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女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嫌女如意-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向沉闷的二哥今个说了这样多的话,如意也就听出他对娘的怨怼。抿了抿唇,轻声劝,“二哥,你不能泄气,屋里今后还靠你跟大哥兴旺,我在关大哥家。关大哥对我很好。你在屋里也要帮衬大嫂。”

赵祥点了点头,“知道!”

眼看走到了村口,便叫她别送了,“你赶紧回吧。你那些话我回去跟爹说。”

如意点点头,就站在村口目送着,等二哥身影渐渐消失才转身往回走。

起先。她是想着,等娘消气了就认命回屋去,可今个再一次见识了娘的无理取闹。又瞧出了她压根没想过接自己回去,也就不愿让爹在里头为难。

再加上这半年来跟关大哥相处的融洽,关大哥嘴里没说,她能瞧的出来,关大哥不希望自己走,更没嫌她多吃一口粮食!

想起关大哥,她眼睛便有些红。自关大哥收留她起,娘没来瞧过她一回。更别说给关大哥屋里送些粮食跟钱,可他从没算计过屋里少粮食少菜,才入秋,别家都还没开始烧炕,关大哥怕她在屋里画画冷了手,二话不说就给她的厢房里烧了炕,她怎么拦都拦不住,而他自己却说皮厚,不怕冷,要等到冬至过了才烧炕。

她知道,关大哥是在省着柴禾省着碳,想让她多暖和一个冬天。

想想关大哥待自己总是尽心尽力的,像是自家人一样,私心里就不想离开。

加上又跟朱婶学了刺绣,她也就更不能离开这里。

傍晚关全回屋来,说是苞谷卖了个好价钱儿,得了二两半钱儿,给如意买了花布,余下二两,明个就去镇上给她大嫂送去一两,余下一两坚持到明年麦收没大问题,平日省吃俭用些,也就是过年花销大。

他絮絮叨叨合计着,脸上仍不见半点喜色。

如意知道他满心里惦念着大嫂,怕李氏去寻她闹事,便说些宽慰他的话儿。到了第二天,早早起去做了早饭,跟关全两个吃过饭就驾车往镇上走。

她不知道大勇哥做工的地方,先带关大哥去了大伯屋里。

赵启明跟周氏正在屋里做活儿,见如意跟关全来了,马上就招待他们进屋坐。

赵启明说是倩倩跟大勇昨个来,把情况大致已经跟他们说过了,他这一段忙着,准备两天后得闲就上倩倩屋里去劝说李氏。

倩倩那头,要开铺子是好事,昨个也跟她交代了,只管叫她忙活去,这不,她今个大清早就出门去,说这几天先在镇上找房子。

关全在关倩倩那头听闻过赵启明的为人,很是放心他,就把手里的钱儿给赵启明,说是等倩倩回来后交到她手里去。

赵启明呵呵笑着收下钱,“成,倩倩兄弟放心,倩倩在我这里住着,妥帖的很,她婆婆那人,气性大归大,也就是几天的事儿,没几日消气了,叫倩倩跟大勇回屋去赔个不是,这事也就揭过去了。”

对于关全开铺子一事,赵启明的态度很是赞成,“倩倩脑子活络,在跟前帮你照应着能省不少心,你要不放心,让她婶子也去帮衬着。”笑道:“倩倩婆婆也真是,倩倩就你这么一个亲人,算来算去都是一家人,何况大勇就在镇上,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倩倩来了,平日里还能照料上大勇的生活,再给屋里赚些钱儿,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关全笑着称是,今个来之前心里打着鼓,眼下亲眼见了倩倩大伯一家子这样通情达理,心里别提多高兴,大大的松下一口气。

关全本就要告辞,说是早些回屋去,可看如意跟她大婶子举止亲密,赵启明又一个劲儿留他,也就在倩倩大伯屋里吃了午饭,眼看到了正午,周氏便说,已经来了半天了,都到这个时候了,干脆就叫他在屋里候着,倩倩回来也好当面交代她些事儿。

关全想想也是,也就留了下来。

如意一直在南头跟周氏说着话儿,周氏好一阵子没见着她,得知如意眼下跟着关全过活,便问了问她在东庄村的情况。

如意一边在炕上瞧大婶子做活,一边挑着跟她说了说在关大哥屋里的事儿,又说了拜了刺绣师父学做活儿的。→文·冇·人·冇·书·冇·屋←

周氏听了很是高兴,直说如意这回是遇上了一家子好人,也叫她回去多劝着关全,说是叫倩倩哥放心,往后倩倩在镇上,她大伯一定照应着她,等铺子找上了,旁的不说,她大伯是做木匠的,帮着收拾铺面,打几个柜台桌椅的,那还有啥好说的?

下午关倩倩回屋来,见着关全,很是吃惊,得知李氏上娘家屋闹了的,气的沉着脸儿回了厢房。

如意忙劝说她,“大嫂,娘要是再闹事儿,咱们就去报官。”

关全也进门来劝,“你放心,有大哥在。”他心里打定了主意,眼下卖了苞谷,地里的活计能缓一缓,他隔一天就来镇上一回,啥事都不干,就在妹子铺子跟前儿守着,李氏她要赶来捣乱,马上给她轰走!

又把一两银子亲手交到她手里,“还缺啥置办的,一并置办齐了,既然要开铺子,咱就好好干。”

关倩倩红着眼睛接了那钱儿,“大哥,你放心,我总要为咱屋里争这一口气。”

关全慈爱地摸摸她脑袋,“哥知道我妹子能干成大事。”

眼瞧着天擦黑了,便起去往外走,“那成,你只管忙你铺子上头的,等铺子位置定了,给屋里传个口信儿,大哥就来瞧你。”

(礼拜五又到了,大家,周末愉快!)

第九十八章 寻李氏(二更)

这日朱氏要上县里去,正赶上陈宣休息,便安顿他上关全屋里去,跟着如意吃三顿饭。

关全没在屋,上了镇上去,倩倩铺子前些天刚找好,忙活好一阵子,总算忙活出点名堂来,铺子谈妥,请了她大伯给做桌椅柜台,周氏在镇上住的久,绣娘的事儿便主动揽上,四处寻人介绍,给请了个可靠老婶子,这几日因铺子还没开张,便还没开始上工,只等着一应事务准备全了,便放炮仗开业。

关氏自个也没闲着,又隔三差五上县里去瞧布,关全怪不放心铺子里,这几日连着上铺子去守着。

他成日防着李氏上镇上去搞破坏,谁料到他去了镇上,李氏却来了他屋里!

这几日连降了几场雨,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晌午饭刚吃过,天儿一阴,马上又有了落雨的架势,如意出门去,在院子里瞧了瞧天,转身对陈宣说:“宣哥,堂屋没热炕,你上我屋里去念书,炕上是暖和的。”

陈宣瞧一眼南头,立即转身往堂屋去,“我不怕冷,在堂屋里就成。”

“就怕一会儿落了雨!”如意跟他进了屋,蹙眉催他,“朱婶那样宝贝你,你来了我屋里,非得仔细着!”

陈宣挨着长桌坐下,一抬眼,瞧见如意专注清澈的眼神,眼睛闪了闪,“不用,我穿的厚实。”

如意也就没了法子,上关大哥屋里给宣哥取了条薄褥子,叮嘱他冷了出声喊,便回屋去画绣稿。

屁股还没坐稳,外头大门就急砰砰响了起来,因这几日她格外留心她娘。这下大门一响起来,知道不是关大哥,马上就警惕起来,‘蹭’地起身,推开门从屋里跑了出来,盯一眼同时从堂屋走出的宣哥。食指放在嘴边上。做了个‘嘘’的动作。

然后,悄摸悄声的往大门走,一路上,脚步轻的几乎没发出一点点声音。走到门前,隔着一条细细的门缝往外瞄了一眼,见果然是气势汹汹的娘。马上回转了身,对宣哥做了个别说话的口型,轻手轻脚上了堂屋台阶。

陈宣立在廊下。含着笑容瞧着她怪模怪样的走过来,心里只觉着她平日一板一眼的,偶尔调皮时很是可爱,便轻点了头没吱声,转身进了堂屋里,才压低声问:“外头是谁?阿如怎么不给开门?”

如意叹了一口气,眼珠子转了老半晌。想到一会儿娘骂咧起来,今个肯定是瞒不过去了。才老实说:“宣哥,外头敲门的,是我娘!”

陈宣脸上很是诧异,她已经知道了如意的身世,只当是冯家的亲娘来了,一直捉摸不定要不要开口问,踱了几步,才定了心思,转过身来轻声问她:“你娘来看你,为什么不给你娘开门?”

如意苦笑一下,“娘不是来瞧我的,娘是来寻关大哥的茬。”

话音刚落,中气十足的骂骂咧咧声儿就传了来,“关全!你这个不开眼的,快开门!我今儿有要事好好跟你说道说道!”伴随着这声儿,木门被她踹的咚咚作响。

陈宣抿了抿唇,看了如意一眼,心里很是奇怪冯家大娘不羁的作风,他心里有许多疑惑,忍不住就开口问:“你很怕你娘吗?”

如意点了点头,半晌,又摇了摇头,咬着唇,低声道:“原先怕,现在不怕。”

陈宣心里更加奇怪,“你原先就认得你娘?”

如意一怔,寻思了一下,马上意识到宣哥会错了意。冲宣哥扁了扁嘴,“外头的,不是冯家人,是我娘。”

陈宣惊得张了嘴儿,良久才抱歉地一笑,“是我想的多了。”

只是这样一来,岂不是更为蹊跷?如意的娘,怎么又跟关大哥发了火儿呢,而且,瞧着如意的模样,倒不像是跟她娘亲近的。

如意一抬眼,见宣哥定定瞧着自己,眼神温和关切,便抿了抿唇,把事情大略跟他说了说,“关大哥跟大嫂两个开裁缝铺子,我娘瞧不惯,一心阻拦着,前头已经闹过一回,今儿准是又来闹。”

这时,外头李氏叫骂声又响了起来,她骂骂咧咧的,什么词儿都用,连陈宣也听得蹙了眉头,“咱们不开门,你娘就一直在外头发火?”

如意摇摇头,“门,不能开,娘闹起来会没完没了,今个关大哥不在,娘要是摔了锅碗,砸了桌椅,毁了菜园子可就麻烦了!”

说着,叹了一下,“希望娘早些喊得累了家去!”

李氏在外头喊,书是念不成了,陈宣便说:“阿如,我教你写字儿?”

如意以前对这个并不感兴趣,自从跟着朱婶学画绣稿,对于书法慢慢也就爱好起来,寻空自个也在地上捡个小石子练一练。朱婶儿说过,朱家刺绣里有绣字这一块学头,今后总能学的到,她见过宣哥的字儿,写得清秀规整,便点了点头,端端在他身侧坐下,“宣哥,你字儿写得好,赶明儿起你写的字儿给我描。”

陈宣闻言,心里很是高兴,带着欣喜的笑容问:“阿如也能瞧的出字儿写的好不好?”

如意往常很是老成,今个好容易瞧出了他的优点,他急切盼着如意多说几句,谁知如意却一本正经说:“宣哥,我记着呢,你上回说,学堂里的夫子夸你字儿写得好。”

陈宣嘴角轻轻抽了一下,抿了抿唇,捉起手里毛笔,“阿如,你瞧我手,毛笔要这样捉。”

如意学着宣哥的样子,按着他叮嘱的笔画顺序慢慢在纸上描摹起来。

李氏在门外喊一阵子,歇一阵子,直到中午才渐渐没了声儿。

好不容易等她闹完了,如意才大松一口气儿,放下毛笔,顺手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也没注意这杯子是不是自个儿的。起去往外走,“我去瞄一眼娘走了没有!”

陈宣的脸色很是古怪,等如意出门去,伸手摸了摸嘴唇,盯着茶杯愣愣瞧了好一阵子,脸上慢慢地就绯红了一片。

李氏从东庄村出来就搭上一辆顺风车去了表哥李达明屋里。

她这次去,没去娘家,直接绕道往她表哥屋去。

李达明屋老大在镇上做活,二闺女去年刚嫁了人,媳妇照旧病着,成日在炕上躺着。

李达明正在炕上给媳妇喂药,听见院子里的动静,从窗子缝里一看,来人是李氏,就惊得迎了出来,警惕地瞅瞅外头,赶忙去院子里紧闭了大门。

这时,他媳妇在炕上虚弱地问:“娃儿他爹,是谁来了?”

李达明马上笑道:“黑子娘前些天不是借了三把椅子吗,今个叫黑子来送,我招待他就成,你就甭管了。”

李氏见他扯谎脸上不带变色的,横他一眼,径直就往另一侧的厢房里走,那是李家老二闺女没出嫁前的闺房,眼下空置着,平日里也没人去。

李达明笑着跟上去,后脚进门,厢房就紧紧闭上了。

今个李氏沉眉耷眼出门去,赵启财知道李氏又要上关家去闹,正在屋急的团团转,心里着急着,又没半点主意,跑去外头看了好几回,愣是没瞧见李氏回来的身影,想去关家瞧瞧,可又怕媳妇到时当着他面撒泼,面子上怪下不来台!也就作罢!

这时他大哥赵启明来了,一进屋就问起李氏,听说她今个扬言要去关全屋里,而且人已经动身了两个来时辰了,马上就叫赵启财驾车,两个人一边往东庄村赶,他一边骂着赵启财,“你可真糊涂呀!倩倩多好的儿媳妇,关全,那是多老实本分的小伙子,兄妹俩生生叫你媳妇给逼得没了法子,这回连大勇都不向着你媳妇!”

赵启财一路闷声听着,他哪里是个不明是非的人,可摊上了这么个媳妇,还能有啥办法?

牛车一停,赵启财便下车去拍门,良久,大门吱呀一开,露出如意一张激动的小脸儿,“爹,大伯!你们今个咋过来了?”

话说着,侧身把爹和大伯往屋里让。

赵启明问:“你关大哥呢?”

如意眨眨眼,“今个关大哥不在屋,说是去镇上帮大嫂看铺子。”

赵启明蹙了眉,“你娘没来?”

一脚踏进了堂屋,瞧见陈宣,怔了一下,没等他发问,陈宣便起了身,朝他们每人鞠一下,“两位伯伯好,我是陈宣,如意在我娘那学绣活,今个娘去县里卖绣活,叫我来关大哥屋念书。”

赵启明见他斯斯文文,说话又有条有理,十分有礼貌,眼睛便一亮,抚着胡子直点头,“好孩子,将来是个有出息的。”

如意抿着嘴儿,“娘晌午就来了,我没给开门,走了有两个时辰了。”

他们说话的空当,赵启财在外头院子里转悠着瞧关家,又推开灶房去看,见盆里发着白面团,米袋子里尚余下半袋子米,心里放了大半的心,如意在这里,没受亏待,吃的好!住的好!

这时背着俩手走上台阶问:“阿如,在你关大哥这头听话不听话?”

如意轻应一声,“爹,我听话着呢。”

赵启财点点头,他瞧着如意这一段胖了,很是欣慰,“你大嫂兄弟是好人,今后在这里要好好听你关大哥的话。”

话说着,进了堂屋,蹙眉道:“按脚程,她一半个时辰也就到屋了,会不会直接上了镇上去?”

赵启明也纳闷地寻思起来,半晌,说道:“估计上了镇上去了,不行的话,咱还是再镇上去一趟,今个来,就是为找她把话说一说,总不能白跑这一回没见上人。”

第九十九章 掩饰心虚

赵启明跟赵启财两个镇上去前,先回村儿一趟,果然没见李氏回屋去,两个人心里都有了不好的预感。

李氏平日是不出远门的,跟娘家的关系实在算不上亲密,平日走动的并不格外勤,相好的几个婆娘也在村周围,李氏又懒,屋里有需要采办的,大都叫赵启财跟赵祥两个上城里,也就是逢年过节回娘家呆的时间格外长,平日难得出上几次村儿。

两人话没多说,心里都想着,今个李氏从关家出来后,肯定是上镇上去了!

火急火燎往倩倩铺子赶,发现一切正常,才奇怪起来了,去赵启明屋里,一看,也没见人!

周氏也纳闷起来,直说这一整日没瞧见李氏。

赵启明不禁有些火大,顾不上喝几口水,转身就往外走,“上你屋去等!”

赵启财忙拦他,劝说道:“这个时辰,都快下晌了,哥你就别来回折腾了。”叹了一下,“倩倩暂住在你这,我放心的很,红梅那头,今个既然没来闹,先不管她。”

周氏也说:“夜里天冷,赶车也怪不安全,明儿再去得了。”

赵启明寻思一下,“那成,明后个寻空我再去你屋。”

赵启财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