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叔叔,我们曾老板计划投资两亿美金,这只是计划中的一部分。如果,我是说如果投资环境真得那么好的话,他一定会加大投资的力度。这一点您放心!”李思明打着曾智的名头,许诺道。

“那好啊。请向曾先生转答一下我们政府的决心,绝对会配合好他的。”秦副主任立刻保证道。

“另外,我来时,我们曾老板特别交待时说,他听说深圳现在草创阶段,各项公益事业还很不完善,他让我代表香港微星科技公司向市医疗机构捐献十辆面包车,作为支持深圳医疗事业的一点善心。”李思明道。

“真的吗?”秦副主任果然是两眼放光,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曾智或者说是李思明的“大方”让对方的好感直线上升,“我马上安排一下,我们一定会举办一个活动,以表彰贵公司和曾先生的慷慨!”

十辆面包车的价钱,看似很多,但是无论是李思明,还是曾智等人,都认为这很值。

“公关,这叫公关!送礼要送出水平来,要有技术含量!”李思明自有一套理论。这个理论在几年后,已经很普遍,是个商人都知道,公关不就是“攻关”吗?不过这可不是李思明发明的。

徐大帅作为公司未来的执行副总裁,借这个可以说是仪式,也可以用后世的“做秀”这个词来表达的场合,来宣传一下公司。他很有风度,也很年轻,这个场合他表现出来自己的“运动领袖”的风采。

而在报社工作的两位记者同志,杨月和徐丽,自然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给予“全方位的”“深度”报道,颇有夫唱妇随的味道。

这一次,李思明在深圳不用再住招待所了,已经翻身作主人了。他在深圳有了一个家,一个温馨舒适的家。这个家果然如李思明所“猜”的那样布置的简约温馨,杨月将这幢房子看作珍宝,如同绣花一样,用她灵巧的心思,让整个房子充满着女主人的个人品味。

卧室的一面墙上,赫然悬挂着李思明和杨月的婚纱照。男主人公英挺,目光深邃,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而女主人公妩媚却不失纯美,眼神中充满着幸福的味道。李思明对摄影师很满意,因为没给自己的“光辉形象”抹黑。这是李思明上次坚持的结果,这些婚纱照现在被杨月视作私人最宝贵的物品。

“你当初怎么想的,现在知道了这拍婚纱照的主意不错吧?”李思明旧事重提。

“你想得还算周到。”杨月给他一个赞赏的眼色,“我跟你说,徐丽现在很后悔,当初没有去拍一套。现在大帅也很忙,她在报社里也很忙,她就抱怨大帅当初为什么想得不周到。甭提多羡慕我了,她计划着等空闲下来,两人去一趟香港,补拍一套。”

“大帅现在是很忙,不过我想他是不愿被徐丽当成玩具一样摆出各种造型吧。这个人有大男子主义倾向,不像我,这么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李思明有些洋洋自得,大帅是不可能像自己这样对这种事高度重视,因为有“代沟”。

“你就吹吧,有本事你当徐丽的面说。”杨月一针见血地说道。

“我要真这么说了,可不就成了破坏他人家庭幸福和谐了。”李思明道,“我是那号人吗?不过你后悔也晚了,这生米也煮成熟饭了。”

“没胆了吧,你也只有在我面前瞎胡闹。”杨月看穿了他。

“这不显得咱们亲吗?”李思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他搂着杨月的腰,在她的脖子上呵着气。杨月正忙着做晚饭,今天很有纪念意义,因为这是这个“小家”第一次吃团圆饭。

“哎,对了,那位公子哥,北京的,叫什么来着?”李思明忽然想起去年认识的那位杨月的老同学。

“看你,亏人家还拿你当朋友,连人家叫什么名字都忘了。”杨月嗔怪道。

“我是干大事的,这种小人物我怎么记得住?”李思明说得挺有理,“好歹人家也是负过伤,流过血的,我关心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他啊,进去了!”杨月道。

“进去了?进哪里?”李思明奇道。

“还有哪,看守所!”

“为什么啊?”李思明道,印象中那位穿着打扮一副公子哥的模样,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位穿着号衣光着头胡子几星期没刮,畏畏缩缩的犯人形象。就像他曾经待过的那里一样。

“走私倒把,被逮住了,判了六个月。前一阵子声势挺大,被逮住了好几批人。”杨月道,“这件事我还报道过,顺便去探望了一下,这家伙还挺高兴的,要我给他买烟,不是外烟还不抽。”

“他家里不是有关系吗,怎么不弄出来?”李思明问道。

“犯走私罪进去,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坏事。他在被逮捕之前,欠了一屁股债,有人威胁要给他放放血,正准备跑路呢。这下进去了,世界安静了,他说他要面壁思过,洗心革面,以求东山再起呢!”

“这哥们真想得开啊!”李思明佩服地五体投地,做人做到这份上了,不佩服不行。

第七十七章 挖墙脚

李思明在深圳的这个家里里待了半个月,当他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

家是温柔乡,能让满身疲惫的人得到抚慰,家是避风的港湾,能让游子暂时靠岸,放松一下疲惫的心。李思明却希望自己永远也不要离开家,但是为了这个希望,他不得不再一次与杨月分别。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答案是人才。

二十一世纪还早着呢,但是人才的匮乏却让李思明不得不再一次去一趟东北。李思明这一次不是去找什么教授、博士之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是有经验的高级技工。在1983年的时代,到哪里去找?当然是那些国营大厂去找,特别是军工企业,有一大批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越老越值钱。站在李思明的角度,国内的教育似乎走错了路,一味地追求高等学历教育,而对于焊接、模具工等职业教育忽视,这直接导致了后世高级技工的短缺。但是于此同时,如果你站在一个城市的大厦往下扔砖头,砸到了十个有九个是有本科学历的,另一个是大专学历的。而那些技校毕业的学生,则成了抢手货。

工业技术的先进性,不仅仅体现在有一批锐意创新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要有将这些理论和图纸变成实实在在产品的技工。这就是李思明去哈尔滨那家他曾去过的军工厂的原因。换句话说,李思明是挖墙脚的,这种活实在不好干,有些缺德。

十一月中旬的哈尔滨,早已下过好几场雪。今年的雪期来得早,下得大,路面的雪被汽车碾压,然后冻结着冰疙瘩,那些公交司机的技术实在高超,在这又硬又滑的路面行驶,速度还挺快。不过那破旧的电车恐怕比李思明的年纪还要大。

这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城市,即使是“三线建设”也没有动摇这座城市在中国重工业方面的地位,以“三大动力”为代表的重工业,让共和国的工业机器一直运转着。李思明曾经多次从这里转车去往北大荒,也多次从这里转车回家过年。这个城市在他的印象中,这几年似乎还是老样子:冬天的冰城,只有两种颜色,白与黑。白的是冰雪,黑的是取暖时排出的烟尘。如果你站在城市的最高的建筑物上,往下一看,入眼的都是大大小小的烟囱,这是所有北方寒冷城市的特色。

李思明走下火车,猛吸了一下干冷的空气,却被含着烟尘的空气给呛了一下。很熟悉的味道,他敢肯定这是松木燃烧时发出的气味。在北大荒时,每一个冬天他和他的兵团战友们都是这么取暖的。这里无疑离北大荒是最近的一个大城市,但是李思明这一次却没有时间去。

对于北大荒,现在他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他爱那片土地,因为他曾为此付出一切,并且无悔;他恨那片土地,因为那里曾带给他悲伤。如果现在去那里算什么?衣锦还乡,在相识的人面前显摆?还是在黑土地的面前,发思古之幽情?或者在战友的坟前,忏悔哀悼?

“不知卫东那里还有人常去看看?”李思明想到此处有些黯然神伤。人总是会找理由,李思明觉得用自己很忙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半个小时候后,姜厂长亲自开着吉普车来了,这辆吉普车李思明曾经坐过,很有年头了,看来姜厂长还挺勤俭节约,这艰苦奋斗的作风还在发扬。

“李老师,可把您给盼来了!”姜厂长一见面就十分热情地打招呼。

“我也挺想你们的。”李思明说这话时,心中暗叫惭愧,这些年他压根就没想起过人家,这一次因为是有求于人,才巴巴地上门来。虚伪啊!

“这几年,我去北大找过你几趟,可是人家说你已经不在北大了。问别人别人也不太清楚。你现在在干什么?”姜厂长回忆道。看来他不太关注新闻,至少共和国最南方发生的新闻这里还很滞后。也许关于李思明的新闻,这里媒体认为不值得转载。

“我现在在深圳一家公司。”李思明道,既然对方不知道自己在拍电影,他就没提这事,以免对方莫名惊诧或者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样啊,真可惜,你要是来我们厂,我们绝对欢迎。”姜厂长还念念不忘这一点。

“这么说,我不加入贵厂,姜厂长就不欢迎在下喽?”李思明笑着道。

“那哪能呢?古人有倒履迎客的典故,我出门一看,这天还挺冷,就穿得严严实实来了。”姜厂长开玩笑道,指着脚上的军靴道,“瞧见没有,这个靴子穿得还挺严实。”

李思明发现他明显地显出老态了,头发早已经花白,背也有点驼了,只是这声音还是那么爽朗。

“姜厂长,我这次来是想……”一路上李思明很想礼貌地插几句,说明来意,不过这个机会却很难得。

姜厂长很健谈,基本上是他说李思明听着。姜厂长现在很得意,文革后,他们厂人员最齐整,新一代年轻职工也成长起来。恰逢全国军工企业调整,后又逢南疆战争,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国家投资和人员补充,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这其中,李思明曾留下的轻武器“设计”图样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生产的某型枪族已被定为制式装备。

不过姜厂长要是知道李思明是来挖墙角的,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吉普车往东向二龙山方向驶去,原野是那么的宽广,厚厚的雪原里,孤零零地站立着几棵白桦树,如哨兵一般挺拔,公路的的两侧成排的却是柳树和白杨,不过这个季节除了雪松是绿的,在这冰雪的世界里看不到一丝绿色。李思明瞧了瞧车窗外冰天雪地的,情不自禁地紧了紧身上的棉衣。他暗想,还是到了目的地再说吧,万一厂长大人要是恼了,将自己抛在这荒郊野岭的,虽然自己学过野外生存,那玩艺可不是郊游。

“喝,感情深就一口干了!”在职工食堂,姜厂长安排了一桌好饭,陪同的人李思明都认识,当年都曾听过他讲课,如今都成了骨干。

李思明很久没有这样大口地往胃里灌白酒了。李思明看了看那白酒商标,“北大仓”牌的,很不错。陪同的人太多,还是没机会说出口。

“你是说你来这不是来讲课,而是来招人的?”下午在参观工厂之后,李思明终于有机会提出了自己的来意,姜厂长圆睁着眼,像是看到了天外来客。

“姜厂长,咱们好商量……”李思明低眉顺眼,姜厂长的脸色很让他心惊肉跳。

“没什么好商量的。这不是……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吗?”姜厂长打断了他恳求的企图,激动地连说话都有些结巴。

挖社会主义墙角,这个词用得好,而且是十分贴切,李思明有些气馁。

“那我退一步,只是招你们这的退休职工,我们公司会出大价钱的,你看如何?”李思明可不想惹恼了姜厂长,不然空手而归不说,还会被扫地出门。

“这也不行。虽说退休职工去发挥余热,对我们厂没有什么损失。可是你出的价钱是多少?你能保证不会给我们的在职职工带来影响?”姜厂长考虑很周全。现在跟以前不同了,国家号召搞活经济,那些个体户虽然还遭人白眼,可是人家真金白银地挣钱,却是招人眼红。要是李思明出的价钱太高,难免不会让在职职工有想法。

但是这些情况还是在李思明的预料之中,他早有思想准备,他也不想影响军工厂的正常生产,这万一影响到了,那真成了挖社会主义墙角了,自己上辈子也是军工,这事自己不干。姜厂长不必说,就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恐怕也不会让自己好果子吃。

李思明决定使出自己的杀手锏。

“这是什么?”姜厂长看着李思明从包里掏出的一叠稿纸,不解地问道。他此时也意识到刚才自己的反应有些过度,这李思明好歹对他们的厂子也有很大贡献的人。

“你看看吧。是贵厂需要的。”李思明肯定地说道。这是某型枪族的设计图及详细的表述,正是后世著名的九五枪族。

李思明前世是位军工,不过他擅长的却是电子设备,比如雷达、通讯和电子对抗设备。这些轻型器设计并不是他的专长,但是因为见过、用过、比较过,他完全可以用专业的术语来解构。这就是拿来主义。

姜厂长从瞄上第一眼起,就爱不释手了。求人得付出代价的,面子虽然很重要,但是若能给对方一点好处,则事半功倍。李思明正是抓住姜厂长的心理,用他和他的厂最需要的去打动他。这远比任何言辞要动听得多。

李思明已经连续抽完两根烟了,但姜厂长还在看,李思明怀疑他是不是相利用这两根烟的时间,将稿纸上的东西全记在脑子里,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姜厂长,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也不可能靠记忆记住这上面写着的东西。”李思明不得不打断他的专注,“真要是那样,人人都成百科全书了。”

姜厂长终于抬起了头。此时,他已经满面笑容。

“嗯,小口径的,中国第一款?”姜厂长嘘唏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目前还没有同类的,而且贵厂将是第一个制造它们的人。国外早就开始列装小口径的了。”李思明笑着道,“怎么样,考虑一下,我只要退休员工,你帮我引荐一下?”

“这是给我们厂的,其他厂没看过吧?”姜厂长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稿件,生怕李思明收回去。

“那哪能呢,咱是老关系了,不给你们厂给谁呢?”李思明笑着道。

“你要是爽快点,早拿出来,就简单多了嘛。”姜厂长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什么待遇?太少可不行!”

“根据职称,最低一个月五百块,另外给一万块安家费,在深圳可以租个大房子,将老伴也带去,不正好吗?如果是双职工那就更好了!”李思明很后悔,要是早拿出来,就不要白担心一场,害得他刚才心肝扑通扑通的。

民以食为天,评价老百姓的钱够不够花,就看食品类的价格水平跟工资对比。有人研究,八十年代初,面粉、大米0。17元左右。蔬菜价格平均5分钱一斤。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大约0。82元左右,即使如此大家也不能“无肉不欢”。水产品,以鱼类为例,由原来的平均0。20元一斤,三十年上涨幅度大于25倍,如果把海参、海胆、鲍鱼、对虾、螃蟹等高档水产品加以参考,它们的价格二十多年来增长至少在75倍以上。

其次谈谈穿,80年代初,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基本上一件衣裳穿个七八年也不是新鲜事,即使不至于“缝缝补补又三年”,兄弟姐妹接着穿几年也属正常。温饱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可能谈营养谈美感。

你也可能说,八十年代住房是国家分配的,这可以省了大笔的钱。但是真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