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人问道。
“将来再卖给沃沮人啊。或者他们拿药材、毛皮这些有用的东西来换啊。”
“此外,我已经得到了沃沮人内部传来的消息。此刻已经有很多沃沮人,挖掘了大量的黄薯藤,正在晒干,准备卖给我们。”
“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钱,但是可以采取两个方法。其一是用盐来换,其二是从他们手里赊销过来。只要把这些黄薯藤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就从经济上卡住了沃沮人的命脉,占据了极大的主动。”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不过,要是高句丽人和沃沮人的部落头人不让他们大量挖掘黄薯藤,或者不让他们卖给我们,那时候怎么办?”
贾同理又发出了疑问。
“是啊,那些高句丽人和部落头人们,也不是傻子。开始的时候,他们或许不明白将军的意图。但是,大量挖掘黄薯藤,就等于断了他们的粮食,今后要是获得粮食,就只能到汉地来买,或者来抢。他们不会不明白其中利害,一定会阻止。”
周青不愧是大家子弟,这个问题提得很现实,也很有见地。
“周将军说的没错,所以我们就要采取第一个军事行动。这就是斩首行动。”
“斩首行动?”
“对,斩首行动,羽凡,这件事情你来讲吧。”
苏飞站了起来,看看众人,站到地图前面。
“斩首行动的第一步,就是一举消灭高句丽派驻在沃沮人的所有大人和他们的随从。”
啊?这就要开打了?
其余的人互相看看,低声议论起来。
杀人这件事儿,对于这些人来说,可比刚才刘封说的经济战什么的,更加令他们感兴趣。
经济战的事情,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总是懵里懵懂的,叫人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效果到底会怎么样。
直接消灭高句丽人,这样的事情就简单得多。把人杀了就是,没有那么多啰嗦的事情。
“消灭了高句丽的大人,一是可以直接切断高句丽跟沃沮人之间的联系,免得高句丽再来干预沃沮人的内部事务。二是让沃沮人断了后路,不再指望依附于高句丽人,因为所有的大人被杀,高句丽也不会轻易放过沃沮人。逼着他们跟高句丽人断绝联系。沃沮人害怕高句丽人,就只能跟我们合作,投靠我们。”
“无论是粮食,还是其他贸易,沃沮人今后也不可能跟高句丽人合作,只能跟我们汉地人合作。”
“杀了高句丽人,还有沃沮人的部落头人呢?”
公孙楚问道。
刘封不禁点点头,露出赞许的表情。
知道提出来问题,就证明他们已经知道思考了。也对这个行动表示认可。
这是一件好事儿,起码证明自己这些人,在思想上已经基本统一,赞成自己的行动方案。
周青和公孙楚是辽东本地人,他们跟自己统一了思想,就会服从自己的指挥。
至于孙尚香的江东军,刘封自信,他们现在是跟自己站在一起的。
因为目前来说,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公孙将军说的没错,沃沮人的部落头人,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就有了斩首行动的另一个行动,那就是斩杀沃沮人的部落头人。”
“沃沮人的各个部落当中,黑水部最为强大,他们对于我们汉地人犯下的罪行也最多。所以,我们的第一批目标,就是黑水部落。确切地说,也就是黑水部落的四个头人,也就是父子四人。”
“他们就是父亲金龙和他的三个儿子:老大木龙,老二火龙,老三土龙。”
“所以,我们这一次斩首的目标,就是十四个人。高句丽的十个大人和黑水部的四龙。”
苏飞在地图上狠狠地砸了一下。
众人一下子精神起来。
“此刻,就发布各部此次作战的任务,众将听令。”
众人一起站了起来。
第105章 情况有变()
沃沮人的地盘,大致上在半岛的东部。从北部的盖马大山起,一直向南延伸,最后跟三韩接壤。
从山区到东边的大海边,基本上都是沃沮人的地盘。
山区的西部,是低矮的丘陵,一直延伸到西部海边,目前仍然是汉朝的地盘,属于乐浪郡的范围之内。
公孙度以前征伐沃沮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沃沮人居住在大山里面,而且居住分散。
大军一到,沃沮人就逃进深山老林里面去,找人都找不到。大军无法展开作战,骑兵更是无法施展威力。
相反,沃沮人可以凭借有利的地形地势和对于环境的熟悉,不断地袭扰大军。打了就跑,叫大军无从下手。
时间一久,巨大的粮草消耗,就让大军拖不起,只好退兵。
大军前脚退,沃沮人后脚就回来。仍就袭扰掳掠低地和平原上的汉地居民。
这就是沃沮人和濊人等部落一直不服朝廷管辖的主要原因。
汉室衰微,天下诸侯并起,公孙度割据辽东,虽然仍然奉汉室为正宗,但实际上已经与独立王国无异。
公孙度出行的节钺仪仗,其实都跟天子一样。
不过,即使强势如公孙度者,在沃沮人面前,也束手无策。
高句丽崛起之后,征服了沃沮人。乐浪郡也只是自保而已,无力恢复以前对于沃沮人的统治管辖。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封开始了对沃沮人的战争。
此次的斩首行动,从三天之前开始。
刘封、苏飞、孙尚香、徐夫人、周青、公孙楚、陈大狗、陈二狗、何俊等十四个头目,每人率领一个三十人的精锐小队,秘密进山。
每队的目标,就是高句丽的十个大人和黑水部四个三老一共十四个人当中的一个。
大营那里,则留下贾同理坐镇。该训练的时候训练,该搞军市,继续搞军市,在表面上,一切都跟以前一样。
刘封的目标,就是高句丽派驻在沃沮人当中的大人总头目苏文达。
高句丽人的构成成分,其实比较复杂。
他们当中有最早的夏商周秦遗民,还有新近归附和掳掠的汉人,有扶余人、鲜卑人、濊人、沃沮人等等。
苏文达就是较早的秦代遗民。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已经跟中原汉人没有什么联系。甚至认为自己已经不是汉人了。
进山三天以后,刘封带着三十个人,来到了小河湾外五里远的山上。
从这里可以看见山间的一块平地上,有一片草房,一定有二十来处,在靠近山脚下的一条小河边,一字排开。
刘封带来的,都是自己的田庄兵,这属于他的私兵,都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待遇好,装备也好,纯粹是自己的嫡系。
“主帅,前面发现了何平留下的信号。”
说话的是米贵,这次带兵的一个都伯,刘封的嫡系亲信。
跟着米贵过去,就在一棵树上看见了揭开的树皮,这是新近剥下来的。
树下面是一堆石头,外人看起来凌乱,但暗中却是有规律排列的。
这是他们经过训练之后,统一的暗号系统。
“从暗号来看,苏文达就住在东边第三处房子里面。那个院落明显比别的院子大,你看,院子里面有十来个人,应该就是他的护卫们。”
此时已经是申时末,酉时初,临近傍晚。山谷中的房屋,纷纷冒出了炊烟。正是吃晚饭的时间。
“米贵,就在此歇息,喝水用饭,晚上灭灯时候就开始行动。派人暗中侦察道路,小心行事。”
“是,主帅放心,保证万无一失。”
刘封训练的田庄兵,用的都是他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不过,这套话语系统,已经逐渐扩展到他的整个队伍之中,现在就连江东军和辽东军,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这套话语。
米贵派出了两个人探路,准备晚上的行动路线。又派出了四个警戒哨,剩下的人就开始吃饭。
他们出来携带的食物是烧饼,这还是刘封的发明。然后就是咸菜,每人携带着水囊。
山里小溪和山泉众多,取水也比较容易。
一阵骚动,一个哨兵带来了一个人,正是何平。
何平已经在七天前就悄悄进山,他的任务,就是寻找苏文达等人的住处和活动规律。
刚才在大树下面的信号,就是他给留下来的。
像他这样执行侦察任务的,还有四个人,陈三狗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头目。
“主帅,看见暗号了吗?”
“看见了,何平辛苦了,干的不错。”
何平脸色立刻生动起来。
他目前只有十四岁,还是个大孩子,思想还比较单纯。能在众人面前,得到主帅的夸奖,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东边第三处房子,就是苏文达的住处,一共有二十五个护卫,那个南北坐向的房子里面,住了十来个人,旁边那处房子里面,住了十来个人。”
“有岗哨吗?”
“上次我来到这里的时候还没有。这回来就有了岗哨,白天一个,晚上一个。”
这应该是听说刘封来了,开始加强戒备。
“他们身上都有什么兵器?”
“每人一张硬弓,三十支箭。一人一把长刀,一共有两匹马。其他的高句丽大人,也是如此。不过别人都是二十人的护卫。”
“徐夫人那里已经到了吗?”
“到了,就在离这里十里地,叫做二道河的的地方。那里也是一个高句丽大人。不过那里只有九户人家,二十个护卫,一匹马,也是硬弓和长刀。”
徐夫人的攻击目标,也是何平的侦察范围,何平也担当了何夫人的引路人角色。
“还有一件事情”
何平停住,四下看了一眼。
“有事儿就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徐夫人叫我转告主帅,让你小心些。”
哦?这个小娘皮,怎么这么好心呢?
不过,刘封还是感到了一阵温暖,心里涌上一股甜意。
这么长时间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一个女人这样关心她,也是穿越到三国以来,第一次有人跟他说这样的话。
“哦,我知道了。趁着天还亮,你过去吧。告诉徐夫人,我这边行动完毕,就过去跟她会和,然后一起撤退。”
“是,主帅。”
何平起身,向刘封鞠了一躬,很快消失在树林里面。
第106章 突然袭击()
天渐渐黑了下来,此刻大概是戌时。山下的房屋中,已经露出灯光。虽然昏暗,仍然隐约可见。
兵卒们已经收拾好行装,随时可以行动。
刘封起了一个大六壬课,开始推算起来。
突然间,心里不禁一动。
怎么会这样?难道何平的情报不准?
六壬课显示,初传空亡,这意味着苏文达不在这里。
不在这里,又会在何处呢?为什么他的卫队还在这里?
既然不在这里,他就是在别处,会在哪里呢?
刘封继续推算下去,很快有了结果。
在十里之外,那就应该是在二道河一带,也就是徐夫人的那个攻击点。
再细推算,不禁大吃一惊。
二道河那里,竟然有四十多人,是原来估计人数的两倍。
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可能,一是二道河那里又来了高句丽的新大人,所以兵力增加。
二是别处的高句丽大人,到了二道河。
不管怎么样,二道河的兵力是原来的两倍,徐夫人按照原来的计划,仍然用三十人发起进攻,在人数上就不占优势。
江东的兵卒虽然强悍,但是以少打多,仍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刘封的兵力就这三千人,每一个兵卒的损失,都不可能得到补充。他绝对不愿意出现大量的伤亡现象。
“米都伯,检查行装,准备行动。”
刘封决定提前进攻,解决了这里的高句丽人之后,迅速赶到二道河去,增援徐夫人。
“不是戌时正才,是,主帅。”
米贵刚想询问,就明白过来,自己不该多问,服从命令才是自己该做的事情。
一行人下山,顺着下午已经探好的道路,逐渐接近村落。
村里的狗叫了起来,一行人也不管那些,继续向村里摸去,很快绕到了村子东边。
狗叫声越来越厉害,已经响成一片。走到了第一家,月光下有一个人影站在门口。
那人影发出声音,也没人能听懂是什么意思。米贵突然靠近,一刀将那人捅倒。
刘封一挥手,众人就向第三家冲了过去。
这种攻击,在大营的时候,已经进行了一天训练。众人已经熟悉了战术,冲过去就把第三家给包围。
剩下的二十余人,有的踹开大门,有的翻越木头栅栏,迅速冲进了院子里。
米贵抡起大斧,只两下,就把主屋窗户劈开。与此同时,另外一人也把另一座房子的窗户劈开。紧接着就有人点亮了火把,扔进屋里去。随后就有人跟上,往屋里射箭。
守在门口的人,闪在两边,只要有人从屋里冲出来,就一刀砍倒。
只听得屋里鬼哭狼嚎,叫声一片。很快就没有动静了。
“米都伯,留个活口,问问苏文达去了哪里?”
“是,主帅。”
米贵进屋,很快押出来一个人。
“卑职问了,苏文达去了二道河,今日从高句丽新来了一位大人,他到那里赴宴去了。”
新来了一位大人?苏文达是高句丽人在这里的最高首领,他到那里去,还没带着自己的卫队,看来这位新来的大人身份不低啊。
“打扫战场,收缴兵器,清点人数。”
“是,主帅。”
很快,米贵再一次跑了过来。
“报告主帅,兵器已经全部收缴,杀死二十二人,杀伤一人,只有此人没有受伤。我军无一人伤亡。”
兵卒们早就经过训练,其中还有几个老兵,此时早就有条不紊的清扫了战场,转眼之间全歼敌人,各个兴奋异常。
“押上此人,叫他带路。徐夫人那里非常危险,我们立刻赶往二道河,增援徐夫人。”
就在此时,门口一阵吵闹声。一个兵卒跑了过来。
“报告主帅,有一个老者非要见你。”
老者?
“带他过来。”
一个老者在兵卒的押送下过来。
“求将军手下留情,不要烧了房子,这是我家的房子。”
说的竟然是汉话。
“你家的房子?”
“容小老儿禀报,我也是汉人,我们也非常痛恨高句丽人,他们抢占了我家的房子,还糟蹋了村里的女人,你们杀得好,只是这是我家的房子,还求将军给留下。”
“我可以给留下房子,但你要告诉我,苏文达去了何处?”
“今日下午去了二道河,说是高句丽的一个王子来了,他要赶去赴宴。”
“王子带了多少随从?”
“二十多人。”
“王子为何不在这里住?”
正常情况下,苏文达是高句丽人在沃沮的总大人,王子来了,该在这里接待才正常。
“二道河的大人胡达,掳掠了二十个女子,准备献给高句丽人,王子到那里看女人去了。”
这就对了。
“我是朝廷的人,这次就是来灭高句丽人的,你要是给我带路到二道河,我就留下你的房子。”
“这个。”
“烧。”
“停,小老儿愿意带路。”
“这就对了嘛,米都伯,目标二道河,跑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