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炮兵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炮兵传奇-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国民党军的西北作战会议上,蒋介石又想起了这件事,他越说越气,火不打一处来:“毛泽东就那么几个团的兵力,不仅得到了这个西北重镇,还一下子得到了10万发炮弹,顶延安的兵工厂生产好几年,这些炮弹早晚有一天要落到国军的头上,这岂不是咎由自取嘛!”蒋介石在指挥作战上,总是一错再错,可是这一次关于炮弹的用处上,却让他说准了。 
  夜色如烟似黛,微风轻拂,带着硝烟,带着浓烈的火药味,压住了田野中清新的花香。怀来城下一片不大的山坡上,蛇形排开了晋察冀军区炮兵团四个连的12门野炮。战士们正在紧张地挖工事,不远处有一队民工赶着马车,将一车车炮弹运进了火炮掩体。 
  炮兵团副团长王正国,正带着炮连的连长看地形,他手里拿着地图,一边比照地图,一边实地观察。 
  “军区首长这一次给我们炮兵群的任务是……” 
  一听到“炮兵群”这个词,几位连长都感到十分振奋,炮兵群作战,这在晋察冀炮兵史上还是第一次。 
  “用强大的火力拦阻射击,一定要把敌人的有生力量消灭在怀来城下!” 
  “副团长,你就下命令吧,这一回可要叫我们吃个饱吧?”说话的是大个子3连长。 
  “有你打的,就怕你把炮管打弯了,直不起来了!” 
  “要是炮管真的打弯了,老子就用手把它直起来!” 
  “这一次上级给了5000发炮弹,你们就放开打吧!” 
  王副团长正说着,阵地上电话响了,他拿起来一听,说道:“注意作好射击准备,敌人一个师已经出动了。我们按一号方案打!” 
  王副团长一声令下,十几门大炮一齐吼叫起来,震得四周沙石乱飞,炮弹雹雨般落了下来,正在行军的敌人,刚刚听到炮响,便被炸乱了营。敌人死伤一大片,一窝蜂地退了下去。 
  一个小时之后,敌人又以多路纵队向我军阵地进攻,我炮兵群用直接火力突然开火,并掩护步兵反冲锋,敌人丢下一大堆尸体,狼狈逃窜。 
  军区炮兵配合第2纵队,在怀来城下与敌人几个师的兵力激战15昼夜,歼敌2。2万多人,有力配合了晋察冀军区机关安全撤出张家口。 
  陈诚派出的美式装备“快速纵队”成了“快死队” 
  1946年12月20日,蒋介石穿着一件藏青色的棉袍,坐在总统府的壁炉前面,望着窗外的阵阵寒风,心绪难平。昨天夜里气温骤降,风雷疾至。更使他寒心的是,夜里收到了国民党69师发来的急电,全师在苏北遭到了共军的围困,激战了十多天不见分晓。 
  “69师怕是凶多吉少喽!”想到这里,蒋介石一脸的愠色。 
  陈诚很小心地从外边走了进来:“主席……有一个电报……” 
  “辞修,是不是苏北的消息?” 
  “主席,刚刚收到的消息,69师2万名官兵全部阵亡!” 
  “啊……”这个结果蒋介石早就料到了,可是此时从陈诚的口中说出来,他还是吃了一惊。 
  “戴之奇将军,已自杀殉国!” 
  “真乃党国的功臣啊,我要重奖他!”蒋介石的心里总算得到了一丝安慰。自从他发动内战以来,国民党的将军多有战败而降的,这一次戴之奇的自杀算是给了他一点面子。 
  “主席,前几日刚刚从美国运到了一批大炮,是最新式的,已经发到快速纵队了。” 
  “他们用得怎么样?”看来蒋介石对这个消息远远不像陈诚那么感兴趣。 
  “口径很大,火力很猛!军界一致反映很好。”陈诚在黄埔学的是炮兵,北伐时又当过炮兵营长,所以他深知大炮在战争中的威力。没想到老蒋不以为然。于是他只好悄悄地退了出来。 
  陈诚以总参谋长的身分,下令快速纵队要发挥坦克和大炮的作用,一举插入山东共军的腹地,来个中心开花。 
  1946年12月31日,山东枣庄以东的大道上,从华中回师山东的鲁南军区第8师正在急行军途中。 
  “听说这一次来的是老蒋的‘金钢钻’快速纵队,班长你说它是昨个快法?”问话的是一名刚入伍的新战士。 
  “啥狗屁快速纵队,就是死得快!”战士们一听全笑了。“那‘金钢钻’,好不好打?” 
  “那有啥,就是几辆坦克,没啥了不起:”班长说着拿起做好的燃烧瓶晃了晃说:“那铁家伙的干粮,俺这早就预备好了!” 
  1947年1月2日,鲁南军区第8师师长丁秋生,赶到前沿指挥所观察了敌人占领的尚岩村。丁师长对站在一边的师炮营营长说:“只要炮兵打得好,29分钟突破敌人的前沿是没有问题的。” 
  “师长,你就放心吧,非轰它个稀里哗拉不可!”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对面敌人阵地上黑糊糊一片。丁师长一声令下,我军猛烈的炮火朝敌人村东一侧的工事轰击,只十多分钟,守敌便开始溃退。大约一个营的敌人投降了,余下的跑到了马庄。 
  我军又将马庄团团包围,马庄前后有五道工事,另有四辆坦克停在村口。丁师长下令炮兵轰击马庄。敌26师中将师长马历武正在指挥部里与南京通话,突然一发炮弹落了下来,将指挥部的房顶掀开了。马历武急忙朝外跑,一发炮弹正好落了下来,连电台加报务员全都炸飞了。 
  马历武一看傻了眼,仗还没有打整个指挥系统先完蛋了。他脑子这时候还没迷糊,三十六计走为上,跳上坦克就朝峄县逃去。 
  国民党26师和快速纵队在公路上一字排开,朝峄县方向突围。这时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地面上就像打了一层油,美制十轮大卡车全都陷到了泥坑里,几十辆坦克被夹在炮车中间动弹不得。我军追击部队没有费多大劲便将逃敌团团包围。 
  被挤在公路上的48门新式美制105榴弹炮,连车带炮全都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丁师长来到一门大炮前,命人解去了炮衣,只见炮身乌黑锃亮,炮管和炮门上全都是黄黄的机油,大架和防盾上连一块漆都没有掉。 
  1月9日晚,我军对峄县发起了攻击。由国民党俘虏兵组成105榴弹炮群,对峄县外围工事进行了猛烈轰击,将敌人工事全部摧毁,突击部队顺利攻入城内。 
  另有数门105榴弹炮参加了攻打枣庄的战斗,战斗中出现了一个戏剧性场面:敌人在枣庄外围的一座大石灰窑上,修了一个特大的地堡,我军使用105榴弹炮轰击,第一发炮弹飞出去,落在了地堡的后面。于是炮兵连长命令减一个标尺。 
  瞄准手减了一个标尺,第二发炮弹飞了出去,却又落到了地堡的前面。这时炮兵营徐营长急了:“你们这是怎么搞的,一前一后打着玩啊!” 
  徐营长亲自指挥:“加一个标尺!” 
  炮弹又落到了后面。 
  “再减一个标尺!” 
  炮弹又落到了前面。一连打了40多发,还是没有命中地堡。这时有人说:“肯定是敌人投降的时候在炮上做了手脚。”徐营长一听有道理,便下令停止射击,准备换上我军自己的山炮再打。 
  准备冲击的步兵官兵中,不知谁来了个将计就计,对着地堡的国民党兵喊道:“我们的大炮,刚才是给你们一点颜色看看,快投降吧,不然就真打了!” 
  地堡里的敌人也不明白,解放军的大炮,前一发,后一发,一连打了40多发,就是不往地堡上打,到底要干什么?一听我军喊话,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劝降,于是便打出白旗投降了。 
  事后,徐营长请来了一名国民党的炮兵俘虏。那俘虏一听打了40多发没有命中目标,便笑了起来。 
  “有什么好笑的!快说在哪里做了手脚?”徐营长火了。 
  “长官,不要生气,这种美国新式大炮,有一个高低角转钮,你看就在这里。”俘虏指着标尺筒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铜钮,“这上面有刻度,不够一个标尺,就可以用它来修正。说明这种大炮的精度是很高的。” 
  徐营长一听乐了:“妈的,美国鬼子还真有点道道哩!” 
  林彪怒摔望远镜 
  1947年2月23日,东北我军第6纵队围攻德惠,第1、第2纵队于布海以南中长山路两侧打援。参加围攻德惠的炮兵有总部的炮1团、炮2团和2纵炮兵团四个连,加上第5师山炮营和佳木斯炮兵团两个连,总计火炮80门。对这次攻城作战,东北总部非常重视,司令员林彪决定亲临观战。 
  雪地上一片洁白,树上垂下长长的树挂。林彪沿着堑壕走在前面,后面是刘亚楼和东北炮兵司令员朱瑞。 
  “林总,这一次我们集中的火炮比较多,主要是想看一下步炮协同的问题。”朱瑞刚说了一半,林彪摆了摆手:“不必说了,我一看就知道了!” 
  刘亚楼走过来:“林总,6纵的司令员和政委……” 
  “不要让他们来了,我们只是来看的,告诉他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我们只看不发言!”林彪说完拿起了望远镜,趴到堑壕的边上看了起来。 
  这时,两发红色信号弹升到了空中,接着大炮便轰响起来。 
  林彪一边看,一边问刘亚楼:“兵力和火力是怎么配置的?” 
  “是这样的,17师加火炮23门,在城东进攻,18师加火炮21门在城北,16师加火炮18门在城西南,独2师加火炮18门在城西。” 
  “四面分兵?”林彪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80门大炮一齐响了,只见炮弹从四个方向飞进城去,城里传来隆隆的爆炸声,这时步兵还没有发起冲击。 
  “摊子铺得很大,打得还挺热闹!”林彪面带不满,别人都不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炮声停了,步兵开始发起冲击,城楼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很显然步兵冲击时,炮弹已经打光了,加上四面平分兵力,连城上一处口子也没有轰开,步兵四下受阻。 
  “回去了!”林彪把望远镜丢到雪地上,转身朝回走。警卫员赶紧拾起望远镜跟在他后头。 
  回到指挥部之后,林彪一直在想着6纵攻惠德那一仗。那一仗攻到最后还是没有攻动。只好撤出战斗,白白用了那么多炮弹。 
  “炮是有了,可是不知道怎么用。红军过大渡河的时候,就一门炮三发炮弹,就打了胜仗。这回倒好了,炮越多越不会打仗了!”林彪气呼呼地坐到沙发上。 
  “林总,现在是有这个问题,不少部队的指挥员不会步炮协同。”刘亚楼在一边说。 
  “给他们一段时间,再不会就不要指挥了!那个电报发下去了没有?”林彪问刘亚楼。 
  “还没有发下去,我们还想再斟酌一下。” 
  “那也好,再拿来我看一下。”林彪从刘亚楼手中接过电报看了起来。 
  “在目前我军附有炮兵的作战条件下,为组织步、炮兵的协同动作,通常不少于四个小时的白天时间,以步、炮兵指挥员进行共同侦察,选定步兵攻击目标和炮兵的射击目标……因此,比如规定在黄昏时攻击的话,则部队必须在黄昏前5小时到达目标附近;如果规定在下午4时攻击,则部队必须在中午12时到达目标附近,进行攻击准备,然后发起攻击。切不可到达后不经任何准备,莽撞攻击。” 
  “这已经讲得够细的了,还要怎么讲?”林彪放下电报,沉思了一会儿:“看来打法要改一改了,下一步主要是打敌人的堡垒和城池,不会使用炮兵,这个仗就没法打了!” 
  “6纵这一仗,兵力太分散了,炮兵也有个集中兵力的问题。”朱瑞谈了自己的想法。“过去咱们炮少,只要有上几门炮,仗就好打了,可是现在不行了,几十门炮,就是上百门炮,用不好作用也不大。” 
  “这个问题很明显,野战军首长光会指挥步兵不行,还要学会指挥炮兵!”刘亚楼说。 
  “那就让他们指挥。” 
  “现在炮兵都是总部直接指挥,不好办呀!” 
  林彪一挥手说:“有什么不好办的,全都分下去就是了,活人还能叫尿憋死!” 
  到1947年2月,东北民主联军已有炮兵连160个,总部发出了第3号命令,进行了统一调整,将炮兵以营和团为建制配备到了各个纵队。 
  3月27日,我东北民主联军展开了四保临江战役。国民党军队集中了20个团的兵力,分三路向临江发动了进攻。3纵及4纵一部在红石镇设下了埋伏,炮兵也组成了三道火力,专等大鱼上钩。 
  4月1日,3纵以一个团的兵力,在红石镇以东10多里长的战线上与国民党王牌89师激战一天。 
  敌89师全部是美式装备,不久前刚刚从东南亚空运到东北,气焰十分嚣张。打到快吃中午饭的时候,3营长魏学书看见炊事班把热乎乎的饭莱送上来了,正好这时敌人也开始朝山上冲了,便下达了“全营撤退”的命令。 
  战士们坐在地上不愿意撤,不少干部也发开了牢骚:“早不撤晚不撤,到吃饭的时候才叫撤。” 
  炊事班长也是不高兴:“可惜了俺这一锅高粱米,全留给敌人吃了,还有一锅猪肉炖粉条。” 
  魏营长举着手枪:“这是命令,马上撤下去!” 
  我军撤下山去之后,敌人上了山。魏营长从望远镜里看到,敌指挥官正用电台向上面报告战果,别的士兵一窝蜂地在抢米饭吃。看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敌人吃饱了饭之后,胆子更大了,大约一个排的敌人,端着枪冲了过来。 
  8连张连长转过身来问魏营长:“营长,你看,敌人也太猖狂了,就一个排也敢来追我们,我他妈的先收拾了这群狗娘养的!” 
  “不准胡来!放两枪往回撤!” 
  “可气死俺了,这仗没法打了!”8连长低着头朝回跑。 
  3营用一锅高粱米,将89师引入了我军的包围圈。天黑的时候,敌人进入了妖群岭。这时四面响起了枪声,接着是一阵震天动地的炮声。我军埋伏在山谷两侧的炮兵全都开火了,敌人一下子就被打得晕头转向,一阵炮火过后,开始全线溃逃。 
  我军3纵、4纵的几个师全都投入了战斗,敌人没命地往回跑。汽车、大地、大车扔的到处都是…… 
  10多个小时之后,战斗结束了,敌人王牌89师加上54师的一个团,一个人也没有跑掉。 
  不可一世的敌89师代师长张校堂,已经向杜聿明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打好这一仗,给东北的“国军”做个样子看看。自己也可以把这个代字去了。没想到仗打败了,他做了俘虏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对我军的魏营长说:“开始仗打得好好的呀,我们一冲你们就垮了,我们的部队连你们的饭锅都缴过来了,那饭还是热的呢!怎么到后来就不行了呢?” 
  魏营长看着他笑而不答。 
  张校堂想了想又说:“你们一定是后来换上来的,前边的共军已经被我们打光了!这么说我们也是打了个平手!” 
  魏营长哈哈大笑起来:“前面就是我们,后边也是我们,那锅饭是我下令丢给你们的,我们那一锅饭不是好吃的!不给你那锅饭,你能跟着走进我们的包围圈吗?” 
  听到这里,张校堂算是明白了,低着头不再说话了。                                 
第13章 
   胡宗南被彭德怀的炮兵轰了个人仰马翻,他又施“钓鱼计”弄巧成拙;我军炮击蟠龙的关键时刻,王震司令员拿出了看家宝贝;潍县一战炮兵大显神威。  
  胡宗南面对毛泽东住过的窑洞口出狂言 
  1947年3月14日早晨,天色阴沉沉的,背阴的山坡上还残存着一片片白色的积雪,延河上仍是一层厚厚的冰,沿河两侧的土路上,是背井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