来了,生龙活虎又多活了十一年哪。”换了是他也想要,管他邪不邪门。

    “真的假的?你可别乱说,哪有那么灵的东西,只是一颗珠子而已。”准是夸大其词,那小子一向爱吹牛皮,越吹越大也不怕爆掉。

    “若只是一颗珠子那么简单,谁会狠得下心狙杀风家上下?”人命关天,可开不得玩笑。

    “唉!说得也是,可怜那一家人呀!”平白无辜枉送性命。

    “是挺可怜的,不然也不会夜夜流连不去,死不瞑目变成……”叫人欷吁。

    菜贩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捂住了嘴巴,生怕他说出人人畏惧的那个字。

    “鬼。”

    一个冷飕飕的声音突地飘起,让人一阵寒意上身。

    “哎呀呀!是哪个没长眼的家伙胡说八道?我们这儿没那东西,别说来吓人。”这事犯忌讳。

    “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何惧也?”人死后不也是成鬼,何必畏惧?

    一张出落得清丽动人的绝尘容貌映入众人眼中,所有的男女老少有如被点了穴一般,惊其美貌而忘了呼吸,瞠大双眸,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绝美的女子。

    弯弯的柳叶眉淡扫青黛,杏目如镶了黑玉般散发着温润光彩,粉嫩的双颊透着桃花艳色,不妖而媚的朱唇仿佛快滴出丹红的甘露,美得不沾一丝尘气。

    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虽是清冷淡漠的神态,却也看出她不同一般世间女子的冷傲灵慧。

    “姑娘你是……”

    “人怕鬼三分,鬼犹惧人七分,世上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心。”比虎还凶猛。

    “说完,她便转身离去,扬起的长发飞散着清雅幽香,让人闻了为之陶然,久久难以回神。

    此等姿容,世间少有,难怪大家都看痴了,认为天仙下凡也不过如此,恋慕的眼神像中了情毒,无药可救的目送她走入风家大宅……

    呃,等等,风家大宅

    大家的眼光蓦地由惊艳转为惊惧,冷不防地倒抽了一口气,同时看向刻有“风宅”二字、快掉下来的门匾,瞠目结舌地倒退一步。

    她……她是人是鬼?为什么毫不惧怕的进入闹鬼的宅邸?

    大家都说不出话来,也没人敢开口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新的传言又如火如荼的传开了,比野火还猛烈。

    就在大伙儿准备散开之时,一匹高壮的黑马由远而近,马背上一身黑衣的昂藏男子策马而至,无视于他们的存在,直接往风家鬼屋而去。

    他们错愕的看见,他竟也像那仙女般的姑娘一样踏上青苔满布的台阶,走进了年久失修的老宅子。

    这……这……不会大白天真见鬼吧!

    “你们觉不觉得那个男的很像一个人?”很像风家的某个人。

    “像谁呀?”他们刚才都来不及仔细瞧上一眼,魂儿全让那美若天仙的姑娘给勾走了。

    “谁……”瞧她这记性,越来越不中用了。徐大婶用力的想、拼命地想、绞尽脑汁的想,一个呼之欲出的影像就快成形了。

    一阵冷风无预警的拂过颈项,猛打了个哆嗦的她举高微颤的枯瘦食指,口水直咽的指向高耸土墙围起的残破老宅。

    蓦地,大家都想起来他像谁了,除了冷峻的神情和森寒的目光外,他根本就是烧成木炭的风潇洒嘛!

    一时间,所有人的背脊都发寒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发一语地扛起扁担,挑起菜蔬,在最短的时间内作鸟兽散,一溜烟全不见人影。

    风扬起尘烟,未到入秋已见落叶,枯黄的梧桐随风卷入风家大院,安静地落在血迹已干的石堆上。

    ***bbs。fmx***bbs。fmx***bbs。fmx***

    在荒草满布的破旧院落之中,竟意外飘来阵阵暗香,一洼恬静的紫色莲花静静地躺在水面上,随着荡漾的水波轻展清媚。

    这是水鸭栖息的小池塘,原本布满杂乱的水草和枯枝,让它犹如一潭死水,不再清澈,恶臭的气息足以令人掩鼻。

    但是在短短的时日内,它不仅水清见底,还有七彩鲤鱼在池中游来游去,浮动的青莲给人带来一丝凉意,让失去活力的池塘再现往日的风情。

    池子旁应该是昔日主人的书房吧!旧时的痕迹依旧在,却已是焕然一新的风貌,古朴的竹屋取代原有的泥墙红瓦,一串悦耳的花风铃垂挂廊下叮当作响,为宁静的四周谱曲成歌。

    “时间快到了,你还不想回去?”哈~微风暖,真是晒太阳的好天气。

    “怎么,嫌烦了,后悔跟我一起出来了?”清冷的声音不重不轻,微带嘲意。

    “是有点不太满意,人间不若想象的好玩。”尤其是跟着一位无趣的主子。

    早知道就留在暖园里睡觉,好过无头苍蝇似的东奔西走,没个安稳。

    “谁跟你好玩来着,是不是日子过得太舒适了,忘了自己只是一只小小的畜生?”敢跟她抱怨。

    “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