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莫斯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莫斯科-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错,以前在军队中,的确是批评过这种在战斗中少流血的观点,”索科夫表情如常地说道:“但经过这一年多的战争检验,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指挥员在战斗中,毫无节制地消耗战士们的宝贵生命,除了造成无数不必要的伤亡外,对扭转战场局势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虽然索科夫所说的话,斯塔尔恰并不完全认同,但他还是含糊其辞地说道:“我明白了,师长同志!我会想办法减少部队在战斗中的伤亡。”

    彼此都互相认识了,接下来索科夫就开始向三位团长布置任务:“在天明以后的战斗中,第122和124团作为第一梯队,率先向敌人的阵地发起攻击;第125团做为第二梯队,等第一梯队突破敌人的防线后,就立即投入战斗,巩固突破口……”

    布置完任务,索科夫考虑到近卫第41师的指战员采用的还是老的战术,因此又补充说:“在明天的进攻开始前,部署在左岸的集团军炮兵,将对敌人的阵地实施半小时的炮火准备。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的部队都是在炮击结束后,才向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不过我打算调整了一下进攻的步骤,炮击一开始,我们的第一梯队就直接向敌人的阵地出发。”

    “什么,在炮击开始时,就朝敌人的阵地出发?”索科夫的话把伊万诺夫吓了一跳,他连忙提醒索科夫:“师长同志,这样我们的战士有可能被自己人的炮弹击中。”

    索科夫没有立即回答他的这个问题,而是快步来到了墙边,招呼众人说:“大家都到我这里来!”等所有人都聚集在他的身边,他才拿去一根讲解棒,指着墙上的地图,对着众人说道,“大家看地图,从马马耶夫岗到敌人的第一道防线,有差不多四公里的距离。按照正常的行进速度,要走完这四公里的距离,差不多要四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好好地想一想,假如你们遭到敌人的炮击,在炮击结束后多长时间,可以让战士们重新进入射击位置?”

    这个问题提出后,大家立即皱着眉头开始思索起来。很快,伊万诺夫就算出了答案:“我觉得最多五分钟,我就能让所有的战士都进入射击位置。”

    “没错。”索科夫点点头,说道:“如果我们的战士等炮击结束后,才离开自己的阵地,朝敌人的阵地前进。没等他们接近阵地,敌人已经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我们的战士再上去,就只能给他们当靶子打。”

    经过索科夫这么一解释,包括伊万诺夫在内的四名指挥员,都明白要在马马耶夫岗这里作战,以前的一些老战术还必须进行调整。伊万诺夫爽快地说:“师长同志,我明白了,那天明之后,等对岸的炮声一响,我就命令部队向敌人的阵地展开进攻。”

    在司令部召开的军事会议上,索科夫察觉到不管是崔可夫还是克雷洛夫,都没有提到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可能是因为时间太仓促,来不及派人去侦察的缘故。因此索科夫觉得在这方面,还有必要给伊万诺夫他们瞧瞧警钟:“还有,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如何,司令部方面似乎一点都不了解。”

    斯塔尔恰苦着脸问道:“不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那我们怎么进攻?”

    “据我估计,司令员会让部队在进攻前,派出一个营对敌人的防线进行侦察。”索科夫想到崔可夫在战争后期,最喜欢使用的战术,就是派出一个侦察营,摸到敌人的阵地附近,实施火力侦察。敌人实力不强的话,就直接实施突破;如果敌人太强大,侦察机便就地转入防御,并向后方请求增援。“然后根据这个营的战斗进行情况,来判断敌人的兵力部署。”

    “见鬼,”伊万诺夫是刚从近卫第一集团军转过来的,对崔可夫的作战风格自然是一点都不了解,当他听说崔可夫会派出侦察营,去试探敌人的火力和兵力部署时,不由发起了牢骚:“如果侦察的地段,正好赶上敌人集结有重兵,那不是白白地葬送了一个侦察营么?而且,还会将我军的进攻意图暴露给敌人。”

    “您说得没错,这种侦察方式的确是弊大于利。”对伊万诺夫的这种说法,索科夫表示了赞同,但他也无奈地表示:“可是这次要实施的反击实在太仓促了,我军甚至连基本的侦察,都来不及进行,因此只能采用这种方式,来大致地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了。”

    “副师长同志,”始终没有说话的别尔金,此刻开口说道:“由于友军在奥尔洛夫卡的北面,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德国人为了阻挡住他们的进攻,不让友军和城内的守军会师,便把原来驻扎在马马耶夫岗附近的部队,都调往了北面的奥尔洛夫卡。如今,我们对面的敌人是罗马尼亚军队。”

    “什么,对面的敌人是罗马尼亚军?!”听说自己所面对的敌人不是德国人,而是仆从国的罗马尼亚军时,帕普钦科中校不由两眼放光:“师长同志,假如我们的对面真的是罗马尼亚军,我可以向您保证,我的部队会轻易把他们打垮的。”

    “帕普钦科中校,就算我们的对面是仆从国的军队,也不能轻敌。”索科夫为了防止对方因为轻敌,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专门提醒帕普钦科:“帕普钦科中校,在前天的战斗中,我们的北岗遭到了罗马尼亚军的进攻。敌人冲上了我军的阵地后,和我们的战士展开了白刃战,我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凭心而论,罗马尼亚军队官兵的战斗意志还是非常强的,他们和我们的守军就如同中世纪的战士一样,在宽达几百米的阵地上拼刺刀。虽然我们最后击退了他们的进攻,但北岗的守军也几乎伤亡殆尽。”

    索科夫的这番话,让帕普钦科不得不收起了对罗马尼亚军队的轻视,他谨慎地说道:“真是没想到,这些仆从国的军队居然也有勇气和我们的战士拼刺刀。看来我们在和他们作战时,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不然很容易吃亏。”

    “帕普钦科中校,”索科夫等帕普钦科说完后,善意地提醒对方说:“你们在进攻罗马尼亚军的阵地时,假如遭到他们机枪火力的拦截,千万不要让战士们盲目地往前冲,而是应该立即建立几个机枪阵地,来压制敌人阵地上的火力点,掩护战士们继续进攻。”

    如果是几分钟前,索科夫这么说,没准帕普钦科中校还会不以为然,但此刻他心里很明白,这是索科夫在向自己传授宝贵的战场生存经验,因此感激地说:“我明白了,师长同志,我绝对不会让战士们去做无谓的牺牲。”

    索科夫抬手看了看表,见时间已经不早了,便对三位团长说:“团长同志们,时间不早了,你们都回各自的部队去吧。趁着战斗打响还有五六个小时,抓紧时间好好休息。”

    等三位团长都离开后,索科夫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他起身朝屋里四处张望了一番,猛地想起自己回来这么久,怎么没有看到师政委阿尼西莫夫呢?他连忙问伊万诺夫:“副师长同志,政委呢?我怎么没有看到他在什么地方?”

    伊万诺夫摇摇头,回答说:“为了防止部队在敌人的炮火打击下损失严重,因此出发时,我和政委乘坐的不是同一条驳船。而且我刚下船,就接到了到司令部开会的通知,所以我也不清楚他如今在什么地方。”

    别尔金等两人说完后,试探地问:“你们是说营级政委阿尼西莫夫吧?”

    “没错没错,就是他。”索科夫和伊万诺夫同时点了点头,异口同声地问:“你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吗?”

    “知道!”别尔金使劲地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道:“阿尼西莫夫政委在下船时,腿部被船上的铁器划伤了,流了不少的血。他来到这里后,我看他的腿一直在流血,便带他去卫生队包扎。由于我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看到他的伤势不轻,而且人还很疲倦,便让他先留在卫生队休息。”

    wxi7

第648章 进攻() 
天刚蒙蒙亮,伏尔加河左岸响起的炮声,就打破了马马耶夫岗清晨的沉寂。部署在东岸的三百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开始炮击马马耶夫岗和红十月工厂正面的敌军阵地。

    炮击一开始,索科夫和伊万诺夫就来到了南岗顶部的观察所。索科夫举起望远镜,朝远处的敌人阵地望去,见整个阵地已经被硝烟所笼罩,他放下望远镜,转身对伊万诺夫说:“副师长同志,命令部队出击吧!”

    听到索科夫的这道命令,伊万诺夫迟疑了片刻,随后问道:“师长同志,部队进攻时,需要携带军旗吗?”

    “不用。”对于伊万诺夫的这个问题,索科夫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让战士们用普通的红旗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是用近卫师的军旗。”

    索科夫的话引起了伊万诺夫的不满,他皱着眉头不悦地问:“师长同志,为什么不能使用我们师的军旗?”

    索科夫之所以不打算让部队在进攻时使用军旗,完全是因为以前曾经有过前车之鉴,为了避免伊万诺夫产生什么不好的联想,他特意解释说:“在战争初期,步兵第24师就因为军旗丢失,而被撤销了建制,幸存的指战员都受到了处罚。缩编团的团长别尔金同志,曾经是那个师的一名团政委,因上级有人保他,才没有受到惩罚,而被安置在我的部队里,给我当了副手。”

    虽说索科夫的解释很简单,但伊万诺夫还是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他立即明白,假如在这次没有多大胜算的反击中,近卫第41师的军旗如果丢失,到时全师的军官都有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可能。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出现,他没有再坚持部队在进攻时,要使用军旗的想法,而是冲站在一旁的副官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向山脚下的部队发信号。

    副官看到伊万诺夫的手势,连忙点了点头,随后跑到山岗的东面,挥舞手里的红蓝两色信号旗,给停留在山脚下的部队发信号。

    待在山脚下的帕普钦科中校,看到山顶发出的信号,立即拔出手枪,转身冲着身后排得整整齐齐的战士们喊道:“同志们,前进!”

    喊完之后,帕普钦科高举着手枪,迈着大步朝前面走去。站在他身旁的旗手,连忙把一面鲜艳的红旗高高举起,也快步地赶了上去。后面的指战员,看到红旗在向前移动,也纷纷动了起来。指战员们在行进中,不断地调整队形。走出五十多步后,原本十几个方阵,就变成了密集的散兵线队列。

    当第122团的散兵队列经过山顶时,伊万诺夫看到了走在第一排的帕普钦科中校,不禁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副官:“你快点去把帕普钦科中校叫过来。”

    副官答应一声,快步地跑到了帕普钦科的身边,冲着他大声地说:“中校同志,副师长让您过去一趟。”

    帕普钦科停下脚步,看了一眼朝前面移动的部队,转身跟着副官朝着伊万诺夫所在的位置跑过来。还隔着老远,他就冲着伊万诺夫问道:“副师长同志,我们团正在朝敌人的阵地推进,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胡闹,简直是胡闹。”伊万诺夫冲着帕普钦科吼道:“你是团长不是连长,谁需要你带着部队去冲锋的?立即给我回到你的指挥所,在那里继续指挥部队作战。”

    “副师长同志,”谁知帕普钦科听完伊万诺夫的话之后,依旧站在原地没动弹,他不卑不亢地说:“我没有指挥所,也没有地方可以建立指挥所,所以还是请您批准我和我的战士们去冲锋吧。”

    别说伊万诺夫舍不得让自己手下的团长去送死,索科夫同样舍不得。要知道,培养一名优秀的团级指挥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像提拔一名连长,随便从部队里找一名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都能胜任,因此索科夫见伊万诺夫未能说服对方,便站出来说道:“帕普钦科中校,你到这里来!”

    索科夫带着帕普钦科来到山坡的西侧,指着山脚下对他说道:“中校同志,你看到距离山岗几百米外的那片残破工事了吗?”

    帕普钦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见距离南岗几百米外的地方,有几条被炮火炸得不成样子的战壕,战壕里还有一些被摧毁的火力点和掩蔽部,便点了点头,回答说:“看到了。”

    “那里以前是一营的防御阵地,后来扛不住敌人的重炮轰击,因此我便命令他们撤了回来。”索科夫对帕普钦科说道:“待会儿就把你的团指挥所,部署在那里。等你的部队夺取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之后,再把团指挥所向前推进也不迟。”

    索科夫深怕帕普钦科还会说出什么理由,便用命令的口吻说道:“中校同志,这是我的命令,明白吗?”

    帕普钦科本来还想再说几句要和自己的战士们在一起冲锋,以达到鼓舞士气的目地。但听到索科夫用如此严厉的语气命令自己,只能答应一声,招呼几名团部的参谋和通讯兵,前往山坡下的防御地带,建立团指挥所去了。

    看到帕普钦科和几名部下在山脚下建立团指挥所,伊万诺夫的心里不禁暗松了一口气,他冲着索科夫感激地说:“师长同志,谢谢您!”

    “谢谢我,这有什么可谢的?”索科夫笑呵呵地回答伊万诺夫:“我如今也是近卫第41师的一员,帕普钦科中校不光是您的部下,同样也是我的部下。爱护自己的部下,不是我做师长应尽的责任么?”

    说完这番话之后,索科夫冲着那名副官喊了一声:“副官同志,请过来一下!”

    副官听到索科夫的喊声,连忙小跑着过来,小心翼翼地问:“师长同志,请问您有什么指示吗?”

    “你去告诉第124团团长斯塔尔恰中校,让他也在山脚下建立团指挥所。”索科夫吩咐副官说:“在他的部队夺取敌人的阵地之前,团指挥所不能前移。”

    …………

    第122团的散兵线,在行进到距离敌人阵地还有八百多米时,伏尔加河左岸的炮兵停止了射击,被硝烟笼罩的敌军阵地,重新变得一片寂静。

    而带队冲锋的指挥员心里明白,炮击刚停止,阵地上的敌人还没有回过神。一旦他们进入了射击阵地,就会给自己的部队造成巨大的伤亡。于是指挥员发出信号,让战士们加快前进的速度。

    看到前方发出的信号,战士们都纷纷地加快了脚步。由原来的大步走变成了疾走,很快又有疾走变成了小跑。一两分钟后,第122团的指战员都加快了速度,端着武器冲向了敌人的阵地。

    当他们距离阵地还有一百多米时,阵地上的敌人开始射击了。零星火力点发射的子弹,在苏军的散兵线上,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但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立即又补了上去。他们迈过地上受伤或牺牲的战友,义无反顾地朝前面冲去。

    中弹倒下的战士,不管是牺牲还是负伤,都没有人停下去查看他们,大家都一门心思地想尽快冲进敌人的阵地,和他们打白刃战。至于负伤的战友,自然有后面跟上的卫生员去照顾他们。

    索科夫看到有不少的战士在进攻途中倒下,连忙放下望远镜,问一旁的伊万诺夫:“副师长同志,我们有不少的战士负伤了,让你们的卫生员上吧。”

    虽然马马耶夫岗也有不少的卫生员,但在今天的战斗中,索科夫却一个都没有抽调,而全部是由近卫第41师原有的卫生员,来担负战场救护任务。

    “明白了。”伊万诺夫点点头,拿起一旁的电话,给躲在坑道里的卫生队队长打电话:“队长同志,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