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61-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史秉誉暧昧地笑道:“老大你怎么这么糊涂?而且也太迂腐,这时候太平军里哪有全洋枪装备部队?就算是交给他滑膛枪我还觉得吃亏了,这样吧,锄头菜刀就是武器,顶多再给百来杆火枪。至于人,我们不还有福利院中两千九百五十人嘛!我的意思是把福利院里这些精兵送出去,反正这些人是卢七姑交给我们的两千九百五十精兵,现在经过我们训练,将他们转交给黄大人,这不刚好达成黄大人分化十八局的目的?当然,我们还是有良心的,这次新招募的士兵,我们把在鄞县范围内搜罗到的乞丐送过去,都是卢七姑原班人马,我们这里一个兵也没招到,这不显得我们太无能?其他的我们可以安排他们到福利院享受养老待遇,好的随时补充自己军队,有不合格的,准备作为后备梯队丢给黄大人,你指挥的五百人就让他们到大岚山那边剿匪好了。”



杨沪生恍然大悟:“原来你小子早就包藏祸心了,我倒没看出,看起来正人君子的秉誉,原来一肚子坏水。”



史秉誉不动声色:“承蒙老大夸奖,实在抬举小弟了。小弟实在反应迟钝,居然不知道我最爱戴的老大到今天才注意到小弟真正才华之所在。真是有眼无珠啊!还有,送出去的枪一定要是我们训练里集中使用的,嗯,每杆枪打他五百发子弹再送出去。那些准备打发黄大人的乞丐,抓进来就扔到福利院去,好吃好喝照料,免得知道事情太多,坏了我们好事。”



杨沪生笑骂:“去死吧你!这个就不用你提醒了,难道我会想不明白?”



“这很难说,我现在总觉得我们老大智商很成问题。”



……



寂静的冬夜,从鄞县监军衙门内堂传出凄厉的鬼叫声。周围民宅有几个正在兴头上的男人给这声鬼叫唬得神魂颠倒,从此阳痿早泄,成了废人,第二天监军衙门闹鬼案成了大多宁波府百姓摆龙门阵时很好的一个谈资。



(第九章终)







注①:太平军军制仿照《周礼》。军是太平军作战基本单位,以前、后、左、右、中配一至十九数字编号。军设军帅,军辖五个师,以前、后、左、右、中编号;师设师帅,辖五个旅,以前、后、左、右、中编号;旅设旅帅,辖五个卒,以前、后、左、右、中配一至五数字编号;卒设卒长,辖四个两,以东、西、南、北编号;两设两司马,辖五个伍,以刚强、勇毅、雄猛、果毅、威武编号;伍设伍长,统冲锋、破敌、制胜、奏捷四个圣兵(伍卒)。一个军有军官(自两司马至军帅)六百五十六人,伍长两千五百人,伍卒一万人。全军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

 
 
 2006…5…20 21:36:00
           
 

  中华杨     
  
  

  
  
  
  
              第 33 楼  
 
 

 

第十章(一)


事实证明,杨沪生和史秉誉都小瞧了邓肯帮助他们的热忱了,对邓肯办事能力,俩人也低估的太离谱。



商定好协议的第二天,邓肯就送了五十支夏普来复枪及三百支滑膛枪过来——杨沪生现在能真正依*的,只有高明辉、张海强率领的跟他在嵊县出生入死过的五十人,夏普来复枪自然应该优先装备他们。至于赶集般要求投入军队的其他三千人,现在给他们装备滑膛枪都显得太浪费了,在学会如何排队,如何走路之前,杨沪生认为这些人还是拿着锄头菜刀当武器,看起来更顺眼些。



一个星期过后,也不知邓肯变了什么戏法,他居然拉了三十名身材魁梧的大胡子来找杨沪生,说这些人就是他请来的教官。按照邓肯所说,这些人都有在军队或者其他国家反叛军从军经历,善于使用各种火器,也知道如何组织一支军队——最无能的,至少也能指挥二十五人。



人全是西方人,可问一下这些人国籍,那回答真是五花八门,有邓肯同胞美利坚联邦的;有具有革命传统,富有浪漫气息法国的;有曾经的世界帝国西班牙的;有还没有兴起,在欧洲暂时属于二流国家普鲁士的;看了就让人觉得恐怖(长的跟黑瞎子一样)的,是俄罗斯的(还有一个名字叫默林别尔科夫的,也“自称”自己是俄罗斯人,可杨沪生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人长的跟玉米竿一样苗条。说他像俄罗斯人,倒不如说他像越南人——除了肤色不同——就这体型,杨沪生对这默林别尔科夫是否当过兵持十二万分怀疑);还有奥地利人,比利时人,在红衫军里当过兵的意大利人,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听了那么多国家,杨沪生感觉好象整个欧洲现有的国家,都有人到自己手下当教官了。



人数只有三十人,当然不可能所有国家都有人跑来要求给杨沪生的军队当教官。听个大概,杨沪生就发觉问题所在——这么多国家中,居然没有英国人。



一问邓肯,这位邓肯盖兵居然回答的振振有辞:英国人曾经侵略过邓肯先生伟大的祖国,祖上在独立宣言签过字的邓肯民族自尊心强的很,他自然不会邀请约翰牛当沙仁了。



对邓肯狭隘的民族自尊心,杨沪生只能报以苦笑。



和教官一起来的,还有邓肯答应卖给他们的各种武器弹药。



杨沪生原本想既然自己只保留五百精锐,其他人随时准备打发黄呈忠,除了滑膛枪,大批来复枪还是留在租界安全点——黄呈忠手再长,他也不能管到租界去。可是当他想到这些武器放在租界,自己却很有可能随时离开鄞县,杨沪生又不放心了。



东西还是保存在自己这边方为好,有着守财奴性格的杨沪生立刻推翻了自己原先想法,让邓肯将所有物资拉了过来,暂时藏在东钱湖。那里是杨沪生用来安置老弱病残和训练部队的地方,只有放在自己手够得着的地方,杨沪生才能安下心。



长期放在东钱湖显然不大现实,只能临时存放。这里距离宁波府城很近,黄呈忠要下来看看,说不定要给他抄了老底。攻占宁波府前,夏富礼乘时局动荡,将英军派到和府城隔着奉化江相望的江东。要是太平军与英军翻脸,那些英国人打到东钱湖,杨沪生岂不无法使用这些武器了?



最安全的地方当然是在西乡山区,那里距离府城有几十里路,河道纵横,又有群山阻挡,任何人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过去,正是用来当武器仓库最佳地点。



         ※       ※       ※ 



“杨大人,还有多少里路?”



走在前面的杨沪生正跟史秉誉有说有笑,后面有人狼狈地奔了上来,气喘吁吁询问。



见询问的又是邓肯,杨沪生随口敷衍道:“不远,不远了,只要绕过前面这个山包就到。”



邓肯瞪着眼睛,很是不满,吼叫道:“不远了?……大人您在一个小时前就说‘绕过山包就要到’,可现在我们已经绕过三个山包,我还没有看到目的地!”



杨沪生看着怒不可遏的邓肯,一耸肩很是无辜:“兄弟,真的只要再翻过前面山包就到了,我不骗你,已经没多少路,你尽管宽草既是。”



“同样的话,大人已经说了无数遍了。”



“请相信我,这次我说的完全是大实话。不信?要不信,等下事实会告诉你我说的有多真了。”



邓肯很是气愤,可他也很无奈,谁叫他对这次“郊游”太过放松,连目的地距离宁波府有多远都没问,就嚷嚷着拖了门火炮过来了?现在指挥火炮前进的邓肯叫苦连天,他就差丢下火炮,半路开小差。现在那门十二磅榴弹炮正在队伍最后面,被两头牛拉着,在十名士兵嘿呦嘿呦口号声中,费力地挪移着。



如果是良好的道路,别说再绕过一个山包,就是再绕他十个八个山包,那又算什么大事了?可这里是中国,这里是十九世纪中叶的农村,那些所谓道路,都是羊肠小道,或者是田埂,是用来给人行走的,而不是用来供像火炮这样死沉物品移动的。



打着太平天国旗帜“招新兄弟”,进程进行的很快,报名场景用蜂拥而上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只是三千人中不可避免地混杂了大量年老力衰之人,小萝卜头似的少年也为数不少。杨沪生从中挑选五百名十六到三十岁的精壮汉子组成神秘的前一旅(这个是杨沪生自创的,太平军中可没有前一旅这种说法),其他十六以下,三十以上之人,编入前、后、左、右旅。



杨沪生和史秉誉十分顾忌黄呈忠,在人屋檐下,他们可不敢独立特行,处处显得与众不同。



当监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杨沪生忙着建设部队事宜,而史秉誉冷眼旁观在宁波的太平军。就史秉誉观察,两万太平军中,战兵(注①)达到一万五,其他都是守兵(注①)和妇女。可问题是,就是战兵,其中十六到三十岁之人,不过数千,三十到五十的却近万,而就是这样军队,黄呈忠和范汝增还常常吹嘘自己的部队属于侍王系统里的“精锐”。



连李世贤的嫡系部队都是如此,黄呈忠就在身边,他们如何敢让部队完全年轻化?如果这样做,只能让只是把他们当成棋子的黄呈忠猜疑杨沪生和史秉誉有了二心。在听了史秉誉劝告后,原本想大干一场的杨沪生只能从三千人里挑选出部分青壮年,组成一支精干的部队。五百人,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



邓肯和他所推荐的教官来到鄞县后,杨沪生将这些从招收的士兵里挑出的五百名精壮之人交给了他们,由这些来自各国的退役军人,按照他们的习惯带队——杨沪生虽然比这些人多了一百五十年的知识,可真正的训练,他只知道一鳞半爪,用煽情的话鼓舞士兵士气,这难不到杨沪生,制定大致作战意图,有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基础,对杨沪生来说这也不算什么难事,只是如何将农民训练成合格士兵,他还需要好好向外国军人学习。



外国教官是有了,可这些人一到军营,马上让杨沪生头疼不已:各国都有自己国家独有的训练条令,而且各国语言不同,喊的口令自然也差异极大,可以想象,一个法国教官用法语教导出来的团队,要是换了一个俄罗斯人用俄语喊口令,这个团队所有人只能变成石头,除此以外决没有第二种可能。这些人都是人精,杨沪生还没有提出训练采用哪国语言,为了显示自己能力,他们先提了出来。



邓肯以为,下面那些教官应该与总教官保持高度一致性,这里只有他上过正规军校——西点军校,对各项条令有着系统的了解,各位教官自然应该采用美利坚联邦条令,以美式英语为军队中唯一语言。



很遗憾,军人都有个性,而这些到中国来的冒险家更是桀骜不驯,邓肯又没露出自己在什么地方高人一等,他们连邓肯没有经过“民主选举”当上总教官都不服气,现在更是不会同意这个“自封总教官”用美国标准来训练军队了。



法国人德夏内尔认为优美的法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而法国军队又有着辉煌的传统,作为法军统帅,伟大的拿破仑曾经率领法军横扫整个欧洲,作为杨大人手下部队,既然要全面学习西方军队,自然应该采用法军训练条令,在部队里采用法语进行训练。



德夏内尔的自高自大博得一致嘲讽的口哨声。俄国人默林别尔科夫在德夏内尔还没说完时,已经迫不及待跳了出来,大声嘲笑法国人吹牛。在默林别尔科夫嘴里,法国军队是优秀的,但优秀的法国军队在伟大的统帅拿破仑指挥下,却在俄罗斯吃到了败仗,败在库图佐夫手下。默林别尔科夫言外之意就是:你法国人是很厉害,拿破仑更是让整个欧洲发抖,不过在拿破仑率领下的法军,却败在俄军手里,谁更优秀那自然是一比就知道了。默林别尔科夫还嘲笑拿破仑打了数次败仗,不光在博罗金诺、别列津纳河被伟大的俄罗斯军队打的灰鼻子土脸,最后还大败于滑铁卢。而俄国的统帅苏沃洛夫呢?一生经历无数战斗,却从未打过一次败仗!



出过能将拿破仑打败的统帅,也出过从未败过的统帅,如此国家军队建设自然是世界第一的。默林别尔科夫认为只有俄国条令,采用俄语教育,才最适合杨沪生统帅的部队。



法国有拿破仑,俄国有苏沃洛夫、库图佐夫,别的国家自然也有值得他们骄傲的统帅。普鲁士人将他们的弗里德里希二世(腓特烈大帝)、布吕歇尔(对拿破仑战争中,普鲁士萨克森军队总司令)端了出来。奥地利人马上将自己国家军队中有三次会战中两次击败腓特烈大帝的道恩元帅,还有劳东元帅、特劳恩元帅提了出来,以示奥地利人还是很能打仗的。



奥地利人如此怀恋百年前战争英雄,这大大激励了其他国家军人。西班牙人谈起十五、十六世纪的西班牙名将科尔多瓦、帕尔马;荷兰人有十六、十七世纪击败西班牙的布瓦佐上将、勒伊特上将。意大利人不甘人后,他们现在虽然国家四分五裂,可他们祖上毕竟富裕过,于是意大利人高谈阔论起公元前的恺撒、克拉苏、庞培、马略、苏拉……曾经的罗马帝国是意大利人心中永远的骄傲。意大利人可以从古罗马帝国引述到采用撒丁王国军队制度的必要性,希腊人又岂能落于人后?他们祖上自然也有值得夸耀的地方。在欧洲他们现在说不了什么,可这里是遥远的东方,不是列强当道的欧洲,于是比古罗马帝国更早的三千年前的特洛伊战争英雄被希腊人搬了出来,阿伽门侬、墨涅拉俄斯、奥德修斯、阿喀琉斯……全是标准的神话英雄。



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国家语言才是世界上最容易学习、并且最完美的语言,自己国家的军队人才辈出,那都是因为军队系统建设得法,杨沪生的部队应该采用他们本国军制,才能称为最强大军队。只有比利时人郁闷地坐在一旁,比利时三十年前刚脱离荷兰独立,独立时间短,自然也没有值得一提的重要将领。





 
 
 2006…5…20 21:37:00
           
 

  中华杨     
  
  

  
  
  
  
              第 34 楼  
 
 

 

第十章(二)


杨沪生给这些外国人搞的头昏脑涨,这些人好好地给杨沪生上了一堂西方英烈传,不光英烈,还有西方历史与神话。转头去寻救兵,却发觉刚才还坐在这里的史秉誉早消失不见了,于是只有在心里痛骂史秉誉实在太不够哥们义气。



自己的部队如何可以让这些人瞎折腾?中国古代也出了众多著名将帅,世界上说中国话的人口最多,何况这里是中国,又不是欧洲,自然应该采用中国军制,以中国话为唯一训练用语。作为军队主帅,杨沪生将他熬了好几晚上,从苦思冥想后剽窃毛泽东军事思想,结合现在实际,搞出的军队制度端了出来,要求这些教官采用此种制度。



杨沪生以为只要自己这主帅一开口,下面这些在座的教官只能服从,可他却没有想到,两次鸦片战争打下来,中国在世界上的神话早已破灭,这些人只想着到远东来淘金,他们才看不起你中国人,不管是普通中国人,还是面前这位统帅,这些应聘的教官都没放在眼里。



杨沪生说出来的那些中国名将,那些教官直嚷嚷,说什么他们没听过。至于中国话,原本能说上两句的这些人突然都变成了哑巴:纷纷打着手势,说自己不会说中国话。杨沪生拿出的作战基本原则,更是受到所有人嘲笑:采用散兵线,如何获得必要的火力密度?而且让士兵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