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 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城前线的失败使抗日救亡运动持续高涨,民众愤慨异常,北平南京上海的学生再度走上街头,各地学生酝酿赴京请愿。  毛维寿和张炎与南京在私下里都有联系此刻蒋介石见逼迫李济深出走,削弱十九路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表示可以接受十九路军投降,提出各军照原番号缩编为师,所有师长团长均由中央另派人接任,原十九路军的军、师、团长由中央资遣出洋或依其志愿送入陆军大学或高级教育班学习。  十九路余部已经被团团包围,除了接受外,毫无办法。

    蒋介石在南面获得空前胜利,可北面的形势却是一团糟。  日军兵临平津城下,何应钦将军分会办公地从北平城内南迁到,同时急调傅作义部支援北平,傅作义部驰援北平,两天走了一百四十公里,赶到昌平下阻击日军。

    此刻日军夺取热河,占领长城,俯视整个华北平原的战略目标已经全部达成,见中国军队开始向北聚集,关东军司令菱刈隆下令可以停战了。

    熊斌在天津终于得到日本人的回应,日本人将他送到塘沽港外的日本军舰上签下《塘沽协定》。

    历史绕了个湾又回到起点,可是庄继华却从中大受鼓舞。

    请把月票留到十二点以后再给我,谢谢。。。。。。。。。。。。。。。。。。。。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三节 新人旧人(五)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三节 新人旧人(五)

    既然历史没有改变,那么前世的一些记忆还是有用的,此外就算改变历史好像也没发生什么事。  第二次长城抗战在重庆没有引起那么大的风潮,主要还是得益于对舆论的控制以及三青团和基层党组织的得力。

    可这种平静又让庄继华感到有点不满足,他在《渝州晚报》上以《我们现在该做什么》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庄继华详细分析了中国目前的国情和中日之间的差距。

    “……综上所述,中日之间的差距表面上是军队实力的差距,装备的差距,实际上是工业能力的差距,民众组织的差距,经济实力的差距,明白这点我们就明白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了。

    首先我们大力发展工业,工业当中首推重工业,特别是钢铁业,有了钢铁,我们就能生产出机枪大炮,生产出子弹,就能够给部队更好的装备。

    其次我们应该改革社会,加强民众组织,近期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引起不少议论,但这是将民众组织起来的最好最快的方式,有些人整天喊抗日,可但改革措施稍微损害他的一点权利,就立刻叫嚷起什么不自由,可他们不想想一盘散沙的中国能战胜实力强大的侵略者吗?

    在社会改革的初期不可避免的要损害人们的权益,比如身份证制度,还比如后备役。  按照后备役制度,所有适龄青年都要当兵。  这带有强迫性,这就让某些人很不快活,因为他们宣扬的抗日是让别人去战场,自己是不去地,于是他们就开始攻击这项制度残忍,不人道,可是他们没想过。  没有强大的后备役,军队的补充从哪里来?战争是有损耗的。  是要死人的,这次长城抗战失败如此之快,有个重要原因就是部队不满员。

    中国大多数军队是实行的招募制,也就是常说的树旗招兵,这种方式虽然‘人道’,但时间缓慢,因此无法迅速弥补大规模战争地损耗。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后备役,而建立后备役需要很多辅助政策,比如身份证,比如户口,比如街道这种基层的社会管理单位。

    同胞们,第二次长城抗战告诉我们什么,在我看来,日本人这是告诉我们。  大规模全面侵华就要开始了,我们没有时间争论了,停止吧,抓紧时间干吧!

    要想取得明天地胜利,只有今天埋头苦干。  ”

    前段时间实行的户口和身份证制度,在社会上引起很多议论。  反对的不少,所以庄继华花了很多篇幅来解释为什么要实行这些措施。  《渝州晚报》在上次新闻大战中大出风头,随后抢夺读者中,在庄继华资金支持下,梅悠兰再度大获全胜,《渝州晚报》成为重庆最大的三家报社之一,而其余两家也在庄继华控制之下。

    庄继华的文章在重庆引起大讨论,滕杰与庄继华的配合越来越好了,他组织三青团团员给报社写读者来信,参加这场讨论。  《只要能打败日本人》、《社会改革的代价》、《中国人为什么不愿当兵》。  在重庆掀起一股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地呼声。  反对社会变革的都被扣上投降派的帽子。  社会名流们开始赞扬市政府的颁布的各种法规,批评这些制度的声音一扫而空。

    可庄继华还是感到不够。  他下令工会、三青团、国民党党部组织基层党团员和会员学习讨论这篇文章。

    “必须让每个党员,团员都认识到局势的危险,要联系到本人的工作来讨论如何抓紧时间,如何加快速度。  ”庄继华对滕杰和冯诡说。

    冯诡到重庆后就明显感到重庆地庄继华与广州时的庄继华有了很大不同,在广州时,庄继华在很多问题游离,他给你提出建议,采纳了他没什么喜悦,不采纳他也没什么沮丧;甚至连升不升管都无所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整编川军后蒋介石对他的冷落,连他都提心吊胆的担心庄继华的反击,他知道庄继华要一怒之下提出辞职地话,蒋介石绝对会用让步来安抚他的。  可最终庄继华什么也没做,好像没发生任何事一样。

    可重庆的庄继华就不一样了,有些地方非常强硬,坚决要把自己的主张贯彻下去,任何劝说都没用,可最终发现实行他的主张的确有效,就说这个身份证吧,对于限制共C党的活动就有很大作用。

    这次庄继华要求他们组织讨论,滕杰还有些犹豫,冯诡却立刻答应下来,他想先试试看,看看到底能发生什么。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冯诡大跌眼镜,一厂工会在讨论中提出搞个“提高技术,狠抓质量”的活动,这个报告交上去,庄继华大加赞扬,认为这个行动拓展了工会的工作思路,让一厂立刻实行。

    为了搞好这个活动庄继华亲自到一厂蹲点,他告诉工会领导人肖三木,工会地作用就是关心工人,维护工人地利益,但是你不能只停留在这上面,还应该关注工厂的状况,解决存在地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次品率这么高,这是为什么呢?很显然是工人的技术不够,既然如此工会是不是应该帮助工人提高技术?当然应该,如果一个工人生产一百件产品,其中三十件是废品,这三十件废品浪费的材料值多少钱,如果这是你的工厂,你还会雇这样的工人吗?所以帮助工人提高技术也就是帮助他们把饭碗捧牢,技术在你手上,谁也抢不走,你就等于捧了个金饭碗。

    这一席话说的在场的工人心服口服,然后庄继华接着发挥:“抗日需要大量武器装备。  现在的产量根本够,我们马上就要扩大生产,但工人地数量是个大问题,你们现在也知道了,有些工作不是光靠力气就行的,你们要尽快成为技术能手,然后再带徒弟。  我告诉你们,我们马上要制定一个政策。  带徒弟是有钱的,每带一个徒弟每个月多两块大洋,每个徒弟出师一次性奖励师傅二十块大洋。  ”

    “庄副市长,我们不要钱,保证把徒弟带好。  ”一个青年说道。

    “那不行,积极性要保护,可心血花了。  还是应该给报酬的,”庄继华说着打量他一下,怀疑的问:“你这么年青就能带徒弟?”

    周围的人轰然大笑,年青人有些急了:“怎么不能,我都带了一个了。  ”

    “他能带,他的技术在我们厂能排进前十。  ”肖三木笑解释道。

    “哦,对不起,我是有眼无珠了。  ”庄继华也笑道。  青年人却有些手足无措了。

    整个活动持续了一个月,先是个人比赛然后是班组比赛,不过庄继华这次没有采用金钱奖励地办法,而是采用精神奖励,第一名挂上大红花骑在马上由他牵马在厂里游走一圈,第二名则是厂长牵马。  第三名是肖三木牵马,先进班组则是一个大大的锦旗挂在班组休息室里。

    这个活动地报道权又被梅悠兰拿到了,她拍下的庄继华牵马的照片在《渝州晚报》上发表后,立刻引起轰动,自古至今,从来没有给工人牵马的副市长。  市民们对这个年青的副市长倍感亲切。

    可是社会名流们开始指责庄继华哗众取宠,对工人如此谦逊有损政府官员的威严。  梅悠兰再度持笔上阵与人大打笔战。

    但是不管怎么说,庄继华刻意推动的技术进步开始了,二三四五六厂、水泥厂、药厂地工人行动起来了,迅速形成狠抓技术提高质量的热潮。

    冯诡还是有些疑惑。  难道庄继华的目的就是提高技术这么简单?他感到庄继华后面还有手段。

    果然。  不久庄继华要求将首创活动的肖三木提升到区党委专门负责工会工作,到此庄继华才把他的目的全盘托出。

    “入川以来我没管过党务工作。  原来我担心立夫会对此有意见,但现在不行了,党务工作已经开始出现拖西南开发后腿的苗头了,社会改革必须要有个组织领导才能事半功倍,可现在我党地情况。。。。,我想你也看出来了。  ”

    对庄继华的委婉批评,冯诡没说话,在国民党中房屋工作无外三条,宣传、发展新党员、还有就是特务工作。

    “现在有些党员把党务工作当官来做,身上官僚习气重重,完全没有一个党员应有的品质,我认为原因就在发展党员太随意,有些人只是一时性起就入党了,有些则是被劝说入党,有些入党就是为了当官,这种情况不能在持续下去了,我们的党必须提高战斗力,加强基层建设,从基层提拔新的党务干部。  ”庄继华说道。

    “你的目地就是想通过这些方式发现有能力的基层干部?”冯诡问。

    庄继华点点头,冯诡苦笑下:“你还是没忘记当年你那份策略。  可是文革,我要劝劝你,我们党的传统是在知识分子和军队中发展党员。  ”

    冯诡说的是事实,国民党发展党员的方式虽然十分随意,但他对成员的文化要求却很高,核心阶层无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士,蒋介石算是水平比较低的,可也在日本留学过。  至于汪精卫、胡汉民、孙科吴稚晖、戴季陶这些人无不是饱学之士。  你要想吸收工人入党,别人反问一句他懂什么是三民主义吗?恐怕你就无话可说了。

    新的一月开始了,求月票支持。。。。。。。。。。。。。。。。。

    月票支持呀。。。。。。。。。。。。。。。。。。。。。。。。。。。。。。。。。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三节 新人旧人(六)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三节 新人旧人(六)

    可冯诡的规劝让庄继华很不以为然:“北伐时,集体加入国民党的事发生过多少次,那些普通士兵懂什么是三民主义吗?就算那些将领,他们懂三民主义可这不妨碍他们从事分裂党,分裂国家的行动,相反,从工人中发展党员,这些人虽然对三民主义了解不多,但我们可以培养,可以教育,这些在基层做过实际工作的同志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民众中有威信,对提高党的威望,增强党员的战斗力有帮助。  ”

    “滕杰他们说国家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党员腐败,北伐过去还不到十年,为什么党这么快的就腐败了,原因我认为就只有一个,机制有问题,这个机制体现在党员发展上,干部的提拔任用上。  其实就算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他们对三民主义的认识有多少?他们入党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投机性。  ”

    庄继华的评论再度让冯诡无可分辨,国民党内派系丛生,党务工作虽然是陈立夫在主抓,可杨永泰也在插手,所以提拔使用干部首先看是否是自己人,干部上位后很快就官僚化。

    “我不是说你这样做不对,我是的意思是你这样做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你这样作是在触犯他们的利益。  ”冯诡明显感到了危险,庄继华的动作肯定不会仅仅停留在发展几个党员上,发展工人党员肯定是他的第一步,他后面还会怎么做。  他完全猜不出来。

    冯诡与庄继华的关系很微妙,当年中山舰事件后庄继华开始怀疑冯诡,暗中让陈立夫监视他,冯诡后来也知道这个事。  不过庄继华地做法很蹊跷,他没让陈立夫告诉他结果,而是让他直接告诉蒋介石,事后也从来没问过。  所以陈立夫和冯诡的判断是庄继华这是出于对蒋介石的关心。  冯诡还记得当时陈立夫告诉他时是笑着说庄文革担心你对委员长不利。  冯诡在这方面却比较洒脱,他认为当初双方彼此立场不同。  现在他们走到一起来了,过去的事也就过去了。  相反他很欣赏庄继华,不但为庄继华在广州做的事,也为他这一年多在重庆做的事,因此但蒋介石问他愿不愿意到重庆来担任党部主任时,他便欣然同意。

    可在庄继华看来,蒋介石把冯诡派来还有其他目的。  他以前让陈立夫监视过冯诡,虽然他没向分立夫透露他地目的,实际上他是想借蒋介石地手除掉冯诡,他认为蒋介石是不能接受有人暗算他的,只要陈立夫查出冯诡的底细,蒋介石就会对他下手,可最终蒋介石让他失望了,仅仅只是把冯诡从身边调离就完事了。  现在冯诡来了。  他的改革计划也推进到党务中了,他忽然发现,自己还必须取得冯诡的合作,这不能不感慨世事无常。

    “无常兄,损害一些人的利益就必然会让另外一些人得到利益,既然如此。  为什么我们不能尝试一下呢?”庄继华苦口婆心的说。

    “我倒没什么,文革,”冯诡地态度很恳诚:“我担心的是你,是西南开发的大事,以我的经验,这事非常危险,提拔一个肖三木没什么,别人暂时也不会说什么,可以后呢?委员长既然把我派来协助你,我就必须提醒你。  后面的动作要谨慎。  ”

    庄继华看着冯诡诚恳的神色。  他是打算在这次活动中突击发展一批党员,提拔一批积极分子。  然后把现在的中层干部换掉一批。  这个计划被老辣的冯诡看出来了,他在提醒他,这是个雷区,稍不留意会把他炸掉。

    “多谢老兄地提醒,”庄继华沉默一会还是表示感谢,毕竟他是出于善意:“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必须得做,尽管很难,我们可以把步子放慢点。  ”

    “你明白就好。  ”冯诡平静的说。

    肖三木的提拔小小的刺激了下党部部分人的心情,但除了冯诡这个老狐狸看出庄继华的部分意图外其他人还没有这份敏感。  庄继华还是按照他地意图在工人发展了一批党员,但事情也就到此为止。

    春节之后,钢铁厂的一期工程提前一个月完工,一个一百八十吨高炉点火,庄继华拿着墨镜看着跳跃的炉火,火焰映得他的脸红红的,他看着翻腾火焰的,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有点成果了。

    “艾克德先生,把这一炉矿石练成铁水需要多长时间?”这家钢铁厂的全套设备是从美国进口的,艾克德就是美方派来的总工程师。

    “大约六个小时。  ”艾克德答道:“每天可以生产七百吨铁,一年可以生产二十万吨铁,将军,这个厂地二期工程完成后,将是中国最大地钢铁厂,就算在亚洲也仅次于日本的八幡制铁。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