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7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了解到英国人和法国人可能会对新秦国动手,可新华夏王国也没有意思去帮助新秦国,因为新秦国和他们并不友好,有时候观念不同导致的对立比敌人更加可怕,敌人也许能和解,但观念不同就不可能和解,只能拼个你死我活,新华夏王国和新秦国靠的这么近,之所以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呢?

    原因多了,这第一个呢是新秦国没有自己的自主开战的权力,自从英国人渗透并且几乎占领了高层官员的大部分位置以后,投降派只能在底下私自开会,自己搞点自己的事情,反抗或者维护自己这些人的利益,朝会上一般说的都是关于英国人的利益,每次以满足英国人的利益告终。

    虽然其实很多军队和民政官员都还掌握在投降派手里,可他们真没有决心动用这些人驱赶英国人,因为他们怕死硬派回来夺权,英国人只是要利益,要贸易,要钱,但死硬派回来可是要命和要官位和江山的,他们到时候不是死就是逃亡,相比之下还是活在英国人的阴影下比较好。

    这第二呢,就是捞权,激烈的投降派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很残酷,同时各个殖民地的利益也让他们痛心,各地殖民地一个个被新华夏王国和西班牙人,英国人夺去,他们都不敢去找,不能去联络,因为谁都惹不起,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维持新秦国国内的稳定,维稳成了新秦国最重要的工作,反抗的言论,关押起来,反抗的人杀掉或者送到还在掌握之中的南岸的地盘上去,让他们在那里劳作或者当官,反正那里你有多大本事在那里闹去,别回来就行。

    第三英国人的压力,要这要那个,要这个条约,要签那个条约,快把整个新秦国卖干净了,同时要维持国家还得向英国人借贷,英国人也很痛快的借贷了他们近两千万英镑,现在新华夏王国流行的货币不再是自己印制的华夏元了,而是英国人的英镑,或者他们的金镑,但英国人一帮都给的是英镑,一英镑等于同等含金量的金子的九成左右价值,后来由于华夏帝国储备金子兑换含金的纸币华夏元,英国人也有样学样。

    一英镑现在值等于以前英镑的十二分之一,金镑的四十分之一,约等于华夏远的十倍,也就是一英镑兑换十块华夏元,兑换他们新秦国的就更多了,大约相当于十二或者十五六华夏元,兑换早期华夏帝国的华夏元约等于七八华夏元,现在一英镑兑换四分之一的西班牙金币,华夏帝国的五华夏元,新秦国的十一华夏元,对话新华夏王国发行的华夏元约等于七华夏元。

    英国人贷给他们两千万英镑,实际上从他们这里拿走一点五亿的资产,几乎把新秦国搜刮空了,使得新秦国新华夏元进一步贬值到了一英镑兑换十八到二十新秦国华夏元。

    不断的剥削使得他们只能储备西班牙金币和英镑保值他们的财产,但英国人打了败仗,英镑价值下跌,使得新秦国的财产价值也下跌了,现在一英镑只能兑换两个西班牙金币,四块钱的新华夏王国的华夏元,华夏帝国的华夏元也只有三华夏帝国华夏元,等于把他们的财产贬值了一半,很多人不得不抛掉英镑引进一些新华夏王国的华夏元,虽然是敌人,还是仇恨很深的敌人,但很多汉人,包括投降派的汉人还是希望自己手里能有西班牙金币或者新华夏王国的华夏元,虽然聪明的来说拿着英镑也许值钱,可他们不敢保证现在情况下英国人能胜利,但最终的情况是他们国内的新秦国华夏元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

    使得原先几十年奋斗的成果,都被英国人窃取了,最直接的表现是最有价值的造船厂和战舰,商船,运输船,几乎被英国人低价买走不少,英国人也不推倒他们,就是用这种办法剥削和搜刮他们的资产,他们也不敢和英国人开战,但心里想要换一个东家的心意却是越来越强烈了。

    投降派内部分为投降法国人或者投降新华夏王国,甚至有的想要同荷兰人,西班牙人联络和他们谈判,成为他们的殖民地。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是豁出去了,不过这也不能为难他们,离开了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离开上层华夏帝国朝堂的管束,这些以前只是低级军人和情报人员,甚至就算是中层官员的华夏帝国的人能折腾这样,把西方世界各个国家打的求爷爷告奶奶的也算是不错了。

    经过五十年的斗争,汉人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且消耗掉了四五千万的西方世界的人口,阻碍了西方世界的人口发展,没有人口基数,哪怕从华夏帝国跑出来那么多的贫穷的汉人或者归化汉人,以及其他没有被改造的各族人口,各国残余人口西方世界还是不行,这些人口大大拖累了西方世界的发展。

    因为他们的素质毕竟不高,而且还要和白人斗争,双方的冲突中,白人也死了不少人,多少人破产,虽然死的汉人或者其他残余人口更多,哪怕一千万人口给西方世界造成了几千人的伤亡,财产损失几百万,那也是损失,基础的动摇就像大坝一样,要一点一点的挖,不能着急,着急了就会把自己也冲进洪水中去的。

    新秦国虽然要准备转换门厅,可因为意见不统一,第二天就有很多消息传遍了了新秦国,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国家的保密性能是实在太低,很快荷兰人知道了,西班牙人知道了,葡萄牙人知道了,英国人和法国人也知道了。

    荷兰人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们是商人国度,新秦国靠近新华夏王国,他们又和新华夏王国离着又近,新华夏王国还是他们潜在的盟友,潜在的贸易对象,没有了新秦国可以,但没有了新华夏王国,他们以后的战舰冲哪里购买?

    别看他们现在的战舰数量越来越多,可是荷兰人真的没有实力和心情去挑战新华夏王国,而且他们知道了英国人正在谋划着夺取他们的亚速群岛呢,荷兰人紧张啊,还想着到时候拉新华夏王国对付英国人呢,就更不能碰新秦国了。

    葡萄牙人知道自己势力弱小,被打怕了,几次海战,都是他们国家的港口被偷袭,几次英国人和西班牙人打战,摩洛哥的新华夏王国舰队都是袭击他们的港口,英国人损失惨重的同时,他们的舰队也被打没有了,好不容易建立了二百艘的新舰队,他们可不想一战就再被打没有了。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针对算计背后2() 
西班牙人现在还在和新秦国打战,新秦国准备投降,投靠,他们动心了,派人想要联系新秦国,他们也想要那个殖民地,主要是拿到新秦国的造船厂和那些战舰,他们的舰队规模就能恢复到一千多艘,并且以后有源源不断的战舰,而且以后还能用新秦国的汉人建造强大的战舰,不过因为新秦国内部矛盾重重,他们也一时间无法搞定新秦国。

    西班牙人无奈只能放弃,自己发展吧,现在他们还同新秦国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打战,虽然死的都是哪里的土著和先前归降的叛军,雇佣兵和那些归化土著人汉人等等人口,最多死一些他们的殖民军士兵和西班牙冒险者队伍,还有从新秦国原先的领地巴拿马南岸撤退过去的各个势力的各国兵力和逃走的汉人们,正规军没有几个。

    自从新华夏王国侵占他们本土之后所有正规军都调集到了本土守卫本土,还有同新华夏王国交界的原先西班牙的领土上了,防线后面西班牙人修了秘密麻麻的工事同新华夏王国对持,要不是炮灰一般的冲锋,即便是新华夏王国也无法冲过去,西班牙人越来越会打陆战了。

    这都是被新华夏王国和新秦国训练出来的,要不然西班牙人还在学习美洲人和法国人玩排枪枪毙战术呢,英国人虽然有些地方依然是排枪枪毙战术,可很多精锐都已经改为了散兵线战术加大炮战术,加骑兵冲锋,原先大家还不介意,现在多少年血战以后,各国开始学习英国人了。

    话说在英国人和法国人达成消灭新秦国瓜分新秦国之后,两家各显神通,各怀心思,英国人开始对新秦国压榨,横挑鼻子竖挑眼,想要激怒新秦国,同时暗地里面准备舰队,不不过新秦国毕竟实力不大了,所以他们和法国人商量一家出兵一万人,同时一家出战舰三百,进攻新秦国,同时他们内部的人员也配合夺取新秦国的港口,码头,控制造船厂,或者夺取新秦国海军控制的战舰。

    不是说两个西方的两个曾经的霸主怕新秦国这个没落的汉人小国,而是他们现在实力太弱小了,他们现在也不能再打战了,在没有两三千艘战舰的时候都不是他们耀武扬威的时候,因此他们都像分担风险,何况新秦国以前还打的他们狼狈不堪呢。

    杀鸡用牛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他们两家联合起来看起来得到的少了,但风险小了,还能消灭一个汉人国家,消灭一个是一个,万一以后这个汉人国家重新崛起呢,别看现在才几十万汉人了,可他们能得到华夏帝国的人口现在已经恢复到了八十多万人了,再给他们几年恢复到一百多万人,那又是一个葡萄牙,葡萄牙人别看才两百多万人,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有到三百多万人,可葡萄牙人怎么说也是欧洲的三驾马车啊。

    说做就做,经过一个月的准备,两个国家偷偷的聚集兵力,英国人兵分两路,为什么兵分两路呢,因为他们要偷袭荷兰的亚速群岛,大部分战舰去了亚速群岛,三百艘战舰去新秦国打酱油,几乎出动所有兵力,去新秦国的兵力主要是北美舰队的主力,大约二百艘受伤修复的战舰,还有本土派来的五十艘主力战舰,以及一些驱逐舰,总共三百多艘战舰,同时还有一百多艘小型运输部队的船只。

    和法国人在北美会合以后,浩浩荡荡的绕过了新华夏王国的疆域,从北方偷袭新秦国。

    不过新秦国虽然没落了可也不逊色,何况有吕方带领的舰队呢,不过所有人都忽略了赵帅的军情司,别看现在新秦国弱小,但军情司可不弱小,早就渗透到了西方各国了,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动作瞒不了他们,他们早就联系过英国人了好说歹说英国人就是不肯退步,只能打了,投降派也是从新秦国建立的时候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也许骨头软了一些,但打战可不虚的。

    英国人法国人刚接近了海域,军情司就知道了,巡查的战舰也知道了,于是整个新秦国开始部署防御,大力抓捕那些投降的雇佣兵军官和叛变的军官,并且迅速让自己的部队接管港口,夺取船厂,两天之内英国人和叛乱的雇佣兵纷纷遭到毁灭性打击,虽然没有完全清除威胁,很多英国人纷纷退他们所在的地域抵抗,可海军还是夺取了英国人控制的船厂和战舰。

    这下新秦国的战舰一下从四百艘暴涨到了一千二百艘战舰,虽然战斗中毁损了一百多艘,还有很多人受伤和叛乱逃跑,可海军还是爆发了,凭着伤亡控制了大半的战舰,只有几十艘战舰逃跑,还是很多英国人被抓,新秦国能出战的战舰达到了九百多艘。

    法国人到来的时候,英国人也从另外一面包围上来。

    新秦国马上分出了三百艘战舰应付英国人,三百艘战舰保卫各个港口,三百艘战舰应付法国人,法国人是主力,剩余的战舰和一些商船保护撤人港口深处保卫船厂和一些重要的海湾,本土决战,要的就是保卫本土一些重要地方,这也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敢于来攻的原因,因为他们可以选择,但新秦国没有选择,只能被动守护。

    双方战斗在三天内打响了,英国人分兵袭击,新秦国分兵保护各地,同时海战上双方几十艘战舰交战,法国人主力舰队突击,新秦国调集三百艘战舰打了三天三夜,法国人损失惨重,但还是因为兵力和战舰的原因,占了上风,新秦国不得不调出受伤的战舰和一些保护港口的战舰增援,双方战斗两天以后,法国人大败亏输,逃跑,英国人也被回援的新秦国战舰打的大败,损失惨重,逃了回去。

    新秦国在这一场战斗中五个港口被轰击,三十多个村庄化为乌有,十五个小型船厂被毁,五个中型船厂损失惨重,死伤五千多百姓,五千多兵力,同时二百多艘战舰被击沉,二百多艘战舰重伤,一百多艘战舰负伤逃回港口,但俘虏敌人战舰二百多艘,双方打成了平手。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针对算计的背后3() 
新秦国和法国人和英国人打成了一锅粥,新秦国越来越弱,港口被毁,汉人损失五千人多人口,外籍人口损失一万多人,经商的商人损失三百多人,商船有一千多艘被拖走或者重伤,或者被击沉,四周经商通道被法国人和英国人卡死了一个多月时间,国内物价飞涨,新秦国华夏元币值一路下跌,最高时候五十新秦国华夏元仅能兑换一英镑,或者一西班牙金币,在战争区域缓和,法国人和英国人大败亏输撤退的时候币值才稳定下来,不过也是三十新秦国华夏元兑换一英镑,两西班牙金币。

    相应的新华夏王国发行的新华夏元却升值很多,原先十来新华夏王国华夏元才能兑换一英镑,到后来连年稳定增长,贸易复苏,五六新华夏元兑换一英镑,这场战斗之后,有又升值了,三新华夏元兑换一英镑。

    在各国的战斗中,唯一比较稳定的,没有什么大的战争的国家新华夏王国成为西方人的去处和向往的地方,新华夏王国稳定发展,蒸蒸日上的繁荣使得西方的商人看到了商机,于是新华夏元代替华夏元的时候,各国商人马上承认了这种币种。

    不过新秦国的华夏元依然没有到一文不值的地步,因为他们先前五十年时间不短的收集各国的古董字画,珠宝,黄金,白银,各种西班牙原木,各种珍贵的可以替代交易的矿石,还有他们岛内的造纸业繁荣,纸品质量好,还有麻绳质量好,做缆绳,做风帆等等特色产品不错,因此新秦国还在使用的新秦国发行的华夏元依然有价值,战后缓慢的升值恢复到了十五比一英镑的价值。

    何况他们还是打胜仗了,虽然他们也损失惨重,整体国力因为这场战争降低不少,如果每个国家按照一百万的国力计算,英国人开头肯定是五百万的国力,后来越来越厉害,可能冲到了八百万的国力,法国人开头可能低一些,最多值个三四百万的国力,新秦国如果从开头算起,也许只值十几的国力,不过这不能这么算,要从新秦国上升时期算起,最高可能达到了四百多万的国力,现在可能还有个一百三十万的国力。

    也就是说新秦国的国力即便降低了很多,也比正常的一个国家最低的国力要高那么一些,而新华夏王国的国力现在差不多是三百多,已经能和其他王国较量了,并且同现在没落下来,或者深受打击的英国人的国力持平了,也同法国人的国力差不多了。

    法国人先前国力是强大,可上一世纪损失太大,也许快到了八九十的国力了,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法国人的国力一度达到了五百多万的国力,如今经受了几次打击差不多就是三百万左右的国力了,如果没有进攻新秦国之前也许国力能达到四百多,比起经受了无数挫折,现在正处于低谷的英国人的国力要高一些,可进攻了新秦国,同时在北美大陆被美洲人袭击,同英国人决战之后再停下来,他们的国力已经差不多已经降低到了同受了挫折的英国人差不多的国力了。

    英国的国力为什么总是保持那么高呢,因为人家有印度啊,还有其他大小几百块殖民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