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回大宋-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时中的脸上浮现一丝淡淡地笑意,心中烦恼一瞬间便消去了许多。七年光阴,七年相思,只为这一眼的风情。

    谢枋得出现在小院门前的时候,林时中有些生气,为什么总有人来打扰这里的清净,唤醒自己难得的美梦呢?

    因此,当谢枋得进入房中侃侃而谈的时候,林时中的神色间却甚是冷淡,谢枋得原以为林时中定然是不会答应自己的邀请了,却不想,一直对他显得不冷不热的林时中竟然出人意料的答应了他的邀请。

    从小院中出来,谢枋得多少有些失望,亦有些奇怪。他原是有心结交林时中这样一位豪杰的,却不想对方明显抱着拒他于千里之外的态度,然而,令人奇怪的却是,他又答应了自己的邀请。

    “或许,世间豪杰,都有一个怪性子吧。”虽然谢枋得自己也不相信这个解释,但也只能如此解释了。

    如今文天祥重伤卧床,很多事情便压在了他身上,谢枋得思索着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由然生出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他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远胜常人,难免有些少年心气,傲视天下英豪。环顾同窗学子,他也是鹤立鸡群,卓尔不凡。直到入了临安城,方知自己还是太高看了自己,小瞧了天下英雄。比如现在追随的文天祥,无论是才学见识,还是智计思虑,皆要胜过自己许多。想到这里,谢枋得不禁有些泄气,又暗自有几分庆幸,能追随在文大人左右,实是自己的幸运。

    只是西湖风雪最是美好,临安风雨却最是无情,朝堂便于是战场,这一番明枪暗剑的争斗,终究要分一个你死我活的结局。

    谢枋得仔细思索着这些时日的事情,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

    诸葛一生唯谨慎,所谓智者,不过是思虑得比别人周详一些罢了。

    ********

    净慈寺中,赵婧静坐在其其格的床前。

    “公主,其实你没有必要来亲自照顾她的。”月儿撅着小嘴,不满地说道:“公主是何等身份,怎么屈尊来照顾一名来历不明的女子呢?安排两名小婢女,照看一下她就好了。”

    赵婧横了她一眼,伸出食指在她的额头上轻轻一按,道:“你不就想着去外面玩吗,还以为我不知道啊?“

    月儿吐了吐舌头,露出一个调皮可爱的笑脸,道:“公主,好不容易出宫一次,不出去玩岂不是太可惜了,不如“

    “想都别想”,赵婧打断了她的话:“我们是来这里祈福的,不是来玩的。你这么闲,去将地藏本愿经抄写一遍吧。”

    听说要让自己抄经,月儿顿时吓了一跳,打着一张苦瓜脸哀求道:“公主,这天寒地冻的,月儿的手都冻僵了,哪还能抄什么经啊。公主,你就饶过月儿吧。”

    “那好吧,那你出去堆一个雪人!”赵婧笑道。

    “好啊!好啊!”月儿欢快地拍着双手,兴奋地说道:“公主,我们一起去吧。”

    月儿正高兴时,却发现赵婧正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这才猛然间醒悟过来,却悔之晚矣。

    “堆雪人都不怕冷,还怕抄经啊?”赵婧歪着头,盯着月儿囧红的下巴和低垂的双眼,笑道:“还不去抄经?”

    月儿哭丧着脸应了一声,抄经去了。

    赵婧双手托着下巴,望着躺在床上的其其格,道:“你快点好吧。你好了,我就积下一件大功德。菩萨一定会保佑我,让文郎不生婧儿的气了。”

    过一会儿,又生气道:“他以他是谁啊?敢骂本公主是小骗子,真是气死本公主了。等本公主见到他,一定要让他知道我的厉害。”说话间,她横眉怒目,作金刚状,却不显威容,反而一脸娇态,可爱极了。

    独自生了一会儿气,又自言自语道:“都是婧儿不好,都是婧儿的错,婧儿不该骗他的。菩萨你惩罚婧儿什么都行,千万不要让他不理婧儿了。”

    神色间再无半点生气,满是虔诚和哀求。

    情之一字,便是如此,深陷其中,便会令人一会儿喜,一会儿愁,疯癫而不能自知。

    其其格实际上早已醒来,只是她心思伶俐,一时不明就里,便装睡不醒,好细细观察周围的人物,弄清楚自己所处的情况,好再作打算。

    听得这位公主这般胡言乱语,其其格一时好奇,微微睁开了眼,一张闭月羞花的脸蛋儿便映入了眼帘。

    眉如远山含翠,眼若秋水盈盈,鼻似玲珑剔透,唇比玫瑰还红。其其格竟一时看得入痴了。

    “啊,你醒了!”赵婧顿时欣喜若狂,合手默念道:“苍天怜见,菩萨保佑,文郎一定会与我和好如初了。”

    “我这是在哪儿啊?”其其格回过神来,目光从赵婧的脸上移开,环顾着四周。

    “这是净慈寺的客房。”赵婧开心笑道:“你是晕倒在净慈寺的柴房中了。”

    “哦,我想起来了。”其其格双眼一转,问道:“是你救了我吗?”

    “是你命不该绝。”赵婧关心地问道:“你要吃点什么东西吗?这里还有一碗热粥,是刚才净慈寺中的知客僧才送过来的,我喂你吃吧。“说着,端过粥来,一勺一勺地喂入其其格的口中。

    “谢谢了“,其其格笑道,她脸色虽然憔悴,眉眼间却颇为欢喜。

    这净慈寺的热粥,虽没有用荤汤,但毕竟是用来招待公主的,也用上了几样极为难得的食材,再加上熬粥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味道鲜美极了。

    不过,其其格并没有细细品尝这难得的美粥,她一双眼珠儿只是盯着赵婧那张倾国倾城的脸蛋儿痴痴的看着。

    今天只有一章了,希望明天身体能好一些。

第九十八章 遗忘() 
临安城的春节,年味儿还是很浓的。

    爆竹声声响起的时候,虽不如现代烟花那般绚烂美丽,却自有一种魔力,令人不自觉沉醉其中,瞬间便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放爆竹,祭先祖,换桃符,喝屠苏酒,宋人用简单而纯粹的庆典与仪式,欢度这一年一度的春节。

    老百姓的节日,大抵离不开一个吃字,大宋虽然富裕,底层百姓却仍然贫困,也只有在这大过年的日子里,才能饱餐肉食。搁在平日里,能有粗茶淡饭填饱肚子,便已经心满意足了。

    至于权贵富商,那又是另一番风景了。无数美酒珍肴,山珍海味,一席吃尽千家饭。更有数不清的新奇玩物用来玩乐,艺伎歌女陪着,得意欢时更胜天堂三分。

    文天祥重伤卧床,倒是不用在大年初一时踏雪去宫中谢恩领赏,这是朝中官员都要做的事情。南宋官员薪水颇高,赏赐也极为丰厚,日子过得都挺不错的。

    前几日,宫中突然派人前来,赏了一些疗伤药和珍贵补品,然后转述了宋理宗赵昀的口谕:“文天祥,你小子罪大恶极,快点给朕将伤养好了,朕再好好地跟你算帐。”

    这旨意说得有些莫名其妙,文天祥与谢枋得皆是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询问前来传旨的小黄门,却只说是官家的原话,至于其中因由,他也是一概不知。

    这不禁令文天祥有些忐忑不安,朝中争斗,说到底无非是“简在帝心”这四个字,若丁大全不受宋理宗赵昀的器重,那也用不着如此费尽心机去对付他了。

    争来争去,若是最后让自己失了帝心,那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好在旨意中虽然说要与文天祥“算帐“,赏赐的疗伤药与滋补圣品却是丝毫不打折扣,小黄门还细细问了他的伤势,说是官家特意交待的,要回去禀明官家。闻得官家如此关心,倒是让人放心了不少,显然他圣眷仍在。

    思来想去,也没有想清楚这其中的原委,只好按下不提。操劳了这么些时日,又身受重伤卧床,反倒是能好好享受享受。美婢伺候,佳肴润口,小日子过得不是一般的舒服。今儿过年,又请了戏班子来府中唱戏。虽然文天祥重伤卧床,不便离开,到底拆了一堵墙壁,腾出空间来让他躺在床上看戏,若不是伤口仍然隐隐作疼,身体活动不便,那这生活过得真是赛神仙了。

    这个时代没有电视机和网络,人们看戏的兴致比现代社会的人高多了。谢枋得知道文天祥伤势颇重,还需要卧床静养,听听戏打发一下时间也就罢了,却不能吵闹太久了,因此唱了两出戏,便停了下来,文天祥闭目小睡了一两个时辰,醒来时却见林时中正坐在房中等候。

    “有什么发现吗?“

    这几日,林时中一直在三元楼中转悠,打探消息。情侦所的人虽然经过文天祥的训练,素质水平挺高,说到底只能算是理念先进,知识掌握了,但论起做这些事的经验,与林时中这种老江湖比起来,却是拍马也不及了。

    几天的相处,林时中一直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可惜他不是一个美女,否则,真得送他一个“冰雪美女“的外号了,如今却只能在心底里吐糟他是冷面杀手了。

    面无笑容,剑不离手,语气冰冷,惜字如金,令文天祥不由自主的想起来古龙笔下的“中原一点红“,与传说中那位豪爽豁达,性喜交游的天才剑客林时中相比,未免相差也太远了。

    果然传言都是靠不住的,三人成虎,以讹传讹,早已被传得面目全非了。

    好在林时中虽然摆着一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办起事来却是毫不含糊,即使是大过年的,他也不曾休息,一直在盯着三元楼。

    文天祥也算是摸到了他的性子,因此,直截了当的询问。

    “这是三元楼的结构图。“林时中也不多言,从怀中掏出一叠图纸,递到文天祥的手上。

    文天祥半躺着身子,展开图纸一看,原来三元楼的东楼之中,每层各有六间客房,长三间,宽两间,四周走廊围着,这也是此时酒楼的常见风格,与后世大为不同。

    六间客房,整齐排列着,从外面看不出任何异常。然而,在林时中所作的图上却注明着区别。在二楼正中的那间客房,要比其它房间大了不少,但四周墙壁上,都有厚厚的墙柜围着,恰好将大出来的空间都占去了,因而,从外面看起来,仍然是一般无异。

    依林时中图中所注,若是在这些墙柜的顶端与三楼的房间底板相连,那么,从这间房中,便可以直达三楼六间房中的任何一个房间。

    这个设计颇为巧妙,若不是林时中发觉,恐怕文天祥仍然只会想到房间与正顶上的房间相通,却不会去注意其它五间房。

    看完结构图,文天祥暗自道了一声侥幸,幸亏请来了林时中出手。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林时中年龄虽然大不了自己几岁,但江湖经验却不知胜过自己多少了。若不是他的认真观察,自己和情侦所的人员,可还真没有一人发现。

    “你去检查过这些墙柜,它们顶端有暗道与楼上相通吗?“文天祥问了一句。

    林时中看了他一眼,那眼光仿佛就是在看一个白痴一般,可能是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太没有水平了,简直就是在侮辱智商,真不知道此人是怎么中状元的。

    恍惚间,他又想起唐安安看文天祥时那双脉脉含情的眼光,顿时觉得一阵心烦,怎么看眼前之人都是可恶无比,愚蠢至极。但他多年练武,走的又是中正平和的路子,一身养气功夫早非寻常人能及,因此除了眼光中的些许不正常之外,并没有露出多少异色,只是摇头道:“没有。“

    文天祥虽然对他的目光感到略微有些奇怪,但自林时中过来帮忙,就一直是这样的性子,文天祥只道他天生性格如此,因此也未曾多想,本想再问他为何不去检查一下,却忽然哑然失言笑。虽然此时的木楼不像后世的混凝土立柱一样,必须直通上下,可以做些移动变更,但终究有许多不便。若无特殊的缘故,轻易不会这样去做。既然三元楼做了这番布置,那么,肯定是有暗道的。否则,何必如此大费周章,还要偷偷摸摸,不让外界发觉呢?而在这些墙柜中,必然做了一些防范措施,若是林时中真去检查了,恐怕马上就会被人所发觉了。

    不过,既然知道了可能与楼上六个房间都有暗道相通,那便没有什么关系了。只是,似乎还有些什么事情,自己好像是遗漏了?文天祥脑海中闪过这样的一个念头,却又一时想不起什么事情,突然,他双眼放光道:“是了,我果然忘了一件事。“

第九十九章 佛缘() 
其其格的身体底子,还是非常好的。林时中虽然伤了她很多剑,但林时中的剑术,走的是中正平和的路子,剑势绵绵剑意不绝却并不讲究一击必杀。林家以诗书剑武传家,武术中暗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再加上那晚天色昏暗,林时中也只是想迫她停手,将其擒获,并没有对她下杀手。因此,其其格的伤势实际上并不严重,只是毕竟也流了很多血,再加上伤口发炎,才一时昏迷。

    如今服药后安心调养,慢慢便有了许多起色。当然,这也是其其格练武多年,身体底子好,搁在一般人身上,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赵婧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其其格便有了几分欢喜,几分感动,看赵婧的眼光越发脉脉含情了,不过,这一点,赵婧却是丝毫也没有察觉。

    回宫中送信的小婢女据说被阎贵妃杖毙了,但赵婧仍是全然不惧,拿出公主脾气,就是不回宫。赵昀和阎贵妃虽然气恼,却也无计可施,也只好由着她。谁让他们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呢?

    其其格仿佛又回到了蒙古草原上,只是那时与她相亲相爱的姐姐最终却背叛了她。

    赵婧的出现,却又唤起了那份久违的温馨与欢乐,望着赵婧纯真而虔诚的脸,其其格便觉得莫名的欢喜,只恨不得时光停滞,岁月永恒凝固,好让眼前美好的画面,永远都不要消失。

    只是时光终究还是要流逝的。三日光阴,毕竟短暂,赵婧离开的时候,其其格便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好似心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被带走了一般。

    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琉璃雪景发呆,说不出的落寂,不知何时,一名僧人走入了她的房中。

    “阿弥陀佛,女施主的身子,可是大好了?”

    其其格回头望去,却是一名眉清目秀的年轻僧人,便点头微笑道:“已经无甚大碍了,正想着得空便要去求见贵寺的主持,多谢贵寺的救命之恩呢。”

    “阿弥陀佛,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岂有见死不救之理?更何况,救女施主的,乃是瑞国公主,本寺又岂敢贪她人之功而据为己有,谢就不必了,这也是女施主福缘深厚,故虽有此劫难,却也能逢凶化吉,得遇贵人搭救!”

    其其格叹息道:“若我真是福缘深厚,又怎么会沦落至此呢?“

    “施主此言差矣。“那名僧人说道:“前世种种,幻如烟灭。人生苦难多磨,起落浮沉,自有时运。昨日之因,今日之果。今日之因,明日之果。施主经此一难,洗去前尘种种污垢,便是福缘,亦是佛缘。”

    其其格听他说得十分有趣,便说道:“大师言之有理,是我俗气了。还未请教大师法号?”

    “阿弥陀佛”那名僧人双手合一,缓缓说道:“贫僧寒山义尹。“

    “原来是寒山大师。“其其格盈盈施了一礼,问道:”适才大师所言,小女子却是听不太懂,还望大师教我。“

    此时佛教传入蒙古不久,但信众也有不少,其其格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心中柔肠愁结,不知如何解开,便越发希望能从佛理中找到些许寄托了。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