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大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创大汉-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很多人为求得到海琳的赏识,争先恐后的来到这儿来发表意见。由于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有些人根本不知所谓,在这儿乱说一通,务求来碰个运气。对于这些无理取闹的人,海琳想到了一个方法。她在长浪城不同的地方,按照那些地区人口比例,来给予他们多少席位。离开长浪城较远的小镇,也可以分配到席位。那些地区的人,只要得到该地区其他百姓的提名,通过竞选,得到最多的百姓的支持,就可以进入平民讨论会。有资格进入平民讨论会的人,每年都会得到不少薪水,较远的小镇更可以在城中居住,官府给予他们薪水和居住地方。在钱和名誉的推动下,有不少人都来参加竞选,为防止有人进行贿赂,监察部都会派人四周巡视,涉嫌贿选,照样重罚。 
  这些人会在两年重选一次,在这个方案下,参与平民讨论会的人,不是有学识,就是很得人望,他们都会尽力会自己区域的平民争取福利,务求下次可以再当选。 他们会就一些重要问题,政策等进行讨论或辩论。由于这些人学识水平较高,又背负着平民的利益,通过的建议比较有理据。虽然他们完全没有任何权力,只可以在这儿耍嘴皮,但绝大多数的人都了解,在这儿讨论过后得出来的结论,太守大人是会拿来作参考。很多事可以证明,太守大人是会满足他们的意愿的。 
  商人和平民,自古以来都维持着很微妙的关系。 两者不可以独立生存,没有平民,商人就没有货物,也没有销售对象。没有商人,平民就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也不能卖出自己多余的货物。两者又不能合作愉快,商人总希望高卖低买,工人的工资越低越好。平民也是希望高卖低买,能在商人手上赚的钱越多越好。这两方面时常发生争执,但又不可能扼杀对方。对方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多点利益。两者确实是相辅相承,但又背道而驰。 
  平民讨论会,参与的大多自然是平民百姓。虽然商人是带起北海的经济最重要的因素,但商人是唯利是图的人,为了赚钱,可以出卖灵魂给地府,有时会做出有害平民的事。所以这所平民讨论会,很多时都会针对商人作出一些提议。 当这些提议送到浪思手中时,真是令他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 北海是以商人为发展主要,没有商人北海根本没有眼前的繁荣。 这些提议根本没有从商人利益去看,有人更建议赶走所有商人等。令浪思不知如何是好,便将这些提议丢在一旁。 
  清梅看在眼内,她发现那所平民讨论会,影响力日渐扩大。北海有很多官员,都很乐意按照它的意思办事。在很多官员的心里都有着潜意识,既然老百姓都想这样,那就这样吧。这种依赖心态,令平民讨论会无意中引领着北海的政策。这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这所平民讨论会,时常攻击商人的利益,总希望商人不要赚到钱。 当然,在北海是浪思说了算,这所平民讨论会,完全没有任何权力,浪思是不会伤害商人的利益。但长此下去,有一天商人会被吓跑的,清梅不想让北海的命脉,被这些人摧毁,也想维护商人的利益,便想到了一个制衡的办法。 
  她在梅香城,也成立了一所商人联合会,按其贸易货物和交易比例,向那些商家邀请代表,到这儿发表意见。商人自己很想维护本身利益,而且清梅还说,他们说的话,通过的建议,这儿最大权力的人,一定会知道的。清梅是浪思的妻子,自然可信。虽然人数远比平民讨论会少,但这所商人联合会,也运作得井井有条。 由于这些都是商人,自然以商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对北海的事作出评论。当然,有很多观点是跟平民讨论会完全相反,故此两个讨论会时有争执,不过只是耍嘴皮而已,不会动手打人的。 
  这两个讨论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清梅和海琳,两人干脆约定时间,就一些相反的提议作出辩论。这下可精彩了,这两方人都派出自己的辩论精英,来和对方吵得面红耳赤。两位主持人,清梅和海琳,更时常展开激烈的争辩。 海琳的口才算是不错,但远远不及清梅,她之所以能够战成平手,完全是因为平民讨论会人数较多,提出来的论点覆盖范围广阔,令海琳收集的意见比清梅这边多。商人总会讨价还价,口才比平民好得多,故两者时常战成平手。 
  海琳和清梅好像都爱上这个玩意儿,两人时常吵得不可开交。“商会主席,有很多商人时常欺骗工人,克扣工资,民会要求北海官府定下法例,订立工人最低的工钱,以免工人再被无良商人欺压……………。”“民会主席,工钱是商人和工人双方同意,大家你情我愿,没有什么欺骗等情况…………”她们两人经常展开骂战,有时骂得不可收拾的时候,调停的人就会出现。 呵呵,自然就是天香了。清梅一向让着天香,海琳更当天香是她的大姐,只要天香一出现,两人就会自动闭咀,去请浪思裁决了。 
  没有人不知道清梅是浪思的大夫人,这样去找浪思评理,海琳没可能成功的。很可惜,所有人都猜错了,第二天,浪思就任命海琳制定最低工钱和一些保护工人利益的律法。令众人都相信,浪思并不是偏袒自己妻子的。 
  “商会主席,商人赚那么多钱,交多点税来造福北海的百姓是很应该的。能者多付这个概念,没有人不清楚吧。商人在北海,在过去一年所赚的钱,是全个北海人民税收的一倍,拿多些钱出来交税不算过份吧……”“民会主席,北海提倡人人平等,每一个人交的税自然要一样。每一个人赚多少钱,是看他有多少能力,若有平民不满商人可以赚那么多钱,那么商会欢迎他加入商人行列……。”老戏又上演了,天香拉着两人去找浪思。不过这次是清梅胜了,第二天,浪思重申,北海人人平等,每一个人的税率是以八税一,不管是商人,或是平民。令众人都知道,不论是商联会,或是民论会,只要是有道理,浪思是不会偏袒的。 
 
 
 
  
 第五十一章 散播艺术
 
  其实清梅和海琳两人,完全没有仇恨,反而都很欣赏对方。海琳很清楚,北海有眼前的繁荣,清梅花了很大气力,没有清梅,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北海。清梅也明白,海琳是维持北海治安,秩序,人事等等的重要支柱。没有她的大公无私,办事效率,北海未必有如此稳定的局面。北海官吏的清廉,对营商的人很大作用。她们两人所以时常吵闹,只是政见不同,自古以来,商人和工人不可能如鱼得水的合作,她们又代表着两方面的利益,自然很难有相同意见。 
  两人都以舌战对方为最大乐趣,商联会和民论会时常都可以见到她们“对战”。她们也很有默契,在对方没有空的时候,另一个绝不会去占便宜的。这就算是吵架吵出来的感情吧。有谁知道,她们两人,在如此场会掀起的骂战,竟然可以吵闹吵足几十年。清梅和海琳两人,也是长浪王朝中,少有的权力斗争中心,当然双方只是“动口不动手”而已,她们只以驳倒对方为最大目标。很幸运的,她们两人都很尊重天香,只要天香一出现,两人就会收敛下来。 
  严沁自从筹划建成海峡后,就投入知识学院,务求将自己的技能,能够多点流传后世。而且他的学生很多,不少已经是拥有一技之长,借着严沁的技术,令自己更上一层楼。从北平带来的石家三兄弟,也从建设海峡中获益良多,他们本是木匠铁匠的后裔,对家传本领学了不少。不过他们自从到了北海,参与建设海峡后,却喜欢上船只的建造,宋永祥见他们喜欢船只,便将他们带到船厂工作。这三个小家伙都差不多十七岁了,他们时常喜欢设计新的船只。 这次,宋永祥便带了浪思来看看他们的设计。 
  “老爹,这种商船不错哦,船身较狭窄,适合通过梅香海峡……就按你的意思,生产多点这种船吧。”浪思看到石家三兄弟研制出来的商船,它船身较幼,却又高又长,完全是为通过梅香海峡而做出来的。所以,浪思便改为使用这种商船了。 
  说起金花蝶舞会,现在它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为了答谢长浪军的战士,舞会已经宣布,以后将会为他们免费演出,毕竟,这些士兵曾是他们的唯一主顾。没有士兵,舞会当初就解散了。其实战士的聘请,对日进万金的舞会,实是九牛一毛。舞会单就是梅香城的表演,“海神乐队”的巡回演出,就足够大半个舞会的人的生计。舞会现在不时会到江南去作巡回演出,那儿甚少有大型歌舞团,金花蝶舞会的名字已经广泛流传,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欣赏。 舞会所收的门票实是过份便宜,平民百姓大多都可负担,她们每到一地,都会造成很大哄动。 
  彩霞终于明白,在知识学院里,邱老先生所教授的东西了。舞会赚到了钱,就先买更多的歌曲乐谱,以更精彩的歌舞,来吸引顾客,赚到更多的钱。 当然,彩霞只是误打误撞以做成今天的局面,不过其做法跟邱老先生的说法大同小异。 
  杜慧自从舞会收入暴增后,便开始四处收容孤儿,她着人走遍大江南北,将所见到的孤儿孤女都接到长浪城。现在舞会已经有八万人了,还不计算那三十多万名年纪很少的孤儿孤女,乱世就是孤儿“盛产”的地方。其实养活那些小孩子并不困难,在浪思默许下,程林都会以成本价卖粮食和日常用品给杜慧。程林知道自己妻子是孤儿,一向以协助孤儿为已任,所以他积极协助杜慧。其实舞会扣除少年少女较高的薪水,每年还有三百多万两进帐,杜慧大多数会拿去收容更多的孤儿。没有人对她有意见,事实这儿很多都是孤儿孤女出身的。当杜慧去世时,她没有忘记说出曾经收容大批孤儿的大善人。在她的回忆录上说,当年出钱最多收养这些孤儿的,竟然就是帝国第一大奸商,一向唯利是图的清梅皇后。这件一直只有清梅和杜慧两人知道令人很难对邱清梅的为人,给予一个贴切的评定。 
  艺术文化方面,舞会有爆炸性的成长。 全国各地的艺术文化人士,知道了舞会赏识他们的技艺,都纷纷前来交流。最后大多数的人,都会留在舞会,传授技艺给年青人,又或者和其他人分享,希望从对方身上得到灵感,取长补短,务求令自己更上一层楼。彩霞一向都是来者不拒,只要她看得上眼,就会花钱购买,和邀请对方留下。现在舞会单是这些舞蹈家,音乐家,歌唱家,厨师,画家,陶艺家,杂技手等等,已经有差不多三千人了。画家会到舞场,画出那些女孩子的舞姿,音乐家会顺着杂技的进行,想出一些音乐来配合。舞蹈家会从厨师下厨的动作,来想像出他们的舞步。歌唱家从陶艺家的制作品中,会想到如何去歌颂那些作品…………,总以言之,这段时间,大量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来,很多的音乐舞蹈编排产生,也有很多自创的菜式,从那些大厨手中炒出来………… 
  他们平时会互相交流,将自己想法告诉其他人,也吸收其他人的学识。 久而久之,他们更会联手制作艺术品。一时间有很多高质素的舞蹈,音乐等等创作出来,他们也不愁没人学习,舞会八万人都很愿意学习他们的技艺。这么多人一起创作,其成果也很惊人,如果艺术文化可以用等级来评估,他们的等级已经没有人可以及得上了,连皇宫的歌舞手,都要来这儿学习呢。现在这儿的音乐舞蹈,肯定是{云霄阁论坛 bbs。yunxiaoge}全国首屈一指,在那么多年长的歌舞家指导下,年青的人有突破性的增长。 其实自彩霞在学院拉来李大婶,经李大婶训练下,杜慧才能有如此动人心弦的声音。还有其他的少年少女,他们现在都充满着艺术气质呢。 
  其后,彩霞和杜慧双双怀孕,便将舞会暂时交给清梅。清梅可是一个商人呢,看到这么多耀人夺目的艺术品创作,她一直在想如何多赚些钱。 其实现在舞会的经营已经很好了,清梅只是想试试看,这些美丽的艺术品能否赚钱而已。她首先在梅香城开设了一场画展,让人开始对一些绘画有兴趣,现在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很多人都来欣赏这些佳作。时机成熟后,便征得作家的意愿,将这些画举行拍卖。 那些画家对于自己作品可以卖钱,自然千愿万愿。 
  开始时绘画不能卖出多少钱,但画家却不介意,反正舞会供养他们生活,这次不能卖好价钱,便待下次作得好一点。 慢慢的,舞会的绘画逐渐为人所欣赏,那些在金钱鞭策下的画家,也越画越好。他们同时得到其艺术家的支持,大家互相交流灵感,在清梅的精心布置下,购买美丽的绘画,开始成为一种风气。有很多商人都喜欢将好看的画,挂在自己船上,以显示自己实力和眼光。所以,这些画家开始赚钱了。 
  至于歌舞团,让她们作巡回演出,已经不能满足百姓的要求了。清梅干脆在江南华北几处,以邱家的名字,买了不少地方。然后聘请和安排他们定期表演,舞会的人自然乐于接受这个安排。他们的歌舞表演,逐渐深入民心,而并非那些商人的专利了。大家看得如痴如醉,令不少人以欣赏歌舞为生活的一部分。“金花蝶舞会下个月会表演什么?”“不知道呀,他们每次都有不同的表现……………。”“我要买票…………”“我看过那个用脚踢火球的少年,很想再看呢………。”“我想吃烤鱼……” 
  清梅让舞会收留的孤儿,到舞会学习。那些艺术家便充当老师,让孩子们学习他们的技艺。很多孩子都对艺术有天份,于是教得开心,学也开心,彼此就在愉快的环境下,让这些艺术文化流传下去。孩子们也能举一反三,令老师们得了不少灵感。他们互相帮助,互惠互利,令这些舞会的下一代,个个都沾上艺术文化的气质。 
  舞会的人,依旧会接下护航商船的生意。他们每到一地,总有多留数天,作一番表现后再离开。 他们所到之处,非常所到百姓的爱戴。他们的演出,令百姓感染了他们的艺术文化气色。不知不觉间,舞会的表演对象,已经由商人转变成平民百姓。透过护航船,去到不同地方,散播着它的特质,它的色彩,慢慢地成为平民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它已经转化成为千万百姓心灵的寄托,没有它们的演出,很多人都会觉很失落呢。 
  梅香海峡启航刚过两年了,它为长浪军带来的财富,为长浪军带来的收益,不单止令北海的人兴奋莫名,全国各地的诸侯也对它虎视眈眈。相比起第一年,长浪军已经有四千万两的收入,邱家则有五千万两左右,清梅也没想到,短短两年,梅香城就发展得很成熟了。长浪军收益的提高,最主要是梅香城吸引了大多数的小商人,相比起大商家,他们贸易银码不大,可是这类小商人实在太多,慢慢成为梅香城的支柱,邱家和长浪军的商船,差不多有二千艘,已经到了饱和的程度了。百姓的生活日渐富有,税收增加了很多,而且有不少人是来梅香城享乐的,娱乐场地也是梅香城一大收入来源。 
  梅香长浪两城的街头,也洋溢着一片欢乐的气氛。各类大小商店,客栈,娱乐场所,都充斥着梅香城的每一个角落。大家有时在两所讨论会消磨时间,听着林大夫人和冯大人的针锋相对,有些会在茶坊里闲谈,商店里的讨价还价时常出现,总言之,北海的人民生活得很愉快。“李四,今天有什么好东西运到?”“呵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