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战意义:整个战役持续了五个月之久,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的进攻速度。尤其是战役前期的台儿庄战役,中**队获得空前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民的抗战士气。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临桂人。1926年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汉中行营主任。指挥徐州会战诸役,在台儿庄会战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日军两万余人,鼓舞了全**民的抗战热情。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北平行营主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就任代总统。1949年11月去美国。1965年在周恩来安排下回国。1969年1月30日卒于北京。

    孙连仲,国民党高级将领。1936年由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抗战爆发后,任第2集团军副总司令,在河北良乡、涿县抗击日军。1937年9月升第2集团军总司令,调娘子关参加太原会战。1938年3月率第2集团军坚守台儿庄,获台儿庄大捷。继而参加武汉保卫战,任第3兵团总司令。1939年起,先后任第一、第五、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1943年任第六战区代司令长官。抗战结束后,拥蒋内战。1949年去台湾。

    矶谷廉介,侵犯华北、华中日军将领。曾任日本陆军省军务局长;日本驻中国公使馆副武官,是日军中的“中国通”。1938年3月,指挥日军第10师团进攻华北,与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国民党军在台儿庄作战。同年6月,接任日本关东军参谋长。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后,被任命为香港总督。1944年12月,调任台湾行政司长。1946年被南京军事法庭判为无期徒刑,后来提前获释回国,1967年死在日本。

第136章 李宗仁会见韩复榘() 
1937年10月1日,国民政府军委会令第3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抽调部队在黄河南岸布防,韩却采取敷衍态度。10月6日,军委会再次令韩复榘以主力进出沧县,策应第1集团军反攻石家庄,而韩复榘仍拒不执行。

    10月16日,最高统帅部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韩复榘为副司令长官;长官部设于徐州。10月20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决定津浦线作战均由第五战区负责指挥。

    同日,蒋介石命令第五战区确保山东要地,以现在前方之部队担任守备东海县、青岛及胶东半岛海岸,并阻击津浦路南下日军,以后方部队集结于徐州、商丘一带地区,策应前方部队之作战。

    根据上述命令,第3集团军令第29师、第74师及鲁北各游击队分别向陵县、德县、平原附近日军攻击。24日,第29师向凤凰店及其南北地区日军发起进攻。日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凭借城垣工事顽抗。第29师将士前赴后继,营长宋好义指挥冲锋时不幸牺牲,其他官兵伤亡三百余人。

    25日拂晓,第29师再次发起进攻,与日军激战竟日,将凤凰店街市东南角占领。此时,敌援军一千余人赶到。第29师撤出战斗,向临邑方向转移。

    11月8日,军委会电复韩复榘:桂军原在徐州部队已经调防,其后续部队集中前线尚需时日,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南京尚有重要任务,一时难来前方,津浦方面尚非决战之时,望先派有力部队实行游击,与第1集团军行动互相呼应,并努力破坏铁路牵制敌人。若能恢复德县,则于我国在国际上之活动更为有利。

    当晚,韩复榘决定先驱逐临邑、陵县附近之敌,再向德县推进,并令在临邑的第29师竭力阻止当面日军南进,以待后续部队增援。

    11日拂晓,日军向临邑发起攻击。守军第29师英勇抵抗,营长马寿轩率部数次出击,重伤不退。12日,进入临邑地区日军已达五千余人。其主力向临邑城郊逼进,至17时,已接近城垣。13日,日军大炮猛轰临邑城垣,城墙多处被轰塌。日军以坦克开路,步兵紧随其后,由缺口处突入城中。敌我展开巷战。守军伤亡惨重,从东关撤出。

    黄昏时,第29师接到韩复榘命令:“第29师即刻设法与敌脱离,经邢家渡向黄河南岸转进,渡河后乘火车输送至兖州集结整顿。”该师两个旅立即南撤,临邑落入敌手。

    11月12日,李宗仁出席南京军事会议后,乘车赴徐州上任。李宗仁对战区参谋长徐祖诒说:“为促使韩复榘副长官坚决抗日,我想亲赴济南拜见。”

    徐祖诒说:“很有必要。你应督促韩副长官,加强津浦路北段防御。”

    李宗仁点点头:“明天一早,我就出发。”

    第二天,李宗仁来到济南第3集团军总部,见到了韩复榘。

    韩复榘说:“李长官,一路辛苦了。我与你第一次见面,有失远迎,赔罪,赔罪!”

    李宗仁说:“韩老兄不必客气。”

    韩复榘:“李长官,人家都说我老韩性子粗,算他娘的说对了。我有人有枪,指挥着千军万马,就是他娘的腰粗气壮嘛!”

    李宗仁笑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韩总司令拥有十多万大军,人强马壮,如今全国抗战正激,是您建勋立功的时候了!”

    “是的,是的。”韩复榘说:“李长官,你认为,他娘的小日本会南进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李宗仁说:“据来自南洋的情报,日军将来必定南进无疑,这不仅是国际间的利害问题,也是国内问题发展的必然后果。到那时,美国则会出兵与日本作战,我国抗战就有了转机。当前我国抗战的重点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以待世界局势的变化。我们如果泄气了,投降了,就永远做日本的奴隶了,那就是炎黄子孙的千古罪人。所以,我送韩总司令一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

    韩复榘连连点头:“李长官说的对,小日本在中国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抗战是有前途的,做汉奸属他娘的土地佬儿,当不得!”

    李宗仁:“韩总司令,眼下你我的头等要务,是加强津浦路南北两段防御,阻止日军南北对进,会攻我国江淮军事要地徐州地区。”

    韩复榘:“是的,是的。请李长官放心,我韩某一定尽力而为。”

    李宗仁起立握住韩的手:“拜托了。”

第137章 韩复榘抗命擅自撤退() 
12月18日,日军参谋本部下令第2军攻击济南。23日日军顺利渡过黄河,向济南进击。

    韩复榘闻讯,对蒋伯诚(蒋介石派驻济南督战的国民政府总参议)说:“北线日军已过黄河,我军没有重炮难以固守。我已决定放弃济南,等中央增援再反攻。”

    蒋伯诚一听大惊失色:“这怎么行?日军仅有千余人渡过黄河,韩总司令辖四个军十多万人马,只要决意抵抗,日军是打不进山东的,岂能一枪不发,拱手把千里领土让给敌人?这事万万不行。还是请示委员长之后,再作决定吧!”

    韩复榘冷笑一声说:“来不及了!中央百万大军,都丢了国都南京,放弃一个山东,又有啥了不起?”

    蒋伯诚怒声道:“这情况不一样嘛!”

    “怎么他娘的不一样?”韩复榘嚷道:“南京只是受到上海一线日军的威胁就丢了,而我现在是面临日军南北两路夹击,再不撤,老子就让日军包了‘饺子’了!”

    说罢,他气哼哼地收拾起皮包,率领护兵走出第3集团军总部。

    第二天,韩复榘便收拾行装,携带家眷和大小官员,分乘火车、汽车,大规模地南撤,下午抵达泰安暂息。

    蒋介石得到蒋伯诚报告,极为震惊,即电令韩复榘:“务必死守黄河,决不可放弃济南。”

    韩复榘看完电报,随手扔到桌子底下。

    韩复榘到泰安后,蒋介石又发急电:“你千万不可放弃济南。”

    韩复榘“哼”了一声,嚷道:“老子已到泰安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12月28日,韩复榘又乘车南撤,经兖州转济宁。

    李宗仁又来急电:“你部务必死守泰安。”

    韩复榘回电:“南京失守,何守泰安?”

    1938年1月6日,李宗仁又急电韩复榘:“查运河为鲁省最后堡垒,汶上、济宁又为运河前方最要点,汶、济不支,运河不守,则不仅鲁省全陷,且陇海被断,徐、郑均危,北方大局将更不易收拾,务请于运河之线竭力支持,固守汶、济两点,以为运河屏障。”

    韩复榘接此电令,仍令其第20师、第22师南撤。最后一直退至鲁西单县、曹县一带,才停止后撤。不到十天时间,韩复榘竟将津浦路扔掉了三四百里。

    12月23日,日军渡过黄河。26日占领济南。1938年1月10日,占领青岛。

    津浦告急!全国哗然!

    李宗仁愤怒地说:“这个混蛋韩复榘,我看是不要命了!”

    他遂将此事电告统帅部。

    蒋介石怒气冲冲地说:“韩复榘身为战区副司令,辖四个军十多万人马,但为了保存实力,置国家民族利益而不顾,对北线日军进攻毫无抵抗,不到十天,竟将津浦路扔掉三四百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拿出几封电报,对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人说:“这是冯玉祥、蒋伯诚、李宗仁等人来的电报,你们看怎么办好?”

    军委政训部部长陈诚说:“我看只能杀!”

    白崇禧说:“韩复榘这样目无军令,擅自撤退,若不加以制裁,军纪必然荡然,士气必然丧失,参加抗战的180多个师及40多个旅,必然无法指挥!”

    蒋介石对何应钦说:“敬之,你叫雨农(戴笠的字)来吧。”

    何应钦:“好。”

第138章 国民政府整饬军纪() 
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本营和中央各部在武汉办公。1937年12月下旬,蒋介石在武汉召开最高国防会议,研究抗战方略。会议厅里坐满了军政要员。

    蒋介石说:“此次抗战开始至今,我前线将士伤亡总数已达三十万以上,人民生命财产之损失,更是不计其数。牺牲之重,损失之惨,实为中国有史以来抵御外侮所罕见。……敌人侵略中国有两途:一曰鲸吞,一曰蚕食。今者逞其暴力陷我南京,继此必愈强凶焰,遂行其征服整个中国之野心,对于中国之为鲸蚕,而非蚕食,已由事实证明。今大祸当前,不容反顾,惟有向前迈进。如果中途屈服,即是自取灭亡,永无复兴之望……”

    蒋介石义愤填膺,声音悲壮地说:“日本在北面占领了东北、天津、北平,现在又在南面占了上海、南京,下一步目标,必然是从平津一路向南打,以南京一路向北打,打通津浦线,使南北连成一线。解除了中间的威胁后,再兴兵西进,南下武汉,迫我屈服。因此,我们要下决心,在津浦线南北两段死堵日军,在徐州一带形成坚固阵地,对日军顽强抗击……”

    经过半年抗战,总结了华北、淞沪、南京作战的教训,开始转变战略指导,由单纯固守阵地、据点,进行死拼的战役持久,改为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持久。

    蒋介石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中说:“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李宗仁说:“我们抗战的战略重点,便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在此思想基础上,军委会于12月13日拟定了“以确保武汉为核心”,进行持久抗战的《作战计划》。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第一、第五战区高级军官会议,全国各战区司令长官及师以上将领出席。蒋介石作了《抗战检讨与必胜要诀》的讲话。在总结挫败原因时,指出国民政府军队12个缺点,其中着重批评了高级将领,认为“军纪荡然为第一大罪恶。”

    那天傍晚,韩复榘乘坐一辆小汽车来到省府大门前。下车后,见各路将领说笑着往里走。刘峙笑嘻嘻地同韩复榘打招呼:“恭喜韩司令驾到!”韩复榘听了洋洋得意。

    刘峙走近韩复榘:“韩司令,听说你开会时问过:‘人员到齐了没有?没到的举手’,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韩复榘哈哈大笑,反问道:“刘老兄,我听说你曾讲过,这毒气分为三种:一是毒气,二是毒瓦斯,三是瓦斯气,这是不是真的?”

    刘峙笑道:“彼此彼此,英雄所见略同嘛!”

    两人说笑着走进门厅,只见右侧“副官处”门上贴着通知:“奉委座谕:今晚高级军事会议,为慎重起见,所有到会将领,不可携带武器入场,应将随身自卫武器,暂教副官处保管,给予临时收据,会议完毕后,凭收据取回。”

    韩复榘看了通知,心想:过去出席高级军事会议,可以携带自卫武器入场,这次为啥就不准呢?他正迟疑,只见刘峙和其他将领,都从腰间掏出手枪交给了副官处,他不便再问,即照此办理。然后和刘峙一起走进会议厅。

第139章 韩复榘罪责难逃() 
会议厅已坐满了高级将领。韩复榘和刘峙刚并肩入座。蒋介石身穿草绿色戎装,扎着武装带,腰挂佩剑,面容严肃冷峻地走进来。众将领“刷”地一齐起立敬礼。蒋介石点头挥手,大家坐下。

    何应钦宣布:“现在,请委员长讲话,大家欢迎!”

    大家鼓掌后,蒋介石脱下军帽,打开公文包取出一本《步兵操典》,举起这本书问:“谁带《步兵操典》了?”

    没人回答。只有白崇禧一人举起这本书,别人都没带。

    蒋介石说:“在被俘的敌人身上,发现他们带有《步兵操典》,而我们的将领带这本书的却很少,可见我们不重视战时军事训练教育,以后大家要重视,随身带着《步兵操典》。

    韩复榘点了点头。

    蒋介石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天全民抗战,军人守土杀敌,更是义不容辞。目前,我们的战略是什么?简单明了地讲,就是东面我们要保住津浦路,北面要保住道清路,来巩固武汉的核心基础。所以,津浦、道清两路,我们无论如何要拼死固守,决不容许敌人侵犯!总结检查抗战以来屡遭挫败之原因,固然甚多,但是将领缺乏牺牲精神,缺乏敌忾心,缺乏坚决自信,以及不遵军令,军纪荡然,是主要之原因。有些高级将领,怀着保存实力的卑鄙心理,置国家存亡民族生死而不顾,对敌人之进攻毫不抵抗,违抗军令,望风退却,带着部队在不到十天内,竟然后撤几百里,把大片国土拱手让给敌寇。这是对国家民族犯下的弥天大罪!是可忍,孰不可忍!”

    将领们静静地目不斜视地聆听蒋介石的训话。

    韩复榘听着慢慢低下了头。

    突然,蒋介石威严冷峻的目光盯住韩复榘,怒气冲冲地问:“我问韩主席,你不放一枪,从山东黄河北岸,一再往后撤退,继而放弃济南、泰安,使后方动摇,这个责任由谁负担?”

    蒋介石厉声质问,使韩复榘怒火烧心,暗暗骂道:“好一个蒋介石,终于拿老子开刀了!老子也不是吃素的!”

    他腾地站起来,瞪着眼毫不客气地回敬道:“丢掉山东,部下应该负责;可是丢掉南京,又该谁负责呢?”

    将领们见韩复榘厉声指责蒋介石,无不目瞪口呆,为之惊愕。

    蒋介石怒不可遏,一拍桌子,正颜厉色地说:“现在我问的是山东,不是南京!南京丢失,自有人负责!”

    韩复榘正想反驳,身旁的刘峙拉住他的手说:“嗨,向方,向方,委座正在冒火时候,你这是何必呢?走,走,走,先到我办公室里休息一下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