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此事就由我来操刀。不过,太白的战术,在别人看来,有些不合路数,所以,中间的种种过程,就不详细些写了,只说主要的战果。”
“另外,除了公孙恭,公孙康那里,最好也上书一份,重点突出切断高句丽人后路和后方上。如此一来,就把你沃沮的战事和公孙康高句丽那边的战事,结为一体。”
刘封立刻明白了方伯居的意思。
把自己的沃沮之战,作为公孙康方面战事的一部分,淡化自己的独立性,把功劳归功于公孙康。这将有助于减少公孙康对自己的怀疑,证明自己没有野心。
“同时,还要给凉茂去一封书信,对凉茂的支持,表示感谢。”
这个意思,也跟公孙康那里一样,也是给凉茂送一个人情。
“还是如水考虑的周到,就这样定了。”
“太白年纪还轻,又刚来辽东不久。辽东的势力,其实也错综复杂,若是崛起太快,很容易引起各方忌惮和防范。所以,目前还是低调为好。”
“感谢如水的提醒,如水是真正的朋友啊。”
刘封知道,方伯居这样做,确实是为了自己好。
尽管自己低调,但是平定沃沮的功劳在那里摆着,谁也不能无视这一点。
在这里恢复郡县制,对于凉茂和公孙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对于自己来说,也可以用稳定这里局势的借口,在这里驻军,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悄悄地壮大自己。尽量避免卷入权力中心的漩涡里去。
“能跟太白一起做一件大事,我也感到荣幸。不过,恢复郡县一事,不宜太快,可在信中提出建议,由公孙康、公孙恭和凉茂他们决定。我想他们一定乐于玉成此事。”
这也是把名誉让给别人的韬光养晦之法。
“好,就照先生所说。此次前来,没去拜访凉茂,待这里稳定下来,我就去走一趟。”
“呵呵,这个倒是不必了。此信一到,用不了多久,凉茂就会自己前来劳军。”
方伯居说的十分自信。
“先生如此肯定?”
“这也是大功一件,谁不想跟着沾光了?你若失败,自然没人来亲近你,但你现在胜了啊。”
“哈哈哈,倒也是人之常情啊。”
打了胜仗,人人都想跟着沾光。打了败仗,人人都离得远远的,生怕受到连累,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道理。
“若想叫沃沮人彻底臣服,光凭武力还不行,还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先生请讲。”
“首先,要开放商路,让山里的东西能够出去交易,让山外的商人能够随意进来。有了交易互市,互通有无,这里的人才能稳定下来。”
“这个我有一些想法,盐和生铁、粮食,今后打算解禁。”
“对,有了这些东西,沃沮人就不用去抢,可以用自己的药材、皮毛等物来交换。”
“此外就是赋税、徭役、兵役,要尽量和减轻,别让人家承担不起。最好能减免两年赋税。反正以前这里也不交什么赋税,也不在乎这几个钱。”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等以后再说,此刻就回避不提。”
“我建议,以前从这里抢去的那些东西和抓去的那些人,只要查明没有重大罪行的,就给予发还和释放,用以收买人心。”
“如此双管齐下,恩威并济,沃沮人就会逐渐认可我们,最起码,不会再跟高句丽人勾结在一起,共同反抗我们。”
刘封也承认,光凭军事手段,固然能够打败沃沮人。
但是要想从此稳定这里的统治,有力地控制这里,还需要政治、经济这些手段。甚至需要教育、宗教等手段,进行教化。
归根结底,还要争取民心,让人家认可你,接受你。
否则的话,就会象以前一样。
大军压境,人家抵抗一阵就跑了。大军一走,就恢复了老样子。
不过,想收获民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一旦成功了,好处也是巨大的。
沃沮地区可以成为一个样板,成为刘封的一个民心工程,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第128章 你必须走()
第二天,左云和陈康就从各自的部落里面,派出了熟悉沃沮情况的人员,前来配合刘封军的行动。
这些人员被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配备给了方伯居和方宏,跟随由陈二狗负责的十个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沃沮各地,进行清查山林、土地、编户造册的工作。
另一部分配备给苏飞,作为先导,配合追剿顽固敌人的行动。
于此同时,由周紫领导的周家女兵,负责对那些被抢到大营去的俘虏和物质进行甄别、发还工作
周紫的目的,就是来打仗的。但是她们没有山地作战经验,也没有进行训练,刘封好说歹说,周紫才接受了这个任务。
孙尚香和徐舞蝶担任的,则是追剿顽敌的工作。
一百名江东男兵,也被分配到了这只队伍当中。
辰时初刻,携带好各种装备,孙尚香和徐舞蝶出发。
在军营门口,遇到了刘封。
“太白,我们出发了。”
孙尚香说道,表情平常,看不出喜乐哀愁。
“好,小心一些,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刘封看看徐舞蝶,徐舞蝶只是跟他笑了笑、
这一次出去,就准备安排孙尚香离开,徐舞蝶已经知道了消息,只有孙尚香和她的手下们,还蒙在鼓里面。
“太白放心,一定不让你失望,开拔。”
“郡主。”
刘封本能地喊了一声。
“什么事儿?”
“哦,没事儿,一路顺风。”
“知道了,今天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走啦。”
看着孙尚香的背影,刘封不禁有些失落。
以前跟孙尚香交往的一幕一幕,不禁浮现在脑海。
就这样分别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相见?相见了,是敌人还是朋友?
她如果真的嫁给了玄德老爹,将来见面的时候,不知作何感想?
算了,江东和巴蜀已经势同水火,她也不可能嫁给玄德老爹了。
唉,愿意嫁给谁就嫁给谁吧。
现在也没有能力保护她,能够回到江东,就是她目前最好的结局。
孙尚香和徐舞蝶并肩走在山林中。
“嫂嫂,太白这一次给的任务,颇有些奇怪。”
孙尚香说道。
“郡主,有什么奇怪的?”
“按理说,追剿顽敌,应该先近后远,近处安定下来,才好逐渐扩大。古川水那里,离这里上百里,何必舍近求远?”
唉,郡主还是非常聪明的,一下子就看出了古怪。
“太白用兵,不循常理,每每出人意表。此次叫我们到古川水,一定另有深意。”
他确实是另有深意啊,只是目前不能告诉你而已。
“什么另有深意,我看这个刘封,就是故意刁难我们江东人马,把这种深入敌后的苦差交给我们,也好叫我们损兵折将。”
典马校尉虞重,跟刘封接触不多,了解不深。
现在江东的兵马,都归刘封节制。就连郡主都得听从刘封指挥,虞重心里自然不服气。
“虞校尉不可乱说,刘封不是那种人。”
孙尚香替刘封辩解道。
“唉,郡主心地善良,哪里知道人心的险恶。总之,今后一定要小心防范刘封。”
“虞校尉,你这样说,就有些过分啦。太白不是这种人。有些事情,将来你就会明白。”
徐舞蝶可不愿意别人说刘封的坏话。
我此刻就明白,你已经跟刘封混在一起了,自然帮他说话。
虞重心里愤愤道。
不过,徐舞蝶的身份在那里摆着,他也不敢明说。只能暗自腹诽。
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敌人,一天也没有战斗。晚上宿营后,第二天继续向古川水行军。
午时一刻,终于到了海边的一个小渔村。
这里有几十户人家,分散地坐落在一处悬崖下面。
远远地,就看见了两艘大船,停在海边。
“那两艘战船,好像是我们的船啊。”
孙尚香对于战船非常熟悉,一眼就认了出来。
“我们过去看看,孙桂,前面开路。”
徐舞蝶命令道。
孙桂就是同行的一百名男兵的都伯,也是孙尚香的孙家族人。此次苏飞派他来,就是因为他是孙家的族人,忠诚度比较高,有利于保护孙尚香。
孙桂很快回来,还带了一个人过来。
过来的人,正是苏飞。
“羽凡,你怎么会在此地?”
孙尚香问道。
“禀告郡主,奉主帅之命,末将专门在此等候郡主。”
“等我?什么意思?”
“主帅命令,送郡主回江东。船已经准备好了,就请郡主上船,即刻起航,返回江东。”
“刘封的命令?”
“对,正是主帅的命令。”
“苏飞,你该知道我的心意,我怎么能扔下江东健儿,独自逃生呢?此事万万不可。”
“孙都伯、卢都伯听令,主帅命令,你们二人率领本部兵马,护送郡主回江东,不可有误。”
卢都伯,就是孙尚香的女兵头领。
“我不走。我要回去找刘封问问。”
“不用问了,这就是刘封的意思,也是我们大家的意思。”
徐舞蝶说道。
“嫂嫂,你。”
徐舞蝶上前,抱住了孙尚香,不自觉就留下了眼泪。
“郡主,你要体会大家的一片苦心。你在这里不安全,只有回到江东,才是最好的结果。”
“嫂嫂,你呢?”
“我留在这里,你放心,我不会有事儿的。好啦,走吧。”
“不行,要走大家一起走,这样回去,叫我怎么见江东父老?”
“卢英姑,还等什么,把郡主带到船上去。”
卢都伯犹豫了一下,手一挥,上来四个女兵,不由分说,架起孙尚香手脚,就往船上走。
“放开我,我不走,我不走,你们竟敢以下犯上。”
“孙桂,郡主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夫人,苏将军,末将一定不辱使命,谢谢。”
孙桂单腿跪下,深深行了一礼。站起来手一挥。
“全体听令,上船护送郡主回江东。”
士兵一见有了机会回江东,哪里还能不高兴?嗷地一声,就向船上奔去。
那些女兵们,也都纷纷上船,只剩下了徐舞蝶的十二个亲兵,还在身边。
“你们跟了我一回,现在也没有什么能给你们的。如今就给你们一条活路,你们都上船,回家去吧。”
徐舞蝶又转向一直在边上呆立的虞重。
“虞校尉,回去跟哥哥和大都督说,我这些亲兵回到江东,就多少给些赏赐,叫他们回家嫁人,不要再留在军中。”
第129章 分别总是难免的()
虞重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
原来刘封竟然有这样的安排。
此前我还曾经那样诋毁他,原来是我错了?
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心里不禁感到一阵愧疚。
“羽凡,请转告太白,是我虞重错了,代我向太白说一声抱歉。夫人,你也跟着回去吧,留在这里太危险。公孙康不会放过你。”
“虞重,我意已决,你走吧,好好护送郡主回去,拜托了。”
虞重半跪下来,双手举过头顶,施了一个大礼。
“感谢夫人和羽凡的良苦用心。虞重粉身碎骨,也要护送郡主回到江东。”
“好啦,走吧。你们也都走吧。”
徐舞蝶向亲兵们挥挥手。
但是这些女子,没有一个动的。
“夫人,你对我们怎么样,我们清楚。你不走,我们会抛下你独自逃命吗?叫我们回去,如何见江东父老?”
亲兵头目小米热泪盈眶。
“唉,你们怎么这么傻?留在这里九死一生,还是回去吧。”
“除非夫人回去,否则我们也留在这里。谁愿意走谁走,反正我不走。你们谁想走,就上船去。”
小米看着亲兵们,个个都是坚毅的样子,没有人动弹。
“算了,夫人,既然她们都不愿意走,就留下吧。没有她们,你在这里也确实不方便。虞重,你也上船吧。”
苏飞说道。
“好吧,既然你们不走,就留下跟我生死与共吧。”
“对,我们都留下。”
一帮姑娘们,终于不再纠结。
虞重上船后,就收起了船桥。
徐舞蝶和苏飞站在岸边,孙尚香仍然被几个女兵架着,站在船舷边儿。
“嫂嫂,羽凡,你们保重。请转告太白,谢谢他的好意。”
事已至此,孙尚香也知道,自己不走也不行,也就暂时接受了这个结果。
只是心里却百感交集。
没想到刘封竟然做了这样的安排。
只是这一走,还能不能见面呢?或许这一生再也见不到了吧?
想起了刘封,想起了那些跟着自己一起来到江东的人,不禁一阵悲哀,眼泪滚滚流下。
“郡主一路顺风。”
徐舞蝶和苏飞频频向船上招手。
船动了,缓缓移动,速度渐渐加快。距离越来越远。船上说话的声音已经听不见,只有招手的姿势还能看见。
苏飞带来的一百二十多名士兵,在他还在黄祖麾下的时候,就是他的手下。苏飞投降江东的时候,就跟着一起归降,算是苏飞的铁杆儿嫡系。
他们也都是江南人,此时看着那些江东人乘船离去,心中也不禁百感交集。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回到家乡,跟亲人团聚呢?
船影越来越小。
“好啦,我们也该回去了。”
苏飞的声音,有些萧索。
“是啊,该回去了。天天跟郡主在一起,如今倒是真的有些不舍呢。”
徐舞蝶悠悠道。
“郡主此去,一路上也是重重险阻,想回到江东,并非易事。唉,尽人事,听天命吧。”
“郡主一走,太白怕是不好跟公孙康交代啊。”
“是啊,辽东人不是傻子,没那么容易骗过他们。不过也没关系,他们想对我们不利,也没那么容易。”
苏飞回转身,面向留下的士兵。
“孙尚香失踪,我们开始搜索孙尚香。”
士兵们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哈哈大笑起来。
“是,搜索孙尚香。”
“我们也搜索郡主吧。”
徐舞蝶向自己的亲兵道。
“是,夫人,搜索郡主。”
姑娘们格格格笑了起来。
两天之后。
派出去的各路追剿顽敌的队伍,已经陆续回来,只剩下孙尚香、苏飞和徐舞蝶的队伍还没有回来。
各路队伍有的收获大一些,有的收获小一些。抓回来的人,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
有的经过审问关押起来,有的审问之后,找了保人就放了回去。
第三天,苏飞和徐舞蝶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一个消息,说是计划跟孙尚香在古川水汇合,但是等了一天一夜,也没见到孙尚香的人马。
他们到处搜索了一番,也没见到踪影。
“怎么可能?孙尚香手下一百多女兵,还有孙桂手下一百名男兵,二百多人,怎么能说不见就不见了?”
主帅刘封一向温和,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