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科技崛起-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中的西南交通枢纽。贵阳给张国栋的印象怎么说呢,都是一些好玩的记忆,如又一次他通过新浪网浏览国内新闻的时候发现网上竟然有把贵阳翻译成TheExpensiveSun的翻译,当时他差点把咖啡给弄翻,毕竟如此雷人的翻译出现在一个省会城市,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出得火车站,广场上还没有后世中国火车站那种人头攒动的那种拥挤感,相反,偌大的一个广场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这也没办法,这年头,连北京深圳都是只有一小块儿极其繁荣,这种地方的确难吸引投资,难怪自己龙腾这样一个民营企业能招来那位的关注。

        因为这年头不像后世有那么方便的通讯手段,所以在和胡书记约好后,张国栋他们直接去安排好的招待所,所以也就没有人来接车了。

        经过一夜的调整后,第二天张国栋如愿在省委省政府见到了后世这位赫赫有名的小眼睛名人,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经过西藏的杀伐果断,给人的压迫感还没有后世那么强,但是作为一方大员的气势还是让整个空间内的气氛趋于凝重。

        张国栋和胡**胡书记没有说话,双方都在暗自打量对方,张国栋是想看看这位阁下到底有何出众之处,能成为中国的第四代领导核心。而胡*涛胡书记也在默默的打量张国栋,据京中好友传来的消息,面前这位小朋友本身拥有的能量就很大,而且那位的外甥女还是眼前这人的对象,并且这位小朋友的公司竟然能在短短的一年的时间内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可见这位小友非常有能力。而且本身长得也是仪表堂堂,真是人中俊杰啊。

        在经历了大概三分钟的冷场后,最后还是胡*涛胡书记忍不住开了口,“张国栋先生,这次我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邀请你来呢,主要是就贵州的投资环境做一番考察,看能不能在我们贵州设几个厂。”胡书记顿了顿,又说到,“我们贵州穷啊,我作为本地的一把手,没能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好转,这是我的失职啊。”

        果然不愧为后世那个获得了广泛人民尊重的领导人,敢说敢做的风格一直也是张国栋极其欣赏和佩服的,毕竟到了他们这一级别,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愤青性格能办好事情的了,他们会有很多顾虑,这是人之常情,毕竟一旦被自己的政敌抓住了把柄就会失去先手,可以说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一情况都不会改变。

        不过其实西南也有西南的好处,虽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他们很难吸引到投资,但是也缺少了沿海发达城市和诸如北京这种城市的政治掣肘,毕竟这个时候太子党实力之大,行事之猖狂已经不是他们这种小小的省部级高官能惹得起的了。

        “胡书记不用这样说,毕竟国家经历了一场浩劫,虽然已经开始走上了发展经济的道路,但毕竟时间还较短,取得的效果还不明显,而且我们国家的底子薄,加上西方国家的封锁,所以发展得慢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还是要就那次胡书记的声援表示感谢啊。在我们龙腾人人喊打的日子里,胡书记高瞻远瞩的看到了民营经济的作用,这让我们非常感动啊。这次来,一个是受赵*阳总理的委托,另外一个也是想要结识结识胡书记这样的人杰,再一个我们公司也愿意为改善西南人民的生活做一些贡献。”

        “好好,贤侄如果不介意叫我一声胡伯伯好了,胡书记胡书记的叫太生分。这次贤侄来到贵州我怎么也得好好尽一尽地主之谊嘛,不管最后贤侄是否决定在贵州办厂,这都赢得了我们贵州政府的友谊啊。”

        “是啊,胡书记说得不错啊,张先生能来已经是给了我们贵州政府的面子啊,以后张先生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贵州政府只要有能力是不会推脱的嘛。”贵州省省长王朝文也开口道。

        “胡伯伯,王省长,您二位实在是太客气了,我就一个小商人,哪里有利益我就扑向哪里嘛,至于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提高当地税收,这也是我们一个双赢的结果啊。”张国栋对于现在的班子队伍已经渐渐有了一个理解,现在很多地方的领导直接兼任着政府和党内职务,由于经济还不发达,油水也没有什么,所以那些政府班子成员和党委班子成员还不像后世那么你拆我的台,我拉你下水,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就像这个王朝文,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在胡书记做稳了省委书记后他这个省长平时对胡书记的工作也是积极配合的,并没有争权夺利。

        “哈哈,贤侄这个商人可不小啊,要知道我们在这个旮旯都知道贤侄的名声啊。”胡书记对于张国栋的谦虚非常有好感,相比于那些靠着父母余荫的太子党,作为草根阶层的他更欣赏张国栋这样的草根起家的年轻人。

        “别的话我们也就不多说了,由于胡书记和我的工作都比较忙,我和胡书记商量后决定有我的秘书张中华陪你到处转转,你们也算作500年前是一家了,好好亲近亲近啊。”

        “那我就谢谢王省长和胡书记了。”

 


                  第八十七章:西部大开发前奏?(二)




        双方会面的气氛是友好的,会议结束后胡书记还邀请张国栋去家里面坐坐,张国栋当然表示同意了。双方约定好时间后,张国栋便在省政府第一秘书张中华的陪同下回到了招待所。这里中科院的地质专家已经开始就一些资料进行考察了,而那些学生也在一边忙个不停,完全没有后世那种眼高手低的习惯。

        “达院士,你从这堆资料中发现了什么呢?”张国栋从以前小吴报告的资料中已经下定决心,在贵州可以开发两种资源,第一个是做水泥工业矿化物用及提炼碳酸钡的重晶石,还有一个是做化肥用的磷矿,毕竟这两种矿资源在贵州都拥有丰富的储量。

        “首先,老朽说说我自己的想法。”这趟出差让这位老院士遭了不小的罪,毕竟这一路火车下来年轻人都吃不消,何况他们这些平常只注重科研而不注重身体的技术人员了,“首先,贵州已经拥有开阳这个超级大磷矿生产基地了,但是从贵州的地质条件出发,我觉得在中个黔东南应该还有没有探测出来的巨大型磷矿,这个老朽需要亲自去考察。第二个,老朽觉得目前我国对重晶石这种矿产资源开发不够充分,我觉得这种矿物应该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而贵州又是我国第一大重晶石储备基地,所以老朽希望张老板能多多考虑这两方面。”果然不愧为专家,说的和张国栋想的基本一致。

        “那好,那接下来就要麻烦达院士了,我会让八个安保人员跟随您以及您的这些学生,毕竟黔东南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当地可能民风比较彪悍,再加上交通不便,所以还希望达老要多多注意自己的安全啊。”由于前世一直是在国外,所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不是很了解,特别是一些有着奇怪风俗的少数民族,这些外地民众的进入很容易引起误会,所以张国栋才如此郑重的提醒达院士。

        “哈哈,老朽以前是来过贵州的,这地方我比你熟,既然张老板你如此好心,那我也就心领了。”原来达院士在牛鬼蛇神的年代,在这里服过苦役。对当地那长长一串的辣子那感受可是相当深刻啊。

        当天晚上张国栋便带着一点小礼物去了胡书记的家,开门的是胡家的保姆,胡书记的夫人刘*清正在厨房做饭,看来是胡书记吩咐她搞几个菜。而后世被赞扬为最低调的**领导人的子女胡*峰和胡*清也在,两个小家伙一个15岁一个16岁,安安静静的做在书房里做作业,看得张国栋也是佩服不已,恐怕也只有这样不浮躁的性格才养成了后世的低调吧。

        “来来来,国栋,今天伯父略尽地主之谊,哪天要是到了京城,我可是要吃大户啊。”胡书记见张国栋丝毫没有拘谨之感,不禁对张国栋好感愈多。

        “一定一定啊,这次来得比较仓促,从京城带了一些礼物,希望还能入伯父的法眼,这是一个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不算贿赂啊。”张国栋对胡书记有很强的好感,所以在他面前也很放松。

        “你这个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显然胡书记对张国栋能来做客也比较高兴。“今天请你来做客呢,一是对你能来贵州这个穷山僻壤的地方考察,这让我很感激,再一个呢,我也从京中一些好友的口中得知了一些你的事迹,你给我好好说说你是怎样在短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如此巨额的财富的。”

        “巨额的财富谈不上,但是目前公司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足的。是这样的,当时我从一些途径上得知了美国的莲花公司……”张国栋陆陆续续的述说了半个多小时,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个小家伙也做完作业做到了旁边,当听到张国栋目前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十亿美金时,胡*清这个丫头更是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要不是良好的家庭教养,只怕两兄妹都得叫出声来,就连胡书记也对张国栋刮目相看,原因只是以为张国栋有钱,没想到竟然有钱到了这样的地步,这实在是让人觉得惊讶。一个20岁的年轻人竟然聚集了惊天的财富,小清这丫头更是一脸崇拜的望着张国栋。

        “好,好,真的非常不错,生子当如张国栋,生子当如张国栋啊,小清,小峰,你们要向这位张国栋哥哥学习啊。”胡书记听完后也觉得真是奇迹,这样的人杰如果错过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孩子们,老胡,吃饭了。”刘阿姨适时的大段了父子三人的感慨。

        “来来来,永清,你一定要好好认识一下这位青年人杰,刚刚国栋说他的资产已经超过10亿美金了,这样的年龄,这样的赚钱速度,堪称奇迹啊。”胡书记显然和刘阿姨的感情极好,笑着介绍起张国栋来。

        当刘阿姨听说张国栋在短短两年居然赚了10亿美金时,她也是感到极为吃惊和佩服,不过有的时候女人感觉只要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好就行了,所以在感慨完后便开始招待张国栋吃菜,一边又替自己的一对儿女夹菜,其中包含的温情与温馨铁心都能融化,何况张国栋这样极为注重家庭感情的人,想想自己的父母恐怕每天便只能两人一起吃饭吧,或许在父亲远航的时候母亲还得一个人吃饭,这一刻张国栋觉得心堵得格外厉害。

        吃完饭胡书记便把张国栋叫入了书房,显然胡书记有些话不想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说,以后胡书记的子女一直没有从政恐怕和这样的家庭氛围也有关系吧。

        “国栋目前入党了么?”胡书记端着一杯清茶问张国栋。

        “没有。”

        “哦?”胡书记有点不理解,毕竟像张国栋这样的好苗子不入党实在是可惜,只要稍加培养便可以迅速成长起来。

        “因为我的生意有很多外国部分,您也知道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偏见,所以我不能入党,但是虽然这辈子是没有机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员了,我依然可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嘛。”其实张国栋主要是不想给人以借口而已,毕竟有的时候商人少了一层政治的外衣会比较容易打开局面,除非是完全在国内发展。

        “难得你如此小就考虑得这么全面,那我可要考考你了,你对目前整个中国或者说对我们党有什么看法呢?”胡书记看似随意的一问,但是眼睛却微闭着,有人说这样子的胡书记才是最威严的时候。

        张国栋想了想,觉得自己这番话也不会传出去,反正自己也不会在政界发展,将来胡书记铁定入主中央,自己或许可以趁机提点建议。

        “我觉得目前党处在了一个关键时期,前可以走出一片康庄大道,退可能走入万丈深渊。”反正也是说,干脆来个语不惊人死不休好了。看到胡书记已经开始有了兴趣,张国栋开始侃侃而谈,“目前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8年,可以说邓公那句不改革就只有死的论断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贫穷的社会主义初期人们可以凭借热情和信仰坚持下来,但是随着人们接触的事物增多已经西方敌特分子对我国的渗透和破坏,必然导致人民产生抱怨,而这种抱怨极易被阴谋份子利用,特别是现在的学生,由于他们接触到的新思想,新理念的增多,加上他们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极为容易头脑发热,然后被敌特利用发起一些不知所谓的学潮活动,当然,初期可能不排除他们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可是一段有暴乱分子夹杂在其中,他们往往是被利用和被抛弃的一份子。而我们的国家由于积弱已久,短期内不可能看到太大的效果。胡书记也知道一些所谓的大佬子女的特性,那些太子党将整个社会弄得乌烟瘴气,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大佬和中央大佬在社会上大捞特捞的现象存在,可以说我们党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这个时候人们只是缺少一个宣泄口,一旦有阴谋份子打开了这个口子,那人们不满的洪流毕竟迅速涌下来。”

        说到这里张国栋顿了顿,不待胡书记发话又开始说了起来,“我国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8个年头,但是人民的思想还是相对保守,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邓老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论断让很多人和地方官员勾结起来,大肆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国家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必然会加大。人民的思想在遭受巨大冲击的同时,必然产生拜金主义思想。党内是否会出现这种苗头我先不评论,但是在邓公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论断下,必然有很多官员为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不折手段,到那时候您可以想象一下,国家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更为可怕的是,随着私营企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必然会向往更多的财富,那时候说不定就会出现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学术的不如卖衣服的,到那时必然会产生教育上的**和学术上的**,而一旦教育**和学术**开始,可以说中国就会开始进入恶性循环,毕竟以后的政府官员肯定越来越多的来源于高学历,而这些人从学生时代就接触到这些恶心的东西,那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张国栋一口气儿说了一大通,终于觉得嘴里发干,端起茶开始润润喉咙。胡书记一言不发,但是从他紧皱的眉头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他已经被张国栋的发言给彻底的震撼了,如果真如张国栋所说的这样发展,恐怕我们的党的统治都会动摇吧。不知道为什么,胡书记觉得这紧密的书房中竟然飘进来一股阴风,凉意从心底里面升起。

        看得出胡书记有些欲言又止,可能是不知道从何说起。望着张国栋那张略显稚嫩的脸,他的心里颇多感慨。

        “贤侄,你这番话还对谁说过么?”胡书记最终还是开了口,只是那眼中已经没有了慑人的压抑,只剩下浓厚的忧郁。

        张国栋不禁苦笑一下,“胡伯伯,您觉得这种诛心的话我会对其他人说么?”这样的话虽然很多是后世的事实,可是现在人们怎么可能相信这种话呢。

        “哦,那你为什么对我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人说呢?”胡书记说着,脸上露出了微笑,这笑容似乎传递到空中,将房间的压抑冲淡了不少。

        “呵呵,这或许就是缘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