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女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嫌女如意-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些酸话。

关氏不爱听李氏絮絮叨叨,又惦记着关全跟如意,等屋里的苞谷收了,小麦刚刚种上,稍微能得了闲,便跟李氏和赵启财说一声,去娘家帮个几天的忙,赶中秋前回屋去。

第八十四章 竟很投缘

(二更)

李氏承了把如意送去关全屋的情,不知有多担心关全把如意再给送回来,儿媳要回娘家帮着务农,当然不责难,爽利爽利就应下来,还叫她别耽搁,快收拾收拾,赶紧启程去帮忙的。

关氏出门后,赵启财悄悄跟了出来,递给她十来文钱儿,说是如意这一阵子麻烦了关全了,这些钱不多,只当是给他买些酒菜的。

关氏知道公公在家一不管事,二不掌财,偷偷给塞的这些钱儿,必然是好容易打旁处攒下来的,便不愿意接手。

可赵启财心头过意不去,说是若她不肯收,自个就亲自去东庄村跑一趟,非得给到她兄弟手里不可。

便也收了下来。

把这些话一股脑说给关全,关全闷声听着,叹了一口气,“你公公是个老好人!”

又说:“钱儿是你公公的心意,也就别送回去了,没得让心头不舒坦,你自己留着得了。”

关氏刚张个嘴儿,他便瞪了她一眼,“别拿十文不当钱儿,往后你跟大勇要走的路还长,用钱儿的地方还在后头哩!”

如意端了菜进屋里来,“大嫂,关大哥,准备吃饭!”

关倩倩笑着打量如意,“一阵子不见,小家伙又白了些。”

“是关大哥养活的好,等我回屋去,爹娘他们一准不认得我了!”如意咯咯笑了,转身又上灶房去端饭。

一说起如意,关全总是合不拢嘴儿,这会子也就趁着如意又上灶房的功夫,凑过去悄摸跟妹子说:“前些个,非要倔着下地收苞谷不可,我是拦也拦不住她。”

关倩倩想象一下她哥皱着脸一点办法都没有的表情,噗嗤就笑了,“如意娃儿,是个正经能出力下苦的。你也就能唬住我,碰上如意,没辙了吧?”

关全给他妹子挖苦,脸上仍美滋滋的,“那是,可我心里头高兴,屋里有这么个知冷知热的娃娃儿。”

关倩倩见她哥毫不掩饰对如意的喜爱,又是高兴有是发愁,心里想着,要是大哥知道李氏要卖如意,还不得上赵家掀了婆婆的屋?

晚饭过后,关全专门支开了如意,问他妹子,“前些个冯家人亲自找上我,说是如意娘要见见如意,我先没应声,估摸着他屋不死心,这几日农忙完了,怕还要来。”

关倩倩闻言,惊讶起来了,“冯家!!就是如意那亲爹娘家?是她爹寻来了?”

关全摇摇头,“亲爹娘倒没见,来的人二十来岁上下,可能是他屋老大,那日得知如意在咱屋,瞧模样倒是挺欣喜。”

专门来寻,还很欣喜?

关倩倩寻思了一下,想到一种可能来,蹙眉道:“想想如意她娘那时候才生下她,连炕都没下,不定是婆婆做的主?”

若是这样,也怪可怜,她摇了摇头,轻叹:“如意虽然卖给了赵家,到底也是冯家的亲血脉,十月怀胎的,亲娘要见一见,瞧瞧娃儿长什么模样,倒也合情理。”

关全一时也没吭声,心里对那冯家终是有些成见。

她娘就是当时不知道,这么些年了,真有心打听,还能打听不出个一二来?心里头真惦记,还能等到这个时候?

关倩倩想了一下,便说:“反正这几天我不急着回,冯家人要来见如意,索性会一会。”

也好看看冯家人是个什么意思,大哥毕竟还不知道李氏打的算盘,若是如意的亲娘见了如意,心里头对她还有几分心疼,怕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如意被李氏卖到外头当下人。到时候,但凡多几个能出钱出力肯帮忙的,总归是好事。

关全思量的空当,听了这话,横了关倩倩一眼,“左一个赵家人,右一个赵家人,你不就是正经赵家人吗!还会一会?有啥好会的!大哥前头没同意见,还不是怕你在里头难做,要是背着你公婆在里头整这些个事,将来你婆婆知道了,还不得给你脸子瞧?这么简单的理儿都不知道?”

关倩倩眉稍动了动,到底也没反驳他,只在心里犯着嘀咕,这么些年过去了,何况又是送出去的女儿,冯家人真能为如意做出些什么来?

“要不明个你回去,问问你婆婆,看你婆婆的意思,这事儿,按理不该大哥拿这主意。”关全左右为难着,“一是怕如意见了她亲爹娘,你婆婆不高兴。二来又怕冯家那头生些什么事儿出来。”说到这,就瓮声瓮气的,“没得再叫你婆婆一来气,给如意接回去了。”

关倩倩见他一脸不舍,不禁莞尔,起身说:“好容易回来一趟,咋说不得在咱屋住个十来天的?明个就叫我回?”她撇着嘴往外走,“没门。”

这一次回来她才算是得了空,出门去,见外头天儿亮着,起了心思,返回屋里取了些鸡蛋用篮子装了往外走。

关全见了,喊她一声,“做啥去?”

关倩倩笑着去喊如意,“去如意师父屋里拜会拜会!阿如拜师父,全叫你这外姓人操尽了心,我这赵家长儿媳,阿如的准大嫂,不去亲自道个谢能行?”

关全一思量,确实是这么个理,现如今也知道了李氏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压根不指望李氏能为着如意亲去如意师父屋走动一二,可倩倩是她的大嫂,换成她去倒也名正言顺的。

想想自妹子嫁了人,眼下做事,一天比一天细密周到了,跟公婆处的和睦,和外头人打交道也知道和和气气,心里甭提多欣慰,起去院子里叮嘱她:“去了嘴巴放甜点,你朱大姐那是体面人,见不得那不讲究的。”

如意从厢房出来,听见关大哥这话,轻轻抿了个嘴,心里想着,朱婶儿最见不得的就是关大哥改不了在饭桌上说话的毛病,那日还埋怨了关大哥一句,说是他这副模样,今后迟早带坏了宣哥。

想归想,她可是不敢说出口的,也就弯着唇角跟着大嫂出门去。

走到朱婶屋门口,见屋里亮着灯,笑着朝里喊:“朱婶儿,宣哥。”

朱氏闻声从灶房里出来,眼瞧着陌生的关氏,迟疑地问:“这、这是……?”

关氏微微一笑,“大姐,我是如意的大嫂,得知如意在你屋学着绣活,早就惦记着想来道个谢,昨个忙了地里的活计,今个爹娘就叫我来瞧瞧大姐。”

她余光打量着朱氏简陋的四间屋,心里想着,屋里穷成这样,仍咬牙供着娃儿上学,这朱寡妇,确实不是一般的农妇,如意跟着她学绣活,看来是寻对了人了。

朱氏一听是如意屋里来的人,马上就带着笑容招呼起来了,“大妹子太客气了,先跟阿如两个进屋去,外头站着冷。”

她不常招呼人,口气怪生涩,前言不搭后语地把关氏请进了院子,便没话说了。

如意笑着拉起关氏上台阶,“大嫂,咱们进堂屋跟朱婶儿说话。”

朱氏笑了一下,“是,进屋去说。”率先走到门前,掀开门帘让着关氏先进屋去,后脚进屋,马上卸了围裙往厢房里走,伸手拢一拢头发,不好意思地说:“今个怪邋遢,先去屋里换一身衣裳。”经过陈宣跟前,拍拍他肩头,柔声说:“屋里来了客人,你先带着阿如到作坊里歇一会去。”

陈宣起了身,冲关氏礼貌地笑一下,转身往西边厢房去,他见着如意很是高兴,停了步子等她,在门前儿小声问:“你最近总也不来,娘说你近来帮着关大哥下地做活,累吗?”

关氏听见了,眼神在陈宣身上定了一下,心里暗暗有些诧异他的斯文俊秀,这在农村男娃里可不多见。

朱氏出门来,关氏便笑了,“大姐,你真客气。”

顺势坐在椅子上跟她拉起了家常。

关氏长得美貌,口齿伶俐,气质也秀美端庄,怎么瞧也不像是个已嫁作人妇的农家妇。朱氏知道她是关全的妹子,如意的大嫂,赵家村人。原本心里还道可惜了姑娘这么好的人才品貌,也就随意拉扯拉扯一日三餐,春种秋收的事儿。

谁知越聊越觉着稀奇,阿如这嫂子,竟然是个识文断字的,她虽没明说,可念没念过书的,说出的话儿到底不一样,她一听便能听的出来。

这样的谈吐礼仪,非得是念过书,受过良好教养的。

心里对她刮目相看,想想关全那副大咧咧的模样,怕是教不出这样的妹子的,疑惑着,倒也不好开口去问。

朱氏出身富裕,从小跟着她娘习字,也是念过几本书的,虽入乡随俗了这么些年,收下阿如这个聪明乖巧的孩子做徒弟,也欣赏关全的厚道善良,可打心眼里还是瞧不上农村人。眼下阿如的大嫂却叫她暗暗吃惊不已,心里想着,难怪慢慢相处起来,发现阿如身上的优点怪多,原来是有这样的嫂子成日在屋教导着。

她本不是个逢人便说的性子,可自从家道败落,来这村庄里,一日日的心事跟苦闷没一处能去诉说。

难道要她跟那些没见识的村妇一样,日日聚在一块,粗鄙、大咧地诉说着东家长西家短?

今个碰见了关氏,她讲话诚恳真挚,并不逢迎客套,正合了她的心意。话讲的投缘,便忍不住将这些年背井离乡,独自拉扯娃儿的许多苦处说给她听,一来二去的,听着关氏的宽慰话,倒真舒坦了不少。

也就在心里认下这个妹子,知道关氏今个为着如意来,关氏临走时便叫她放宽心,如意是个有天赋,知道努力的,只要日后心无旁骛的好好学,一定能掌握这一门手艺。

第八十五章 上门送布

如意跟宣哥两个刚从厢房里出来,就听见帘子外头朱婶对大嫂说的那几句话儿。

如意听见朱婶说起自己,心里一突突,寻味过来朱婶说的都是好话,才后知后觉高兴起来了。

原来朱婶从不开口对她说,心里却是满意的。

陈宣停下来,看着如意脸上挂着笑容,弯起唇角道:“上一回带来的图,密密麻麻画的都是花鸟,我娘夜里又翻出来仔细看了好大一会儿,直夸你进步快。”

如意眼睛一亮,马上追问他:“朱婶儿是怎么说的?”

两只圆眼一眨不眨盯着他,生怕错过了他脸上的一丝表情变化,陈宣从来没见过如意这样紧张着急,只觉着吊着她十分有趣,心中一动,敛了笑容,一本正经说道:“说来有些话长,赶明儿得闲了再告诉你。”

“长话短说,大嫂这会儿还跟朱婶说话哩。”如意刚央求了这么一句,关氏便掀开门帘催她,“阿如,你朱婶该歇着了,咱们先回。”

如意应了一声,临出门前,回头不甘愿地瞧了宣哥一眼,冲他皱皱鼻子。

宣哥浅笑一下,起去门外,跟着他娘一块送如意跟关氏出了院门。

今年的苞谷收成很好,关全留着一亩苞谷晾在自家院子,预备着磨出的玉米粉子留着自家吃。余下的五亩是要拿出去卖钱的,每天早起拉到大场子里晒着,夜里怕雨,赶晚饭过后就拉回屋里搁着。

可不巧,前几天还艳阳高照,关倩倩来第二天就下上了雨,秋雨淅沥沥的,从早上持续下到了下午,雨停了也不见半个太阳,关全瞧这天气,便说干脆也不用往场子里拉了,没得一会儿再下上,白忙活一场。

第二天阴沉着,等关全跟关倩倩两个把玉米拉到场子里,回屋还没歇一会儿,又稀稀拉拉落雨点,没消停,马上又去场子里拉回来。

雨一下就是连着三天,苞谷也就没办法晒,堂屋门前的廊头宽,都堆在北边堂屋廊下,今个关全去拆了几包一看,有的苞谷已经发了绿霉。

愁得直在廊头下打转转,“才说收成好,马上就来下雨天,这样下去,今年怕是要赔了!”又伸着脖子问关倩倩,“你屋里那头也不知下没下?”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抓紧了让苞谷晒够充分的阳光,秋收这一阵,收苞谷最是火热,若不紧着卖,过些日子等县里的粮仓都收了个满,苞谷价儿又要往下跌了。

可外头收苞谷的商人也实在是挑剔,非得玉米暴晒出来的,眼下家家户户卖玉米,若有捂了的,哪肯花钱儿去收?

他一口一句你屋里,并不知道她妹子压根没融入赵家。

关倩倩从厢房走出来,倚着堂屋门框静静看外头细密的雨帘,“下不下雨的,不还得看老天爷吗,我回去了也没用。”

关全见她漠不关心的,气的瞪她,“没良心的,吃着你公婆的,还不关心屋里的收成?”

关倩倩耸耸肩,没应声。

如意从南头出来,去廊头下解开最边上的布袋子,这是昨个她在堂屋晾过的,没有发霉。

便帮着关全把其余有些捂了的玉米往堂屋空地上摆,晾一阵子湿气。

堂屋地方小,她也知道这样短期能行,长期下去不顶事儿,可也不能眼睁睁瞧着大嫂她们着急,心想,能晾一晾也是好的,昨个她晾那袋子,不就没发霉吗。

可还没忙活一阵儿,雨突然就停了,乌云散去,东边出了太阳。

不大会儿的功夫,乌云转蓝天,连堂屋里都亮堂起来了。

关全上外头去,见天晴了,火速回家来架板车。

如意跟大嫂两个又把刚取出来的苞谷往袋子里装,并着廊下的十几个袋子,一袋子一袋子往板车上提。

三个人在院子里你运我接一通忙活,冯卓荣这时候来了。

他咯吱窝里卷着一卷布,瞧着有个七八尺,一路上逢人便打问关家,一路走一路问,到关家门前一看,大门开着,便上台阶去瞧,只见院子里三个来回忙活的身影,其中果真有个小姑娘,可他长期熬夜点灯,念书念坏了眼睛,从他站那处看,就只看见小姑娘梳着两个小髻,面目也不如何清楚,他心潮澎湃,立时就想冲进去,可想了想如今的境况,还是忍下心里那股子冲动。

他叩了叩门,闷声在外头等着,可等了好一阵子,见关全几个也没顾上理他,才清了清嗓子,客气地问一声,“关家大哥在吗?”

关全头也不抬,“啥事儿?”

关倩倩直起腰,往门口看了一眼,见来人二十来岁,身量瘦削,头脸儿白净,一看就知平日并不劳作,心里也就起了疑,这人莫不是她哥前些个形容那书生?

想了想,便扑嗦扑嗦俩手往外走,到了门前,朝院子里看了一眼,出去时半掩上大门,问:“你是冯家的?”

她说话开门见山,干散利落,审视的眼神直直逼视着冯卓荣,冯卓荣乍然一听是女人家,忙低下头去,自觉就后退了两步,“关大哥可在屋里?”

关倩倩笑了一下,“我是他妹子,如意的大嫂,有啥事儿可以跟我说。”

冯卓荣这才敢慢慢抬眼,一抬眼,蓦地就对上了一张俏生生的脸,他脸上一红,再不敢直视,“我今个……”

院子里关全的吆喝声打断了他的话,“阿如去给大哥开门,走嘞!”

紧接着,蹬蹬蹬的脚步声传来,大门吱呀一开,如意刚要开口叫大嫂,冷不丁被大嫂身旁站着的青年吓了一大跳,一抬眼,就对上了青年殷殷的目光,如意以前没见过他,只觉着奇怪,他怎么站在关大哥屋门前?

冯卓荣张了张嘴,嗓子眼里刚冒出个颤音来,关倩倩忽然横一步挡开了他的视线,“阿如,你先进去,大嫂有事跟这哥哥谈。”

如意心里仍有些好奇,却也没问,轻轻点了点头,默默转去院子里帮忙。

转过身时,不知为什么,她还是能隐隐感觉到青年的视线一直黏着在她背上。

关全拉着牛车往外头走,冯卓荣这才收回目光,侧身给牛车让了让,等关全出了大门才笑着和他打个招呼,“关大哥,我今个来……”

“阿如坐好,咱走喽!”关全根本不睬他,径直走去如意跟前儿,把她抱到堆高的玉米袋子上,仔细用手稳了稳,转身抽搭着牛儿往前走。

关氏也就去锁门跟上她哥,经过冯卓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