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醉迷红楼- 第10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蛇娘笑道:“掉下去了,他爹下去捞。”

    “噗!”

    林黛玉又好笑又好气的白了蛇娘一眼,不过还是佩服:“好姐姐,这份心态,旁人真真比不了。”

    换做她,就万万做不到蛇娘这种境界。

    虽然林黛玉也知道,贾苍这般懂事,都是蛇娘教导之功。

    也极羡慕贾苍这样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儿,日后也能长成这般。

    可真让她去打孩子,那却是不可能的,更别说让贾环带去那样危险的地方逛一圈,那还不要了她的命?

    蛇娘笑了笑,方道:“男孩子越是娇惯着养,越不好养。索性让他自己摸爬滚打,不让长歪了就成。”

    林黛玉闻言,撇撇嘴,接受不来这套理论,上前摸了摸贾苍的小脑瓜,道:“可怜的小毛头。”

    贾苍抓了抓脑袋,不知道自己哪里可怜了,一脸迷糊。

    众人呵呵笑着,贾探春过来抱走了赢福。

    贾母对薛姨妈道:“蛇娘虽然出身苗寨,但到底是做圣女的,身上带着一股大气。

    不似旁的小门小户里的孩子,反倒娇生惯养。

    其实咱们这样的人家,哥儿多是打小要读书,教规矩。

    还有天家……

    那些皇子世子们,倒比寻常读书人还要苦熬。

    那么丁点儿大,就要去景阳宫里读书。”

    薛姨妈点头道:“哥儿到底不好长于妇人手,我家那个,就是被我惯坏了啊……”

    贾母等人忙劝道:“如今也好了。”

    听她们这般说,林黛玉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咬牙对贾环小声道:“若是儿子,以后你教。”

    贾环点点头,笑道:“好,我教!”

    林黛玉抿嘴一笑,又揉了揉小贾苍的脑袋,回到座位上。

    贾苍被蛇娘接过后,贾环上了高台,坐在贾母身边,见她笑的慈爱,也笑道:“老祖宗可有不适的地方?”

    贾母摇头道:“这般好的船,又大又舒服,一点不颠簸,还能看看景儿,听听水声,好的不得了!哪里还有不舒服的地方?

    你有心了!”

    贾环呵呵一笑,道:“这可不是孙儿的功劳,船只的设计,都是按照白荷的图纸来的,船里那般暖和,也是她专门加了套取暖的玩意儿。”

    贾母笑着看了抿嘴轻笑的白荷一眼,喜欢道:“都是好孩子!”

    一旁处,王熙凤高声笑道:“可见老祖宗是愈发偏心了,我和大嫂子伺候了这么些年,也没得到这样的赞!

    不过也不能怪老祖宗,谁叫咱们没个好人,给咱们讨个公道?”

    这话别人是万万不能说的,贾琏不愿陪同南下,反而选择和尤二姐贾艾母子留在了都中。

    这其中的含义,任谁也明白。

    和李纨差不离儿,不,比李纨还惨。

    李纨是没法子,天人永隔,但至少夫妻之义尚在。

    可贾琏的选择,却让王熙凤连一点退路都没有。

    众人一直避免说这个话,如今见她自己倒是一点不在乎的说出来,众人陪笑之余,心里也怜惜的紧。

    贾母也心疼嗔道:“这些年才是白疼你了!”

    王熙凤闻言,笑着笑着眼泪就落了下来,道:“我不过是顽笑话,这些年若不是老太太当孙女一样疼着护着,怕连骨头都见不着了。哪里能忘?”

    “诶……”

    众人纷纷嗔怪的劝了起来:“好好的说这些做什么?”

    王熙凤没等贾母感伤来劝,自己即刻抹了眼泪,又笑了起来,道:“还不兴我也撒个娇?

    你们瞧三弟,也是做老子的人了,不也常在老祖宗膝下做孩子气?

    还给他媳妇讨功劳呢!”

    贾环哈哈笑道:“下回连二嫂……还有大嫂的功劳一并讨了,省得二嫂子在落泪和老祖宗撒娇。

    这二嫂子素日里看着刚强泼辣,猛一落泪,还真怪唬人……”

    “哈哈哈!”

    众人大笑。

    王熙凤闻言,啐笑道:“我是老虎不成?哪里唬人?”

    “嗷呜!!”

    一直老实坐着的贾苍,什么也听不懂,可听到老虎两字时,他却眼睛一亮,张口叫了声。

    叫出口后才后悔,有些担心的看向蛇娘。

    果然,就见蛇娘在瞪他。

    众人却已经大笑起来,既笑贾苍,也笑王熙凤。

    贾环则看了林黛玉一眼,林黛玉最懂贾环心思,见之没好气白了他一眼后,笑道:“蛇娘姐姐,今儿是大喜的日子,老太太心情也好,你可别再教训苍儿了。

    他刚受了惊吓,原本就是无心的,你要怪,就去怪环儿。”

    蛇娘好笑的看着林黛玉,又见贾苍双手合十讨好的给林黛玉作揖,林黛玉笑的抿不住口,道:“这次就罢了,日后可不能再惯他。”

    贾环见之,冲贾苍挤了挤眼后,对贾母笑道:“今儿夜里到洛阳,明儿孙儿送陛下上少林。

    老祖宗也可去这座名城各处逛逛。

    孙儿听说这里有座白马寺,是中国佛门祖庭,第一座佛寺。

    老祖宗去瞧瞧?”

    贾母欢喜道:“倒是极好,只怕太过麻烦……”

    贾环笑道:“一点不麻烦,皇太后方才还同孙儿说,她明儿和大姐也要去逛逛,正好和咱家的王太妃做个伴!

    明儿白马寺会戒严,不会有其他香客叨扰。

    家里姊妹们也都可以去看看,应该有趣。”

    众人闻言又笑了起来,贾母也高兴,道:“既然如此,那就一道去逛逛。”

    贾环又道:“皇太后再三叮嘱,不让家里太过多礼,反而失了自在。

    如今她身份不同了,不是皇后,需要时刻母仪天下,注意礼仪言行。

    还望老祖宗和家里姊妹们都自在些,让她也轻快轻快。”

    贾母闻言,愈发高兴了。

    谁也不想出来顽耍,还要做个磕头虫。

    贾家的日子,如今过的愈发自在了。

    普天之下,只要隆正帝和董皇后开恩,准许她们不跪,实际上,这世上也没谁再有资格让她们去跪拜。

    走到了这一步,贾环都为之自豪。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至洛() 
“爹,你和兰哥儿这下欢喜了吧?

    读书人不都喜欢游学吗?

    明儿是跟着皇驾去少林寺瞧瞧,还是跟老祖宗一起去白马寺?

    这洛阳,也就这么点儿东西吧?”

    贾环看着贾政笑道。

    贾政哼了声,语气不善道:“人家每次看到我都不喜,我又何苦自讨没趣?”

    语气酸的惊人,好些儿媳妇都忍不住掩口轻笑起来。

    如今满天下谁不知道,隆正帝对贾环宠到天上去了,常将“恨汝不为朕子”这句话挂在嘴边。

    相应的,对于“夺”去了贾环的生身父亲贾政,从来没有好脸子。

    家里人也都知道,因此觉得有趣。

    贾政见在儿媳妇晚辈们跟前失了面子,脸色有些挂不住了,冷笑道:“我也不去攀龙附凤,洛阳十三朝古都,还没我们逛的地方?”

    贾环才不在乎被人冷嘲热讽,反而惊叹道:“十三朝古都?真的假的?

    金陵不才是六朝古都么?”

    这种事涉帝王史的问题,贾环自然看向了赢杏儿。

    赢杏儿见之,呵呵一笑,道:“帝喾都西亳,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

    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

    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

    相因沿袭,共十三朝先后建都洛阳,因而誉为十三朝古都。”

    贾环皱眉道:“西亳、斟鄩、孟津……这都什么地方?”

    赢杏儿哈哈一笑,道:“都是洛阳的别称。”

    众人一起大笑,嘲笑贾环的无知。

    贾环嗤笑了声,道:“谁知道真的假的?这都几千年的事了,文人最喜欢杜撰吹牛……”

    “胡说八道!”

    贾政斥责道:“此等煌煌史记,焉能作假?”

    贾环自不会自讨没趣和贾政争论这些,笑道:“爹,这十三朝古都,可有什么典故?有什么名人名事没有?

    说出来,让苍儿小六儿他们长长见识。”

    贾政哼了声,对赢杏儿笑道:“还是公主来讲吧,你讲的极好。”

    赢杏儿闻言,灿然一笑,轻轻俯了俯身,行了一礼后,道:“论典故,洛阳这一处,可比关中神京多的太多,也有名的太多。

    老子于此,书下五千言之《道德经》,道家因此而生。

    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因而儒学弘大于此。

    东汉明帝永平求法,修建了史上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至今仍被视为中国佛教‘祖庭’,佛教首传于此。

    再有魏晋时,何晏、王弼等人在此创立玄学,宋时程灏、程颐在此开创理学。

    可以说,天下显学,皆诞于河洛大地。

    《诗经》之开篇《周南·关睢》,左思之《三都赋》、曹植之《洛神赋》、贾谊之《过秦论》、班固之《两都赋》、张衡之《二京赋》,司马君实之《资治通鉴》,皆成于此。

    因此,河土洛水,实乃文华之始也。”

    “好!!”

    听赢杏儿不急不缓的娓娓道来,微带沙质的声音,极为好听。

    众人纷纷喝彩。

    没有矫揉造作之气,但又不失女子的温润。

    连林黛玉、史湘云等人,都极亲近的看着赢杏儿,目光中满满是钦佩赞叹。

    贾政更是赞道:“公主学识典故之娴熟,非饱读圣贤文章,解意入木三分而不能也。

    贾家满门上下,能与公主一般文华者,屈指可数也。”

    说罢,目光看向了贾宝玉、贾兰等人。

    贾宝玉慌的忙低下头,若问他史上有哪些奇女子,哪些清新不俗的雅人,他或许知道许多。

    至于什么帝王都城的变迁……

    罢罢罢,交与俗人去了解吧。

    奈何家有严父,眸光如刀,唬的贾宝玉直不起头来……

    好在有贾母打圆场,笑言了几句,才解了他的危局。

    贾政道:“明日宝玉、兰儿、菌儿随我一道去瞻仰一下先贤故地,若能吸取一些文华之气,也不枉来此一遭。”

    贾环笑道:“我派人保护你们……”

    贾政不领情,哼了声道:“用不着,我等又非王公贵人,不过是寻常文人踏青采风,带一群持戈亲兵作甚?也没那样的气派。”

    贾环耸耸肩,笑道:“您高兴就好,活的自在最重要。”

    不过话虽如此,眼睛还是给董明月使了个眼色。

    董明月微微颔首……

    自少不了青隼人手在暗处密切保护。

    贾环权倾天下之余,名亦满天下。

    只是到底是美名还是恶名,还真说不准。

    至少在士林文人,地方乡绅豪强眼中,他多半是个十恶不赦的恶贼。

    那些人拿他没什么法子,却保不准有脑子发热的,去寻“送上门”的贾政等人的晦气。

    当然,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

    因为河南府的一干大佬,此刻多半已经做好了全部警戒……

    ……

    子时之前。

    船队于洛阳城外数十里外的孟津渡口停泊。

    虽是夜晚,但整个渡口码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原本多年失修,残破不堪的渡口码头,早已被水泥青石修建的平整宽阔,气派非凡。

    不知多少着官袍大员,还有河南府大营总兵及八千兵马,严格封锁码头至洛阳古城之间数十里道路的每一寸土地。

    当贾环推动隆正帝,缓缓从龙舟上下来时,扑面而来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朝拜山呼声: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正帝坐于龙椅上,看着迥异于神京的江山和臣子,面色淡漠。

    贾环运以内劲,将清朗之声传诸众人,道:“朕躬安,诸卿平身。”

    “谢上皇!”

    万人起身。

    河南总督师顾言、河南巡抚汤丰、河南布政使左明、河南总兵赵铮等文武大员,率河南省百官觐见。

    除了为首的四位巨头外,其余官员,多一辈子都没有面圣的机会。

    金榜题名时,随百余名进士入殿朝觐时,也只能遥遥相望,望之不清。

    今夜得此机会,许多人真真是感到了莫大的皇恩。

    目睹圣颜时,甚至打着摆子,感激流涕。

    换做一般的帝王,好虚名的帝王,此刻一定施恩雨露,收揽人心。

    如太上皇六次南巡时所为。

    但隆正帝,显然不是一般的帝王……

    他细眸眯起,看着河南总督顾言,声音阴沉道:“朕几次三番下严旨,此次南巡,绝不可惊扰沿途地方百姓官员。

    不可为朕之私事,乱了官府政务。

    你可是以为朕已经禅位了,说的话就不算旨意了?”

    顾言闻言,脑门上的冷汗唰唰流下,跪地请罪道:“臣本不得志一小吏,浮沉宦海数十年,蒙上皇简拔于微末中,焉敢悖逆皇恩,藐视上皇?若敢此为,必为畜生。

    得上皇圣旨,臣便严令各府、道、县官员,约束百姓,不可轻动。

    官员亦是如此。

    只是诸多官员,一辈子也没机会面见圣颜。

    为了今日,早早的几日几夜不眠不休,提前处理完政务,就为今日能目睹圣颜,也算不枉此生。

    待一会儿,他们就连夜赶回各府县衙门,绝不会耽搁公务!”

    要不说,论嘴皮子,一百个武勋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文臣。

    这番话说的,别说隆正帝,贾环听的都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感动……

    果不其然,隆正帝看着那一双双濡慕的有些肉麻的眼睛,脸色舒缓了些……

    不过,当看到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直通向看不见的远方时,脸色又沉了下来。

    顾言不等询问就忙解释道:“上皇,这可不是臣等所建。这是宁侯……哦不,这路是忠义亲王特意命大秦银行所铺。

    并不需要臣等征伐徭役,耗费藩孥,而是由大秦银行出银,招收附近农闲百姓做工,日日结算工钱,还管伙食。

    因这条路,附近数千家百姓因此而受益,过了个丰年!

    他们都感上皇皇恩呢!

    除此之外,因为这条官道的铺就,还有码头的修建,使得孟津渡口的商货转运量大增!

    为此,又为许多船工百姓增加了受益。

    因此,上皇南巡洛阳,非但没有给本省增加分毫负担,还带来了无数益处,让万千河洛百姓沐浴浩荡皇恩。

    臣等并诸多百姓,只盼上皇能年年南巡!”

    一旁河南二号大佬巡抚汤丰亦凑趣道:“原本河南士绅们,感激皇恩,想为上皇修建一座行宫……”

    “嗯?”

    隆正帝闻言,登时皱起眉来,汤丰忙赔笑道:“可有上皇圣谕在,又有忠义亲王严厉警告,臣等只好违逆了士绅乡老们的好意。

    由大秦银行在洛城之西,修建了一座行宫,并不奢靡……

    但因为王爷不许征伐徭役,只以银钱招工,所以又让许多百姓寻到了生计。

    好些名流名士,都写文章称赞上皇的圣行。”

    隆正帝闻言,脸色好看了许多,僵硬的转过脖颈,看了眼身后的贾环。

    贾环笑道:“这都是陛下再三要求的,功劳可记不到臣头上。

    陛下,咱别在这耗着了,如今他们也目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