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最强枭雄-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古吴成现在就位于汉唐青州宜昌城城主府内,他现在的名字叫做古天应,古家三代忠臣,古天应的父亲古奉是汉唐第一大将军,同时也是青州的州牧。而身为古奉独子的古天应,在出生的时候就被武帝亲封为昌昇城的城主,成年之后就可上任。他是古家的命根子,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所有人都围着他转,除了他父亲古奉,没人管得了他。一年前大蒙发兵进攻汉唐,古奉领旨拜为征北军大元帅,领军在西北和大蒙交战。

    古奉这一走,古天应可疯了,天天和朋友出入烟花酒香之地,往往是一掷千金,出手十分的大方。整个宜昌城的酒楼烟花场,没有人不喜欢古天应的。昨夜和几个好友在醉香楼喝多了,回来以后连衣服都没脱就上床倒头大睡。没想到半夜起身准备入厕,一个不小心摔倒在地,也不知是晕过去了,还是直接摔死了。正巧古吴成穿越而来,就到了他的身上。

    古吴成坐在床上消化了半天,了解了大致情况后重重的出了一口气。有了两个人的记忆,他一时之间有些混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官四代的古天应、还是乞丐兼碰瓷的古吴成。一个从小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孤儿院长大,尝尽人间百苦,最后碰瓷不成被车撞死。一个从小含着钻石出生,万千宠爱在一身,品尽了世间千乐,最后却因为醉酒上厕所给摔死。这两种出生差距太大,但结局却惊人的尴尬。

    古吴成端坐床头,两世为人的感觉,有好有坏。沉思许久,想起了前夜自己向苍天先祖的埋怨,暗自说道:“莫非我古家的先祖真的有灵,特意给了我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想到这里,古吴成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心说:“都是古家之人,改名不换姓,我也不算对不起我那早去西天的老爹,从今天起,我就叫古天应了,我就是古家的大少爷!”

    古吴成,哦不对,是古天应,抬手上下看了看身上的丝绸衫,又摸了摸腰间的八宝带,脸上乐开了花。

    “老子也是有钱人了!大爷的,以后我也要挥金如土,烧鸡烧鸭吃一只扔一只,豆浆奶茶喝一碗我倒一碗,有钱!我看谁还敢欺负我!”想着自己以后的生活,古天应乐的合不拢嘴。正在这时肚子忽然咕噜噜的叫了起来,他昨夜去喝花酒,本来就没吃多少东西,方才又出了一身的汗,此时不由得有些饿了。

    “别叫了,一会让你吃个饱。”古天应拍了拍肚子笑道,以前肚子饿了他没办法,可是现在他是一城之主,官四代还能愁吃喝?站起身迈步来到门前,抬手刚要开门,就听得门外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在天和大陆讲究内外修炼,经过特殊的修炼方法可在丹田存气,也就是所谓的内力。内力共分为天、地、玄、黄四个等级,玄、黄二级分为九层,天、地二级则分为三层。内力可提高人得速度、力量、韧性等等素质,虽然不像小说上描绘的那般,可以排山倒海,踏空而行。但也可断金裂石,身轻如燕,配上招式施展,威力也是非同凡响。

    从小父亲古奉就交古天应习文练武,虽然他顽劣贪玩,却是悟性极佳,年纪轻轻,内力已经达到黄级九层,只要一个契机就可迈入玄级。这在整个华郡的同龄人中,算是数得着的。练武之人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虽然刚穿越过来对身上的本事还有些不太适应,但是耳朵还是很灵光的,一听门外响起的脚步声,古天应就知道,来人是自己府上的大管家,顺福。

    古天应心里有些纳闷,记忆里古府坐西朝东分为前、中、后三院,中院又分为西南北三边分院,父亲去西北抗蒙以后,自己就独占了北院的主房。他曾经下过令,没有自己的允许不准下人擅自进入北院之内。他出外游玩回府时辰没有定准,有时候耍一夜才回来,白天睡觉。而管家下人每每到了吃饭的时候都会前来询问,很多次都把古天应从梦里给吵醒,把他烦的厉害。所以古天应吩咐下人,没事别来北院。

    现在一听顺福脚步慌乱,古天应心里升起了一丝不好的预感,抬手打开房门,迈步走了出去。正和前来寻找自己的大管家顺福撞了个对脸。

    这顺福年约五十岁,中等身材,面向和善,留着两撇八字胡,头戴四方高帽,身穿黑底红花的绸袍,腰上系着一根深青色的翡翠带,带子右侧挂着一块黄铜色的令牌,令牌摇晃之间隐约可见正面浮雕着一个大大的‘古’字。

    “顺福,怎么慌慌张张的?出什么事了?”不等顺福开口,古天应便率先问道,这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没有发觉,语气神色都和以前的古吴成大有不同。

    “少爷,大事不好啦。”顺福神情十分慌张的说道:“您快随我到后院,夫人叫您呢。”

    “我娘叫我?什么事啊?”古天应诧异的问道,记忆中自己的母亲十分的疼爱自己,那种感觉是自己以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很温暖。

    “您去了就知道。”顺福焦急的说道。

    在古天应的记忆中,他还从来没有见过顺福这般焦急惶恐的模样。身为古府的大管家,那是何等的荣耀,就是寻常官员见了顺福,那也要礼让三分,平日里什么事能吓得住他啊。可是今天顺福的反应太不寻常了,除了神色慌乱,语气焦急之外,古天应还发现了他的双手在轻微的颤抖。

    “出大事了。”这是古天应现在的想法,顾不得多问,古天应领着顺福轻车熟路的向后院赶去。一路上没看到一个活人,往日里那些丫鬟下人全部都消失了。古天应越发的感觉府内气氛不对,脚下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来到古府后院,古天应迈步进了院门,打眼一看就愣住了。只见后院内站满了人,都是府上的丫鬟下人、护卫管事。在人群正中端坐着一个妇人,此妇人面若夹桃,目如明珠,略施淡粉貌倾城,分花拂柳惊落雁。美貌无双,韵味无穷。着了一身深兰色织锦长裙,裙裾上绣有点点梅花。白色织锦腰带将纤纤细腰束住,三千乌丝绾成如意髻,仅插了一支碧绿翡翠钗,虽然简洁,却异常的清晰优雅。此美妇便是当朝大将军,现征北军大元帅古奉之妻,先朝一品大臣宛宫的长女,宛林霜,也就是古天应的生母。

    “我娘好美啊,难怪我长这么帅。”虽然记忆中母亲形象深刻,但是见了真人,古天应还是忍不住赞叹了一声,同时也不由得自恋了一下。

    “娘,大家伙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古天应上步来到宛氏近前,语气有些不善的问道,他注意到母亲双目微红,显然流过泪。不管是这世还是上世,古天应最容不得人欺负自己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母,见宛氏神情暗带悲伤,语气瞬间就冷了下来。

    以前的古天应见到此景一定会暴怒,而现在两者记忆的融合,让他冷静了很多,性格上的变化是他自己不曾想到的。现在他是重生的古天应,既不火爆莽撞、自傲无礼,也不羸弱胆小、毫无上进。

    “天应,你父被人诬陷杀害,现在奸人又要将我古家上下满门抄斩,想要斩草除根,以除后患,行凶的兵马不日便会赶到。”

    宛氏这一句话,就像是晴空里炸起了一道惊雷,当场就把古天应的三魂七魄给震住了。

第四章 冤死的老父亲()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娘亲,你说什么?我爹被斩了?!”古天应瞪大了双目,看着宛氏急迫的问道。

    一听古天应的话,才止住泪水的宛氏眼圈更红了,想要开口,话到嘴边只透出一声低泣。满院子的丫鬟下人都红了眼,立在一旁暗自流泪。

    “古少爷,此事千真万确。”站在宛氏后侧的一人上前接话,此人年约三十,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双眉之间生有一颗小小的黑痣,这叫双龙戏珠,有此痣者定然会大富大贵。他身穿寻常百姓的衣袍,打扮的十分寻常。但是那一身的布衣却挡不住浑身上下散发而出的高贵气质,也掩盖不住一身的风尘仆仆。

    古天应打眼一看,记忆中认识此人,他是当朝二品大臣涵珰府上的随身管事,叫做于终离。涵珰和古奉是知己兄弟,以前常来古府做客,身为随身管事的于终离自然也是古府的常客,和古家上下都很熟识。方才人多,于终离又是一身寻常打扮,所以古天应没注意。

    “于管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古天应赶忙问道。

    于终离深深的叹了口气,将事情的始末娓娓道来。原来古奉领军去西北抗击蒙军之后的第二个月,武帝就驾崩了,大皇子显文顺理成章登基为圣。显文这人虽有仁德,但是优柔寡断,胸无机谋,不能识忠义奸妄。而当朝丞相觅离却是奸猾之人,武帝在位之时,他和古奉两人一文一武就有不死不休的大过节。

    当初觅离作保,让他的女婿张太负责征收军粮。在这个时代,征收军粮可以说是最大的油水职位。朝廷原本下令每户三斗粮草,张太却每户征收四斗粮草,多出的一斗就进了自己的腰包。其实此中细节大家都知道,征收粮草十分的辛苦,风险也大,所以张太收些好处也是无可厚非,大家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是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张太下令每户征收四斗粮草,到了下品官员那里就变成了五斗,一级一级往下传令,一次一次往上加量,到了百姓耳中就成了每户征收十二斗粮草,闹得各州百姓是苦不堪言。

    但是张太有觅离撑腰,满朝的文武也不敢招惹,民间的疾苦他哪有心去管。后来古奉得知了此事,他是义愤填膺,在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直接参了张太一本。武帝得知很是生气,命令司法令彻查此事。那司法令以前是觅离的门生,是觅离一手扶持上去的,他自然和觅离一个鼻孔出气。武帝此令的意思也很明确,虽然他很气愤,但觅离是当朝的丞相,张太又是觅离的女婿。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外敌又将兵临城下,武帝不想因此让觅离和古奉结下仇怨,再生内患。所以才让司法令负责此事,意思就是做些表面功夫,抓些无关紧要的官员正法,然后把张太贬职也就算了。

    但是古奉不答应,他知道司法令和觅离的关系,于是拜求武帝让他监察此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武帝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古奉自来最恨贪官污吏,得了圣令立马着手查办。没出半个月就掌握了足够的证据,直接把张太拉到菜市口给车裂了,并且把张府给抄了。张家上下两百一十三口也被发配远南,其中就有觅离的女儿、外孙。从此古、觅两家的仇怨算是打了死结,对于古奉,觅离是恨得咬牙切齿。

    这次武帝一驾崩,文帝一继位,觅离可就抓住机会了。先是截住西北军中传来的九道捷报,然后暗令跟随古奉从军上阵的心腹,暗写告书,诬陷古奉按兵不动、通敌卖国,欲要趁文帝登基未稳之际,暗联大蒙谋逆造反,攻入丽都皇城斩杀文帝,然后和大蒙平分汉唐疆土。

    这一告可把文帝给吓坏了,但是文帝也不傻,觅离的一面之词他也不能全信。所以连下十八道金牌圣令,让古奉速速还朝面圣,想要当面询问。但是这十八道金牌圣令还没出业州,就都被觅离的心腹截住,根本没传到军中。文帝一连等了十多天,都没有古奉的回音。再加上觅离在朝上连日的煽风点火,以及前方军中传来的秘信告书,文帝信了。亲封觅离为皇权使,带着圣旨前去军中,赐古奉一死。

    朝堂中古奉的心腹爱将都跟随他去了西北抗蒙,文臣之中谁敢得罪觅离。有一些个忠心之臣,官职又太过低微,不畏权臣的上书换来的只有斩首示众或刺配远南。

    觅离得了圣旨,带着人马来到军中,宣读圣旨赐古奉毒酒一杯。这一下全军可都炸了锅了,古奉一看觅离的奸相也全明白了,但是圣旨已下,他若是不从那就是违抗圣令的死罪。想着自己古家三代的忠义之名,古奉抬手止住暴怒的众将,满含泪水面朝皇城扣了三个响头,抬起酒杯,仰头一杯毒酒入喉。可怜忠义无双的汉唐脊梁大元帅,最后竟然落得这样一个不明不白冤死阵前的下场。

    古奉一死,军中三十六员大将,一百七十九名将军都寒了心,近一多半的将领当日就脱下了战甲摘下了头盔,辞官回乡了。这下觅离更开心了,马上安排自己的心腹顶替空缺,保举他的得意门生宏广太顶替古奉的缺位,做了汉唐军的大元帅,汉唐大军也都落到了觅离的手中。

    正所谓奸猾小人心最毒,觅离还未回朝就请命文帝,要抄古家满门。事已如此文帝只能依仗觅离,便恩准下来。觅离得了圣旨,马上飞鸽传书派遣自己的一个心腹,领着一千禁卫军赶奔青州宜昌城古府而来,要报当初自己的女婿张太之仇。

    这些事涵珰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他身为文官,本就在觅离座下,手中又没有兵权,哪里能和觅离抗衡。只得安排大管事于终离乔装打扮一番,日夜马不停蹄的赶来古府报信,只望给古家留下一根香火。于终离一路上吃喝都在马背上,困了就在马上小歇一会,是片刻都不敢耽搁,这才赶在禁卫军之前来到了古府通风报信。

    听完事情的始末之后,古天应就愣在了当场,脑海之中一个伟岸的身影来回的盘旋,眼泪不知不觉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自己心里是五味杂陈,既熟悉又陌生的亲身父亲,就这么冤死了,从此两人是天人永隔,再无相见之日。

    “应儿,不要哭。”宛氏强忍着眼眶中打转转的泪珠,看着古天应一字一句的说道:“你记住,我古家历历代代都是豪义之士、忠心之臣。你爹对圣上是忠心不二,对朝廷是尽心尽力,身获死罪都是被那奸相觅离所诬陷。从今日之后,你莫要再任性而为,一定要争口气,将来出人头地,为你爹报仇雪恨,为我古家洗净清白。”

    “古夫人,禁卫军不日就会赶到,还请您快做好安排,收拾收拾屈身暂避。”一旁的于终离拱手说道:“消息小人已经带到,为免是非小人就先行告辞了,还望夫人莫怪。”于终离来这代表的是涵珰,若是被觅离知道了,涵府也会遭殃。

    “多谢于管家,请您转告涵大人,他的恩情我古家铭记一生。”宛氏缓缓站起身来施礼说道,在这种危难关头,涵珰能派人前来通风报信,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夫人,保重!”于终离拱手环视一圈众人,心里也不是滋味,叹口不公之气,扭头走了。

    等于终离走后,宛氏看着众人平静的说道:“事情的始末大家也都听到了,现在我古家遭难,禁卫军马上就会赶到,闲话我也不多说了。各位都是古家老人,为古家算是尽心尽力,现在我古家不能连累你们,趁着还有时间,你们快去各自收拾收拾,府上所有的东西,看得上的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好好过日子去吧。”

    宛氏这么一说,所有的丫鬟下人都跪下了,哭着不愿离去。不管是古奉还是宛氏,对待丫鬟下人都很好,就连向来自大傲慢的古天应,也从来不打骂下人。所以古府上下对古奉一家都十分的敬重,自古说得好,穷苦百姓最记恩。现在古家遭了大难,他们岂能忍心独自逃生呢。

    “夫人,我们不走,您和少爷去哪,我们就去哪。”顺福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大伙这一哭,把还在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