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说完,就连荀彧都感到身上冷飕飕的。
这个贾文和,计谋不仅狠毒,还如此下流,我不如他啊。
“好,准了,不过要小心些,别让人知道是我们散播出去的。”
唉,这一招儿有些太下流,若是叫人知道是我干的,天下人会瞧不起我。
“传我军令,叫登州,莱州水军,每天巡海,拦截孙尚香。”
那孙尚香也是个大美人啊。
曹操不禁笑了。
第139章 走投无路()
甘宁和鲁肃在自己的军营里走着。
此时是下午酉时,刚刚打完了一场激战,现在已经收兵吃饭。
晚饭是干硬的烤馕,外加几块罗卜咸菜,水倒是管够,营地前面就是一条小河,凉水有的是,想取多少就取多少,不用花一点钱。
自从跟随公孙康出兵之后,几乎每一仗,江东兵都是前锋。
将士们的盔甲,都已经损坏,刀箭也越来越少。
阵亡的士兵,已经有四百一十人,受伤的就更多了。
缺医少药,很多伤员得不到救治,就在哀嚎中死去。
战斗减员还只是其一,因为水土不服,不少人患上痢疾,其中不少人就拉肚子拉死了。
除了伤员和病号,目前能够参加战斗的,只剩下七百来人。
一千五百多人,减员了一半还多。
开始的时候,因为江东兵都是精锐,战斗力比较强,公孙康对他们还算说得过去,在兵器和伙食上,都跟其他队伍相同。
随着江东兵减员越来越多,公孙康也对他们越来越冷淡,伙食变得越来越差。
“这样的伙食,怎么能冲锋陷阵啊?”
鲁肃痛心道。
“唉,刚刚我去找了公孙康,他说粮食紧张,唉,算了,他的居心你还不知道么?恨不得把我们全都折损进去。”
甘宁无奈道。
甘登匆匆走来,到了甘宁身边,放低了声音。
“兴霸,张卓来了。”
“典船校尉张卓?他不是回江东了么?”
“又从江东回来了,我已经把他安排在大帐里面。”
“有人发现他么?”
“没有。”
“好,你注意戒备,辽东人来了,就拦住他们,千万不能叫他们发现张卓。”
“兴霸放心,我排几个心腹监视,保证万无一失。”
“子敬,请随我来。”
鲁肃见甘宁神色严肃,点点头,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跟着甘宁走进帐篷。
“子敬,兴霸,可找到你们啦。”
张卓急忙拉住了两人的双手,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张校尉不要着急,有话慢慢说,见到主公了么?郡主可好?”
鲁肃急切地问道。
“见到主公和大都督了,大都督安排,结盟之事已不可为,叫你们择机自行撤回江东。”
撤回江东,说得简单,千山万水的,这么多人,怎么撤回去?
“我在沃沮那里,见到了郡主和徐夫人。”
“她们如今怎么样?那里的弟兄们如何?”
“郡主已经上船出海,目前正赶往江东。徐夫人跟刘封在一起,安全无虞,那里的江东弟兄们很好,只有八十人阵亡,刘封已经平定沃沮。”
“平定了沃沮?怎么可能?”
再也没比这个消息让两人震惊的。
张卓就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两人听了,不禁瞪大了眼睛。
原本以为刘封只是再胡闹,一千五百江东健儿交到他的手里,不会剩下什么。
没想到,如今健儿们只有极小的损耗,不仅平定了沃沮,郡主还逃了出去。
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此时甘宁也顾不上更多感慨。
“我带了四个人出来,路上遭遇高句丽人,他们拼死掩护我逃了出来。路上我假扮商贩,一路打听,在你们后面跟了三天,此刻才找到机会混了进来。”
“郡主也说了,叫你们想法自寻生路,实在不行,就到沃沮投奔刘封,那里有我们的战船。”
“投奔刘封?他就可靠么?”
鲁肃现在谁也不敢相信。
“郡主就是刘封安排逃走的。”
张卓此话一出,甘宁和鲁肃再也不吱声。
过了许久,甘宁叹了口气。
“太白乃真豪杰也。”
“你们还没吃饭吧?我带来了一些酒菜,一起吃。”
张卓打开褡裢,从里面掏出两只烤鸡和一罐酒。
甘宁和鲁肃立刻瞪大了眼睛,口水都流了出来。
上次吃到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似乎很久了吧。
很快,两只烤鸡。,六张烤饼,一罐酒就一扫而空。
甘宁摸摸肚皮,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校尉,怎么不多带些酒肉呢。”
“连你们都吃不到酒肉?刘封那里,普通兵卒都能时常吃上酒肉啊。”
“唉,在这里寄人篱下,一言难尽啊。”
这一回,鲁肃可是尝到了什么叫做吃苦的滋味儿。
“兴霸,既然郡主已经逃走了,我们也可以逃跑了。”
吃饱了,鲁肃也有了精神。
“公孙康日夜监视我们,我们怎么逃?逃到哪里去?便是逃到沃沮去,那里距离这里也有上千里,都是辽东的地盘儿?一路上还怎么走?没了粮食,我们吃什么?”
“实在不行,就逃进山里。”
张卓觉得陆丰都能平定沃沮,逃进山里行军,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儿。
“逃进山里?毒蛇猛兽,人少了还行,这么多人,在山里也隐藏不了。再说了,在平地还能抢些吃的,到山里吃什么?”
“草根树皮,蛇鼠虫蛙,哪样不能吃?”
“这些东西还能吃?”
这可超出了鲁肃的认知。
寻常时候捕捉几个,作为野味吃一下未尝不可,但是当饭吃,可就不现实了。
“刘封那里的人,就经常吃这些。郡主和徐夫人都吃。”
“你不是说他们经常吃酒肉么?难道他们也缺粮食?”
“不缺粮食,这叫做野外生存训练,他们专门训练很长时间。”
这种训练,张卓没赶上,那些东西,他也没吃过,但是他到了沃沮,这些事情就都知道了。
“刘封那里训练过,我们这里不行。再说了,还有那么多伤员怎么办?我们要是扔下他们,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商量来,商量去,几个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要不就在这里呆下去,很快就要打到高句丽王城丸都城,或许就要收兵呢。”
鲁肃还报有幻想。
公孙康攻打高句丽的战事虽然艰难,但是一直在往推进,战果也很不错,目前距离高句丽都城丸都城只要一百多里。
下一个目标,就是攻占丸都城。
现在已经进入秋天,天越来越冷,这里地势又比较高,将士们都没有冬衣,攻占丸都城之后,公孙康很可能收兵。
如果挺过了丸都城之战,即使不能回江东,也可以喘息休整一下,让伤员们尽量恢复身体。
“即使攻占了丸都城,公孙康是否还会叫我们追剿残敌呢?况且郡主已经走了,公孙康恼羞成怒,我们这些人也就没用了。他若是想除掉我们,几百人又哪里是他几万大军的对手呢?郡主说过,叫你们不要对公孙康抱有幻想。”
张卓这么一说,鲁肃和甘宁又为难了。
第140章 天不绝我啊()
几个人想了种种方案,最后又都被自己否决了。
甘登进来。
“兴霸,公孙太守叫你去他营中议事。”
“好,我这就去。张校尉,你在此等候,我一会儿就回来。”
“兴霸小心说话。”
鲁肃叮嘱道。
“我知道。”
甘宁来到公孙康帐中,已经有不少辽东将领在此饮酒。
“哟,兴霸来了,快就坐,给兴霸斟酒。”
公孙康格外热情。
平常都是爱答不理的,今天怎么这么热情?
甘宁心里就纳闷儿了。
“兴霸,告诉你个好消息,陆丰已经平定沃沮,你们江东军在其中,功劳不小啊。”
“惭愧,那是别人的功劳。”
“咦,兴霸这么说就不对了,你们在这里立下的功劳也不小嘛,每次都是冲锋陷阵,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没忘了你们的功劳,来,大伙儿敬兴霸一杯。”
公孙康带头,众将领就一起喝了一杯。
“再给兴霸斟酒。对了,兴霸,还有一个好消息,你们的郡主,已经回江东去了,是我叫陆丰送他回去的。”
你还有这个好心,若不是张卓来了,还真就叫你给骗了。
“谢谢襄平侯,宁感激不尽。”
“兴霸不用客气,前一阵子,战事繁重,你们的战事也多了一些。粮草官对你们也有些苛刻,我已经把他杀了。”
“从明天起,给你们的军粮和肉菜加倍,军械也都给你们补充齐全。目前要扫清丸都城外围,为攻打丸都城清除障碍。你们的任务,就是跟张宽的一千人马共同攻打鸭绿水边上的靠山城,切断丸都城的后路。”
“等到打下丸都城,我们就收兵回襄平,论功行赏。你们愿意回江东,就回江东。不愿意回江东,就留在辽东,给你们分配土地房屋。兴霸是难得的人才,我真心挽留兴霸留下,绝不亏待于你。怎么样?兴霸,回去好好想想。”
“谢谢襄平侯的看重,卑职回去好好考虑一下。不过,卑职还有一事相求。”
“说,只要能做到的,我就答应你。”
“营中伤员甚多,缺医少药,还请襄平侯在医药上。”
“行,明日就叫医官前去,送医送药。”
“谢大帅,卑职急于把好消息告诉弟兄们,请允许告退。”
“好,你去吧。”
甘宁出去,公孙康的笑脸立刻变的冷若冰霜。
“张宽,打下靠山城,就把江东人赶尽杀绝,不留一个活口。你明白什么意思吗?”
“是,大帅。卑职明白,江东人都是高句丽人杀死的,跟我们无关。”
“这就对了嘛,江东人立下了不少功劳,到时候我要亲自为他们吊丧,打下丸都城,为江东人报仇。”
“大帅高明。”
“哼,孙尚香跑了,就叫他们江东人给顶罪。”
“大帅,沃沮那里的江东人怎么办?”
“那些人嘛,跟着陆太白平定沃沮,也立下了大功,自然要受赏啊。有功不赏,今后还有谁给我们卖力?不过嘛,得了赏赐,就要出力啊,高句丽还有余孽,三韩那里也不太老实,濊人似乎也该收拾一下吧,那些江东人能征善战,要给他们更多建功立业机会嘛。”
“哈哈哈,大帅高明啊。”
众人又是一阵狂笑。
“陆太白年纪轻轻,仅用三千人马,就一举平定沃沮,真的可喜可贺。当初他请命出征,别人都说他浮夸自大,唯有我看出此人不凡,力排众议,重用于他。如今果然没叫我失望,来,为太白干一杯。”
“大帅慧眼识英雄,知人善任,我等佩服,干!”
众人谀词如潮,又干了一杯。
甘宁回到帐中,就把到公孙康大帐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个公孙康,怎么一下子就发了善心?他做事可不是这样的人啊,其中是否有诈?”
鲁肃尽管忠厚,但并不是傻瓜。如果只是忠厚,在江东也不会身居高位。
“我也怀疑其中有诈,很可能他见郡主走了,目前大局已定,我们也没什么用处,干脆就借高句丽人的手,把我们除掉。”
“不仅仅是高句丽人,他派张宽去,也可能是冲着我们来的。靠山城那里只有四百高句丽人,我们自己去就能对付,何必还要叫张宽去协助我们?以前他可是看着我们死的越多越好,这一下子就变好了,肯定不同寻常。”
“那我们怎么办?如今到了生死关头,不能再有任何幻想。”
“实在不行,就只好跟他拼个鱼死网破。”
其实,张卓来传达了江东的指令,那边孙尚香也走了,鲁肃和甘宁就明白,江东已经抛弃他们了。
要想活下去,根本指望不上别人,只有靠自己。
只是他们终究是江东人,对江东还抱有感情,不愿意说破这个真相而已。
毕竟这是大都督安排的,不是主公安排的,或许主公不知道此事呢。说不定哪一天,主公就带着强大的水军来营救呢。
“兴霸,你说那个靠山城在鸭绿水边上?”
张卓问道。
“对,就在鸭绿水边。张校尉,你有什么办法?”
“你们还记得我们去年冬天到安平口的情形吗?”
“记得啊,可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你们还记得,安平口那里有许多大木头吗?”
“是有许多大木头。”
甘宁也想了起来。
“你们知道那些大木头是从何处来的么?”
“从鸭绿水上漂浮下来的,啊,校尉,我明白了,你是说,我们可以从鸭绿水乘坐木筏,顺流而下?”
甘宁终于理清了思路。
“对,乘坐木筏到安平口,去年你们就是在那里登陆,前往乐浪去见凉茂的。”
“既然能见凉茂,就能赶到遂城,跟那里的江东弟兄汇合,咱们的大船都在那里,就可以从那里出海,返回江东。”
甘宁和鲁肃互相看了一会儿,随即哈哈大笑。
天不绝我啊。
“两位且慢高兴。”
张卓声音冷静了下来。
“张校尉,还有什么不妥?”
鲁肃问道。
“我们固然能从绿江水顺流而下,也能抵达遂城。但是能不能从那里脱身,还要看刘封的意思。”
“我们那里还有一千四百多弟兄,刘封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鲁肃不认为这会有什么问题。
“你们想得简单了,这一千四百个弟兄,不是以前的弟兄。徐夫人已经跟刘封以夫妻相称,苏羽凡对刘封言听计从,剩下的弟兄们,我就跟你们说实话吧,对江东也非常失望。到时候能不能跟我们一起走,还真就不好说。”
“再说了,那里还有刘封的嫡系庄园兵和一千辽东军,想从那里脱身,并非易事。”
甘宁和鲁肃又沉默了。
第141章 突围()
三天后,靠山城外,三道江边。
江东军和辽东军在这里相邻驻扎。
这里距离高句丽的靠山城只有二里地。
至少在表面上,公孙康没有失言,给甘宁的江东军送来了不少药材,还派医官来给伤员救治。
答应的军粮和军械也都给补充了。
按照甘宁和张宽的计划,准备后天就对靠山城进攻。
甘宁军中,此时笼罩着一股紧张而兴奋的气氛。
各级将领已经暗中向士兵传达了将要返回江东的计划。
士兵早就在公孙康这里呆够了,巴不得有这个机会,现在主帅决定脱离公孙康,回到江东,立刻得到了上下一致拥护。
况且公孙康准备把他们赶尽杀绝的决定,更是让他们同仇敌忾,团结一致。
现在,他们就等着主帅一声令下,就杀向辽东兵。
经过反复的谋划权衡,甘宁、鲁肃、张卓三人决定,今天晚上就向辽东兵发起突然袭击。
打败张宽的辽东兵之后,再进攻靠山城,夺取靠山城的船只和木材,从这里顺鸭绿水而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