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淮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淮记事-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忧伤,仿佛你所说的,是你自己。

走过火红的花海,寒山寺的轮廓便在山峦之中若隐若现了。空气中传来淡淡的香烛味道,弥散在山水之间,显得庙宇越发的神圣起来。

多年未见,寒山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没有任何改变。生着青苔的石板路一直延续到山面前,路的两旁耸立的参天古树仿佛是经书所说的十八罗汉,围绕这这座山中古寺,默默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每一个路人。

小西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往上,每走一步都会想起发生在这山寺中的许多回忆:第一次和向平安来到这里,第一次遇见柳宰中……一直到最后一次在这里看到的满天繁星。

“施主,鄙寺不接待女客。”一个小沙弥看见小西拾级而上,连忙走过来有礼的制止她前行。

“小师傅,我是来拜见明祥法师和明慧法师两位住持的。烦劳通告一声故人秦小西前来拜会。”

“原来是两位法师的故友。只是两年前两位住持先后圆寂,鄙寺已由玄奘大师选出了新的住持……”

“啊,原来如此。请问玄奘法师的木屋还在么?”

“一切未作改动。”

“那么是我们叨扰了,还请原谅。”小西行了一个礼,转身离开寒山寺往回走。没走出几步,却听到树林间隐隐约约传来一阵琴声。琴音了了,如高山流水一般,又如雪融后的清泉涓流,干净而且透彻。小西不由自主地随着琴音慢慢往树林走去,只见一个老者坐在一颗古树下悠然自在地抚琴。

小西闭着眼站在一旁,手指随着琴音的律动轻轻打着节奏小西闭着眼站在一旁,手指随着琴音的律动轻轻打着节奏,直到琴音终了才缓缓睁开眼睛。

“小姑娘似乎懂些音律?”老者停下手中的动作朗声问道,似乎才发现小西的存在。

“只是知道一点皮毛罢了。先生的琴声跌宕自由,不拘于格式,如高山流水,又如闲云野鹤。以抒情性曲调为主,辅之以摹拟性的音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看来先生是一位世外高人,周游于山水间。”

“呵呵,看来小姑娘有几分本事。那你说说我的琴是什么琴?”老者纵声大笑,又出了个问题考考小西,

小西仔细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说:“先生之琴声音不凡、音色悦耳,应该是采用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并且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的七弦琴。我看琴尾尚留有焦痕,想必就是闻名天下的‘焦尾’。”

老者笑着点了点:“嗯,你也算我近些年难得遇到的小知音啊。不如你也给老夫弹奏一曲?”

“这?”小西迟疑了一下,“小女子才疏学浅,怎敢在先生门前卖弄?”

老者一听,沉下脸嗤笑道:“我听小姑娘说话,以为遇到一个爽快的小朋友,怎知你也和寻常人一样伪善!”

“你这老头……”青儿听到老者平白无故说小西,也有些生气。

“青儿……”秦小西笑着拍了拍青儿的肩,向老者鞠了一个躬说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罢,小西走上前接过老者的琴席地而坐,试了几个音便一边抚琴一边唱道:

“谁没有一些刻骨铭心事

谁能预计后果

谁没有一些旧恨心魔

一点点无心错

谁没有一些得不到的梦

谁人负你负我多

谁愿意解释为了什么

一笑已经风云过

活得开心心不记恨

为今天欢笑唱首歌

任心胸吸收新的快乐

在晚风中敞开心锁

谁愿记沧桑匆匆往事

谁人是对是错

从没有解释为了什么

一笑看风云过”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空旷的山野之中,古刹之下,歌声于琴声交融在一起随着阳光缓缓弥散开来。

“好个‘谁愿记沧桑匆匆往事,谁人是对是错?从没有解释为了什么,一笑看风云过。’”一曲终了,老者若有所思地感叹道。

“谢谢先生之琴。”秦小西一边说一边双手奉上古琴。

老者笑了笑,伸出一只手接过琴,而另一只手却握住小西的右腕轻轻一翻,细细看起小西的掌心来。

“你……”小西轻轻瞥了青儿一眼,阻止了她的忿忿之语。

“小姑娘的命格真是一个奇怪啊。”说完,老者把琴扔到一旁,仔细地打量了小西她一会,方才语带疑惑地说道:“说来也奇怪了,你的身体里应该有两个灵魂。确切的说是一个灵魂的二魂六魄,和另一个灵魂的一魂一魄。”

“每个人的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一为地魂、一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冲天、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三魂之中,天地魂常在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魄中两个天魄两个地魄和三个人魄却从不分开。但是小姑娘你的三魂却全在一起,似乎是被人所为啊。不过好在那个人似乎是为了保全你的性命,并没有恶意。”

“你这个糟老头,说些什么啊?夫人我们走!”青儿听不懂这乱七八糟许多,只觉得这个老头说得并不是什么好事,急忙想要拉着小西离开。

而小西如同被雷打中一般,呆在原地,轻声问道:“那么,是否还有魂魄分离的可能性呢?”

老者摇了摇头:“两个肉身应该是天生缺了魂魄的,因此才被人合在一起。虽然这种融合会改变你的些许运命,但是如果分开,则是两两相亡。施法之人必定是你的至亲之人吧,否则也不会敢冒生命风险做此事呢?如此高深的法术我也只是在书上看到过,没想到今天却得以遇见,想来也是缘分。小姑娘你只要记得,既来之则安之,面对你的心便好。纵然生命中有劫数,亦有人放弃天命护着你。这里有个符,你如果不嫌弃可带着玩玩,或许可以规避灾难。”

说完老者从衣兜里摸出一个木符交给秦小西,然后笑着抱起木琴消失在树林的尽头。

“真是个怪人!”青儿看着老者消失的方向淬道。

秦小西脸色有些苍白,却还是强打精神对着青儿笑了笑,静静地把木符挂在了身上。

玉簪和耳环

七月二十,小暑,天气却出奇的凉爽。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从前一天一直下到次日的中午方才停歇。雨过之后,阳光折射在积水形成小潭上形成一道淡淡的彩虹。一双浅紫色绣花鞋不停在路面的给水上跳动,溅起一片水花。

青儿和王婶儿站在花园里,看着秦小西像个小孩似的不停在院子里跳动着,除了站在一边看,也只能对着小西被侵湿的鞋子摇摇头。

“唉……”青儿叹了第二十口气,心想七八岁的孩童也不会无聊到踩水玩吧。然而想归想,青儿却不敢把自己想的当着小西的面说出来。

小西自然不知道此时青儿在想些什么,她擦了擦脸上的薄汗终于停止了动作,一张脸因为不断的跳动而显得十分红润,衬着一身浅紫色的衣服在微风轻轻飘动,中较往日更添了几分柔媚的气质。

后院的小池边,水池中的荷花含苞欲放,在阳光下更显得晶莹,空气中弥散着清幽的荷香。说来也奇怪,后院的花种不少,可是荷花看似清淡的香味却依然能在群芳中显示出自己独特的味道。小西看着荷花,不禁喜爱非常,轻声念道:“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夫人真是好文采。”一个轻柔的女声自小西耳边响起,小西回头一看,原来是向以南带回家的夏姑娘。只见她一袭明黄淡雅长裙,身上搭了一条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一头黑发如瀑,上面带了几只雕刻精美的金步摇。粉面上一点朱唇,更显出了伊豆蔻年华的甜美和楚楚动人。

夏姑娘真是一个美人儿。虽然没有胡筱儿的与生俱来的大气和富贵姿态,也没有漠雪的素净和优雅,但她的娇俏也是筱儿和漠雪所不能及的。小西心中不住称赞,对着她微微笑了笑:“夏姑娘真是谬赞了。”

“夫人何必过谦呢?”夏姑娘顿了顿,语带感激地说,“向大哥从一群歹人中把我救了下来,我本就无以为报,现在又在府上叨扰多时,更是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夫人就别再唤我夏姑娘了,叫我小夏即可。再这么生疏,可真是让我不好意思了。”

小夏言辞和举动都十分得宜,显然是受过良好女子礼仪培养。让小西不禁心生好感,她点点头:“既然如此,你也不必多礼,叫我小西吧。”

“这……”小夏想了想,回答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听说你是南儿救回来的?”

“恩,我自幼与母亲一同长大。家母在临终前才告诉我有个父亲在淮阳,我安葬了母亲后想要到淮阳寻父,没想到路上遇到了一群歹人想要……多亏了向大哥把我救了下来,并说陪我一同寻父……”小夏说起向以南,一张脸通红,无限娇羞的样子。

“哦,原来是这样。”

“不过小西,我到府上多日,大家都叫你夫人,小西和我的年龄相差不大,不知为何大家都称你为夫人?”

秦小西见小夏言辞闪烁,知道她是担心自己与南儿之间关系,心中不由得十分好笑,故意拖长了语调说道:“我,我是南儿的……”

“夫人……”

“何伯?”秦小西话说道一半便被何伯打断,见他匆匆走到后院,知道他必然是有要事要说。

“夫人。王二来了,正在大厅等候。”何伯对着小夏微微行了一个礼,转过头对着小西说道。

小西闻言,喜上眉梢,连忙快步往大厅走去。一进大厅门口,就看到王二穿着一身黑衣坐在椅子上。

“小姐!”王二见小西走进大厅,立刻站了起来。

“王二,你怎么来呢?大哥呢?”小西兴冲冲地走上前左顾右盼。

“主子在家中处理杂事。因为放心不下小姐,就让我过来。”

“哦。大哥也真是的,我都这么大一个人了,哪里还需要人照看啊。”小西笑了笑。

“对了,主子让我带个礼物给小姐。”王二说着从衣带里拿出一个绸缎包好的东西。小西眼带好奇的接过来,打开一看,竟然是一支雕刻着荷花图案的玉簪子。

“这……”小西拿着簪子,只觉得它在阳光下玉得几近透明。

青儿走到小西身边,也和小西一同观看起来,只有王婶儿和小夏见到这个簪子时眼里流露出了一种惊讶之色。

“这玉似乎是和田羊脂玉中的精品,叫做冰种和田。”小夏看着玉簪喃喃道。

“啊?”小西抬起头看着小夏,虽然对玉不甚了解,但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况且从小夏的表情依然可以得知这玉簪价值不菲。

“别管这么多,既然是玄……你大哥送的,你就戴上吧。”青儿拿过小西手中的玉簪戴在她的发间,然后拍了拍后退一步,左右看了看,笑着说,“夫人很适合带玉簪呢!”

小西白了青儿一眼,摸了摸头上的发簪,抬头看见向以南从屋外缓缓走了进来。他看了一眼小西和她头上的玉簪,随即看着王二笑道:“王二,许久不见,这些小西在外经历了许多风雨,还亏你的照顾才能一直平安无事。”

“向公子言重了,我不过是陪着小姐四处散心罢了。”

“不论如何还是非常感谢你让小西平安回来。”

“小姐就是我的另一个主子。自然得细心照顾。”王二行了一个礼,不卑不亢地说道。

“哦?”向以南坐在椅子上,看着王二半响,方才笑道,“如果我们向府有王二这样的人也就好了。”

王二拱手行了一个礼,站在一旁若有所思的看着向以南,没有再说一句话。小西的视线在两人之间游移了半响,见两人都不再发言,连忙说:“今日气温合适,不如大家一起到西涧坐坐,一来给王二接风,二来去集市逛逛。”

几人看到小西笑得一脸灿烂,互相看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那,我回房间换双鞋。”秦小西低下头看到被侵湿的鞋子,连忙把脚缩进裙摆中,起身返回房间。

“夫人,等等我!”青儿追着小西一路快步走进房间,一进屋便看到她把头上的玉簪取了下来,连忙问道,“夫人,你为什么把这只玉簪取下来?”

“太贵重了,万一弄碎了怎么办?”小西笑着打开放在梳妆台上久违开启过的紫檀木首饰盒,却不期然看到了放在盒子底部的一对镂空花纹水晶耳环。

这对耳环由一块紫水晶原石打造而成,表面采取了镂雕手法,在阳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芒。小西把手环摊在手心,仿佛被微微的紫光带到了十多年前。这是第一次到奉京的时候,向以南送给小西的礼物,虽然不见得值很多银两,但对于小西来说,这件在奉天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却无比的珍贵。

“夫人,这对耳环好眼熟啊。”青儿看到小西将耳环带上忍不住问道。小西对着青儿笑了笑却并没有说话,只是缓缓起身走出房门。青儿摸不着头脑,见小西不给答案,也只得悻悻地跟着出去。

也许是因为盛夏中难得的清凉天气,这天南淮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午时过后路面上微微有些暑气,随着缕缕微风抚过又变得凉爽起来。西涧小塘里,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在西涧用了饭,几个人便在南淮城里闲逛起来。一路上,身着各色的轻纱和绸缎的姑娘公子穿行其中,或者在店里询价,或者与有人交谈,空气弥漫着一种轻微的脂粉味,粉饰出一片太平盛世的假象。若不是这几年小西走南闯北,兴许也会被这种繁华和逍遥给迷惑住。可是,塞北和南疆的剑拔弩张却告诉小西,奉天正处在风间浪口。特别是这几年奉天皇帝的身体不好,几个王子之间明争暗斗,内忧外患下的奉天朝就更显得飘摇。

路过一个贩卖首饰的小店时,小夏显出很有兴致的模样,向以南和王婶儿便陪着她走了进去。而秦小西和青儿则在店外一角搭起的一个皮影戏蓬饶有兴致地看皮影戏。皮影是由牛皮制成,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这个皮影戏说的是奉天的一个神话传说,小西虽然听说过,但看到用皮影的方式表现出来时,也不禁像个孩子一般看得津津有味。

首饰店里的店小二对着几位看起来风度不凡的客人可谓是殷情万分,不仅把店里的高档货都拿了出来,而且使出了浑身解数对每一件首饰都进行解说。小夏看到这许多珠宝首饰并没有表现出很满意的样子,只是静静站在旁边低头看。

“小姐,你看这只点翠嵌珠孔雀步摇怎么样?它使用了金属焊接作底托,风身用翠鸟羽毛装饰,其眼与嘴巴用红色宝石、雪白的米珠镶嵌,两面嵌红珊瑚珠。凤身呈侧翔式,尖巧的小嘴上衔著两串十多厘米长的小珍珠,坠角是一颗颗翠做成的小葫芦。整个步摇造型轻巧别致.选材精良,实为罕见。”小二见几个客人久久没有露出满意的样子,连忙拿出了店里最珍贵的首饰,小夏方才露出满意的表情。

“这支步摇倒还不错。”小夏接过步摇拿在手中仔细打量了一会,转过头问道,“向大哥,你觉得这个配我怎样?向大哥”小夏叫了向以南两声也没听到他的回答,抬起头看到他正看着外面。小夏随着向以南的往外望去,才发现向以南的目光落在了正在看皮影戏的秦小西身上。

“向大哥……”小夏扯了扯向以南的衣袖,垂下眼脸遮住眼睛中的情绪。

向以南回过神问道:“怎么呢?夏姑娘?”

“你看这支步摇怎样?”小夏将步摇贴近发髻,娇笑着问道。

“嗯,不错。和你很相称。”向以南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