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莫斯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莫斯科-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轮射击结束后,德军阵地上暴露出来的火力点和迫击炮阵地,都被炮火摧毁了。别雷打开舱盖,从炮塔探出半边身子,查看了一会儿战果后,果断地下达了第二道命令:“全体注意,继续前进,继续前进!注意德军的反坦克手!。”

    坦克营的十几辆坦克继续朝前疾驰时,被德军火力压制住的步兵,也纷纷从地上爬起来,跟在坦克的后面朝前冲去。一旦发现有德军士兵从阵地里冲出来,不管对方是准备炸坦克的,还是出来投降的,一律乱枪打成筛子。

    如果德军有大量的远程反坦克武器,没准他们还能挡住苏军的进攻,可他们的手里只有一些反坦克手雷。那些反坦克手爬出了战壕,没等他们投出手雷,就被跟在坦克后面的苏军步兵打成了筛子。而且每辆坦克上面,都有一名火力引导员,一旦发现那里又有德军火力点出现,便通过电话通知坦克手,坦克便会停下,用炮火摧毁那个给步兵构成威胁的火力点。

    十几分钟后,战斗结束了。由于索科夫在指定突围计划时,就曾经向各级指挥员反复强调,不收容任何俘虏,免得影响到部队的突围。因此在第一梯队占领德军阵地时,数百名守军士兵无一幸存。

    wxi7

第600章 死亡山坡() 
战斗结束后,索科夫和古尔季耶夫一起来到了刚占领的阵地上。

    别雷从坦克里钻出来,来到了索科夫的面前,兴高采烈地说:“旅长同志,这场仗打得真是痛快啊。阵地上的三百多名守军都被我们消灭了,而我们只伤亡了三十几个人,坦克一辆都没有损失。”

    “古尔季耶夫上校,立即和第二梯队进行联系。”索科夫见部队已经控制了原来属于德军的阵地,便对古尔季耶夫说:“让雅科夫少校带着所有的伤员尽快赶过来,我们要在德军回过神之前,赶到北面与我们的友军汇合。”

    “旅长同志,”别雷趁着古尔季耶夫去找报务员的工夫,低声地问索科夫:“真的要把这些坦克炸掉吗?”

    索科夫的心里很明白,今天的进攻,若是没有坦克营的配合,就算这里的地形是易攻难守,势必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真的要把所有坦克炸掉,他的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在做出最后的决定前,他跳进了战壕里,来到了北坡这一侧,探身朝外面望去。

    只见在山坡脚下,有一条宽达五六十米的河流,在河的北岸,是一片弹坑套着弹坑的土地,无数被击毁的坦克、装甲车和卡车,杂乱无章地分布在这片土地上。当然,在这些被打坏的技术装备附近,还有密密麻麻的尸体,从他们身上的制服,索科夫就能辨认出这些都是苏军战士的遗体。

    在河边,除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尸堆外,还有很多残破不全的木船,看样子是苏军指战员准备渡河时,被德军的迫击炮火击毁的。河的南岸到阵地的山坡上,也铺满了无数的尸体。这一切让索科夫明白,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在这里遭受了如何惨重的损失。

    看完战场后,索科夫扭头对跟进来的别雷说:“别雷上校,你看这里的地形,南面地势平缓,利于坦克的形势;而北面的山坡却过于陡峭,而且还沟壑纵横,别说把坦克开下去,恐怕就算徒手爬坡都很吃力吧。”

    别雷等索科夫说完后,也点了点头,说道:“旅长同志,你说得没错。这么陡峭的地形,我们的坦克可没法开下去。就算勉强开下去了,又该如何通过那条几十米宽的河流呢?”

    “别雷上校,”别看索科夫一直嚷着在突破敌人的防御后,就要炸掉坦克后轻装突围,可如今真的占领了德军的阵地后,他却变得迟疑不决:“你们的坦克还有多少弹药?”

    “每辆坦克还有七八发榴弹、两三发穿甲弹。”别雷的目光投向了工事里的一挺MG34,接着说道:“至于机枪,如果使用德国人的MG34,弹药方面应该不成问题。”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索科夫等别雷说完,望着对方说道:“您是想在这里打一场阻击战,更多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别雷点着头说:“我们携带有大量的伤员,要想带着他们安全地渡过山坡下的那条河流,需要的时间是非常长的。我想敌人很快就会知道我们突破了他们的防线,然后就会朝着我们这里而来,接下来肯定有一场恶仗,没有坦克的配合,我们支持不了多长的时间。”

    “萨莫伊洛夫少尉!”突破了德军的防线,索科夫却不知道能在什么地方找到友军,因此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样他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派人去寻找友军的防线,他叫过萨莫伊洛夫,吩咐他说:“你带五名战士,携带一台电台,立即渡河到对岸去,想办法寻找到友军的防御阵地。”

    萨莫伊洛夫带着人刚离开后不久,雅科夫就带着几名战士匆匆地赶过来。看到阵地已经被占领,他不禁好奇地问索科夫:“米沙,既然已经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为什么不继续前进,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雅科夫,我们不知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在什么位置。”索科夫回答说:“我已经派人前去寻找了,相信很快就能得到答复。”

    雅科夫找了一个土堆坐下,望着索科夫好奇地问:“米沙,我看你们拿下阵地很轻松,可为什么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动用几个师都始终无法突破这里的防御呢?”

    “雅科夫,你跟我来。”索科夫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把雅科夫带到了战壕里,指着下方对他说:“你先看看下面再说。”

    雅科夫从战壕里探头朝下面望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吃惊地说:“我的上帝啊,我军在德国人的阵地前面,居然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雅科夫,你说得没错,为了突破这里的德军防线,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部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索科夫用手指着下方说道:“从战场上遗留的痕迹来判断,友军在冲向河边的途中,就遭到了敌机的轰炸,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和卡车被炸毁。好不容易来到河边的指战员,在登船时,又遭到了坚守这里的德军火力居高临下的杀伤。在付出巨大伤亡后,好不容易渡河成功的幸存者,又要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沿着陡峭的山坡往上冲,但最后他们都倒在了敌人的密集火力之下。”

    雅科夫听完索科夫的解说后,沉默了许久,最后开口说道:“米沙,我觉得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继续突围,而是留在这里构筑防御阵地,准备抗击德军可能发起的进攻。”

    “雅科夫,你难道不知道这里的地形是易攻难守吗?”索科夫听到雅科夫的提议,有些哭笑不得地说:“如果我们真的留下来坚守,恐怕是支持不了多久的。”

    “米沙,你听我说,我是这样考虑的。”雅科夫耐着性子向索科夫解释说:“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部队为了夺取这个阵地,付出了惨重的损失,可依旧没有能夺取这个只有几百德国兵把守的阵地。假如我们如此轻易地放弃了这里,将来要想再夺回来,不知还有多少指战员会牺牲在这个死亡山坡前。”

    站在旁边的别雷和古尔季耶夫,听到雅科夫这么说,也纷纷附和道:“旅长同志,雅科夫少校说得没错。要是我们今天轻易地放弃了这里,将来要想再夺回来,肯定会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那你们说说,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索科夫没有轻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反问道:“难道真的在这里设防固守吗?”

    雅科夫扭头望向别雷和古尔季耶夫,见两人都表情严肃地点点头,便果断地回答说:“没错,米沙,我绝对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抢修工事,在这里抵挡德军的进攻。只要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知道我们在这里坚守,没准很快就会派部队过来增援我们。”

    索科夫承认雅科夫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德军的这道防线硬生生地挡住了友军通往奥尔洛夫卡的道路,如今既然自己占领了这里,就绝对不能轻易放弃,否则要再想夺回来,还不知要付出多少指战员的性命呢。

    想到这里,他转身对报务员说道:“报务员,给集团军司令部发报,告诉崔可夫司令员,说我们已经从奥尔洛夫卡北面跳出了德军的包围圈。我们将坚守在新占领的阵地上,请他立即与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取得联系,让友军前来接应我们。”

    雅科夫等人还担心索科夫一意孤行,准备带着部队从这里继续北上。此刻听到他决定留下来坚守,几人不禁喜出望外。别雷抢先说道:“旅长同志,你不要担心,德军就算要赶过来,起码也要等到下午,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加固防御工事。”

    雅科夫更是开心地说:“米沙,如果我们坚守住这里,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就可以把这里作为进攻出发点,随时可以集中力量冲向奥尔洛夫卡,与城里的部队会师。”

    “古尔季耶夫上校,”对雅科夫这种乐观的估计,索科夫采取直接忽略的方式,他想起还有两支小部队留在奥尔洛夫卡,连忙吩咐古尔季耶夫:“我们还有两支小部队留在奥尔洛夫卡,监视敌人的动向。既然我们已经决定在这里坚守,那就命令他们尽快撤回来,要是被敌人包围,想撤都撤不了了。”

    “我知道了,旅长同志。”古尔季耶夫连忙表态说:“我立即让人给他们发报,让他们立即放弃阵地,向我们这里靠拢。”

    索科夫闭着眼睛思索了片刻,觉得不能让雅科夫留在这里陪自己冒险,应该尽量把他答打发得远远的,于是便对他说:“雅科夫,我把护送伤员的任务交给你,等伤员一到,你就带着他们渡河北上,想办法与我们的友军汇合。”

    “米沙,你还是把这件事交给别人吧。”谁知雅科夫却不领他的情,而是固执地说:“我要留下来与你并肩战斗。”

    wxi7

第600章 友军() 
索科夫望着雅科夫,态度很认真很诚恳地说道:“雅科夫,要和我并肩作战,以后有很多机会,但如今我交给你的任务,就是护送伤员迅速地渡河。”他深怕雅科夫一意孤行,还特意强调说,“大量伤员的存在,会大大地拖慢部队的行动速度。要是我们挡不住敌人,你总不能让我们把这些伤员,丢留给德国人吧?”

    雅科夫曾经当过德国人的俘虏,他的心里很清楚一旦这些伤员落入了德国人的手里,会遭到什么样的命运。因此他就算再不愿意离开,但对索科夫下达的这道命令,他还是只能无条件地执行。

    正说着话,万尼亚和特涅夫带着部队赶了过来,索科夫连忙把两人叫到面前,对他们说道:“万尼亚大尉、特涅夫少校,从现在开始,你们两人接受雅科夫少校的指挥,协助他们把伤员安全地送到河对岸去。”

    万尼亚在昨晚的会议上,就知道这条河上没有桥梁,因此听到索科夫的这道命令后,他苦着脸问:“旅长同志,河上不是没有桥梁呢,我们怎么把伤员送过去啊?”

    “我刚刚仔细看过,岸边还有一些没有被击沉的木船,简单地修补一下,应该还可以使用。”索科夫望着万尼亚说道:“你们把这些船修好,就能把伤员送到对岸去了。”

    等雅科夫带着一营和警卫营的战士,抬着伤员下了山坡,到河边去修理木船的工夫,索科夫对剩下的几名指挥员说道:“……这里的地形易攻难守,而且缺乏防御纵深,一旦德军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突击,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把我们都赶进河里,因此必须抓紧时间在南面构筑更多的工事……这样等敌人发起进攻时,我们才能依托预设工事、纵深配置阵地和火力,进行梯次防御。”

    “旅长同志,”古尔季耶夫有些为难地说:“我们的人手有限,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构筑大量的防御工事。”

    “古尔季耶夫上校,”索科夫没有直接答复他,而是反问道:“你手里还有多少人?”

    古尔季耶夫没想到索科夫居然会问自己这个问题,脸刷得一下就红了,前晚在报部队人数时,因担心索科夫会抽调自己的手下,报数时便少报了三百人。此刻听到索科夫再次问起这个问题,便吞吞吐吐地说:“全师还有一千一百多人。”

    “以团为单位,把全师分成三个梯队。”索科夫在了解完步兵第308师的实际人数后,直截了当地下达了命令:“采用轮流作业的方式,在现有阵地的南面,挖掘两到三条战壕。等战壕完成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构筑土木火力点。”

    对于索科夫的安排,师政委斯维林谨慎地说道:“旅长同志,敌人一旦发现我们在这里构筑了防线,肯定会采用炮击和轰炸的方式,来摧毁我们的工事。我担心我们的工事,扛不住敌人的炮击和轰炸。”

    “斯维林政委,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担心实施防御的部队,在敌人的炮击或轰炸中伤亡惨重。”索科夫猜到了斯维林担心的是什么事情,便安慰他说:“战壕挖好以后,一定要再挖几条交通壕,与德军原来的战壕相连。一旦遭到炮击,除了留下少数的观察哨在阵地上监视外,其余的指战员都通过交通壕撤到后面的战壕,等敌人的炮击结束后,再重新返回前面的战壕。”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斯维林听完后点了点头,转身对古尔季耶夫说:“师长同志,我们现在就动手开始修筑工事吧,没准德国人一会儿就上来了。”

    …………

    就在步兵第308师修筑防御工事,一营和警卫营在河边修补船只时,带着一支小分队的萨莫伊洛夫少尉,已经来到了距离河边五六公里的一片树林外。正当他们准备进入树林时,忽然听到一阵推动枪栓的哐啷声,随后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厉声问:“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骤然响起的声音,把萨莫伊洛夫吓了一跳,他差点就端起手里的冲锋枪,朝着树林里来上那么一梭子。但好在他及时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因为他听出树林的人使用的是熟练的俄语,应该不是敌人,慌忙大声地回答道:“别开枪,是自己人!”

    他的话音刚落,便听到林中传出响起了脚踩枯枝时的喀嚓声,以及拨开灌木丛时的沙沙声,接着两名端着莫辛纳甘步枪的战士,小心翼翼地从树林里走出来。虽然他们看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是几名穿着苏军制服的战士,其中带队的军官还戴着蓝色大檐帽,代表了他内务部的身份,不过战士还是谨慎地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

    “战士同志,”看到从树林里走出的是两名普通的战士,萨莫伊洛夫的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解释说:“我们是步兵第73旅的,刚刚从奥尔洛夫卡方向突围出来,旅长派我们到这一带来寻找友军的,能带我们去见你们的上级吗?”

    两名战士听到萨莫伊洛夫这么说,便凑在一起小声地嘀咕了几句,随后一名年岁稍微大一些的战士说道:“好吧,既然你们是自己人,那就跟我来吧。”说完,他转身就朝树林里走,留下了自己的同伴。

    等萨莫伊洛夫他们几人跟着那名战士朝树林里走去时,那名原本站着没动的战士也跟了上来。他端着枪走在萨莫伊洛夫他们的后面,警惕地监视着这些人的一举一动,打算发现对方有什么异动时,就毫不迟疑地开枪。

    走在萨莫伊洛夫身边的报务员,察觉到有战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