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为王-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瞧这金子,成色怎么样?”

    周妃却已经懒得理会公主了,她和万氏喜滋滋的赶过来,倒不是来吵嘴的,实在也是有喜事要宣告。

    “公主,你也来瞧瞧。”万氏也是一脸的得色,扬着手中的一个马蹄状的金块,笑道:“看这成色怎么样?”

    公主倒没有接过来,不过,站在一边的皇太子却是大步踏下来,将万氏手持的黄金接了过来,自己仔细端详起来。

    看了半天,太子才很有眼光的道:“十足赤金,成色,炉工,都是一等一的。怎么着,这是哪儿来的?”

    “这是云南来的贡金”万氏抿着嘴,大是得意的道:“上回有个云南的官儿,说他们那里出金子,那回来文华殿拜辞,我就派人点了他几句。这不,这个官儿当了布政使司的官儿,派人去开金矿,采的头一批就有一千多两,派专差从云南送了来”

    “好,好,真不坏。”太子知道还有一千多两,当下便是两眼放起光来。黄金难得,就算是皇宫里头,黄金也是正儿八经的好东西。

    倒不是说太子真穷到这样,不过以万氏和周妃的性子都是奢侈无度的人,太子夹在这两个女人中间,也确实是很为难了。

    他又不是皇帝,内库随他搬用,东宫分配的东西是有限额的,并不是随意支用。当然,太监们也会孝敬一些,周妃自己也有来钱的门路,不过怎么说太子也不会嫌钱多的。

    “这么说,”太子沉吟着道:“他们一年能产多少来着?”

    “五千多两吧。”

    “叫他们再加把劲,最好,一年能贡八千到一万才好。”

    “送金的专差我见了,说是催促太紧,那官儿怕有矿工闹事,一旦死了人,干系就更大了。”

    “说的这是什么话”太子夷然道:“有我在,他怕什么?叫专差回去和那人说,一个月内,叫他做布政司左参议,升了官儿,就好生把矿给我开好,地方官敢说话的,我会叫通政司不要理会,父皇那里,知道内府多了贡金的路子,怕只有更高兴,绝不会说什么”

    当时明朝的巡抚制度还刚刚开始不久,主要责任还是在管军打仗这一块,涉及民政、学政、刑法等诸多方面还是以后的事了。就算是后来,明朝的巡抚在职责权力上也不如清朝,布政使司和按察司仍很强势,不象清朝,藩司和臬司就是巡抚的属吏。

    布政司参议是三品文官,在地方上已经属于大吏,太子为了贡金,就这么一言而决,顾盼之间,倒也是很有魄力的样子。

    “吾儿真有决断,”周妃在一边欢天喜地的道:“将来必为太平天子。你父皇那里,我去说,必定不会和你为难的。”

    万氏在一边也是笑道:“小爷这么有决断,这一下娘娘也不必担心了,这会子只管畅开来花用,就算用光了,将来太子一定不会教娘娘短了花费的。”

    现在的皇帝是长于深宫,根本不知道民间疾苦。这一点不能和太祖和太宗皇帝比,就是仁宣二帝也差远了。

    毕竟仁宗只是燕王世子,接触到的层面还不一样,后来的宣宗皇帝早早就被太宗皇帝带在身上,调教的甚为出色。

    而且,宣庙性喜微行,曾经在京郊宿于民间,见寒屋陋室,百姓不能饱食,因为此事而大感惭愧,说是盛世,但京郊畿辅间就有那么穷的穷人,皇帝宁无愧乎?

    当今皇帝除了北狩时在蒙古人那儿吃了点苦头,也是自小长于深宫,对民间疾苦就知道的很少了,至于太子,更是一无所知。

    正因如此,太子此时也是唯知收益,而不论其它。

    至于开矿死人,或是闹事如何,真真也不必放在心上,不必去理会的。就是皇帝那边,恐怕也真的不会说什么,只会叫云南正常贡金,不要激出大的变乱来就可以了。

    至于成化年间,万氏和周妃勾起手来花费宫中储蓄,十几年间,把明朝百年积蓄用的光光,把朝野间的风气败坏到不可收拾,奢靡之风从成化年间兴起,一直到毁掉大明为止。

    万氏在一边也甚是得意,这件事,是她冒险做主答应下来,结果事情就这么成了。她偷偷看向公主,见公主默然,心中便是更觉快意。张佳木偷偷采矿的事,知道的人当然不多,但万氏就是其中一个。

    毕竟万通曾经在锦衣卫干过,有一些矿,是保密层次很高,外人不得而知。而几个银矿和铜矿,因为张佳木已经贡银和铜给内府,所以也没有刻意的提高保密等级,知道的人便相对多一些。

    万通知道了,自然是要在姐姐这里吹嘘,将锦衣卫的矿吹的神乎其神,真真是日进斗进的好买卖。

    有了这个消息,万氏当然是对张佳木又是嫉妒又是愤恨,在她看来,外头的官儿都大发其财,张佳木当然也不能免俗。发了财,对内廷还是装穷,实在也太过不够意思。况且,她对公主自也有一点抛不开的嫉妒之心,张佳木少年英雄,比起低矮肥胖的童稚少年的太子来,更具有吸引力,而眼瞅着公主出嫁,万氏心中,自然也是极不舒服。

    只是这一层的心思藏的极深,连她自己也不敢深想。她知道,若是露出一星半点,别人没事,她却是必定失宠,以她的骄横不法,在宫中得罪的人太多太多,只要失宠,就一定是发到浣衣局饿死的命运,绝不会有第二条路可走。

    “姐姐”有了黄金,太子的心情大好,也顾不得和公主置气,甚至连崔浩什么的,更是抛之脑后了。

    太子只好画画儿,看杂戏,漂亮衣服,新奇的玩意器具,这些,都要钱。就算是当了皇帝,也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

    一年一百万的金花银,要发俸禄,要给光禄寺拿去一部份,剩下来的才能藏在皇家内府给皇帝使用。

    一想自己开辟这么大的财源,太子就很高兴,拿着这么一块金子,对公主笑道:“瞧见没有,大姐,回去和驸马说,云南贡金,沿途叫他好好照料,不要叫匪人打主意抢了去,我知道,他的锦衣卫在各地都有布置,这是一件要紧的公务,叫他不要不放在心上”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九十六章 德王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五百九十六章德王

    公主不料自己这么一进宫,却是这么天大的一件滑稽事摆在眼前。

    说实在的,要是以前,没准自己也会替母亲和太子高兴,毕竟母亲喜欢用钱,太子也不是省心省事的主。

    当初景泰皇帝在位,内廷远轮不到他们姐弟享受,钱皇后和周妃还在南宫陪侍父皇的时候,尽管有太后照应,但当时孙太后亦难,因为景泰的生母尚在,一宫两太后,真正尊的是谁,不问可知。

    当时用度甚难,公主把自己的私房体己存了起来,留给太子来用,姐弟之间,情义深重。到得现在,却是一切都不必提起了。

    她亦知道,一说起政务国事,张佳木是不希望她参与,或是发表任何意见的。

    所以,太子提起来,公主原本要劝谏的话头就被全数封住了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当下只能怏怏答应,自然,也没有什么心情再留下来,向周妃和太子道别之后,公主便辞行出门。

    “娘娘,”待公主一出门,万氏便急不可待的道:“我看,公主是有二心了。”

    “唉……”周贵妃很罕见的叹一口气,摇着头道:“女孩儿就是这样,有了夫家,特别是得意的夫家,心就是跟夫家一边了。”

    “可她也不能吃着锅里,还看着碗里?”万氏大是不满的道:“张佳木自己赚的盆满钵满,还不准我们也赚几个,这是什么道理。”

    “嗯,这一次云南贡金的事,正好由重庆带回去。”周贵妃语气虽淡,却也是透着一股凌厉的狠劲,她咬着牙道:“我可不管什么大道理,反正,短了我的,就是不成”

    “儿料想驸马也不会做的太过份。”经过一段时间,太子也成熟了不少,对着宠妾和母亲,很有把握的道:“上回和买的事,回头细想起来,大面上他非顶我一下不可。这一次,却是私下里的事,我想,他不至于和我过不去。”

    这么一想,果然是有道理,万氏还想再挑两句,不过,她很聪明,知道过犹不及。

    只是在周妃和太子娘母子说话的时候,万氏也是禁不住想:“哼,总有一天,教你们知道我的厉害手段,敢来喝斥我”

    她的心眼儿,比周妃还要小的多。只是,此时尚不能称说得志,只是在小宦官和普通的都人面前,她才会露出自己狰狞可怕的一面。

    比起后来她敢毒杀太子的每个皇子,弄的太子年过三十,膝下犹虚,为的就是她自己能生出儿子,继承这个庞大的帝国。

    她还杀害了不少敢于公开怀孕的宫女都人,甚至是普通不得宠的嫔妃。甚至是皇后,亦是在她的陷害之下被废黜。

    现在,如果她可以,公主自然逃不脱,只可惜,想想公主身后的庞大身影,连一向骄纵强悍的万氏也打了个冷战……张佳木,毕竟还是让她觉得可怕的多的存在

    ……

    公主自文华殿中出来,因是生是一肚皮的闷气,再加上也见过太后和皇后等人,虽不见皇帝,但女儿原本是见不见不打紧,于是自是快步疾走,打算从东华门出去。

    正攒步急前,随侍的女官眼尖,却是向着公主笑道:“那头似乎是德王殿下的仪仗过来了,咱们是等会儿,还是抢先过去?”

    要是往常,公主必定就要人抢行过去,以免多事。

    德王毕竟是王恭妃的长子,在宫中也颇有势力,而且在外朝也有一些支持的人在。当然了,太子是正经的大宗长子,而且因为景泰废立的事,所以得到不少同情分,再加上现在文官要推太子对抗张佳木,这一层连公主也是瞧了出来,现在这局面,德王原本不大的机会就显的更加渺茫了。

    不过,德王奉命分府,闹出的动静也是不小,当然,这种更深层次的政治角力,公主这种局外人便不能知晓了。

    这会子,她只是觉得气闷,也是对太子深为失望。

    虽然太子是她的同母亲弟弟,但在公主心中,德、鲁、许等诸王弟也是自己亲弟弟,不一定非得是同母才更加亲近一些。

    她毕竟是宗室长女,正经的长公主,不出意外的话,将来就是大长公主,就象是普通大家族里的大姑子一样,调和宗室,敬长抚幼,这都是她的责任。

    有时候,人的心念一转之间,很多事情便是不同的发展,现在的事,便是如此了。

    德王十二岁,是在皇帝在景泰元年所出,刚回到南宫不久,当时有皇后,周贵妃、王恭妃从深宫到南宫里去伺候,当年便生了德王。

    景泰这位皇叔确实凉薄了些,所生诸王,都并没有封爵,也没有格外照顾,南宫岁月,对当时的皇子来说,都是不轻的考验。

    后来还是皇太后看不过眼,分批次把诸妃和皇子接回宫中照顾,这点儿小事,景泰倒也不便和皇太后顶撞,公然反对,所以也便默许允准了。

    时至今日,皇太子复位,诸皇子都已经封王,虽然没有之国,不过,宫中已经有传言了,皇帝因为自己的诸皇子在景泰年间受过的苦楚,所以决定格外从优。象永乐到仁宣年间,诸王分封都不怎么得意,象永乐年间的汉王和赵王都分在小州,汉王曾经因封地只是偏狭小城而大为不满,向太宗皇帝求恳重新分封,这才又换了封地。

    就算这样,也远不如当今的诸皇子了。已经有风声出来,德王的封地,将来就挑在济南府。

    名城大府,又是山东这样的省份,不是湖广或江西这样的当时不怎么发达的地方,皇帝,也算是自觉对得起儿子们了。

    “见过姐姐”

    穿着石青色的四团龙袍,头上则是深黑色的乌纱折上巾,犀角带,布靴,华贵不失朴实,这一身装扮,就叫人觉得看起来舒服的紧。

    “你是打乾清宫方向来,”公主问说,“你是打父皇那里来吧?”

    “是啊。”德王笑嘻嘻的道:“进来给父皇请安。”

    “你几天进来一回?”

    “三天一回吧,给父皇和母后请安,顺道回回功课的进展,虽然分府出居,但皇上说,最好不要耽搁了功课,所以还派了翰林学士到我府上讲课,每回进来,我都给父皇说说功课进展来着。”

    “是么,父皇考较你不?”

    “有时候考,有时候也不考。”德王狡黠一笑,道:“大姐知道,父皇自己的功课,嘿嘿,哈哈。”

    这么一说,公主自己也是忍不住莞尔一笑。皇帝的书画确实还不错,不过,比起宣宗皇帝就差的远了。

    就算是当今太子,在书法绘画上的成就也已经超过皇帝了。至于儒家的经典,皇帝更是学的稀松平常,自己水平一般,想再来考较别人,当然是难了。

    不过,皇家的人似乎都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德王虽然这么说,不过,公主也只是这么一听罢了。

    只是看他的神情,确实气质上比以前强了不少,几个月前,还只是个孩童模样,现在却是落落大方,笑意俨然,叫人看了觉得心里甚是舒服。

    至于身形,虽然不曾长开,还是少年的身躯模样,但看身形还算硕长,特别是肩膀较常人宽一些,所以看起来就比较太子的肥矮身形就顺眼的多了。

    “你最近在练武不是?”公主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开始发问。

    “是,是在练武。”德王笑着道:“在宫中练武射箭可不大方便,由不得我的性子来。分府出去,第一件事就是叫人修了演武场,箭道什么的。”

    “你年纪小,不要练坏了身子。”

    “不会”德王努了努嘴,介绍身后的一个武官,笑道:“这就是庄小六,锦衣卫有名的武官,虽是残了一臂,但功夫还在,有他这个都督武臣当弟弟的教头,大姐总该放心了吧?”

    庄小六,亦就是庄鸣,因积功已经位列都督,一品武官,是德王的王府护卫同知指挥,公主倒是见过了,因笑道:“你最近可不怎么进来,驸马常念叨说,庄某人虽残了一臂,不过打起马吊来,也就他能做我的对手什么的……得空了,多去找找他,免得老是他说嘴。”

    说罢,公主便是抿嘴而笑,庄鸣也是面露笑意,只是公主待他虽亲切,但国礼却不可废,因急忙下马,躬身笑道:“回公主的话,最近是刚到德王殿下府中,所以忙了一些,请给太保带话,这两天,准去赢他的银子去。”

    “他听了可未必服气”

    说笑两句,公主倒是认真问起了德王的功课。她知道庄鸣是实诚人,因此便只问他。

    “德王殿下真是勤奋,”庄鸣正色道:“四更就起,一个半时辰用来打熬力气,练射箭,天亮了骑马,练出几身汗来,再换衣服,吃早饭,然后开始背书。小人识字不多,不过知道,背的都是正经的经义。”

    “除了这些,殿下还在学经世致用之道”有人在一边接口,笑着补充——

    这两天有点事,今明两天可能就一章更新了。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九十七章 威风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五百九十七章威风

    庄鸣道:“孙锡恩指挥使经常带一些卫中的实例给殿下看,询问殿下的看法,十次倒也有九次叫殿下说对了。其实殿下没有怎么学习过,这便是英明天纵了。”

    大约他是把德王当徒弟看吧,所以说起来的时候,神色格外的得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