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书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书童-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话,毕竟人家一直以来都对自己挺有礼貌的。

    可是这次还没等彭岳说话,严梦筠就先絮叨上了,“彭大人,奴家知道这样问您不好,但是奴家平日就喜欢这些诗词,所以一时情难自禁,才不住问您。如果您不高兴了,奴家在这里给您赔礼道歉。”

    “不必不必,我理解你这种心情”彭岳此时心中真是禁不住一阵苦笑,你说的那么彬彬有礼,我还能拒绝你吗?你们严家人还真都不好惹,各有各的绝招

    “谢彭大人理解,其实奴家只是对好诗词过于追捧,绝没有窃取他人诗词的那种无耻想法,唉,既然无缘得见,那就不便勉强了”

    “得,我服了你了,你真厉害”彭岳在心中暗暗叹道,看着一旁严梦筠那遗憾幽怨的眼神,彭岳一时也有些哭笑不得,“严姑娘,笔墨何在,我把那首词誊录给你吧”

    “彭大人,您肯誊录给奴家啦?”严梦筠兴奋得笑道,“奴家多谢彭大人,奴家这就给您准备笔墨”

    过了一会儿,彭岳便在纸上将纳兰性德这首词挥笔写了出来:是梦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香,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窗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俩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纳兰性德这首悼念亡妻之词确实是上佳之作,当彭岳一字一句地誊录时,不禁又想起了紫菱,昔日之情,历历在目,泪水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本来严梦筠见彭岳在一旁誊写诗词,心里还很高兴,可是看着看着,彭岳竟在一旁流起了眼泪,严梦筠可就一下子慌了神,“彭大人,奴家错了,奴家不该让大人誊写诗词,没想到竟惹得大人感伤流涕。”

    “没有,这不是你的错”彭岳直起身来,擦擦眼泪,“是我自己一时感伤,没事的”

    “彭大人重情重义,奴家佩服。”严梦筠说话时面色有些凝重,一时竟说不出心里是个什么感受,也许此时心里真的不仅仅是敬佩之情吧。

    “严姑娘,这首词你就平日自己看看,千万不要拿给外人啊”彭岳此时从伤感中回过神来,又不忘提醒一下严梦筠。

    “奴家记得,奴家绝不会把这首诗词示之于人”严梦筠在一旁严肃地说道,“不过奴家见这首词写得情之深,意之切,恐怕作者应该也经历了切身之痛吧?”严梦筠边说边看了看彭岳,心中也为他的遭遇而感伤。

    “啊”彭岳真不知道一首词竟会引出严梦筠这么多问题,同时心中也在想办法让严梦筠彻底闭上嘴,不要再提这首词了,“严姑娘,不瞒你说,这首词乃是在下所作,我之所以写这首词,目的非常明显,就是想要悼念亡妻,因此我实在不愿意将这首词示人,一来这是对我亡妻的不尊重,二来我也怕牵动情绪,落得感伤,所以这也是我迟迟不肯示于严姑娘的原因,而且这首词我只写过一次,就将它焚于亡妻墓前,因此我希望严姑娘能够遵守你我的约定,万不可将这首词示人,你不要再提及关于这首词的任何事了”彭岳说这席话时,努力做出一副伤心的表情,心里却暗喜自己说谎话的功夫也是越来越高明了。

    “原来是这样”严梦筠看看桌案上那首词,心里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了,“既然如此,不如奴家现在就将这首词焚化,不然实在对尊夫人不敬。”

    “这倒不必”彭岳摆摆手,心里却为自己这招奏效而窃喜不已,“严姑娘只要不将这首词示于他人,那么在下就感激不尽了”

    “这是一定,奴家立誓”严梦筠说着,便煞有介事的深处三根手指,庄严肃穆地要对天起誓。

    “严姑娘不必如此,我相信你”彭岳见严梦筠如此,那颗担心诗词会流传出去的心倒是放下来了,可是想想刚才自己那样欺骗人家,心中又不免有些惭愧。

    “嗯,谢谢彭大人的信任”严梦筠红着脸应道,目光却不自觉地瞟向了桌案上的那首词,虽然那首词对于彭岳的亡妻来说,是一首悼亡之作,可是对自己来说,似乎却又有有着不一样的含义,毕竟这首词只有自己和他的亡妻见过,想到这,严梦筠心中竟涌起一股甜蜜:这首词写得真的很好,但是我绝对不会把它给别人看的。

    附注:1。纳兰性德:清朝康熙年间著名词人,著名权臣纳兰明珠之子。

第八十章:私口筹划() 
“夏大人,皇上真的同意了开私口之事!”彭岳一看见夏言,便兴冲冲地喊了起来。

    “我知道,你不必如此激动”夏言坐在座位上笑着招招手,“来,先来这边坐下”

    “我还真没想到,皇上竟然就那么痛快地同意了,看来当初选择走陶仲文这条道路还真没有错”彭岳边说边灌了两口茶,“这次严嵩还真出力了,看来我还是要好好感谢一下他。”

    “怎么,不是之前那种利用完严嵩,就赶紧和他划清界限的想法了?”夏言在一旁笑着说道。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划清什么界线,之前是自己的想法有些迂腐了,干嘛什么事情都那么旗帜鲜明,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该利用时就利用,该敌对时就敌对,这才是最好的状态”彭岳的话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是语气却是意味深长,“这件事皇上虽然同意了,但是如果现在我就和严嵩划清界限,难保他不会又串通陶仲文让皇上改了主意,所以我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将私口之事处理好,让这其中的巨大利润凸显出来,这样皇上就不会因为他人之言而改变主意了。”

    “不过你的话倒是让我提起了主意,他陶仲文一个道士,竟能以区区言语做到我们都没能做成的事情,这怎么得了?”夏言皱皱眉头,语气也变得凌厉起来,“这次是开私口之事,可是他以后要是起了歪心思,岂不是要祸国殃民了?”

    “夏大人言重了,这件事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复杂”彭岳轻松地笑了笑,“我之前说过,皇上对于这件事是犹豫的,也就是没个确定的准主意,所以在这件事上,他需要一个有力的建议,而这种建议不能出自于人,因为没有人能替皇上做决断,但是天可以。”彭岳边说边笑着指了指房顶。

    “对啊,我知道陶仲文就是利用这些装神弄鬼的把式糊弄皇上,可是以后皇上要是同样遇到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而他陶仲文恰巧在此时进一句谗言,那岂不是会出现**烦?”夏言在一旁忧虑地说道。

    “并不是这样,首先,皇上遇到的难以决断的事情并不多,他其实对大多数事情都有个倾向,存个意见,而这种情况下陶仲文是万万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必须要顺着皇上的思路说,这样才能固宠。”彭岳此时想想自己,想想夏言,其实每个接近权力中心的人都是活得如此小心翼翼,“不仅仅如此,皇上是个聪明人,他虽然迷信修道,但是对陶仲文并非偏听偏信,他其实对陶仲文参与朝政是存在芥蒂的,否则就不会让陶仲文只在礼部挂个衔称,皇上也知道陶仲文并不精通官道,这只是一种奖励罢了,陶仲文是个聪明人,他也明白这点,所以他轻易不会插手朝政之事的,因为他知道他没有那么多资本供他消耗挥霍。”

    “这倒也是,我看皇上也不会对那么一个道士如何听信,否则这个朝廷还不真乱套了?”夏言释然地笑笑,“不过陶仲文这次说服皇上也应该提起我们的注意,毕竟这件事情不算个小事。”

    “对,提起注意倒是应该,但是您也没有必要把陶仲文看得有多厉害,他之所以能成功说服皇上,还是因为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筹划得很紧密,让皇上在这方面动了大心思,要不然他陶仲文哪有那个本事?”彭岳发现现在好像是自己在为夏言解一个心结,想想竟有些可笑,“而且这次我们抓住了机会,再次提前上奏,为陶仲文创造了一个极佳的机会,要不然皇上怎么会问策于他,哦,不,问策于天,哈哈”

    “好了好了,不谈他了,我也知道这个陶仲文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只不过就是在皇上跟前沾了个眼神活,会说话的本事,然后再有个装神弄鬼的东西对了皇上的胃口”

    “额夏大人,您也不要这样想,陶仲文此人怎么也算是个厉害的角色,他虽然不会轻易出手,但是他要是哪天为了自保,或者什么,难保不会孤注一掷,所以此人还是万万不可招惹”

    “这我知道,没事我招惹他干什么”夏言笑着摆摆手,“算了,不说他了,还是想想开私口的事吧。”

    “对,您一说开私口的事,我倒是想起来了,其实这其中也有不少值得忧心的事情”彭岳皱皱眉头,舒了口气,“虽然眼下皇上同意了,但是皇上给的限制条件太多了”

    “嗯?皇上给出了什么限制?”

    “皇上一开始就提到了,不允许同倭国进行海外贸易”彭岳苦笑道,“其实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可没想到还是发生了,因为皇上这个要求根本就不现实。倭人之所以屡次泛海,就是想要取得我朝之物,进而取得通商贸易权,但是我们这样强行禁止,只会适得其反,让倭乱越来越甚,我真担心有一天”

    “那你就不能把此节向皇上讲清楚吗?”

    “我怎么不肯?可是皇上偏偏认准了这个死理,我能有什么办法?”彭岳说到此处,言语中也不免有些气愤,“开市舶司的时候我就向皇上提过,差点惹得皇上震怒,这次的情况比上次也好不到哪里”

    “不仅仅是如此,倭国那边不愿意,出海的商民也不愿意,你越禁止他与倭国贸易,他就越想和倭国贸易,因为这其中的利润要大得多”彭岳越说,语气之中的担忧之意越深,“而且皇上对细节也限制得很严,他说出海船只的路程、时间以及贸易货物都要进行详细规定,说要达到“有汉之威远而师饷不内耗,有唐宋之通货而情况不外泄”的效用,说白了不就是要对此进行限制吗?”

    “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实验性的,一开始也应该谨慎些,皇上心思缜密,能够有如此考虑,我们做臣子的应该欣慰。”夏言在一旁轻声说道。

    “什么?”彭岳万没有料到夏言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这是实验性的吗?看看唐,瞅瞅宋,它们哪个不推崇与外通商?”

    “可是他们都灭亡了”夏言平静地说道,“与外交流的越多,朝廷对大局的掌控力就越弱,如果哪一天朝廷失去了对这个国家的掌控力,后果可是难以想象的。”

    彭岳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夏言,他真想反驳一句“你以为明朝就不会亡吗?”,可是他却不能这样说,其实他也明白夏言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自己与他站的角度根本就不同,实际上夏言和朱厚熜是同样的想法,在他们眼中,国家稳定是最重要的,即使这个国家停滞不前,但只要它还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那就足够了。可是彭岳的想法恰恰与他们相反,在彭岳眼中,明朝与国家根本是不一样的,也许这就是他的许多主张措施都不能施行的原因吧,毕竟考虑的方面不一样。否则,又怎会是今日这种根本就没有多大改变的结局?

    “不一定是这样吧,唐宋灭亡可不是因为他们对外通商造成的”

    “但那也是一种隐患!”夏言敲敲桌子,“现在争论这些也没有用,既然皇上已经开了口,那你就赶紧按皇上的意思准备,其实现在这种让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这我知道,如今皇上松了口,我心里自然是高兴”彭岳叹口气,身子也跟着萎了下去,“可是被束缚住手脚的感觉总归是不好受”

    “谁做事的时候不会被束缚住手脚?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受到一些限制的”夏言笑着说道,“你现在就好好考虑一下开私口的事宜吧,毕竟这里面需要筹划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嗯,这是自然,恐怕这一段时间又要忙个焦头烂额了。”彭岳有些无奈地笑笑,“有些事情总归不能如愿,得到一点是一点吧,之前是我想的太多,也许真的是我太天真了”

    “好了,不要在这里自怨自艾了。”夏言也没听懂彭岳说得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当务之急是你要赶快选几个港口作为私口地址,然后擢选一些市舶司的官吏去准备布置”

    “几个港口?”彭岳笑着摇了摇头,“皇上只允许我先开一个港口进行试验,所以我没有过多的选择,只能有一处。”

    “啊?呵呵一处就一处吧,一处港口也要好好选啊,做好了自然就会有其他港口了。”夏言在一旁安慰道。

    “这个港址我早就选好了。”彭岳缓缓说道,“诏安梅岭一带,海域宽阔,适于船舶停靠,而且那里离市舶司比较近,做起生意来比较方便,我已经将这个想法向皇上说了,皇上虽然说再考虑一下,十有**也就是同意了。”

    “如此甚好,那接下来就是选拔相关官吏的问题了,我建议你还是从市舶司调人吧,毕竟他们比较熟悉这方面的事务。”

    “不,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愿意在市舶司调人”彭岳伸出手指抵在下巴上,好像在慎重思考某件事似的,“市舶司管的是官府贸易,所以他们有所忌惮,但私口管的是商民贸易,这里面就大不相同了,而且我害怕市舶司的小吏经过管官到管民的转变,态度会发生变化,那样更不利于私口发展,所以在市舶司调几个人筹划即可,但是底层小吏要从漕运那里选,他们对此可以说是更为熟络,知道怎样和上面打交道,至于管理职责,我认为还是从京城调一些正直干练的低级官员为妙,但是他们的心眼也不能太死,得活泛一些,要不然也做不了这种事。”

    “既然如此,那斟酌人选事宜就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你在这方面看得比较准。”夏言往椅背上一靠,开始闭目养神起来,“至于条例指定与相关细则,就都由你来整理吧,我对此也不通达,交给你做我还是比较放心的,不过就是要辛苦你啦。”

    “没事,不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事,能怕麻烦吗?呵呵”

第八十一章:坚定方向() 
“爹,没想到您刚和陶仲文说了没几天,他竟然就把事情给办成了。”严世藩一边挑着盘中的水果吃,一边看着严嵩问道,不过听起来似乎对这件事并不是很在意。

    “是啊,我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能办成”严嵩看起来并不是很高兴,“本来我以为和陶仲文说完之后,怎么也要过一段时间才成,没想到彭岳的动作那么快。”

    “嗯?”,严世藩将一粒果子扔进嘴里,“这不是陶仲文向皇上说的吗?关他彭岳什么事?”

    “当然关他的事,要是没有彭岳他们一群人,这件事怎么会有那么容易完成,你以为他陶仲文有那么厉害?”严嵩瞥了严世藩一眼,缓缓说道。

    “哦,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以为陶仲文装模作样地算一卦,然后说是上天之意,那么皇上自然而然就同意了,嘿嘿”严世藩抹抹溢到嘴边的果汁,丝毫没在乎严嵩抛过来的那个白眼。

    “哪有那么简单,要真是这样,那朝中之事岂不都是他陶仲文说了算了,还要咱们干什么?”严嵩撇撇嘴,“其实陶仲文在皇上跟前也不容易,只有皇上问到他了,他才能说说想法,而且还要谨慎言语,揣摩揣摩皇上的心思,你以为“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是说着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